论英语专业学科危机下的文学教学“主体性转向”
2012-04-08陈曦
陈 曦
(1.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合肥 230009;2.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 210092)
论英语专业学科危机下的文学教学“主体性转向”
陈 曦1,2
(1.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合肥 230009;2.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 210092)
英语专业当前的学科危机是过分强调语言工具性而忽视人文学科内涵所导致的。本文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主体观为理论依据,对当前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教育实践的逻辑缺陷加以分析,对英语专业主体性教育的必要性进行论证,结合英美文学教学实践的现实困境,重新审视文学的人文美学价值及其与培养主体性的关系,提出并举例说明主体性的文学教学策略。
主体性;学科危机;工具性;文学教学;策略
一、英语专业学科危机
近年来,一种危机感弥漫于英语专业教育界。英语专业在就业市场不再受到青睐,“据麦可思公司调查,在2007、2008连续两届本科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前十个专业里,英语专业都赫然在列,分别以1万和1.36万的失业人数位居第三”[1]。而在麦可思公司《2011大学生就业报告暨2011年就业蓝皮书》中,英语专业更是以0.94万人的绝对失业人数与法学专业并列第一[2]。
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很快引发一场对英语专业价值的广泛讨论。英语专业到底有没有价值?全球化市场经济下英语专业应该怎么办?2010年笔者参加的几次英语专业教学会议的主题发言和分组讨论都涉及英语专业的办学意义、内在价值和学科定位等问题,这反映出英语专业人士的忧虑情绪。
英语专业的危机一方面来自盲目扩大招生,但另一方面,更不能回避的是培养目标的偏失和教育质量的下降。“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质量仍不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真正高水平的外语人才仍然十分缺乏。”[1]在经济文化全球化浪潮持续蔓延的社会背景下,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需求会不断扩大;但问题是,怎样培养“高素质人才”?
1.英语专业的工具性与主体性
(1)工具性与“复合型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促进了英语专业发展。英语专业承担过为外贸、外交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其教学模式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而忽视人文主义教育。“英语是工具”的观念深入人心,外语专业的文学传统逐渐被淡忘。“在中国……文学教学已经彻底滑入到语言教学的范围中去了”[3]6。外语学界内部滋生出一股不良风气:“判断同行水平的高下,并非看他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不看其思维能力和学术水平,而是看其语音语调是否准确漂亮,口语是否流利……把自己定位为一种翻译或传声的装置。”[4]110这种舍本逐末的教育观念导致外语专业的集体“堕落”,造成今天的危机局面:社会质疑专业贡献,学生看轻专业价值,教师对专业前途感到迷茫。
过分强调“服务市场”而不尊重学科本质,导致外语专业教育出现短视。外语界部分学者们甚至宣称“外国语言文学一直被看作一个独立的学科,这与培养复合型的外语人才极不相称”[5]26,直接否认了外语专业的自身价值,而盲目追求与市场接轨。在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6]中,为了实现“培养对社会有用、社会需要的人”的目标,更是提出“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将英语作为一门技能与“第二专业”结合。至此,英语专业已经没有了立足之本。“复合型人才”计划至今,英语专业学生知识面日趋狭隘,文化素养明显滑坡,语言能力因言之无物而行之不远,而“第二专业”又无法与经济、法律专业人才相提并论,处境十分尴尬,专业的特色乃至存在的必要性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
“复合型人才”这个提法有一定误导性,这源自“人才”概念理解的偏差。既然是“人才”,必然要掌握多方面多学科知识,“复合型”本就是“人才”的前提之一!诚然,知识爆炸与学术专门化背景下,社会分工与学科类别越来越精细;但如若忽略通识教育,只限于学习一门一类的知识,那必然会沦落为工具。在文史哲不分家的人文学科中,如果仅仅善用语言,那最多只能算作“人材”,一种受制于人的工具。缺乏相应师资和教学条件,却盲目机械地迎合市场短期需求,随意变更专业名称,这样培养的“人才”注定只是半成品。
(2)人才与主体性 “学外语的人没文化!”[4]110一语惊醒梦中人。若要真对社会有贡献,英语专业必须培养真正的“人才”,而不仅仅是“工具”,这也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大学的社会价值,不光在于服务社会、为社会所用,更重要的是可以主动影响社会、引领其健康发展。作为大学教育,英语专业培养对象应该是在社会生产关系中具有主体性的人,而不能像机器一样被动地发挥作用。换言之,英语专业是教育机构,不是制造机器的工厂。我们培养的不是作为工具的人,而是使用工具的人。
何谓人才的主体性?主体性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提出:“现代世界的原则就是主体性的自由”[7];“在主体中自由才能得到实现,因为主体是自由的实现的真实的材料”。[8]哈贝马斯将黑格尔的主体性归纳为四个要素:一是个体主义,二是批判的精神,三是行为自由,四是唯心主义哲学本身[7]。马克思继承并发展黑格尔主体哲学,将主体性问题置于实践哲学中予以阐释,认为“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乃是主体性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作为人的本质属性的主体性是在主客体的关系中形成的,并且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才有实现的可能性”[9]。同时,马克思还注意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异化”现象,并对之进行深入批判。他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地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10]。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主体性强调人在社会生产关系中占据自由主动的位置;人的解放和自由,就是要通过发展科学技术,让人掌握工具进行生产,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生产需要,将人“异化”成工具。由此可见,英语专业当前较为迫切的改革目标就是要恢复重建主体性教育,使学生能够运用语言工具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生产,而决不能继续停留在只精通英语、没有主动性和思想自由的工具性教育模式之上。
二、文学教学的主体性转向
重建英语专业主体性教育,首先要反思专业学科内涵,重新定位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语言作为一门学科由来已久,有悠远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特别是语言的精华——文学。文学是文科的重要学科之一,与历史、哲学等构成了人文学科的基础。因此,作为人文学科的语言专业,其特点是通过语言、文学和历史、哲学的结合,培养人文素质。据此,英语专业首先应培养高素质的人文人才;没有文史哲基础,尤其是文学知识,就不能称作英语专业的合格毕业生。
1.文学教学的尴尬处境
然而当前的现状是,文学文化类课程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岌岌可危,无法保证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含有辅修专业(方向)的英语专业,学生往往会因为就业等因素,选择经济、国贸或法律等专业方向,而文学、语言学的专业选修课程会被轻视乃至放弃。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英语方向选修课,因为选课人数不足而无法开设。
尽管众多名家、学者大声疾呼文学课的重要性,尽管该课程在英语专业中历史悠久、属于传统核心课程,尽管每年全国仍有数以百计的硕士点招收英美文学方向研究生,但在实际教学中,文学类课程却难以凸显自身的地位、实现课程内在价值、获得学生的广泛喜爱,可谓英语专业功利主义的首要牺牲品。以合肥工业大学英语专业为例,《英美文学》课程学时受到其他专业课和国际贸易方向课程挤压,目前只有80学时(英、美各40学时);《英美文学》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忌惮文学阅读耗时费力,不愿意主动阅读文本,排斥文学阅读与审美体验;课堂汇报时,并未细读作品,而是通过网络和参考书获取介绍性、事实性的信息,把文学学习等同于掌握作家生平、作品特点,不重视阅读过程。文学作品深刻的思想与丰满的身躯只剩下空洞的骨架。我们不再用心感受,只会被动接受信息。阅读文学是读者创造意义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主体正在逐渐消失。
不可否认,与语言的交际价值相比,文学的实用性较弱,在普通经济活动中似乎无用武之地;但倘若否认文学的学科价值、忽视它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将会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发展中的国家……因为要促进生产、发展经济,教育重点则放在科技方面,忽略了文化即传统的人文教育,造成偏差。”[11]物质文明丰富,精神文明却不能同时发展,就会造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横行,社会道德滑坡,民族优良传统断裂等社会问题。今天的中国正面临着这些问题。
2.文学价值与主体性
自从柏拉图将诗人从理想国驱逐之后,关于文学价值与功用的讨论就未曾间断。归纳起来,大体有内外两个方面:“外部功能体现在教育方面,它可以让我们获得新知,提升素质,健全人格;内部功能在于阅读文学作品可以给我们带来身心愉悦”[12]。
文学可以娱乐,这是它的美学价值。文学阅读的愉悦体验,能激发人的想像力与情感,陶冶情操。一首引人入胜的诗歌、一出震撼人心的悲剧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消费社会中人们的感受力正在退化。现在,能从阅读文学中得到美学体验的人越来越少。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视电影的普及带来了更直接、更强烈的感官刺激。我们坐在屏幕前、观看3D影像、听着杜比音效,就能获得极大的感官享受。然而,在这种审美过程中,人始终是被动接受,不费力气,不用动脑。久而久之,心灵的审美能力退化,越来越依赖外界的强大刺激,犹如“审美吸毒”,最终会丧失审美的主体性,只会消费现成精神产品,不能用心灵与想像力回应简单朴素的文字的美。
读文学作品与看影视作品有很大差别。文字意义的实现要依赖人的想像力,而想像力人各有别;“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文本能产生无穷无尽的想象和意义。这说明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依赖于读者参与意义的构建。从某种意义上说,读者的主体性甚至高于作者。同样一部文学作品,有人读得如痴如狂,有人品不出趣味,说明读者的主体性(反映为阅读能力)在构建意义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培养学生文学阅读能力,就是培养其主体性和想像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文学的教育意义体现了它的人文价值。文学塑造人的灵魂。学文学不是“闭门造车”、“不食人间烟火”。恰恰相反,文学涵盖了几乎所有关于人的知识和体验,阅读文学会提升人的文化意识。人文学科“不分家”,文史哲、政经法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20世纪80年代美国兴起的“文化诗学”理论,就指明了文学话语与历史、政治话语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理解和研究文学作品,势必要涉足艺术、哲学、政治、历史等领域。由此可见,文学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面和宏大的学术视野至关重要。
3.主体性的文学教学策略
(1)课堂集体阅读 课堂阅读虽然耗费时间,但欣赏文学的根本方法就是阅读。与介绍和评价相比,阅读文学文本能给审美主体直接带来美感。在跨越文字语言障碍之后,学生能在集体阅读中体验到多样化的文学之美:对马克·吐温的幽默会心一笑,向往华兹华斯诗中乡间美景的幽静与恬美,感受济慈的忧伤和哀思,领略奥斯丁深藏不露的讽刺,反思弗罗斯特凝练的哲理。这些美学体验会唤醒潜伏于每个人心中的人类基本情感,直接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欣赏文学的兴趣、耐心和感受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英美文学》教学中,恢复美学主体性的尝试,必须是缓慢、渐进的,不能下猛药。在学时少的情况下,有必要精选经典的、语言难度相对较低、容易被学生接受的作品。在课堂阅读中,不必强调英语语言能力、坚持英文教学,建议适当采用中文翻译和跨文化视角,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文本。理解是欣赏的前提,在理解的基础上才会有美学体验,否则学生容易产生排斥心理,将英语文学视作深奥的形而上学,丧失参与美学体验的主动性,即审美主体性。
(2)文学史为阅读服务、文史哲有机结合 作为框架结构,文学史十分重要。但本科阶段不宜将文学史凌驾于文学阅读之上。在有限的学时内,要提倡文学的感受力和阅读兴趣。文学史的教学重点,应该落于文学流派与哲学思潮的遥相呼应,让学生把握一个文学流派的主旨精神。文学史应该为阅读文学作品服务。对作品的历史、思想背景的丰富知识,不仅有助于读者深入挖掘作品的意义,更能将阅读文学与学习历史哲学融为一体。这种全景式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高更广泛的视野,将知识融会贯通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阅读文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试图探寻解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举例来说,《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悲剧,文字优美,剧情扣人心弦、人物形象生动、戏剧冲突激烈。通过阅读研究,学生会获得美学享受。但如果结合历史、哲学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会有更多收获。譬如教师可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的探索和自由爱情的向往,与处于上升阶段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结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是否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因素?它所代表的“自由”爱情与封建社会的家长制婚姻的冲突背后可能存在哪些政治因素?它代表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我们还可以用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来分析文本、提出问题。譬如,在第二幕第二场朱丽叶著名的阳台独白中有一段经典台词:
What's in a name?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word would smell as sweet;
So Romeo would,were he not Romeo call'd,
Retain that dear perfection which he owes
Without that title.
在这里,教师可以简单介绍索绪尔语言学中“能指”与“所指”的概念,以及德里达等后结构主义者的语言观:“能指”与“所指”并无必然内在联系,“能指”在语言内部通过“延异”构成的一个意义体系;人类思维离不开语言这一能指的符号系统,所以我们生活在“语言的牢笼”中。有了这种理论背景,学生在分析朱丽叶独白时,就可能会得出全新的结论:因为人无法超越“语言的牢笼”,他们的爱情也无法摆脱“能指”(姓氏)固有的社会属性;朱丽叶自由爱情的理想在当时社会条件下不可能实现。
我们还可以运用历时性视角来看待他们的爱情,“解构”这一经典的爱情。我们会发现,按照现代社会的标准,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未成年人,未达到法定婚姻年龄;他们从一见钟情到殉情只有短短五天时间。这会发人深思:他们的爱情是我们今天定义的真爱吗?这昙花一现的爱情为何流芳千古?他们为爱殉情是一时冲动还是勇气可嘉?罗密欧是见异思迁之徒吗?教师可以组织少数兴趣浓厚的同学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培养学术批判能力。批判性思辨能促使我们反过来审视现代人充满矛盾的爱情观。研究越深入,文学问题越哲学化,越能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穿越学科之间的人为界线,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复杂的人文学科内在联系、宏大的人类知识图景和人文思考的无穷魅力。
三、结束语
在当代,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物质生产的不断壮大更加凸显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全面解放,其重要标志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可以说,主体性既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一般特征,也蕴含着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大学不仅要服务社会,更要培育具有主体性的全面发展的人。经济越发达,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只有发展精神文明,社会才不会因物质丰富而道德沦丧,人才不会在物质生产中被“异化”而丧失主体性。当前,大学教育目标已经转向通识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英语专业原先单一的“工具性”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革。复杂的当代社会乱象呼吁人文学科的复兴,英语专业乃至大学教育的“主体性转向”势在必行。
[1]中国《高校招生》杂志.文科录取人数最多20个主流大众专业全解码[N/OL].高校招生杂志社,(2010-06-04)[2011-10-30].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fc8b090100i659.html
[2]麦可思研究院,王伯庆.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郭英剑.从文学理论的缺席谈起——文学教学的目的是什么[J].郑州大学学报,2002,35(5):5-7.
[4]阮 炜.外语学人为什么“没文化”[C]//孙有中,等.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10-114.
[5]何其莘,殷桐生,黄源深,等.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17(1):24-28.
[6]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7]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 扬,张企泰,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61.
[9]黄汉平.主体[C]//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867-880.
[1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袁鹤翔.大学:理念与现实——反思通识教育之理念与嬗变[C]//胡显章,曹 莉.大学理念与人文精神.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9-96.
[12]孙胜忠.英美文学教学与人文思想渗透[J].学术界,2010,143(4):131-136.
On“Subjectivity Turn”of Literature Pedagogy with regard to Disciplinary Crisis of English Major
CHEN Xi1,2
(1.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09,China;1.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2,China)
The disciplinary crisis of the English Major results from the precedent overemphasis on language as a tool and neglect of its academic identity as a subject in the humanities.Based on the subjectivity view in Marxist philosophy of practi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herent illogicality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cultivating“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and explicates the necessity of subjectivity education.Taking account of the dilemma in the pedagogic practice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the author re-examines the humanity and aesthetic values of literature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subjectivity education,proposes and exemplifies some subjectivity strategies in literature pedagogy.
subjectivity;disciplinary crisis;tool;literature pedagogy;strategy
G642.0
A
1008-3634(2012)01-0109-05
2011-11-08
合肥工业大学精品课程项目;合肥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J2009220)
陈 曦(1981-),男,安徽南陵人,南京大学博士生,合肥工业大学讲师。
(责任编辑 刘 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