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糖尿病并阴囊气性坏疽病人的护理体会

2012-04-08陈彩娣陈彩连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气性坏疽阴囊

陈彩娣 陈彩连

(1.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浙江 杭州310007;2.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侵入伤口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特异性感染[1],多发生在下肢和臀部肌肉丰富部位。主要临床表现为患部肿胀,产气,肌肉皮肤由红肿到发紫发黑以至坏死,蔓延快,腐肉恶臭,极易引起严重毒血症,是创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科2010年3月收治一例糖尿病合并阴囊气性坏疽的病人,经积极救治,精心护理,病人康复出院。现将救治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75岁,因摔倒后意识模糊伴活动不便5d,急诊拟“意识不清待查”于2010年3月1日收入院。急诊血生化检查提示:血糖:16.1mmol/L,体检发现右侧阴囊肿大明显,有捻发感及捻发音。CT提示:老年性脑改变。B超提示:阴囊积气明显。当时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未出,根据临床表现及各检查结果,考虑为阴囊气性坏疽。立即予手术,抗炎补液,换药,降血糖等积极治疗、精心护理,使患者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6周后伤口愈合,康复出院。

2 治疗方法

2.1 急诊全麻下行阴囊扩大清创术加睾丸切除术,术中见阴囊大面积坏死,积气明显,伴恶臭,术后留置导尿,创面皮片引流。重症监护,补液、抗感染,静脉营养及控制血糖等对症治疗。

2.2 敞开伤口充分引流,每日用双氧水、高渗盐水反复冲洗伤口深处,并用PVP-I进行换药。一月后创口分泌物明显减少,常规换药后用银离子敷料营养创面。

2.3 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每次10g,1次/d,增加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

3 护理体会

3.1 一般护理

3.1.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严格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将病人置于单人病房,设有明显的隔离标记,一切物品专人专用,包括电子血压计、紫外线灯、体温计、输液用物等,并将空调封闭禁用,以防空气中病菌传播。净化室内空气,按时开窗通风,3次/d,1h/次。每日用1 000mg/L有效氯消毒剂、3%双氧水交替擦拭地面2次,湿度保持在50%~60%。每日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2次,照射时遮挡病人眼睛及身体裸露部分。进入该病房工作人员必须穿隔离衣,戴双层口罩、帽子、手套和鞋套。各种操作应有计划地集中进行,在接触病人和做治疗护理前后必须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避免有伤口的手接触患者。尽量减少人员出入该病房,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并指导陪侍人员严格手消毒,出病室后不要在楼道内逗留,到室外通风处。严格处理污染物品,用双层医疗垃圾专用袋扎口,并贴特殊感染标签,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集中焚烧处理。病人床单用6 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1h,送洗衣房单独清洗。

3.1.2 创面观察与护理 护士配合医生每天做2次换药处理,清除坏死组织,用双氧水冲洗后湿敷[2],严密观察创面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恶臭及伤口周围组织的病变情况。观察伤口周围皮肤颜色及渗血情况,为防止突然发生的大出血,床头备止血钳、大棉垫。尽量敞开创面,局部应用离被架为病人盖被,有利于创面观察,减少被褥污染,减少伤口液体蒸发丢失组织液,并保护新鲜肉芽组织。伤口行大量冲洗时,冲洗液易流至患者尾骶部及腰背部,应用大棉垫或负压吸引器及时清除外流冲洗液,以避免药液浸泡皮肤,保持肛周清洁、干燥。

3.1.3 制定严密的护理计划,做好特护记录。每天进行血常规、血气分析和肾功能、电解质检测,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24h出入量,监测尿比重。留置PICC管,每日保持2条输液通路,一路补液和抗生素治疗,一路进行TPN静脉营养治疗。加强基础护理,做好皮肤和口腔护理,使用气垫床,定时为患者翻身,预防压疮及肺炎并发症的发生,预防泌尿系感染。患者长期留置尿管,每周2次更换尿袋,每14d更换1次导尿管,消毒尿道口2次/d,鼓励病人多饮水,每天2 000ml以上。

3.1.4 术后禁食1~2d,待肠蠕动恢复后,可进流质饮食,3~4d可进软食,逐步调节饮食。根据患者饮食习惯,使食谱多样化。及时监测血糖,准确应用降糖药物,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

3.2 心理护理

3.2.1 为了防止气性坏疽的传播,将患者按排在单间隔离病房,护士应同情、关心、体贴病人,消除其心理负担,关心病人病情的发展及生活需求,主动、热情、耐心细致地与病人交谈,安慰病人,并向其简单介绍消毒隔离知识,随时满足其合理需求,使其尽快适应环境,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3.2.2 由于患者是私密部位的病变,为此操作时,主动给予遮挡或保护,使患者以良好的情绪接受治疗。

4 讨论

4.1 阴囊坏疽是一种少见的阴囊严重感染,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阴囊坏疽的局部因素有:尿道狭窄、阴囊外伤、尿外渗等;全身性因素有糖尿病、肝硬化、酗酒、营养不良、动脉硬化等。我科收治的这例病人有糖尿病史多年,平时重视不够,血糖控制不佳,而高血糖环境又有利于致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高血糖可削弱白细胞吞噬和杀灭细菌的功能,降低自身免疫力;再加上糖尿病患者多合并微血管病变与神经病变,使组织缺血、缺氧、感觉减退,容易继发球菌、厌氧杆菌等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各种细菌的迅速增殖均发生在浅筋膜层,感染沿筋膜面传播并产生皮下组织的闭塞性动脉内膜炎而导致组织坏死,引起阴囊皮下组织急性感染。

4.2 气性坏疽是厌氧产气夹膜杆菌感染的一种肌坏死或肌炎,以产气荚膜杆菌、水肿杆菌和腐败杆菌为主,其次为产芽胞杆菌和溶组织杆菌等,临床上常是两种以上致病菌的混合感染,气性坏疽病情发展迅速,可伴严重毒血症,一经确诊,必须立即积极治疗。

4.3 糖尿病小血管病变引起的阴囊坏疽[3]实属罕见,易被忽视。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该病人的认识,我们及时组织全科护士进行相关业务学习,系统了解气性坏疽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护理以及预防,从而更好掌握疾病的临床特点,为杜绝院内交叉感染,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起到了积极作用。

[1]吴在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66.

[2]徐国梅.气性坏疽致残1例特护体会[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13(2):145-146.

[3]Bukin LS Dixon C,Stoller ML,et al,pyoderma gangenosum Presenting as Fournier’sgangrene[J].Jural,1990,144:984-946.

猜你喜欢

气性坏疽阴囊
阴囊湿疹的尴尬,用蜂房粉解决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OBS技术在南海北部白云深水区储层含气性识别中的应用
超声诊断阴囊珠1例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阴囊超声显像在诊断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探讨
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中医治疗老年阴囊湿疹中的护理干预
低渗透岩石声学特征及在含气性预测中的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