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梅山民间美术在美术学本科专业校本课程建设中的课程价值与运用

2012-04-08蒋秀召刘志红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梅山美术学课程内容

蒋秀召,刘志红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系,湖南娄底417000;2.娄底市第五中学,湖南娄底417000)

梅山民间美术长期以其自然的状态存在与流行于以娄底为中心的广大湘中地区,随着对这一重要的地方民间美术资源逐渐认识,其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解决梅山民间美术由课程资源到课程内容的筛选,再到美术学本科专业校本课程建设中的运用,是本文着重探讨的内容,也是笔者在实践中取得的一项教学改革研究成果。

“课程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它是一个过程,是学生通过学校的活动所获得的全部经历的总和。课程资源(Curriculum Resource)是指供给课程活动,满足课程活动需要的一切。它包括构成课程目标、内容的来源和保障课程活动进行的设备和材料,即所谓‘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这里只是在一个意义上来使用‘资源’这一词的。即课程资源不是指向课程活动本身,而是指向构成课程活动所需要的一切素材和条件”[1],[2]4。一般来讲,课程资源包含了国家课程资源、地方课程资源和学校课程资源。本地区的民间美术属于地方课程资源的范围。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意义重大,同时也是保持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正是由于民间美术的文化艺术价值,使得民间美术成为美术课程资源的重要内容。一些艺术价值得到充分认识,影响范围广大的民间美术门类早已成为了美术课程中的重要角色。对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一些地方已经让独具地方本土特色的民间美术走进了课堂,成为重要的本土美术课程内容。以娄底为中心存在的、地方特色浓厚的梅山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在现代美术教学中,由于具备强烈的地方美术特色和艺术与文化价值,必将在今后的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运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如何开发梅山民间美术这一重要的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得先弄清课程资源、课程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相对于课程而言,课程资源具有各种课程要素的某些特性,但它们不是课程要素,不是课程的某一部分的直接来源。”[2]12也就是说,课程资源要经过加工、提炼之后,被归入课程内容之中,才属于课程的一部分。

“教材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由课程政策文件、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料构成的”[3]。校本教材是“根据学校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4]进行选择和组织的。由此,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关系:课程资源是课程内容的广大素材与条件,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化,课本是教材的核心内容。

专业美术教育就是“由美术本位出发,以教育为手段,发展和延续美术文化,换句话说,即借助于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横向和纵向传播美术知识和技能,促进美术文化的发展”[5]。美术文化是专业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美术文化包括了与美术相关的诸多领域的知识,有美术专业技能、美术理论、美术史、美术批评和美术教育等学科知识。不能把专业美术等同于专业美术技能,这样大大缩小了专业美术的内涵,不利于专业美术教育的发展。

专业美术教育早期以师徒传授的形式完成,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专业美术教育体系。从古代的画院到现代的美术学院、艺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以及建筑、服装、陶瓷专业院校。还有广大的师范美术院系,更是承担了美术文化与美术教育双重角色,为传承和发扬美术文化起到重要而且特殊的作用。

专业美术教学是专业美术教育实现其目标的具体手段,其专业门类以及教学内容已经实现了多样化。教学与课程是一个不能分开的整体,这里讲的教学内容就相当于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就包括了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和学校层面课程资源的综合化。梅山民间美术就是可以运用于本地高校专业美术教学中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经过科学合理的利用,可以成为具有本地特色的专业美术教学内容。将梅山民间美术运用到美术本科教学之中有利于突出本土特色,也能为教学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一 梅山民间美术进入专业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专业美术课的课堂教学分为技法类、理论类与技法理论类三种类型。其特点表现在课程内容的专业性与前沿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创造性。美术学专业以传授美术文化为内容,美术学(教师教育)以传授美术文化与美术教育学为内容,相对综合地学习美术、美术教学的多门课程。而单纯民间美术专业的开设并不普遍,在美术学、美术学(教师教育)、艺术设计、书法等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民间美术可以作为专业选修课的形式,或者在专业必修课的内容中增加民间美术内容,丰富课堂教学。

用于专业美术课堂教学的梅山民间美术资源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用于美术学手工课的梅山民间美术。包括了梅山民间木雕、民间木版画等。以这些门类的民间美术为原型,可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可以在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创造出新的美术形象来。

第二,用于艺术设计课的民居建筑设计课程内容。梅山区域里,民居呈现出浓郁的本土风貌。而且有大片的山区,保留下了丰厚的木结构民居遗产,包括5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如涟源的杨市镇、双峰的富厚堂、三塘铺镇的枫树山村和新化的谭家山都是湘中古村落等。民居所具有的独特环境的营造,是生活在本地区居民长期生活经验的结晶。其中所承载的地理信息、生活风俗、审美习俗、建筑技术等信息都十分丰富。

第三,用于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内容。这门专业的主要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本地区培养合格中小学美术教师。因此,梅山民间美术教学一方面是为了让将来的美术师资能够胜任将来中小学美术课中梅山民间美术内容的教学,另一方面也是能够使梅山民间美术进入中小学美术教学做好师资上的准备。因此,以一门梅山民间美术综合课的形式全面学习这门课的内容是必要的。

二 梅山民间美术是美术专业写生、考察的重要内容

从1988年“中国长江文化研讨会”算起,梅山文化的研究才20多年的时间,对梅山民间美术的研究,不论是人力投入还是时间积累都是有限的。梅山民间美术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一些内容还没有经过系统地分析研究,有些问题还没能研究透彻,还有一些内容“养在深闺人未识”,保持着未知的状态。作为本地这样一份重要的课程资源,还只有少部分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课程内容。这是因为“课程内容是由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的一系列比较系统的间接经验与学生的某些直接经验组成的用以构成学校课程的基本材料”[6]。那些还没有比较系统的间接经验与学生的直接经验的梅山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只有通过专业实践必修课程来发挥其重要作用。

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2012年修订的培养方案为例:要求一个本专业的本科生要修完专业规定的180学分,包括必修138学分,其中有35学分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必修课程。实践必修课除了军事理论、教育实习、教育见习之外,还有社会实践、课外文化与科技活动、就业实践、风景写生、专业方向写生、毕业考察、毕业创作7门实践必修课程。不难发现,这7门实践必修课程都可以与梅山民间美术相联系,甚至可以把对梅山民间美术的课程利用作为主要的实践课程内容。

实践必修课程中的风景写生、专业方向与毕业考察共计9学分,是实践课程的重要部分,以梅山民间美术为课程内容,具有这样几项长处。一是距离近。梅山文化中的梅山民间美术资源主要分布在娄底为中心的湖南中部及西南部分地区,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地理上的距离近,于梅山文化环境之中,使得深入感受与考察成为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研究便利。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作为地处梅山文化核心区域的一所高校,成立了梅山文化研究中心,建立了研究网络与地方文献资料库,有专门的研究中心刊物,聚集了一批梅山文化研究的人力与物质资源。三是特色鲜明。远距离对梅山民间美术的研究者相对少,而且还有大量没有系统的间接经验与学生的直接经验相联系的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将来梅山民间美术资源就是美术专业办学特色。

三 梅山民间美术是美术毕业论文与创作教学重要的研究对象

实践必修课程中的毕业创作有10学分,也是实践课程的重要环节。毕业创作是本科阶段教学的提升与检验,提升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是对已有知识的应用,并且初步形成具有自己见解的创作。毕业创作可以分为专业作品的创作和专业论文的创作两个方面,两者相加就是对美术专业的综合,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点,正好符合专业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传承与发扬“美术文化”。毕业创作教学的特点是学生高度的自主性,教师承担的是指导工作。这种自主性体现在学生在创作的各个环节,从考察、整理、提炼、到作品的完成都有很大程度的自主性。

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美术创作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方面是学术研究视野相对集中,主要以服务地方,关注地方、成就地方为特点。另一方面是学术研究的基础比较薄弱,实践教学的指导力量不够强大,还有学生的综合能力不高。造成了毕业创作,尤其是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不高,甚至有网上抄袭的现象。综合两方面的特点,就存在没有把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到毕业创作与论文的实践中去的问题。

因此,梅山民间美术作为这样一个重要的地方美术课程资源,逐渐得到实践教学的运用。在每年的毕业论文与创作中,有本土特色的作品的涌现,这也充分说明了梅山民间美术在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作用。有以研究有关本土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论文,以描画本土人物生活情景的绘画,比如烤红薯、老剃刀匠等,还有给本地的茶叶做的包装设计等。

但这是不够的,对梅山民间美术课程资源的专业实践教学的运用还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实施:第一,以挖掘整理尚存于民间、原生态的边缘性的民间美术为研究对象,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第二,以梅山民间美术作为课程资源的研究,尤其要放在实际的教学实践里来综合运用,提高使用的效率。第三,以梅山民间美术为专业美术创作的形式与内容的素材来源,经过筛选、发挥学生的创作自主性、创新性,完成毕业美术作品创作。

充分利用梅山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在专业美术毕业创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用解决创作中选题方向的问题,可以突出选题的地方性,避免了选题的雷同。有利用学生完成创作的实际操作,便于接近创作基础资源,获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有利用得到地方性与独创性兼具的质量高的毕业创作。参与完整的研究各个环节,便于学生掌握系统研究的方法,激发出自主的创作思想火花。

[1]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9):59-71.

[2]范兆雄.课程资源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0.

[4]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81.

[5]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2.

[6]廖哲勋.课程学[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1991:98.

猜你喜欢

梅山美术学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湖州师范学院美术学学科简介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外国语言文学、美术学学科简介
作品赏析
梅山
作品(七)
游梅山龙宫
梅山情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