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4例的营养支持护理

2012-04-08俞小平黄玉芬俞俊春章赛春

护理与康复 2012年8期
关键词:营养液口病医嘱

俞小平,黄玉芬,俞俊春,章赛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杭州 310003)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4例的营养支持护理

俞小平,黄玉芬,俞俊春,章赛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杭州 310003)

总结1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营养支持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患儿营养评估、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管道护理、并发症观察与护理。经治疗和护理,14例手足口病患儿中,好转2例,转康复医院2例,达同龄儿体重标准10例。

手足口病;儿童;营养支持;护理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一种由柯萨奇A16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多数患儿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大多预后良好。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心肌炎、肺水肿、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同时因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造成大部分患儿不能经口进食,进而影响患儿的营养状况,从而延长疾病的治疗时间。2010年4月至10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1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加强营养支持护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1月~5岁;6例处于昏迷状态,3例吞咽咀嚼困难,2例处于高代谢状态;肠内营养11例,肠外营养3例(2例伴有严重的消化功能障碍,1例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住院天数2~15d,平均7.5d;治愈10例,好转2例,转康复医院2例。

2 营养支持护理

2.1 营养评估 患儿入院后均按主观综合性营

养评估法(SGA)[1]进行营养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体重下降情况、膳食摄入量、胃肠道症状、体力活动、皮下脂肪、肌肉、水肿等情况。本组入院时中度营养不良13例,重度营养不良1例;经治疗和护理,达同龄儿童体重标准10例,轻度营养不良3例,中度营养不良1例。

2.2 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护理 按医嘱给予11例肠内营养、3例肠外营养。

2.2.1 肠内营养护理 患儿不能经口进食但胃肠功能正常予肠内营养,以防胃肠道委缩。采用鼻饲管输注。插鼻饲管前,充分润滑,插管动作轻巧、缓慢,严密观察患儿呼吸及面色,避免误插入气管,当患儿不合作或躁动时勿强行插入,以免造成气管与食管损伤[2];鼻饲管置入成功后妥善固定,防止扭曲、折叠、受压;首先经鼻饲管缓慢注入少量温开水,使患儿对肠内营养有一个逐步适应过程,然后按医嘱给予营养液,从少到多,且保持营养液合适的温度,一般以手背测试有温热感即可(在38℃左右),待用营养液保存在4℃以下冰箱内,但必须在24h内用完;保持鼻饲管道清洁通畅,每次输注营养液前后冲洗,每日监测鼻饲管外露的长度;对插入鼻饲管的鼻孔每日用等渗盐水棉签擦拭,保持鼻腔清洁。本组11例患儿给予鼻饲行肠内营养,按医嘱完成肠内营养计划。

2.2.2 肠外营养护理 严重消化道出血或胃肠功能紊乱者,采用肠外营养。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注营养液。置管时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重视患儿的主诉,置管成功后按医嘱肠外营养;输注营养液时使用3L袋,注意滴速;每次输注营养液后及时冲管,用每毫升含1U的肝素钠定期冲管,预防血凝块形成及周围纤维蛋白鞘;肝素帽每周更换1次,并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定期更换敷料,撕敷料时顺着导管方向往上撕,以免拔出导管,万一拔出不能往回送。本组3例肠外营养患儿均采用PICC,未发生导管堵塞。

2.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3.1 代谢性并发症 肠内、肠外营养液配制不合理,易造成患儿电解质及代谢紊乱,表现为低血钾、低血糖。

2.3.1.1 低血钾 加强对血生化或电解质的监测,床边使用监护仪,当患儿出现腹胀、心电图改变、血钾偏低时及时告知医生并相应处理。本组6例患儿血钾为2.2~3.0mmol/L,遵医嘱经静脉、鼻饲管补钾,同时监测心电图、观察腹胀情况,经补钾后,血钾上升至3.2~4.3mmol/L。

2.3.1.2 低血糖 加强对血糖的监测,当患儿出现定向力丧失、抽搐、昏睡、昏迷时及时告知医生处理。本组1例2个月的 患儿出现低血糖抽搐,测血糖为1.3mmol/L,遵医瞩予安定0.5mg/kg、10%葡萄糖2ml/kg静脉注射,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鼻导管吸氧,适当约束肢体,经处理病情稳定,血糖上升为4.6mmol/L。

2.3.2 腹胀 由于患儿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弱,同时对肠内营养液的不适应,易出现腹胀,其发生率约占肠内营养不良反应的4.7%~16.7%[4,5]。因此,密切观察患儿的腹胀情况,测量胃内残余液量1次/d,抽出胃内滞留液体,随时观察抽出液的性状和量;患儿腹胀明显时,及时给予对症处理。本组11例肠内营养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腹胀,其中7例患儿通过调整营养液输注量和时间、3例患儿通过抽出胃内滞留液体、1例患儿通过肛管排气,腹胀症状均消失。

2.3.3 感染

2.3.3.1 口腔感染 营养支持时,患儿由于长期未经口进食,容易发生口腔感染。本组出现真菌感染2例,予局部涂制霉菌素混悬液3~5次/d,症状缓解。

2.3.3.2 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是肠内营养的严重并发症,常表现为吸入性肺炎。因此,注入营养液时从少量开始,逐日缓慢增加;鼻饲时出现呛咳、咳出营养液样物、气憋或呼吸急促时,需考虑误吸,暂停注入,及时清除吸入物,防止吸入性肺炎;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加强肺部物理治疗[3]。本组患儿未出现吸入性肺炎 。

2.3.3.3 皮肤感染 患儿抵抗力差,皮肤娇嫩,置管周围易出现皮肤炎。因此,保持置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修剪患儿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必要时给患儿戴棉织手套[6];每3d更换敷料1次,敷料松动或潮湿时及时更换。

2.3.3.4 PICC导管感染 严密监测体温变化,每周1~2次经导管血培养及滤过器中液体培养[7],可及时发现导管污染。本组3例肠外营养患儿未出现导管感染。

3 小 结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为增加患儿抵抗力,治疗同时必须加强对患儿的营养支持。了解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营养支持的方法,做好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营养支持的观察与护理,是实现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有效营养支持的保障。通过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营养评估、肠内及肠外营养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能促进患儿早期康复。

[1]郑家驹,葛可佑.中国营养百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89

[2]李晓静,陈敏.儿童急诊洗胃的护理体会[J].护理与康复,2007,6(9):619-620.

[3]邹翼霜,张美琪,沈东锋,等.危重症甲型HINI流感孕产妇5例的护理 [J].护理与康复,2011,10(10):866-867.

[4]董铭锋,乔以泽,尹纲,等.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外科中的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1996,3-209-211.

[5]喻荔琳,营荔红,林丽英,等.食管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监护与比较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40-42.

[6]张美丽,屈伟娇.5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体会[J].护理与康复,2009,8(3):227-229.

[7]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 实用儿科学[M].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76.

R473.72

B

1671-9875(2012)08-0748-02

俞小平(1980-),女,本科,护师.

2011-11-24

10.3969/j.issn.1671-9875.2012.08.018

猜你喜欢

营养液口病医嘱
几种常用植物营养液及特点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不同营养液对火力楠移植的影响
门诊医嘱管理系统中医瞩执行单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