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理论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2012-04-08康艳艳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11期
关键词:方位语言学隐喻

康艳艳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长期以来,隐喻被认为是一种简单的修辞手段、单纯的语言现象,直到1980年,Lakoff和Johnson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并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人们开始对隐喻有了新的认识,隐喻成为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且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人们的思维习惯以及语言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隐喻的影响,它是人类深层次的认知系统,因此隐喻对许多语言现象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学好英语的关键在于培养我们自己的隐喻思维能力,我们在英语学习中,如果能把隐喻理论引入进来,从认知的深层角度来解释英语语言和文化,对我们系统掌握语言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从隐喻的基本理论出发,从词汇、阅读、写作、文化等几个方面深入探讨隐喻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一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

1.隐喻的发展。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视为经常用于诗歌和写作中的语言修辞手段。20世纪8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隐喻的认识发生了质的改变。Lakoff和Johnson指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的。[1]许多知名学者都对隐喻做了高度的评价,例如王寅在其《认知语言学》中指出,Richards对隐喻的评价:隐喻是语言中无所不在的原则;Emerson认为整个自然界就是人类的一个隐喻;Friquegnon认为知识就是隐喻。[2]

2.隐喻的概念。

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即从始发域向目的域的映射。通常,人们是把较为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域映射到不太熟悉的、抽象的概念域上,这样以便于对后者的理解[3]。例如,我们通常会把“ideas”概念域映射到“food”这个概念域上,会得到像“There are too many facts for me to digest them all”、“ That's food for thought”这样隐喻性的句子。其中“ideas”是目的域,“food”是始发域,用跟food有关的概念来表达映射ideas的概念,我们会对ideas有更加直接的理解。

3.隐喻的分类。

我们通常将隐喻分成三种类型,即: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本体性隐喻。朱建新[4]在《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一文中总结了这三类隐喻:结构性隐喻是指借助一种事物的概念结构去理解或认识另一种事物。比如LOVE IS A JOURNEY是将具体的“旅行”的概念范畴来类比抽象的“爱”,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有如下表达:“Our marriage is on the rocks”、“ The relationship is a dead-and end street”等。

方位性隐喻指以表述空间方位的概念来组建的一系列隐喻。空间方位是人类头脑中最基本的概念,它源于人类自身的经验,因此通常以空间方位为基础来类比其他概念。例如我们通常用方位介词来类比人的心理状态、社会地位等抽象范畴,因此会这样表达“I’m feeling up/down”、“ You’re in high spirits”、“She has a strange power over me”等。

本体性隐喻是指人们将抽象的事件、活动、情感和思想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如我们通常将“ideas”这种无形的概念看作是有形的物体,比如建筑物,会这样表达:“Your ideas are well constructed”、“Your ideas are grounded on a solid foundation”等。

二 隐喻理论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隐喻理论可以为我们学习英语提供新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加强英语词汇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引导我们对英语中阅读和写作中出现的隐喻进行归纳总结,深入理解英语的文化内涵,培养创新思维,从而进行创造性学习。

1.隐喻在词汇学习方面的应用。

Lakoff曾告诉王寅说当初他写《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时,是从一位女学生的课堂提问中得到的启发,那位学生问Lakoff:“我的男朋友说‘our love hit a dead end’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然后Lakoff就发动全班同学尽量全地收集关于LOVE的隐喻性说法,竟有100多条,并对它们进行归纳、整理、分析,逐步形成了他的隐喻认知理论。[2]因此我们将隐喻作为语言中非常重要的现象来进行归纳总结,掌握词汇的隐喻扩展意义将会有效地培养我们对英语词汇的理解及掌握能力。例如下面的这些关于LOVE的习语:

My love is like an ocean,it goes down so deep.(隐喻:Love is power)

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隐喻:Love is plant)

My love is like a prisoner,it’s to you that I surrender.(隐喻:Love is war)

这些习语的目的域都是LOVE,通过被映射到不同的始发域上,利用这两个领域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容易理解它们在话语中的意义,且便于放在一起分组记忆。因此在英语词汇的学习中如果能总结出其背后的概念隐喻,我们将会更灵活地掌握、牢牢记住并运用它们。

2.隐喻在阅读方面的应用。

我们在文章中会经常见到隐喻性语言,它是表达文章中心思想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组织篇章的重要线索,因此在英语阅读中培养我们的隐喻思维非常重要。例如我们在阅读奥巴马的就职演说辞中可以发现其中使用了许多隐喻,如:“At these moments,America has carried on”、“Our nation is at war,against a far- reaching network of violence and hatred”“For as much as government can do and must do…”等等。在这些隐喻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把国家、政府这些概念域类比为人的概念域,可以做出承诺,并采取措施去解决困难。通过这些隐喻我们可以看出奥巴马的真正用意是要美国民众坚信政府的能力,让美国民众相信在危难时刻政府会扛起重担,帮人民走出困境。[5]因此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对句子或篇章进行内在联系的分析,充分认识到其中的隐喻思维,能帮助我们更为有效地把握文章的内涵,提高阅读的深度。

3.隐喻在写作方面的应用。

写作在英语学习中通常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我们会使用很多直白式的句子,或者写的文章不地道、不自然、口语化。如果我们在写作时对英语的隐喻现象进行分析和对比,能够下意识地挖掘英语中深层次的概念系统,学会分类和总结使用上述讨论的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本体性隐喻等这些隐喻类别,学会用一种概念去表达和描述另一种概念,把“love”、“ideas”还有方位词等等这些隐喻概念系统地应用到我们的写作中,这对我们写出自然、流畅、地道且丰富多彩的英语文章会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可以更好地提高我们在写作中的创新思维能力。

4.隐喻在文化学习方面的应用。

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以及价值取向,各国家各民族之间会存在不同的认知方式,因此就蕴涵着不同的隐喻思维,在英汉语言的隐喻表达上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差异,因此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英汉隐喻中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喻义。比如汉语中,带有“狗”的概念域大多含贬义,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等,但是在英语文化中“dog”却承载着人们的喜爱之情,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old dog(行家里手)、be top dog(身居要位)”,人们多赋予它正面喻义。再如在汉语中,“龙”意味着神圣、尊贵,但在英语中“dragon”却象征着凶险和罪恶。再比如汉语的“掌上明珠”在英语中为“the apple of someone’s eye”,汉语的“害群之马”在英语中为“black sheep”等等。因此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应该全面地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传统、历史和典故等,加深英汉隐喻认知思维方式的差异性,这会有利于我们跨文化交际的准确性和成功性。

三 结语

在英语学习中通过对隐喻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和对比分析,自觉培养自己的隐喻意识,能使我们更好地掌握词汇,理解句子、文章,并且有利于英语写作的提高,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和创造性。总之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隐喻理论指导,正确地把概念隐喻运用到实践中去,我们的外语学习效率会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1]侯胤,郑玉琪.隐喻理念在翻译教学中的导入[J].东南大学学报,2010(4).

[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文旭.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J].外国语,1999(1).

[4]朱建新.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J].外国语文,2009(6).

[5]彭磊芳,周启强.论奥巴马就职演说辞中的概念隐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

猜你喜欢

方位语言学隐喻
认方位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借助方位法的拆字
基于TMS320C6678的SAR方位向预滤波器的并行实现
Word Fun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社会语言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