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膀胱B超扫描仪用于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残余尿量测量的体会
2012-04-08鄢雨英林莉莉
鄢雨英,林莉莉,卢 飞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杭州 310006)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是子宫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为了及时发现术后尿潴留,拔导尿管后测残余尿量是常规护理操作,可以通过导尿术、腹部叩击法、放射性扫描、超声波检查法或床边膀胱B超测定[2],其中膀胱B超是非侵入性操作,具有安全、无创伤、没有疼痛及不适的特点[3],并且保护了患者隐私[4],增加了患者舒适度。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本院妇一科对126例经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用便携式床边膀胱B超扫描仪行残余尿量测定,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6例,年龄45~67岁,平均(55.6±11.4)岁;术前均无泌尿系统疾病;子宫次切21例,子宫全切98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7例,麻醉方式均为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
1.2 结果 126例残余尿为38~542ml,平均(225.16±24.08)ml。92例连续测量残余尿3次均<100ml,患者无任何排尿困难症状及不适主诉,膀胱功能恢复良好;34例连续测量残余尿3次均≥100ml,结合临床症状,符合尿潴留诊断标准[5],经诱导排尿、理疗及药物治疗后,自行排尿18例,行导尿术16例。
2 便携式膀胱B超扫描仪监测操作和注意点
2.1 测量时间 患者术后第2天或第3天按医嘱拔除导尿管,嘱患者多饮水、勤排尿,第1次自主排尿并尽量排空膀胱后,即刻用便携式膀胱B超扫描仪测量患者的残余尿量。
2.2 操作方法 监测模式选择:因患者子宫切除,监测模式选择男患者模式;确定膀胱位置:患者取半坐卧位,保持放松,均匀呼吸,探头均匀涂抹胡桃大小的耦合剂作为传导胶,如肥胖或腹部有瘢痕者稍多涂一些,一般在耻骨上4cm、腹部中线交叉处可测及膀胱位置,如不能测及,根据仪器箭头引导确定;测量膀胱容量:涂传导胶的探头与皮肤接触,向下压力要规范,按手柄下方按钮,测量过程中操作者要紧握主机手柄,不能晃动、不能改变测量角度、不能移动探头测量点,直至扫描完毕,记录屏幕上显示的残余尿量数值。
2.3 测量结果判断及处理 术后连续3次自行排尿后使用便携式膀胱B超扫描仪测量残余尿均<100ml,判定为膀胱功能恢复,停止测量残余尿;拔除导尿管后无法正常排尿或自行排尿后连续3次用便携式膀胱B超扫描仪测量残余尿均≥100 ml,则诊断为尿潴留。对于尿潴留患者,采取诱导排尿、音频理疗、药物治疗后,患者能自行排尿且连续3次排尿后使用便携式膀胱B超扫描仪测量残余尿均<100ml,则判定为膀胱功能恢复,停止测量残余尿;经采取上述措施仍无法正常排尿,则为再次留置导尿管指征,重新留置导尿管3~5d,并配合理疗、药物治疗等方法锻炼膀胱功能。
2.4 操作注意点 在测量过程中,屏幕上有闪烁箭头出现,按箭头引导方向重新定位扫描测量,直至屏幕不再出现箭头,这时所测值为相对准确的膀胱容量;在容量数字前有“>”出现,说明实际的膀胱容量要大于显示数值,这时的容量是参考值,膀胱容量超出了仪器的扫描范围,或超出了仪器的测量范围(0~999ml);测试期间嘱患者避免咳嗽、说话或深呼吸,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3 小 结
使用便携式膀胱B超扫描仪测量残余尿量可及时发现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有利于及早采取治疗措施,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动态评估,从而减少反复尿路置管及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操作时选男患者模式,确定膀胱位置后测膀胱容量,规范操作,保证测量值正确。
[1]张石红,王春晶.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29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7):433-434.
[2]黄崇平.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9,8(3):226-227.
[3]李黎.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预防尿潴留的护理体会[J].西南军医,2010,12(3):593-594.
[4]颜梦莎.子宫广泛切除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1):66.
[5]纪妹,单家治,武惠敏,等.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防治临床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