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科学制度以提升女性科研人员作用

2012-04-08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科研人员院士交流

杨 丽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0001)

构建科学制度以提升女性科研人员作用

杨 丽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0001)

文章通过科学共同体认可、改革院士制度、建立科学交流机制、构建女性进入科学领域的科研机制四个层面,探讨完善科学建制对提升科研女性作用的影响,促进女性科研人员在科学领域里发挥重要作用。

科学建制;科研女性;影响

科学建制是现代科学的一个关键社会形态,科学建制从本质上理解是一种社会结构,其特征是有实体内涵、科学有序,其核心要素是科学的社会模式和组织安排,涵盖有学会 组织、教育科研、交流机构的建制[1]。科学建制思想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科学建制”思想最早是由物理学家黑森在1931年发表的《牛顿力学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的报告中提出;英国科学家贝尔纳随后涉足到科学建制的研究领域;科学组织的形成过程在丹皮尔的科学通史著作中得到了有力的诠释。美国科学家普赖斯论述了衡量科学建制演进过程的方法。默顿则侧重于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探讨社会因素对近代科学建制的影响。

进入大科学时代以来,诸多的障碍依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女性科学职业的发展,女性科研人员没有得到和男性科研人员等同的鼓励与支持。因此,探讨如何进一步调动女性科研积极性,推动女性科研人员在科学领域里发挥重要作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 加强科学共同体对女性科研人员的认同

科学共同体,也就是科学家群体,其成员共同享有相同或近似的价值观念、传统文化和科学目标。按照库恩的解释,科学共同体遵守相同的“范式”,在共同体内,“一个职业科学家必须熟悉科学家的行为准则,并且必须准备在实际中遵守这些准则”[2],即共同拥有、遵守范式的科研人员组成了科学共同体。在相同的时间段,各个成员接受了相同的科学训练与教育,因而各成员也拥有相似的科研目标、文献参考资料、专业术语、科研方法与心理结构。

科学界分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关于科学共同体,朱克曼认为在科学共同体内存在明晰的分层现象。朱克曼根据相关准则将美国科学家进行分层,从低到高层次的科学家依次为:收录进美国《全国科技人员登记册》的科学家、登记入《美国男女科学家》著作中的科学家、拥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科学院院士与诺贝尔奖获得者,整个分层呈现出金字塔结构。[3]科尔兄弟的研究成果表明:把教育结构看成一个金字塔,登上金字塔越高,遇到的歧视越少。[4]

科学共同体的认可对于女性科研人员,尤其是对于处在金字塔底端的女性科研人员的成长与发展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科学领域,科学共同体的认同与随之而来的物质与精神奖励促进了女性科研人员良好的科研表现,因而女性科研人员渴望得到认同与承认。同行科学团体的认同,承认女性的科研工作,从本质上讲,是对这位女性科研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与所作出科学贡献的认可。女性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假如没有被科学共同体认可,其科研成果得不到同行的关注与引证,女性科研人员的科研成就就会被低估,这也是在科学领域里女性科研人员处于弱势地位并缺位的关键原因。

科学共同体从本质上讲,是拥有相同的科学信念、科研目标与行为规范,进行科学实践与工作的群体。科学共同体是科学实践的主体,社会文化传统不可避免的影响与制约其发展。科学家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也会有其固有的科学偏见,甚至是成见。[5]女性在科学共同体中好像总处于“边际”地位,不易进入“内圈”,甚至长期属于“外圈”。[6]因此,科学共同体对于女性科研成就的认同以及成果质量的肯定,将进一步鼓励与支持女性进入科研领域,成为推动女性科研人员自身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 推动院士制度改革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诞生了院土制度,院士制度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国民政府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是我国院士制度的萌芽,新中国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学部,随后学部委员的称谓改为院士。“院士”是国家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目前院士终身制是各国科学院的一大共同点。所谓的院士终身制特指院士权利与荣誉的终身制。[7]中国的院士制度正处在一个不断建构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国的院士称谓代表了整个社会对科技人才及科学精神的尊重与褒奖,是对其卓越科学成就的最大认同。但是有关科技界学术腐败的报道近几年开始见诸媒体。因为院士拥有的权力与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马太效应,腐败现象在院士选举过程中产生。[8]院士作为一种学术荣誉称号,对提倡社会尊重科学、推动科学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院士的光环已逐步失色,院士制度越来越弱化、虚化,约束、抑制了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中国的院士制度改革势在必行。[9]

关于女性院士的成长发展、教育培养与科研培训等议题,日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女性院士是女性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在科研尖端领域,女院士们充分发挥其科研潜力,引领、带动着科学文明的进步。中国科学院2009年院士增选结果表明我国女院士人数共计98名,占院士总人数的比例为5.06%。种种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女院士人数相对而言较少。关于女院士出生地域、工作单位分布区域等统计分析表明:我国女院士的出生地与工作地大多聚集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及北京周边的政治文化发达地区,[10]这些地区积累了大量的教育、科研资源,良好的环境非常有利于造就与培养女院士。当然,由于我国科研、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科研、教育资源短缺的边远省份与中西部地区培养的女院士较为稀少。

另外,建立可操作性强、理性量化院士数量的院士制度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国两院院士名额,和日本学士院150名定额和少量的院士增选名额相比,我国的院士人数已超过目前科技发展的水平。科学奖项的学科分配与性别分配需要量化,使奖项数目与性别分配比例归于理性,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当选女院士的比例应趋于合理。[11]整个院士制度改革应致力于突出科学性、民主性与多样性。基于目前科技的发展方向与现状,我国应主动向国际先进科技水准看齐,保持我国女性院士长期恒定的选拔标准与当选机制成为改革院士制度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与女院士总人数的增加和发展的态势相比,中国院士制度对科技决策的影响与科学组织的渗透尚没完全显现。改革我国院士制度,应借助制度认同与机制建立,选拔优秀科研女性为女院士,使其进入到科研领域的顶层,带动广大科研女性的发展。院士制度只有激励女性科研人员全身心投入到科学创造中,才能不断推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三 建立女性科学交流机制

建立女性科学交流机制有助于推动科学的进步与知识的传播,转而为女性科研人员的个人发展带来宽松与良好的氛围。科学交流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需求与科技发展促进了科学交流体系的形成。女性科研人员在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都需要查找与交换信息,可以说,科学交流伴随着女性科研人员的成长、成才发展的。建立科学交流机制,对科研女性来说,不仅可以激励刚入门的年轻科研女性培养对科学事业的信念,还可借助科学交流活动,交换科研工作中的经验与心得。

随着科学的进步与技术的发展,催生出诸多新型的女性科研人员科学交流组织方式和有效渠道。女性科研人员的个人交流网络、期刊与学术会议形成了内部交流体系。同时,在女性科研人员内部已建立了较为稳固的组织形式,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成员聚会,展开科学交流活动,形成科学交流的外部支撑体系。女性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体系和外部的支撑体系正在逐步完善。[12]我国现有中国女科技工作者联谊会,除此以外,可考虑以社区为单位,建设基层分支机构,进一步扩大科学交流的范围。基层分支机构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加大科技交流力度,不断推出新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可对女性科学职业、教育进修等问题实施交流互助活动,为基层女性科研人员提供科学交流机会与平台。

建议建立专门性的女性科研人员组织,开展多种层次的国际科学活动合作与学术思想交流,以此加强女性科研人员的组织体系建设。[13]在推动女性科研人员进入科研主流的进程中,建立一个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突显可行与迫切。女性科技交流平台的建设将通过整合和共享科技资源,促进科学知识流动与技术转移,为女性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四 构建女性进入科学领域的科研机制

通过对速度、准确性与稳定性的测量,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的实验表明男女两性并无智力差异,女性大脑有更丰富的神经纤维,进行的是“网状思维”,善于关联性思考,擅长同时处理多项任务。[14]P261-375尽管科学已证实女性和男性一样,拥有同样的科研潜能,但女性在科学事业中遭遇阻碍的现实依然没有改变,社会学家爱泼斯坦提出:借助规范、习俗、法律等,各种社会和文化因素抑制了女性接受教育并成长为科学研究人员的机会。[15]传统性别定位与现有的家务分担模式、职业准入中存在的性别歧视以及科研女性受到劣势累积效应的影响等,限制了女性科研人员的发展。构建女性进入科学领域的科研机制,强化女性对科学的热爱与坚持,提升女性科研人员的质量优势显得尤为迫切。

从宏观层面看,要从改变传统观念入手,社会要给予科研女性更多的理解与关爱,美国女性文化人类学家米德研究向人们证明了:社会文化因素在两性性别角色的塑造上比生理因素具有更重要的决定作用。[16]因此有必要将性别平等观念纳入到科技政策和立法中。

从中观层面看,为女性创造良好的科研活动环境,为其提供资源与岗位,设立女性特别培训基金与女性科学研究基金。[17]为推动女性进入科研领域,美国建立了诸如女性进步协会与科学女性联合会等协会与机构。德国设立女性科研资助金,鼓励、支持获取博士学位的女性晋升名牌大学教授。[18]

从微观层面看,基于专业技术与社会关系等层面培养、培训科研女性,提升其个人综合素质。活跃在科学尖端或高层领域的女性很少,应提高女性科研人员数量,使其有机会展示自己。[19]同时,实施“请进来、送出去” 策略。[20]聘请著名专家讲学,带动科研女性成长成才为“请进来”。派遣高素质女性到一流科研机构培训为“送出去”。美国专家雅克布对女性科研人员提出了列出需要帮助的事项;树立科研信心;立志努力工作;争取赢得尊敬;获取信息并同他人分享;听从部门中成功女性的忠告的行动纲领。

社会选择与女性科研人员的个人选择成就其职业选择,决定其职业生涯。在传统观念与现有思维习惯仍就强大的情况下,女性想在科学职业生涯里大有作为,就需要完善科学建制,挖掘女性的科学潜能,使其在科学事业中取得长足的进步。

[1]李红,李强.科学建制化的研究综述[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6):73-75.

[2]约翰·齐曼.元科学导论[M].刘珺珺,译.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

[3]哈里特·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M].周叶廉,马世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张九庆.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近现代科学家群体透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5]李蓉.库恩“科学共同体”的文化社会维度[J].理论观察,2011,(2):32-33.

[6]Jonathan Cole. Fair Science: Women 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es,1979.

[7]韦莉莉.中国科学院学部性质职能演变探究[J].管理论坛,2006,(1):35-46.

[8]张之沧.对中国院士制度的反思[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4):19-21.

[9]顾海兵等.院士、导师制度及其他[J].社会科学论坛,2009,(10):67-77.

[10]杨丽,徐飞.中国科学院女性院士特征状况计量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8,(5):942-947.

[11]赵明,徐飞.日本经验对我国院士制度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39-41.

[12]徐佳宁.科学交流体系发展研究[J].图书馆界,2010,(5):1-3.

[13]杨丽.中国女性科学家群体状况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

[14]詹姆斯·古德温. 现代心理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5]Cynthia Epstein.“Constraints on Excellence: Structural and Cultural Barriers to the Recognition and Demonstration of Achievement”in Zuckerman, Cole and Bruer[M]. New York :Norton Press,1991.

[16]玛格丽特·米德.三个原始部落的性与气质[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17]方新.女性科技工作者是国家高新技术发展的宝贵资源[EB/OL].http://www.women.org.cn/zhuanti/2006/els/mjy/10.htm.

[18]埃利斯.在科学领域中工作的女性:差别是怎样产生的?[J].国外社会科学,2003,(6):97-99.

[19]贾婧,刘莉.女科技工作者中为啥拔尖的少[N].科技日报,2010-03-22.

[20]肖政.从女性科学家素质特点谈女性科技人才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4):80-83.

[21]徐飞,杨丽.女性科学家科研产出之谜及原因初探[J].科学学研究,2009,(11):1627-1633.

N031

A

1673-2219(2012)05-0061-03

2012-03-01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中国高校女教师群体状况分析”(项目编号2012SQRW298)。

杨丽(1978-),女,安徽合肥人,讲师,科技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

(责任编校:王晚霞)

猜你喜欢

科研人员院士交流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如此交流,太暖!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