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统计研究

2012-04-07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外商进出口

杨 欣

(中山大学 南方学院,广东 广州 510970)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统计研究

杨 欣

(中山大学 南方学院,广东 广州 510970)

从理论上来讲,汇率是影响进出口贸易最为直接的因素之一。汇率变动可以通过改变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影响一国的进出口贸易。一般情况下,本币升值会提高以外币衡量的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降低以本币衡量的进口商品的价格,从而抑制出口促进进口,减少贸易顺差。但是从宏观上看,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似乎并不完全符合这一规律。人民币升值以来,我国贸易总体规模是在不断扩大的,只是到2008年第四季度进出口总额才开始有所下降,但此次下降的直接原因不是人民币汇率,而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并且,人民币升值并没有改变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状况,我国进出口贸易仍然持续巨额顺差。因此,汇率的变化究竟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的规律是什么呢?论文将对前一时期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做一具体分析,希望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引起广大读者对此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人民币升值;汇率;进出口贸易

一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直接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从微观上讲,本币升值会改变进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利润核算。一般来说,货币升值有利于促进进口,不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本币升值会使外币计价的商品价格提高,或使出口企业利润下降,或是二者兼有之,这些都会影响出口规模。同理,人民币升值会降低以外汇计价的商品价格,降低进口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进口的作用。从行业来看,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不同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人民币升值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大于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影响。我国的纺织、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对人民币汇率是比较敏感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这类行业中的绝大多数企业所能容忍的人民币升值幅度不超过2%。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广东省服装行业的利润就会下降1到4个百分点。对于出口企业而言,人民币升值使本已困难的局势雪上加霜,2008年,广东省已关闭的服装出口企业超过1万家。

人民币如果继续升值,我国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将蒙受更大的损失。如果从宏观层面上看,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不明显。人民币升值以来,我国的年出口额仍在快速增加,只是增长的速度有减缓趋势。2005年至 2010年出口增长率分别为:27.6%、23.9%、20.4%、7.4%、-18.3%、23.2%。2011年1-7月出口10493.8亿美元,增长23.4%。2008与2009年出口增长幅度较小甚至下降,不完全是人民币汇率的原因,主要是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但是出口持续增长并不代表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出口没有影响。为什么人民币升值我国出口贸易仍然能够连续多年较快增长呢?我国前几年出口持续增长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我国主要贸易对象国的经济增长引起对进口商品需求的增长,从而拉动了中国出口增长。二是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劳动密集型产品质优价廉,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对象国的进口需求迅速下降,我国出口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另外,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我国出口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因为如果人民币升值,将进一步压缩企业仅有的利润空间,降低产品出口竞争力,这将对我国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造成严重的打击。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测算,在其他生产要素成本和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 1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就减少1%。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不景气会进一步影响我国就业,并影响到其上游、下游产业及相关服务行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汇率方面带来的损失是刚性亏损,无法通过与客户协商、改善供应链管理等方法消化。我国行销在海外的50多种机电产品虽占有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但因核心技术缺失,产品竞争力较弱,高市场份额并未带来高利润以及较强定价权,所以一旦人民币升值,将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消化。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测算,如人民币在短期内升值3%,家电、汽车、手机等生产企业利润将下降30%至50%,许多议价能力低的中小企业将面临亏损。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汇率对出口的影响并非理论分析的那么简单,因为一国经济是一个立体的、动态的系统,汇率的变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影响,还会存在对贸易结构的影响。并且,仅从数量上的增减也不能说明汇率对贸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汇率还会通过对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间接地影响到进出口贸易。

(二)人民币升值对进口贸易的影响

从理论上来讲,进口会受到进口国实际收入、投资、进口相对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升值会直接影响进口相对价格,并通过提高对外购买力对进口产生一定的收入效应。人民币升值以来(除了2009年)我国进口保持“平稳增长”,2005至2010年,我国进口增长率分别为16.9%、16.8%、15.6%、8.5%、-13.7%、40%。2011年1-7月,进口9731.7亿美元,增长26.9%。但是,由于多年来我国一直实施以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增长方式,在我国进口需求主要来自于加工贸易导致的对进口产品的刚性需求和国内投资引致的进口需求。并且,我国进口贸易并没有因为货币升值获得实际利益。一方面,我们进口节约的成本远低于出口减少造成的损失。例如,2007年由于人民币升值节约化纤原材料进口成本 25.7亿元人民币,而因此减少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损失达 87.9亿元人民币。另一方面,由于美元贬值国际市场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我国并没有因货币升值降低进口成本。例如,由于汽车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增长,我国已经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世界铁矿石供应商利用中国对铁矿石的巨大需求大幅涨价,2005-2007年,铁矿石涨价幅度分别为71%、19%、9.5%,2008年的最高涨幅为96%。2011年一季度,钢材价格上涨约17%,铁矿石价格上涨40%,成本上涨远超钢材价格的上涨幅度。根据商务部的统计,2010年,我国主要进口的石油、非燃料出价商品、农业原材料、金属涨价幅度分别为:27.9%、26.3%、33.2%、48.1%。其中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增长幅度都远远超过了人民币升值幅度。可见,在我国货币升值在降低进口成本方面起到的作用是十分微弱的,人民币升值并没有有效地降低我国进口能源和原材料的成本。

二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间接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通过影响外商直接投资间接影响进出口贸易

人民币升值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体规模正在不断扩大。2004年我国非金融领域(不含银行、保险、证券)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55.3亿美元,2005、2006、2007、2008年分别为69.2亿美元、187亿美元、747.7亿美元、923.95亿美元、900.33亿美元、1057.35亿美元。2011年1-8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76.34亿美元,同比增长17.71%

一般认为,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因为人民币升值会提高外商对我国的投资成本。那么为什么人民币升值以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连年增加呢?对此,我们应进行深入分析。从理论上讲,汇率变化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四种效应:即需求效应、成本效应、财富效应和风险效应。

一般而言,需求效应对市场导向型直接投资影响较大,而成本效应对成本导向型直接投资影响较大。一国货币升值会增加还是减少外商直接投资,取决于市场导向型外商直接投资和成本导向型外商直接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人民币升值对市场导向型外资和成本导向型外资的作用是不同的。人民币升值使以投资母国货币衡量的中国市场的规模增大,加上中国经济增长的牵引力,市场导向型直接投资的流入会增加。由于这部分外商直接投资的目的是占领中国市场,所以这部分投资会替代原来的进口贸易,从而减少对这类商品的进口。同时,由于人民币升值增加以母国货币衡量的生产成本,尤其是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会直接削弱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影响企业利润,从而使成本导向型外商直接投资减少。所以,有这部分外商直接投资创造的出口会随之减少。正因为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劳动密集型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大于资本密集型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升值会对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般说来,人民币升值会削弱跨国公司对东道国资产的购买力,会减少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投资,但是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人民币升值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尤其是跨国并购仍继续流向我国。同时,在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呈升值态势背景下,投资者在华资产和收益基本不存在汇率风险。相反,人民币继续升值还会使外商的在华资产增值。

无论是减少外商直接投资的出口还是由国内生产替代进口,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进出口贸易的规模。正因为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劳动密集型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大于资本密集型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升值会对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贸易结构。但是这种影响会存在很长的时滞期,如果没有相应政策的配合,仅依靠市场调节会造成失业等负面影响。

(二)人民币升值通过促进对外直接投资间接影响进出口贸易

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趋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这些边际产业是在对方国家具有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当一个国家的某些产业在本国已经或即将失去发展空间(即处于或即将处于劣势地位),成为该国的“边际产业”,而同一产业在另一些国家可能正处于优势地位或潜在的优势地位,对外投资是从那些即将丧失或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行业开始,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东道国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这样可以发挥投资母国和东道国的比较优势,使双方都获得利益。所以海外直接投资应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劣势地位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

人民币升值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呈增加趋势。从对外投资的整体规模来看,200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55亿美元,2005至2009年分别为122.61、211.6、265.1亿美元、559.1亿美元、565.3亿美元。2010年我国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8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7%。(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人民币升值不仅通过财富效应促进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而且改变了一些企业在国内的比较优势。人民币升值使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本国的生产进一步失去了比较优势。对于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的中国投资者来说,人民币升值既增强了其对东道国资产的购买能力,又降低了以东道国货币衡量的生产成本。促使这类企业把一些在国内已经失去成本优势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或地区,到成本更加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寻求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降低生产者的生产成本,而且有利于其产品绕过贸易壁垒获得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这些边际产业以对外直接投资替代了原来的出口贸易。对于资源寻找型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可以使其以更低的成本,与资源丰富的国家共同进行资源的开发,从而又促进了进口贸易。例如截至2007年8月1日,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功地收购了加拿大秘鲁铜业公司91%的股份。该公司在秘鲁拥有特罗莫克铜矿的开发选择权,该矿拥有铜当量金属资源量约1200万吨,为全球拟开发建设的特大型铜矿之一。我国铜矿资源长期缺乏,2/3以上依赖进口,中铝此次投资有利于企业长期的发展和维护国家资源安全。另据 Dealogic的数据,截至2008年12月底,中国企业完成的石油、天然气和采矿领域的收购交易总额达263亿美元。

这样的对外直接投资既可以缓解我国资源进口的压力,也可以通过外溢效应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对我国和东道国是双赢的。但是,资本输出的增加是一把双刃剑,资本输出的国家,当资本输出的量达到一定点后,这个国家在工业上会发生某种停滞现象。所以,我国应当在发展对外投资的同时避免由于资本大量外流造成的国内投资不足,就业机会减少,防止“产业空洞化”现象在我国发生。

三 结 论

第一,从进出口贸易数据来看,人民币升值并没有改变我国贸易不平衡的状况。从出口贸易方面来说,人民币升值使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减缓不大。对进口贸易来说,人民币升值对进口贸易影响不明显,进口增长速度平稳。

第二,虽然从总体上看,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不明显,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在金融危机到来之前就已经导致了我国大量的中小企业歇业、停产或倒闭,大量的工人失业。这一点应该引起我国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为我国许多企业目前还是处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阶段。

第三,我国应当有效防止人民币过度升值给我国进出口贸易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政府应当采取各项措施,有效控制人民币过度升值。

[1]郑蕾芸,刘力臻.国际金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宿玉海.人民币一篮子货币最有权重模型的构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3]陈雨露.国际金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徐炜,孙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进出口总额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8,(3):103-107.

[5]孙霄翀,宋逢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贸易影响的评估[J].国际贸易问题,2008,(1):87-97.

[6]孟猛,郑眧阳.人民币实际汇率和汇率错位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8,(5):51-58.

[7]曾铮,张亚斌.人民币汇率升值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J].世界经济,2007,(5):16-24.

[8]许梅恋.人民币升值对降低我国贸易顺差的作用分析——基于不同贸易方式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1):104-108.

[9]门明,刘腾.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影响的微观探讨[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际贸易研究,2009(2):35-39.

[10]于津平.汇率变化如何影响外商直接投资[J].世界经济,2007,(4):54-65.

F822

A

1673-2219(2012)01-0117-03

2011-10-22

杨欣(1984-),男,湖北襄阳人,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公司金融与资本运营、市场微观结构、金融风险管理。

(责任编校:张京华)

猜你喜欢

劳动密集型外商进出口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丢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中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度性研究
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薪酬现状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谁是冒牌外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