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和谐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2012-04-07申丽辉张二朴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师生员工校园文化师生

申丽辉,张二朴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2)

论和谐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申丽辉,张二朴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总体规划,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性和可持续发展,加强以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发挥高校文化育人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和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作为传承文明、发展创新和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和主体阵地。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务必重视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各高校积极提升校园文化档次,使校园文化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相互协调已成为目前校园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是校园内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是指在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高等学府中所特有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所形成的有机联系的和谐体系。它是在高校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生活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及其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它是高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主要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构成。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主要包括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心理特征等学校历史传承下来的和师生员工共同拥有的精神方面的内容。物质文化是指校园内部“硬件设施”中所蕴涵的文化,主要是指高校的校园环境构成、文化设施等方面。如图书馆、教学楼、运动场、建筑物、实验室、文娱活动场地等。高校校园文化的基础是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包括高校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而制定出来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标准、校规校纪等,它是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具体化和科学化的体现。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行为准则,它制约着高校师生的行为。行为文化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形式开展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它包括高校师生的群体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它是高校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是高校育人理念的一种反映形式,是一种以显性为主体的文化,精神文化则集中反映了一所高校的本质和特性,是一种以隐性为主体的文化。

二、在促进校园和谐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高校整体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校园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高校已成为引领社会发展与先进创新的重要场所,它肩负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使命。和谐校园文化是一种高校师生共同创建的群体性文化,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

校园文化通过校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气氛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得到浸润和塑造,从而对师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和谐的文化氛围中师生努力完善自我,升华人格,都会使学校在凝聚力和吸引力等方面得到发展。正因为有此基础,才能有效整合学校内部各种力量和资源,正确引导和处理各种矛盾,为高校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而有力的保障,极大地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最终实现高校的发展战略目标。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高校校园文化虽然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不可否认,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自身的发展。校园文化层次不高、校园文化氛围不浓、整体发展不协调、庸俗文化盛行、过分流于形式等问题,它们无疑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块沉重的绊羁石。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把高校的文化建设搞上去,创造一个使师生员工身心感到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才能使他们把大部分精力用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上来,最终实现高校的发展规划和目标。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1.指导思想要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特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和教育师生,坚持以人为本,使高校校园文化沿着正确方向可持续发展。

由于校园中每一位师生都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直接辐射对象。因此,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真正把教师和学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努力把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实现人与学校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来武装师生员工,使全体师生员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前进目标。要教育全体师生员工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同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从自我做起,注重日常工作,在学校和谐稳定、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2.增大投入,加强以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以物质文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景观,培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是物质文化。从硬件环境方面,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应打造生态良好、设计合理、功能齐全、和谐流畅的校园环境。无论是学习设施、教学设施、生活设施都应体现人文关怀,符合人性化的要求,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全体师生员工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和谐。良好的环境对人具有促进、感召和约束的作用。高校要加大投入一定的资金,合理的经费支持是决定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关键。

加强以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引导师生认识环境对人的发展以及才能培养的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高校应结合本校的地理环境、本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学校的办学定位进行精心设计,在细节上精雕细琢,从校园一角的塑像、主道两旁的绿树、主楼的题字、校园草地上立起的名言警句牌等都要别具一格,将校园物质环境设计与高校自身所提倡的校风学风、大学精神有机结合,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体现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的浓厚气息,使身在校园的师生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深深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文化感召力。

3.以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为基础,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境界。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能催人奋发向上、开拓进取,是一种巨大的无形推动力量。

校园精神文化集中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上。校风体现着一所高校的精神风貌,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上,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等。这些校训历时悠久,文化内涵深厚,被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所传承。各高校要组织精干力量,做好校史整理和校训、校徽、校歌的宣传工作,采取各种方式把本校历史发扬光大,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内涵。在教风建设上,高校应加大经费对教学硬件的投入,为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提供有利的设备条件,为教师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在学风建设方面,充分营造一种“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潜移默化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校园文化主体的自我要求营造出一种和谐宽松的文化精神环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优良的人格品质。在高校中形成求实、民主、高效的作风,忠于职守、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教风,热爱科学、严谨务实、勇于创造的学风。

4.健全机制,加强规范有序的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环境建设就是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这种制度应以平等、民主、和谐、科学为价值导向,充分将高校文化的精髓融入校园管理制度之中。学校的规章制度应该涉及学校的各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因此,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要坚持制度的系统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统一的原则,规范办事程序,做到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要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和师生的普遍需求来制定制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力求实现广大师生的综合发展。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教代会、民主程序、专家咨询会等形式,凡涉及到学校、学院的重大决策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应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共同参与,制定出符合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制度。一旦制定出制度,就要规范执行、常抓不懈,这样才能保证高校的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取得实效。

5.精心组织,做好校园文化的行为文化建设

校园行为文化是高校师生在教学研究等活动中产生的文化。只有重视校园行为文化的开展,才能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校园行为文化活动,能使师生员工在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升华、精神生活得到熏陶。

高校要积极通过开展各种丰富的文化活动来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是加强学生文化社团管理,社团建设应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计划,特别是加强文化性社团建设。这样才能有效地拓宽校园文化的传播渠道,增强培养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力度。二是充分发挥广播、网络、校刊、校报等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校园网的思想性和知识性,增强对学生的上网教育,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坚决抵制不文明的网络行为。三是通过举办名校名家讲座、学术报告、高层论坛、学术沙龙等学术活动,提高广大师生的学术修养、文化品位和人文底蕴。四是经常开展有益的活动,如举办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书法绘画比赛、体育比赛、诗歌朗诵、摄影艺术等各类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总之,高校应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积极开展思想意识类、科技文化类、人文素质类、文体娱乐类等主题突出的活动,力求高品位、多层次、重参与、求实效。

总之,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行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高校需要经历不断摸索、创新和践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学校发展的历史积淀和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主观作用,不断推动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学校文化的整体水平,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1]陆岩,乔长水.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

[2]蔡昌淼.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6).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n the Perspective of Harmony

SHEN Lihui,ZHANG Erpu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Yunnan 650092,China)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alist culture and socialist society.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should be put into the school's overall planning,to adhere to the lead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focusing on the advanced na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nhancing th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with human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as the main content,fullyplaying the role of the university cultural education,and promoting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harmony;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ampus culture;construction

G641

A

1008-469X(2012)04-0088-03

2012-05-11

申丽辉(1973-),女,湖南邵东人,文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师生员工校园文化师生
吉林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师生员工恭贺新春
吉林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师生员工恭贺新春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高校领导干部以群众路线为基础践行“三严三实”的长效机制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