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视野下的音乐功能窥探——非音乐学科教学中的音乐辅助运用
2012-04-07肖翔
肖 翔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 传媒管理系,山西 太原 030013)
素质教育视野下的音乐功能窥探
——非音乐学科教学中的音乐辅助运用
肖 翔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 传媒管理系,山西 太原 030013)
在素质教育中,运用人对音乐的天然感知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自发地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通过音乐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品质、道德、美学、创新等思想在素质教育中的渗透。
音乐;素质教育;天然感知
音乐作为无国界的语言符号,在传播中有其“易感知”的特性。同时,音乐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已有相当多的实证研究证明,在音乐中进行非音乐学科的学习或以音乐为途径进行学习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的学习潜能。以音乐的功能与人对音乐的天然易感知力为基础,将音乐运用于非音乐学科的教学以及整个素质教育过程中,通过音乐在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学会“自己找路走”,从而改变当前我国教学中“教师指路走”的弊端。
一、音乐的功能
人的一生时刻都处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过接受教育的时间有迟、早之分,内容有好、坏之分,形式有主动与被动、主观与客观之分罢了。大家都知道,现在一个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都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有的从胎儿时期就开始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胎教。而一般的胎教,都是以音乐为载体进行的,这正是因为前面所提到的人对音乐的天然感知力。而且,在胎教以及对婴、幼儿的早期教育中,多使用莫扎特的音乐,这是因为莫扎特的音乐是最单纯、最自然、最优美、最宁静的音乐,这样的音乐更易于被儿童接受。
198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详细阐述了“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两热爱(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两精神(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作为我国教育目的的最新表述。换言之,可概括为三点: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要求全面发展;具有独立个性。《教育学》一书中明确指出: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把全面发展和独立个性对立起来,排斥受教育者独立个性的培养,从而也损害了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之处(当然产生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复杂的,教育只是其一),也是我们教育的弊端。而且,直至今天,怎样教学生学习,怎样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怎样让学生在学习中全面成长,仍是我们教育改革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政策与措施都不是凭空而论的,我们从音乐的功能去考虑:
1.音乐的非倾向功能
人们在听到一段音乐时,总会因为音乐的“色彩”使其自身的情绪产生变化,或愉悦、或悲伤等;并且当人们本身具有某种情绪时,会被听到的音乐或激发、或抑制。这样一种情绪上的变化,与社会关系无关,是一种纯粹的、天然的精神反映。音乐的非倾向功能就是指这种人的精神被音乐“作用”的现象。由于音乐对人的影响总是在人的精神生活范围内,所以,音乐中非倾向性功能的社会含义是:音乐以情绪的方式满足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天然需要;因为是“天然”的,所以,我们在欣赏音乐时,往往还没来得及用美感经验去判断它,内心就已经被打动了。正是如此,将音乐引入非音乐学科教学以及整个素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自然”地感知音乐,从而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而音乐的非倾向性并不是孤立的,它必然在与人沟通的基础中带上了审美的印记。
2.音乐的审美功能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审美快乐主要源于视觉和听觉对象的和谐。因此,将与课程思想性相关联的音乐引入单个学科教学,在视听上达到完美的统一,在更深的层次上激发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以及对作者的思想进行延伸,在审美的过程中,使学生紧张的神经得到放松,并可适当缓解疲劳、减轻压力。
3.音乐的倾向功能
音乐的倾向,简要的说就是通过音乐对社会活动产生影响。音乐的感情是民族、时代以及艺术家对特定的事件所反映的有概括性的精神内容,可在某种抽象的社会需求上满足人们的需要。如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的创作不仅在说作者自己与命运的抗争,还联系到当时的法国大革命;《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前进!前进!前进进!”更是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革命史和斗争史的缩影。它的创作背景为我们提供了社会的内容。在听与看的同时,学生会更深层次地去考虑,而不是仅仅停留于文字的表面。
二、音乐功能的“扩张”
“对耳朵来说,这是一种象征:不管是运动着还是静止着,它所采用的对象既不模仿也不描述,却以一种完全个别和难以捉摸的方式在想象中产生,因为在被标志者和记号之间,仿佛很难找到联系。”这是歌德关于音乐说过的一段话。我们通常所称的音乐的意义或者音乐的表现,即在于此,来源于音乐的乐音直接具有的知觉性质。这些性质可以描述为音乐的听觉动力,而这种听觉动力实际上是生命力的“方向性的扩张”。音乐——一种从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艺术,它正以其特有的感性与思维感染人,以作曲者对生活的感性的高度提炼和抽象的表达方式的矛盾而统一的形式存在,才赋予音乐本身深刻的哲理性与想象空间。在古典音乐中最常见的大、小调式,就是鲜明的例证。当人们按照动力的原理去描述音乐活动,就能够理解大、小调式相对应的两种不同的心境。即前者被描述为朝气蓬勃和强有力的,后者被描述为悲伤或忧郁的。悲伤的动力体验,是被动的放任状态,屈从于重力的牵引,缺乏生活所要求的奋斗争力。这是一种令人信服的知觉,并自发地为人们所意识,不需要像学习一种外语一样去学习声音与意义之间的关系。正是由于音乐有着这种天然被人们所意识的特性,将音乐贯穿于非音乐学科教学以及整个素质教育过程中是可行的,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音乐作用于素质教育
不仅仅可以将音乐运用于学校的非音乐学科教育中,而且可以将音乐贯穿于在整个素质教育过程中。音乐作用于教学过程有以下几点好处:
1.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代教育学讲到: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其中包括呈示、对话、辅导等主要行为方式和激发动机、课堂管理、交流、期望等辅助行为方式。音乐引入非音乐学科教学中,将音乐成为教学的辅助,将音乐成为激发学生感知的动力。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学生在听音乐、感悟音乐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更多的思考,不会单纯地去阅读,被文字束缚了思想。
2.学生学习自主性增强
卢梭曾说:“在你承担自然所安排的工作之前,你应当给天性以活动的时间,而不去妨碍它,干扰它。”卢梭的话语在于表述:教育要适应人的天性。教师在没作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先播放与本课教学内容有关联的音乐,让学生用对音乐的天然感知力去感悟曲作者对人生的提炼。这对学生是一个引导,不会让学生没有目标地空想。因为整个过程是学生自己感知的,也就不会产生因教师方面的原因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在自我感知中教学目的已经达到——不论在智育和美育方面,都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这样的教学大大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
3.教学隐性内容增加
因为音乐在美学的范畴,具有承载“美”的功能,这种美是多方面的,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音乐作为辅助,可以使爱国主义教育、美学教育等多方面教育在教学中得到渗透。在现代的学校教育形态中有关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部分,明确指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广义的教育指的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当我们把音乐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时,会惊奇地发现它“具有”这种激发隐性内容的“能力”。
我们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可以有多种途径使用音乐做载体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20世纪末,几乎所有的学校上课、下课都是通过打铃的方式实现。21世纪初,已经有很多学校将打铃改为播放音乐。我们在这个小变化上,看出了一种进步。但是,还可以将其继续推进:首先,应该请对音乐有研究的人员选取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音乐曲目,并定期更换;其次,不仅仅是播放音乐,将其当做上下课铃声的另一种形式,还应将课间播放的音乐以定期讲座的形式为学生讲解,使学生可以更透彻地理解乐曲的含义,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的情绪和意识。这样可以起到以下的作用:首先,学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休息,并在音乐的意境中,放松身心,更有利于下一堂课的学习;其次,通过音乐的播放,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再次,学校播放的音乐是有选择的,是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当学生喜欢上这些音乐的时候,就会自觉地抵制那些不良音乐的影响;最后,这种方式也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发展课余爱好,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因此而喜欢上音乐,并最终走上音乐学习之路。
四、结语
我们可以在非音乐学科教学以及整个素质教育过程中适时引入音乐。这种将音乐与非音乐学科以及整个教育过程的结合,无疑会克服当前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一些弊病,有益于学生独立个性的发挥和德、智、美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有必要提及的是,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在音乐、美学等方面还要有相当的储备,只有如此才能较好地完成这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工作。在乐曲的选择上也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让学生觉得无所适从,无法理解乐曲的含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教师对所播放音乐的背景知识向学生进行简单介绍,这样才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1]张前,王次昭.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2](美)Alan·P·Merriam.音乐人类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3]麦克尔·肯尼迪,乔伊思·布尔恩.牛津简明音乐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4]倪谷言.我和愉快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Exploration on the Function of Music in the View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Supplementary Application of Music in the Teaching of Non-musical Disciplines
XIAO Xiang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Professional Training Academy of Radio Film &TV,Taiyuan,Shanxi 030013,China)
In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human’s natural perception of music is applied to cultivate students’learning autonomy,guide students in spontaneous and active thinking and to nurture their independent personality.Through the civilizing effect of music on students,the permeation of such thoughts as quality,ethics,aesthetics and innovativeness are achieved in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music;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natural perception
G642.4
A
1008-469X(2012)04-0106-03
2012-05-20
肖翔(1982-),男,山东郓城人,讲师,主要从事影视声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