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魏书·灵征志》的历史价值初探

2012-04-07乔霞

关键词:白狐魏书祥瑞

乔霞

《魏书·灵征志》的历史价值初探

乔霞

《魏书·灵征志》详细记载了北魏时期发生的自然灾害、人祸和祥瑞现象,学术界对其评价不高。但是其对于中国古代史学史、思想政治史、自然科学史、生态环境史等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它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和价值我们应该给予肯定。

《魏书·灵征志》;历史价值

魏收《魏书·灵征志》,主要记载了公元4世纪至6世纪时期北魏拓跋部发生的自然灾害和祥瑞现象。《魏书·灵征志》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主要记载北魏时期发生的自然灾害和疾疫现象,相当于《五行志》,下卷主要记载了北魏时期的祥瑞现象(吉祥物和吉兆),相当于《符瑞志》。

魏收在撰写《魏书》期间,因为对一些门阀士族曲笔回护、“党齐毁魏”、不为西魏三帝立传、以晋为谮伪、以宋齐梁陈为外国、借史报怨等,遭到大多数史学家的批判,被称为“秽史”。因此《魏书·灵征志》历来得不到学者的重视。《魏书·灵征志》有其自身的历史价值,我们应该以学术的眼光看待它,充分认识到它的历史资料价值,对其进行认真的发掘和研究,这将对于我们充分认识北魏时期的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一 史学史研究价值

汉末以来天下大乱,王朝更替频繁,统治者无不为自己的统治寻找合法的依据。许多统治者认识到史学史在其中的作用,纷纷设置史官修史,记载“受命之符,天人之应”。[1]

西晋末年,北方大乱,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纷纷内迁,建立政权,征战不已,经过一百多年的战争最后以北魏鲜卑拓跋氏统一北方而告终,建立了稳定的政权。随着鲜卑族的封建化和汉化,鲜卑统治者认识到史学对于确立王权统治的权威性,魏收奉命修史撰成《魏书》。其中魏收参考《汉书·五行志》和《宋书·符瑞志》撰成《灵征志》。《灵征志》下卷主要记载了龟、白狐、白鹿、白獐、白雀、甘露、嘉禾、玉印等具体的祥瑞之物,这些祥瑞之物是对于国家兴盛、政治清明的肯定和褒奖,例如:龟,“王者不私人以官,尊耆任旧,无偏党之应”。[2]有六次记载。白狐,“王者仁智则至”。有八次记载。[2]白獐,“王者刑罚理则至”。[2]有七次记载。白鹿,“王者惠及下则至”。[2]有二十三次记载。白雀,“王者爵禄均则白雀至”。[2]有八十次记载。

祥瑞之物的出现有助于满足统治者的政治需求,例如,借助瑞祥之物出现大赦改元、迁都。“肃宗神龟二年二月,获龟于九龙殿灵芝池,大赦改元。”[2]“天平四年八月,有巨象至于南兖州,砀郡民陈天爱以告,送京师,大赦改年。”[2]“世祖神谠元年二月,定州获白谠,白谠鹿又见于乐陵,因以改元。”[2]“魏氏世居幽朔,至献帝世,有神人言应南迁,于是传位于子圣武帝,命令南徙,山谷阻绝,仍欲止焉。复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积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2]借助商周时期出现的鸟兽提高声誉,巩固统治。“高祖太和二年十一月,徐州献黑狐。周成王时,治致太平而黑狐见。”[2]“十年三月,冀州获九尾狐以献。王者六合一统则见。周文王时,东夷归之。曰,王者不倾于色则至德至,鸟兽亦至。”“周宣王得之而犬戎服。”[2]“高祖太和二年二月,凉州献赤乌。周武王时衔麦至而克殷。”[2]

二 思想史研究价值

《洪范》一书原为商代贵族政权总结出来的统治经验,主要内容是“洪范九畴”即五行、五事、八政、五祀、皇极、三德、稽疑、庶征、五福等九项实施原则,相传是箕子向周武王陈述“天地之大法”的记录,是一篇反复向君主提出行动规范的统治经验,其用意在于以此来神化君权,并提高君主自身的警惕性。成为后来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思想的理论基础。

魏收所撰《魏书·灵征志》对《洪范》的思想多继承,上卷记载的自然灾害及疾疫现象,大部分引用了《洪范》的观点,并以历史事实予以佐证。例如,地震,“洪范论曰:地阴类,大臣之象,阴静而不当动,动者,臣下强盛,将动而为害之应也。”[2]“延昌元年四月庚辰,京师及并、朔、相、冀、定、瀛六州地震。恒州之繁畤、桑干、灵丘,肆州之秀容、雁门地震陷裂,山崩泉涌,杀五千三百一十人,伤者二千七百二十二人,牛马杂畜死伤者三千余。后尔朱荣强擅之征也。”[2]山崩,“洪范论曰:山,阳,君也;水,阴,民也。天戒若曰:君道崩坏,百姓将失其所也。”[2]“延昌三年八月辛巳,兖州上言:“泰山崩,颓石涌泉十七处。”泰山,帝王告成封禅之所也,而山崩泉涌,阳黜而阴盛,岱又齐地也。天意若曰:当有继齐而兴,受禅让者。齐代魏之征也。”火不炎上,“洪范传曰:弃法律,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为妻,则火不炎上。谓火失其性而为灾。”[2]“出帝永熙三年二月,永宁寺九层佛图灾。既而时人咸言有人见佛图飞入东海中。永宁佛图,灵像所在,天意若曰:永宁见灾,魏不宁矣。勃海,齐献武王之本封也,神灵归海,则齐室将兴之验也。”[2]羊祸,“洪范论曰:君不明,失政之所致。”[2]“高祖太和二十三年三月,肆州上言阳曲县羊生羔,一头,二身,一牝、一牡,三耳,八足。寻高祖崩,六辅专事。”[2]等等。

《魏书·灵征志》除引用《洪范》的思想观点外,还引用了班固、刘歆、京房(西汉学者)等人的思想观点,虽然他们的时代不同,但是都继承发展了《洪范》的思想,即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帝王者,配德天地,协契阴阳,发号施令,动关幽显。是以克躬修政,畏天敬神,虽休勿休,而不敢怠也。化之所感,其征必至,善恶之来,报应如响。斯盖神祇眷顾,告示祸福,人主所以仰瞻俯察,戒德慎行,弭谴咎,致休祯,圆首之类,咸纳于仁寿”。[2]《魏书·灵征志》有助于学者研究北魏时期的社会思想。

三 自然科学研究价值

《魏书·灵征志》记载了大量的自然现象和奇异现象,其中许多资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1.气候。

《魏书·灵征志》上卷详细记载了北魏时期异常极端的雪、霜、雨雹等现象,以实例证明了北魏处于中国古代史的寒冷时期。

大量蝗虫灾害的记载从侧面说明北魏处于寒冷时期,因为蝗虫一般出现在干旱地区,寒冷天气一般就比较干旱。

2.地质。

地震,《魏书·灵征志》中有确切时间和地点的记载共71次。多集中在今山西和华北平原一带,其中发生在秦州15次,京师11次,并州10次,可以看出地震发生的次数比较频繁且集中。其中延昌元年四月庚辰发生的大地震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79次特大地震之一。

山崩,有确切时间和地点的记载共6次,其中恒山山崩3次。

《魏书·灵征志》关于地震、山崩的记载,对于认识和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质灾害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3.矿藏。

《魏书·灵征志》记载“肃宗熙平二年正月,金出岐州横水县赤粟谷”。[2]不仅可以看出金子在北魏时期被认为是祥瑞之物,也可以推断出此地是一处金矿藏。因为:

(1)金银在北魏时期不是稀有物,富有家庭不缺金子,不可能对少量的金子进行记载。

(2)没有像记载的玉印、玉璧一样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应该是天然金。

书中关于金子的记载对于研究古代矿藏的分布有重要意义。

四 生态环境研究价值

《魏书·灵征志》中记载了大量的祥瑞之物,例如龟、白狐、九尾狐、五色狗、白鹿、一角兽、三足乌、白獐、嘉禾等,虽然这些记载本身带有一些迷信虚妄的色彩,但是这些资料对于研究古代动植物的分布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1.白狐。

白狐,在古代被认为是祥瑞之物,认为“王者仁智则至”。[2]共有18次记载,分别是抚冥1次,司州3次,河州1次,汲郡1次,兖州1次,相州1次,汾州2次,南青州2次,魏郡1次,瀛洲3次,幽州1次,西兖州1次。可以推断出北魏时期白狐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等地。

白狐别称蓝狐、北极狐,自春末至夏季,体毛由白色逐渐变成青灰色,故常被称为“青狐”。白狐现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最北部的北极圈内外。分布于俄罗斯极北部、格陵兰、挪威、芬兰、丹麦、冰岛、美国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极北部等地。由此可以看出,白狐主要分布在寒冷的地区,而书上记载白狐主要出现在北纬40°以南,这从一个侧面间接证明了北魏处于寒冷时期。

2.嘉禾。

嘉禾,生长奇异的禾,异苗同穗或一颈多穗之禾,古代被认为是祥瑞之物,“五谷之长,王者德盛,则二苗共秀。于周德,三苗共穗;于商德,同本异穗;于夏德,异本同秀”。[3]《魏书·灵征志》记载了大量嘉禾出现的例子,共记载31次,这或许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北方水稻的种植技术在南北朝时期较秦汉时期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此外《魏书·灵征志》记载,“真君元年二月,京师有黑风竟天,广五丈余。”[2]“二年二月癸卯,有黑风羊角而上,起于柔玄镇,盖地一顷,所过拔树。甲辰,至于营州,东入于海。”[2]可以推断出自五胡乱华以来,少数民族的草原生活习惯严重破坏了中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北魏时期土壤的颜色,这有助于研究中国古代的土壤。

综上所述,《魏书·灵征志》在中国古代史学史、思想史、自然科学史、生态环境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于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魏书·灵征志》的价值我们应该予以肯定。

[1]金霞.宋书·符瑞志历史价值初探[J].社会科学辑刊,2005(2).

[2]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2893-2958.

[3]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827.

On HistoricalValue of the Book Weishu

Qiao Xia

Thebook Weishu,written in the Wei Dynasty,recorded the details of the natural disasters,man - made calamities and the auspicious sign.The evaluation of the book is not high by academic field.But the book is of very importance fro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ancient history,the stud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history,and the study of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 as well asthe histor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academic position of the book Weishu should be affirmed by us.

Weishu;historicalvalue

K204

A

1672-6758(2012)03-0153-2

乔霞,硕士,徐州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苏·徐州。邮政编码:221116

Class No.:K204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猜你喜欢

白狐魏书祥瑞
这才是真正的PS高手
金猪庆祥瑞
白狐缘起后记
白狐缘起
新编神话戏曲 白狐与大牛
《魏书》和《宋书》“比”字句南北差异研究
祥瑞
《魏书·食货志》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麒麟祥瑞(七绝)
西夏文《十二缘生祥瑞经》初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