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安徽六安地区大别山民歌的艺术特征及社会功能

2012-04-07管亚伟

关键词:孟姜女六安大别山

管亚伟

(安徽迎驾贡酒股份有限公司 迎驾报社,安徽 六安 237271)

任何一种文艺形式都有区别于其他文艺形式的特征,这样才能显现出其自身的特色。同样,作为一种独特文艺形式的民歌,也有区别于其他文艺形式的基本特征。安徽六安地区大别山民歌的艺术特征主要是:经典传说的衍变和本地风俗的展现。

一、六安大别山民歌的艺术特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及人文环境之间必然产生交流,而艺术则是产生这种交流的重要媒介。艺术永远不会消失,甚至由于社会的发展而更显得重要。作为社会大众最熟悉、最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之一,民间歌唱自人类文明产生以来从未中断,且每个时代都留下了优秀的篇章。从诗的角度看,六安地区大别山民歌具有紧贴人民生活、主题明确、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等特点。其歌词篇幅短小、通俗易懂,属歌谣体;句式整齐、押韵、平仄不严;以七字句为多,兼有其它句式,在结构上以五句体为多,有“会唱五句是能人”的歌词为依据。创作者在短短数句歌词中运用比喻、比兴、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体现。在美感体验上,六安大别山民歌兼具南歌柔和婉转和北歌雄壮奔放之美。六安大别山民歌的表演形式有独唱、对唱、重唱、合唱等等,曲调的表现形式有挣颈红调、慢赶牛以及众多当地民间杂调,内容有茶歌、牧歌、灯歌(有的称之为曲艺的一种)、渔歌、婚歌、丧歌,等等。

1.六安大别山民歌使传说更丰富、更生动

“孟姜女送寒衣”的传说一直以来被人们喜爱并口耳相授,著之典籍、披之管弦、演于戏剧,直至今天仍被人们以多种形式传布,其内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六安市舒城县春秋乡文冲村69岁的郭兴存老人演唱的《孟姜女》,与其他版本却有较大差异。其中“六月荷花生池塘,洪水泛泛朝东淌。姑妹陪我找夫主,可怜死在半路上”一节特别交代了孟姜女千里送寒衣,不是自己一人去,而是有姑妹陪同。路途间,风吹雨淋、日晒月寒、饥冷交迫、步履艰难,一场洪水滔滔而来,淹死了年幼的小姑妹,加重了整个故事的悲情。最后的“二(老)爹娘百老终生,何人来担当?”点出的二(老)爹娘并非是孟姜女的父母,而是范杞梁的父母,有“去年过年人四口,今少姑妹小孟姜”佐证,说明孟姜女自嫁与范杞梁后就与公婆、姑妹生活在一起,这与流传的“孟姜女辞别孟家爹娘送寒衣”也是不一样的。另外,郭米存老人的演唱曲目中还有梦幻情境的出现。歌中唱道:“九月菊花满院黄,菊花雕酒满缸香。厢房夫主来吃酒,恩爱夫妻未成双。”范杞梁已饿死于长城,无法有闲情来家吃菊花酒,这里是孟姜女的幻觉,她整日里期待着和丈夫团聚,焦虑着丈夫的安危。大家知道“菊花”的出现,不只是秋凉肃杀的氛围渲染,在传统寓意里菊花也象征着“长寿”,我想孟姜女此刻想到“菊花”雕酒既是时令的原因,也是美好心愿的寄托。原本经典的传说,经过大别山人代代相传,并加以巧妙修饰,使得歌词愈发生动,内容更趋于合理。

2.大别山民歌很好地展现了当地的风俗习惯

举一个“送房”的例子。在六安民间婚礼中常有“送房”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所谓送房,就是在举行婚礼的当晚,宴罢宾客之后,新郎要由送房人及亲友簇拥着送进洞房,与新娘喝“圆房酒”。送房前面由两个持红烛的人引路,送房人手捧果盘在前,新郎居中,亲友随后,缓缓前行。每到一处送房人都要唱,每唱一句,众人都要齐声和“好”!这样一呼百应,热闹非常!送房热闹与否,关键在于送房人要“会讲”,而且要见景生情,“望风采柳”地顺口编来。因为每过一道房门,里面的人总要将门闩上不让通过,要等送房人唱得好,里面的人才开门,让新郎过去。除此之外,六安大别山人民插秧时唱秧歌,口授劳作知识;采茶时唱茶歌,鼓舞干劲、调节情绪,等等。总之,百姓的生活离不开歌。风俗是一个民族或地域长时期的人文积淀和生活积累,它的传承往往被尊为民族的存在和灭亡的指示性标志。而六安大别山人民选择了用动听悦耳的歌声来延续传统习惯,显然是明智聪慧的。

二、六安大别山民歌的社会功能

1.六安大别山民歌是情感表达的载体

有一首叫做《板栗树靠墙栽》的民歌这样唱道:“板栗树靠墙栽,青枝绿叶长上来。五月端午结栗子,八月十五张口开。干姐姐哎,你不张口我不来。”歌词以板栗树作比,描述板栗树的自然生长过程育苗、长叶、结果、成熟后壳斗自然张开,从中找到了与“一对恋人”的契合点:“张口”。板栗“张口”是自然现象,人“张口”是表情达意,又选取了“靠墙”的特殊位置,更便于勾勒“墙里墙外,情语相传”的场面。结尾用“你不张口我不来”,准确地表现了恋人之间的矜持和羞涩,也为全篇留下了可以无限拓展的想象空间。歌词淡语有味,壮语有韵,秀语有骨,情景齐到,相间相融,各有其妙。在它的一转一深、一深一妙里让我们真正理解了个中三味。民众以其传情达意,倾诉内心活动,往往比当面讲述更为委婉、透彻。

2.六安大别山民歌承载了一定的历史内容

民歌《十二月花名》:“正月里什么花家家插戴,什么人手牵手(啊哥咯)同下山来?正月里通草花家家插戴,梁山伯祝英台(啊妹嘛)同下山来。……腊月里什么花火星高照,什么人坐金堂(啊哥咯)看佛念经?腊月里蜡烛花火星高照,黄氏女坐金堂(啊妹嘛)看佛念经。”分别用十二种花标记十二个月,又联想到梁祝、地藏王修行、桃园三结义、孔子讲学、刘知远看瓜、薛仁贵征东、胡敬德保朝纲、刘伶醉酒、黄飞虎过五关、孟姜女送寒衣、王祥卧冰救母等十二个故事。总体上看,结构为问答式结构,以十二个月的问答为形式。每个问句和答句都由两个小问句、答句组成,前一个小问句、答句是用十二个月间花的特征为内容,后一个小问句、答句是以人物典故为内容。知识容载量大,生活气息浓厚。“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1]民歌恰能准确、精练地展示历史原貌,对探究人类真实的活动轨迹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六安大别山民歌里唱的——“山歌无假戏无真”。

3.六安大别山民歌是美好愿望的寄托

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民间歌曲。它是劳动人民的口头诗歌,是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最直接、最真切的反映,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可以说,民歌是人民群众的心声,是时代的脚印。《站在高山唱山歌》这样唱道:“站在高山唱山歌,这山唱来那山和。唱着山歌追太阳,太阳不落歌不落。千歌万曲化彩虹,打扮农家好生活。站在高山唱山歌,这山唱来那山和。”首句平铺开去,二句顺坡下驴,第三句感情一下子抬起来,激昂奔放。接着,将“歌”和“太阳”取比,以长久性活动射阶段性活动,大胆、独特、新颖。接着又唱到“将这千歌万曲化彩虹,打扮农家好生活”是从自然生活转向社会生活,将整首歌推向了高潮。最后,重复开篇的陈述,做到了遥相呼应。这里不从正面直写,而从侧面以杂笔写之。多空翻则自见灵动,翻腾之势愈空,题中之意愈透。此间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景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既符合我国传统美学里的“取境”、“缘境”理论﹐又创造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王国维力倡“内美”﹐提出了诗词创作中的以意胜的“有我之境”和以境胜的“无我之境”两种不同的审美规范,六安大别山民歌是两者兼有。

“山歌本是古人留,留于今人解忧愁。”民歌是人民在劳动、斗争过程中创作出来的,是他们聪明才智的展现。民歌手常说:“我们不懂音乐,就是这么阴一句阳一句地瞎喊。”其实,他们所谓的“一阴、一阳”正是艺术的本质,也是很多歌唱家难以达到的最高境界。清朝刘熙载的《艺概》中也曾提到:“词有阴阳,阴者采而匿,阳者疏而亮。”[2]这里既是讲声音表达,又是讲内容处理,与民歌手的自然体会不谋而合。不向土地要粮食、不向民间学艺术是肯定要走死胡同的,只有植根泥土才能获得无尽的能量,才具有大智慧。

民歌源于人民生活,又为人民生活所用。刘坡公先生曾道:“歌谣者,类皆出于不通文墨及粗识字义之人。”[3]鲁迅先生也说过:“在昔原始之民,其居群中,盖惟以姿态声音,自达其情意而已。……言辞谐美,乃兆歌咏。”[4]民歌,群众代代口头传承,不断演变发展,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民歌歌词意境优美,形象生动,韵律和谐,语言朴实、简明洗练且比喻新奇,在不知不觉中沿袭了《诗经》的“赋、比、兴”的创作手法,同时也添加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和方言性衬词。民歌的形式简明朴素、短小精干,易于传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色彩,在它的形式中积淀着一个民族或地区的自然的艺术美。

民歌是民间的诗,是诗中的鬼品、怪品、豪品、极品。它丢掉了诗人笔下的规整敢于狂放,舍弃了华丽的辞藻让百姓亲近。它砸开了镣铐,释放着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让歌随水而泻,随山而越。顷刻,天地间有了真性情,“人”寻得了回归。大别山民歌以其独有的特征成为民歌苑林中的一朵奇葩。当然,在流传的民歌中也的流传中存在着一些糟粕,需要我们去甄别,去选择。

[1]鲁 迅.忽然想到[C]//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清)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14.

[3]刘坡公.学诗百法[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印行,1982:32.

[4]鲁 迅.汉文学史纲要[C]//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孟姜女六安大别山
大别山的早晨(油 画)
安徽六安:乡村直播 “云端”致富
又见大别山
孟姜女哭长城?
缩写《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不姓孟而姓姜
安徽六安:致力打好产业扶贫“特色牌”
再见了,大别山
六安茶香也袭人
吴月娘爱的,贾母不待见的,都是这杯六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