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作曲家流行音乐交响化创作的实践
———以21首用流行歌曲改编的交响合唱为例

2012-04-07平,

关键词:原唱全曲交响

何 平, 潘 谊

(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1)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的流行音乐伴随着1977年5月1日广东省歌舞剧院紫罗兰轻音乐队在广州中山纪念堂的演出,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将流行音乐作品以交响合唱的形式重新进行演绎,显然在广东流行音乐发展史上具有浓烈的一笔。2007年6月22日,在广东省星海音乐厅由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共同主办,华南理工大学青年交响团和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合唱团共同完成的“涛声依旧——广东流行音乐30周年交响合唱音乐会”,就是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一笔。

这场音乐会的举行并非是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指出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但至少给人们提出了两点参考: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或交响音乐、严肃音乐)在内容和形式上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流行音乐的发展固然有自己的传统,但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将为流行音乐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这次广东省星海音乐厅的交响合唱演出,在广东省并非第一次。早在1996年,广州电视台建台8周年台庆晚会上,一台由珠影乐团指挥丁家琳,以及司徒抗、冯广映等人参与创作的“中国流行音乐作品交响音乐会”便成功举行,可谓是开了流行音乐与交响音乐合作的先河。当时演出的作品不仅仅是交响合唱作品,还包括了用流行音乐改编的器乐作品,如钢琴与乐队《涛声依旧主题幻想曲》,高胡与乐队《为歌曲<弯弯的月亮>而作的主题随想》,以及管弦乐《雾里看花主题变奏》等等。

这次交响合唱音乐会,较之11年前的那场音乐会,主要有3点变化:其一,全部为交响合唱作品,这对听众来说是一次容易接受和理解的享受;其二,改编的作品全部是广东作者的原创作品,这符合广东流行音乐30周年的纪念主旨;其三,演出者全部来自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学生及部分青年教师。青年人是接受流行音乐的主体,他们接受新事物快,由他们承担全部演出,为我们在青年人中推行流行音乐与交响音乐结合的新路径,无疑带来很多便利。不久,这些便得到了验证,演出的这21首流行音乐老歌,又在校园不时响起。年轻的学生以新的角度,开始重新审视这些经典老歌:它们的精神价值,它们的艺术魅力,以及它们经久不衰的原因。

流行音乐最讲究的是作品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了生命。这21首原创歌曲,每首都有它独特的个性,无论从歌词、曲调、演唱者来说,它们没有雷同,共有的就是时代气息。从原创歌曲中,我们似乎能够摸到时代的脉搏,听到时代的呼吸,这些为交响合唱改编者提供了进一步挖掘作品内涵的灵感。

21首流行歌曲的改编工作,基于两点原则:忠实于原创的基本品格;在忠于原创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实际上为改编者提出了较高的创作原则。

21首作品的改编最终形成了三种作品类型:

(一)忠实于原创,对原创的音乐风格、音乐结构、内含的和声语言都未加以重大改变。一些局部的和声改进,仅是为加强作品的厚重感,乐队处于一种辅助的伴奏状态。这类原创作品大都旋律朴实无华,音乐语言易记,音乐结构方整。交响合唱的改编加强了原创的这些特点,突出了旋律,音乐风格基本是原创风格的完整再现。

这类作品有:《敦煌梦》《信天游》《弯弯的月亮》《真的好想你》《涛声依旧》《九月九的酒》《高原红》《又见彩虹》《快乐山歌》等。

1.《敦煌梦》 陈小奇词, 兰斋曲,方天行编曲,曾永贤1985年原唱。这是一首含有古体诗韵味的作品,全曲淡雅,耐人寻味。男高音曾永贤是广东省早期重要的流行歌曲演唱者之一,曾是1984年首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广东地区选拔赛的第一名。他用美声和通俗唱法相结合,演绎了这首作品,其“美通”的音色将西域风情细腻地展示给了听众。

方天行的编曲,遵循了原创的音乐风格。作者将女声合唱部分在作品中予以强调,给作品平添了几分清香,其清淡的和声背景,圣咏式的和声进行,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或许这就是作曲家眼中神秘的西域。

2.《信天游》 刘志文、 侯德健词, 解承强曲,徐肇基编曲,程琳原唱。这首创作于1985年、1987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唱响的歌曲,也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西北风”风格流行歌曲的流行浪潮。作品曾获中国音乐家协会、人民日报等单位主办的改革开放10年“全国优秀歌曲评选”十大优秀歌曲奖。

徐肇基的编曲,是循着原创的音乐风格进行的。全曲没有过多的修饰,但浓浓的乐队音响,烘托出了“西北风”歌曲刚强的性格。改编后的合唱,炽烈、浓烈、刚烈。听之有种极大的满足感。

3.《弯弯的月亮》李海鹰词曲,桑雨编曲,刘欢原唱。这是电视音乐片《大地情语》的插曲,创作于1989年,是一首颇具广东水乡特色的民谣风格的歌曲。很多歌手都演唱过此曲,但数刘欢表现最佳,他的真假声的变换,将歌曲的意境带入听众的陶醉中。

桑雨的编曲,忠实了作品的原创风格,增加了和声的主体感,带给这首极具广东风格的广东流行音乐作品以多声部的厚重感。在合唱部分,突出了女声声部的声音魅力,高音部清晰,富于弹性。

4.《真的好想你》杨湘粤词, 李汉颖曲,白翎、 马波编曲,周冰倩1992年原唱。这首歌曲是原创者当年为旅日歌星周冰倩度身定做的。歌曲尽量突出了女性的柔美;而周冰倩的演唱也为歌曲注入了一丝哀怨之情,显露出缕缕缠绵情丝。演唱者的这种感情的释放,可能更多得益于她曾学习二胡多年,对民族弦乐器的柔美音色有着更深的理解。

白翎、马波的编曲,十分注重原创的演唱风格。作品被改编成女声三部合唱,乐队以弦乐为主,平行三和弦进行,烘托着主题的表达。音乐清淡、华美,不失原唱的淳朴风格。

5.《涛声依旧》陈小奇词曲,方天行编曲,毛宁1990年原唱。这首作品无疑是陈小奇最具代表性的扛鼎之作,几乎成了陈小奇的代名词。其创作灵感来自唐诗——张继的《枫桥夜泊》,作者融进了当代人的生活感受,作品的艺术个性和南方风格已是公认。歌曲旋律富于律动感,作品有伤感的色调但又有希望在里头。

方天行的编曲,以原创风格为基点,保持了作品原貌。在合唱各声部的运用上,力求清晰、纯正,因此三和弦成为和声功能运动的基础,整个作品清秀、淡雅,旋律主线清晰。

6.《九月九的酒》陈树词,朱德荣曲,杜鸣编曲,陈少华1994年原唱。这首歌曲一经推出,便特别引人注意,在全国各地广为传唱。歌曲以一个出门人的角度,倾吐了对家乡的思念。曲调朗朗上口,有一种内在的律动,像是出门人匆匆行走的脚步,又似出门人急盼回家的心情写照。

杜鸣的编曲,注意了原曲中的节奏元素,强调了那“匆匆行走”的律动。和声质朴,合唱也没有过多的修饰,管弦乐队与合唱在同样的律动中配合,全曲似在一种永无止境的脚步声中,向前发展。

7.《高原红》陈小奇词曲,徐肇基编曲,容中尔甲2001年原唱。这首歌曲是陈小奇21世纪初最重要的作品,于2002年5月获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歌曲极富藏族民族风格,并将高原情调发挥到了极致。演唱者容中尔甲是一位来自四川的藏族歌手,在2000年第九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中获通俗唱法银奖,他的演唱被称为“藏式通俗唱法”。这首歌曲完全是为演唱者而作的。

徐肇基的编曲,注重了原创的艺术品味,在主歌部分加入了“啊”字的衬腔伴唱,在副歌部分强调了柱式的和声色彩,两段对比有着明显的结构含义。全曲注重的是节奏与旋律的一致性而非节奏的多变和繁复的织体。

8.《又见彩虹》陈小奇词,李小兵曲,李小兵编曲,毛阿敏、刘欢2001年原唱。这是一首与体育运动有关的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运动会会歌。采用男女声领唱、合唱,管弦乐队与电声乐队伴奏形式。这部作品于2002年5月获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李小兵作为作曲者,改编的合唱谱和管弦乐队谱基本按照原创的乐队形式。作者将领唱改换为同声合唱,女声声部与男声声部轮流出现。庞大的乐队音响,烘托出这部作品的运动气质。

9.《快乐山歌》陈洁明词,姚晓强曲,严冬编曲,陈前(2004年)、雷佳(2005年)原唱。这首创作于2003年的作品,是一首流淌着清秀风格的新民歌式的歌曲,作品通过调式宫音的变换,巧妙的进行了调式转换,为歌曲增添了浓墨的色彩。曲作者还以同样的音乐风格创作了几百首歌曲,其中不乏一些大型作品,这种风格样式被曲作者称为“流行民歌”。

严冬的编曲,不失原创的淳朴风格,注重强调原有的节奏律动,和声以三和弦为主,一些段落不时插入小的对比复调性质的插句,由此增添了作品的情趣。全曲强调女声合唱的音色,作品后半段的念白句则由男声担任,形成了强与弱、阳刚与阴柔间的对比。

(二) 在对原创风格把握的基础上,对原创的音乐风格进行了适当变化,通过乐队手段,合唱的变化,融进了原创中未能表现的音乐语言,在和声、节奏、织体、配器等方面注入了许多新元素。

这类作品有:《一个真实的故事》《黎母山恋歌》《我不想说》《爱情鸟》《晚秋》《快乐老家》《月亮之上》等。

1.《一个真实的故事》陈雷、陈哲词, 解承强曲,梁军编曲,朱哲琴原唱。这首创作于1989年以环保为主题的歌曲,广州歌手朱哲琴于1990年5月携此歌参加了第四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通俗唱法专业组第二名。原创似一首抒情诗,向人们述说着那个令人难忘的故事,旋律富于戏剧性。

梁军的编曲,增加了许多器乐的烘托。由引人注意的是,作为歌曲前奏的器乐引子部分,着力渲染了歌曲将要表现的内容:让人动容的悲剧性结局。但这一结局并非只给人们一种悲伤,而带来的是更多的思考,是人类与大自然的一次对话。

2.《黎母山恋歌》陈小奇词,兰斋曲,房晓敏编曲,胡月1989年原唱。这首作品曾在当年获得第二届京沪粤“健牌广播歌曲总决赛”金奖。作品以海南民歌为主要素材,吸收了流行音乐的一些创作手法,如摇滚节奏的运用(从作品的整体风格看,或许也受到当时“西北风”风格影响,在节奏的运用上,颇有“西北风”的影子)。这种恰当的融合,使作品风靡一时。

房晓敏的编曲,尊重了原创中的节奏观念。作品采用男女声领唱、合唱形式,乐队浓重的节奏,强调出一种步态的进行,作品大气,充满恢弘,卡农式的合唱轮唱,将作品推向高潮。

3.《我不想说》陈小奇、李海鹰词,李海鹰曲,蓝程宝编曲,杨钰莹1992年原唱。这是电视连续剧《外来妹》主题歌。当年杨钰莹演唱的这首歌曲,曾在1992年连续几周在广州电台“健牌新歌榜”上有名,并获得1992年“全国十大影视歌曲”最佳歌曲奖。作为一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这对歌曲的流行固然有一定影响,但作品本身的艺术品位,则是其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这首歌曲还被拍成MTV在全国播放。当年,杨钰莹是以“甜歌”的气质来演唱这首歌曲的,这也为日后作曲家以新风格新角度来诠释这首作品留下了遐想的余地。

蓝程宝的编曲,一改此作品的原唱风格,改为男中音领唱、合唱歌曲。男中音的音色特征与杨钰莹的“甜歌”音色有着截然不同的品质,由此改编的合唱作品与原唱在演唱风格上形成了极大反差,因而也有了另类风格的作品解读。改编版本已不拘限于原来电视连续剧所表现的特定含义,而是展现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原唱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矛盾、自卑心情也已不复存在,作品是在对美好未来的充满自信的遐想中结束的。

4.《爱情鸟》张海宁词, 张全复曲,兰程宝编曲,林依轮1993年原唱。当年林依轮演唱的这首歌曲,曾连续9周获得广东电台音乐台流行歌曲排行榜首位,尤其歌曲后半段的副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首歌曲也成了林依轮的重要代表作品。这样一首极富个性的基本属于个人专属的歌曲,对改编者是一个考验。

兰程宝的编曲,十分大胆地加入了爵士元素,浓烈的切分节奏,伴随着下滑音的铜管乐器集群式的音响,强弱力度的巨大反差对比,使作品成了一团“火”,这可能就是作曲家心中的爱情烈火。作品改编颇有新意之处还在于,改编者将原创中颇有些漫不经心的滑稽音调,变成了充满热情的亢奋之音。全曲充满了动感,极具热情。这个改编版本看似简单,实则是一部最难演奏好的作品。

5.《晚秋》苏拉词,许建强曲,杜鸣编曲,毛宁1993年原唱。这首歌曲原名是《愿你把心留》,初创于1988年,粤语演唱,原唱陈汝佳,后来香港歌手黄凯芹一次性买断,改名《晚秋》。毛宁是1993年普通话版的原唱者。不管这首歌曲是什么名字,作品中那略带忧伤的曲调,把那令人难以忘怀的离别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杜鸣的编曲,在忠于原创的基础上,注重了合唱的发挥。和声式的旋律展示,贯穿于全曲,这种用加厚音层的方式强调旋律的手法,较好地表现了歌曲惆怅哀婉的意境。在副歌的高潮部分,作者采用了双四声部合唱形式,浓重的和声色彩,一扫歌中的阴霾,预示着日后的期待。作者还在合唱中采用对比复调手法,以充分展示了双四声部合唱的艺术魅力。

6.《快乐老家》浮克词曲,房晓敏编曲,陈明1997年原唱。歌曲曾获1997年“中国原创歌曲总评榜”冠军。作品中蕴涵着一种异域情调,描绘着那遥远然又近在咫尺的那个地方,音乐里充满着述说和一个流浪者的快乐。

房晓敏的编曲,注意了原创中的异域风情色彩,运用了多种打击乐:手鼓、三角铁、响板、木鱼,以及颤音琴、竖琴,以此强调作品的独特个性。管弦乐队的配器以“类点描式”的手法来渲染空旷、梦幻的音乐氛围。作品为女声二部合唱,较好地挖掘了原创的声音内涵,较之独唱有了厚实的纵深感。

7.《月亮之上》何沐阳词曲,方天行编曲,凤凰传奇2005年原唱。“凤凰传奇”组合由2人组成:“凤”叫曾毅;“凰”叫杨魏玲花,2人从2005年将组合命名“凤凰传奇”,此前自1997年一直称为“酷火组合”。歌曲是作者为2位演唱者度身定造之作,全曲充溢着爽朗、粗犷的性格。歌曲的念白部分占了全曲的一半,但这些念白为表现歌曲内涵,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方天行的编曲,十分注重原创的性格特征,用匀称的节奏铺垫了全曲的基本个性。乐队的复调式衬托,弦乐整齐划一、建立在纯五度音响上的齐奏,以及不时出现的填空式的音乐短句,为歌曲增加了饱满度和融合度,原创中那种粗犷和略带任性的狂野品性,在这里更加一览无遗。

(三) 对原创进行大胆变化,很多时候人们似乎已不能感受到原创的音乐风格,但由于对旋律的忠诚,作品仍在原主题的框架范围内。同时,在和声、调式调性、节奏、织体、配器等方面有了更大的变化,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类作品有:《小芳》《拥抱明天》《我的爱对你说》《大花轿》《蝴蝶吻花山》等。

1.《小芳》李春波词曲,张晓峰编曲,李春波1993年原唱。当年这部作品一经推出,便在中国流行歌坛刮起了一股强劲的“城市民谣风”,其气势远超过此前风行的“西北风”。《小芳》作为城市民谣的代表性歌曲,其朴素的怀旧情结,唤起了人们对纯真年代的向往。音乐流畅抒情,其“顶真格”式的旋律进行,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歌曲内容,其暗含的异乡情调,为进一步改编埋下了伏笔。

张晓峰的编曲,一改原创中柔弱的忧伤情调,全曲充满了一种刚性的柔美,好似对未来的美满寄托。作品对原创的音乐风格变化很大,将原创中仅有的一点异乡情调,扩展成了全曲浓郁的西域风格。作曲家通过丰富的和声及调式调性变化、复调性的织体语言、多层次的配器色调,对原创进行了大胆的改变。合唱在作品中所展示的复调语言,乐队在作品中不时出现的点描式的配器手法,都赋予作品以新意。这个改编版本是21首作品中变化幅度最大的一部作品,完全耳目一新。

2.《拥抱明天》陈小奇词, 毕晓世曲,马波编曲,那英、 甄妮、 叶瑗菱1991年原唱。歌曲是为1991年11月在广州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而作,作为当年参评的优秀歌曲之一,受到广泛好评,这也是广东流行音乐早期的优秀体育题材歌曲之一。演唱主要以对唱方式进行,歌曲深沉又有激越,既凝重又充满热情。

马波的编曲,充分发挥了管弦乐队的作用,并对歌曲的结构做了适当扩充,音乐在和声、速度、力度、节奏、音色等各方面做了细腻的处理。全曲有张有弛,有缓有冲,在充分发挥合唱优势的同时,注意了音乐整体上的戏剧性变化,使整个作品丰满、雄浑,充满力量感。

3.《我的爱对你说》陈洁明词,李海鹰曲,马波编曲,1994年叶倩文原唱。这是电视连续剧《女人天生爱做梦》的片头曲。这首歌曲是香港歌星第一次完整演唱内地作者的原创作品,开了粤港两地音乐人合作的先河,谱写了粤港两地流行乐坛合作的新篇章。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歌星叶倩文的演唱,是用一种香港歌星特有的方式对原创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有一种新的格调在里面。同时,这也为作曲家将这首爱情歌曲改编成交响合唱留下了编创的空间。

马波对原创的改编,并未拘泥于原唱的风格,而是将主歌部分做了充分的乐队展示,主题在数个调性上做了变化发展后,副歌部分才不失时机地完整出现。这首改编作品,是全部21首作品中最富于交响性变化的作品,乐队部分占了全曲的三分之二,其音乐的戏剧性变化令人回味无穷。

4.《大花轿》火风词曲,梁军编曲,火风1995年原唱。火风凭着一曲《大花轿》获得了包括日本“NHK1996年二季度十大金曲奖”在内的数个奖项。歌曲自然、纯朴,表达着悠然自得的心情。这是一首成功的演唱者自创自唱的歌曲。

梁军的编曲,充分挖掘了原创中的主题因素,并由管弦乐队做了器乐性的展开。打击乐的加入,增添了喜悦的气氛,渲染了音乐。合唱部分的戏剧性处理,给听众以很多遐想。音乐在结构上也做了适当处理,以适应作品的内容展现。作品在和声上虽然较为清淡和单纯,但或许这样会更符合音乐的性格特点。

5.《蝴蝶吻花山》陈洁明词,捞仔曲(捞仔,本名吴立群),张晓峰编曲,孙楠2005年原唱。这首歌曲虽算不上作曲者的代表作,但旋律的优美意境仍打动了很多人。歌曲主题洒脱、悠扬,带给人们一种长久的回味。歌曲后半段的副歌部分,其抒情的笔触流淌出一种决心,正似对歌词的美好诠释。

张晓峰的编曲,充分挖掘了原创中可利用的所有元素。作品的开始,高音木管乐器营造出优美的歌曲意境,并由全体乐队轰然奏出前奏主题。作品原为男声合唱,后觉得音响稍嫌单薄,遂加入了女高音声部。男声声部填充式的呼应使作品前半部分充满情趣,后半部分女声声部的加入与乐队圣咏式的合奏交混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声浪,造成音乐的高潮。全曲完美、充实的音响,有着极易打动人的音乐起伏。

综上所述,从总体看,交响乐队作为音乐的一部分,与合唱交融在一起,大大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使单一声部的流行歌曲成为具有多声部特点的交响性作品,无论从哪个角度审视这次编创,无疑都是一次成功的创作。

21首作品在广东省星海音乐厅首演之后,又在华南理工大学演出数次,2008年9月26日在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广东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专场音乐会”上,部分曲目又一次演出。安徽文艺出版社将21首流行音乐交响合唱作品结集出版。

广东作曲家对流行音乐的这次创编实践,也使人们对流行音乐的艺术价值有了一次重新审视的机会。这21首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的流行歌曲,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了它们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同时,交响合唱的改编,也向人们展示了流行音乐发展的巨大空间。这次参与创编的10位作曲家,全部毕业于音乐院校作曲系,他们以自己扎实的作曲技术功底,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创作中,为

我们提供了一次丰富的饕餮大餐。

参考文献:

[1] 朱明.南国星空——广东流行乐坛歌手百人传略[M]. 新世纪出版社, 2008.

[2] 21首交响合唱管弦乐队总谱(手写稿).

[3] 21首交响合唱声乐合唱谱(手写稿).

[4] 21首交响合唱原创歌曲音响及乐谱.

猜你喜欢

原唱全曲交响
《九宫大成》所收【番鼓儿】曲牌旋律研究
西安鼓乐亟待“交响”
格兰杰钢琴独奏《达荷美黑人步态舞》的创作特点
原唱与翻唱的博弈
绿色交响
绿色交响
民歌《茉莉花》的原唱竟是朱元璋
《夏洛特烦恼》中的十大金曲
城市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