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契约管理在独立学院学生干部的应用研究

2012-04-02莫尧尧

大众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契约学院干部

陈 倩 莫尧尧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政办,广西 桂林 541004)

心理契约管理在独立学院学生干部的应用研究

陈 倩1莫尧尧2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政办,广西 桂林 541004)

学生干部是高校广大青年学生中的有思想、有能力的骨干力量,也是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将心理契约管理引入到独立学院学生干部管理当中,积极探索了心理契约应用对于独立学院学生干部管理的方法。

独立学院;学生干部;心理契约;管理

在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独立学院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践载体。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培养和学生干部的管理已成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学生干部是高校广大学生中有思想、有能力的核心力量,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实践者,是广大学生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尤其是在作为新兴教育模式的独立学院中,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管理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独立学院学风建设和学校稳定的重要因素。

1 独立学院学生干部管理现状

作为独立学院的学生干部,有着诸多独立学院学生共同拥有的显著特点,在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同时,自身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归纳有以下几点。

(1)工作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部分学生干部在工作中不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墨守成规,缺乏探索新形式新方法的勇气和愿望,使得学生工作的效果不尽人意。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创新性的开展工作,无法满足广大同学对校园文化生活的需求。

(2)道德信仰缺失,缺乏奉献精神

部分学生干部不能正确的理解和对待学生干部这一特殊身份,将自己的特殊身份定义为获得评奖评优、入党、资助以及升学就业的重要砝码,缺乏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学生工作中不能以身作则,发挥服务同学的作用。

(3)心理素质差,承受挫折能力不强

现今的高校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生活中受到了过多的关注和呵护。独立学院的学生干部往往存在着社会阅历不足,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抗挫折的能力不强等特点。部分学生干部在遇到学习、工作、情感等问题时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调试,表现出消极自卑的情绪,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更谈不上帮助其他同学。

(4)工作中原则性不强,群众威信不够,不能正确分析事情的性质

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干部在工作中缺乏对学校、老师、同学负责的态度和精神,对于学生中存在的不良现象不能及时有效制止、也不敢上报;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能以身作则,存在滥用职权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学生干部在广大同学心目中的形象。由于部分学生干部缺乏对事物的正确分析的能力,对于同学的一些不当行为采取宽容隐瞒的态度,致使事态不断扩大,对校园的学风建设和安全稳定工作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5)学生干部队伍的稳定性较差

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干部由于自身缺乏持续的自制力和责任心,在刚担任学生干部之初往往能积极的参与到学生工作中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学生工作的新鲜感和工作热情逐步退却,往往很难做到有始有终。还有部分学生干部由于升学、就业等压力,不得不选择提前退出学生干部队伍。这一现象导致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管理过程中很难保持连续性,往往刚刚培养成熟的学生干部选择退出,不能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最大化的发挥其作用。

2 心理契约管理与独立学院学生干部培养相结合

心理契约理论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E.H.Schein)教授提出的,其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所提供的一种配合。”这一理论在经济实体中得到论证和广泛应用,即员工与公司之间在一种经济契约之外的相互心灵认同,以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增强企业凝聚力的目标。

学生干部与独立学院之间的关系,并不存在明确的经济利益和契约关系,但在其责任和义务的明确和实行方面,心理契约则显得尤为重要。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相互关系的特殊性,在具体工作中,独立学院学生干部由于家庭经济环境普遍较为优越,对于经济利益往往不太关注,因此在心理契约实施中,学生干部特别重视承诺、工作的创造性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校方特别重视学生干部的责任心、解决实际问题和突发问题的能力,其缔结的心理契约往往比普通的企业具有更高的稳固性。独立学院由于其灵活的办学机制,民营化的办学模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树立人本主义的学生干部培养理念,实现因材施教、人尽其用、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会为达成和维持“心理契约”创设良好的氛围,增强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3 独立学院学生干部心理契约管理的过程的探索

与企业心理契约管理相比,独立学院学生干部心理契约管理中不存在明确的经济利益和契约关系,因此心理契约主要建立在责任、义务的明确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等方面。独立学院学生干部的心理契约管理要求建立一个以能力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为导向的运行机制,使得独立学院的教育理念得以落实,学生的自我管理得以实践。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要求辅导员老师给予学生干部更多的创新空间,在保障独立学院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的前提下,避免以僵化固定的体制对学生干部的能力发挥产生负面影响。以笔者所在高校独立学院学生干部管理工作为例,经过四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干部心理契约管理模式,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心理契约缔结

心理契约的缔结阶段需要在学生干部与教师之间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心理联系,并重视学生干部与教师之间的心理承诺。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干部的个人特长和对学生工作的期望,进行合理化的分工,明确职责和权利,并指导其明确自身现状和大学四年内的发展目标,帮助学生干部合理规划大学生涯,建立合理的个人预期目标,并尽量引导其实现个人目标与学生干部培养及管理整体目标相统一。当学生干部的个人目标与学生干部培养及管理的整体目标差距较大,不能趋同时,应及时明确告知本人,同时建议其按照自身预期目标重新规划大学生涯,同时及时补充新的学生干部加入学生干部队伍。

在心理契约缔结的探索实践中,笔者所在高校实施“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学生干部培养理念,在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管理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将学生的个人特长与工作责任相结合,安排有文体特长的学生干部负责组织文艺体育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安排有较强社交能力的学生干部负责外联和协调,并赋予其一定的决策执行权,鼓励其建立阶段性的学生工作计划;针对希望改善自身学习成绩的学生干部,安排其负责学风建设方面的工作,帮助其制订与之相对应学习目标等。建立完善的学生干部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对于仅仅希望以学生干部的身份为自身谋取利益的同学,应及时的甄别和替换;对于学生干部遇到不能处理的问题时,应给予相应的支持;对于不能在学生干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干部,应以明确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重视维护学生干部这一身份在其他学生干部心中的地位和作用。

(2)心理契约调整

心理契约的调整主要针对实施过程中现实与个人期望产生偏差时,对心理契约的修复。在学生干部管理过程中,当现实与预期发生偏差时,应及时与出现问题的学生干部进行沟通,帮助其分析原因和制定相应的策略,调整其个人期望和目标;当现实状况发生重大改变而使学生干部心理发生巨大波动时,教师应及时辨别,及时与其沟通,帮助其疏导心理压力,降低负面影响,同时考虑学生干部分工的合理性和工作量的合理程度进行工作调整,及时疏导不满情绪。

在学生干部心理契约调整阶段应注意以下三种情况:

1)当学生干部的学习生活及家庭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时,教师应及时关注并引导其分析原因并进行心理调试,合理疏导心理压力。

2)当学生干部的工作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工作无法顺利完成时,辅导员应及时与学生干部进行沟通,建立互助互信的心理联系,疏导学生干部的不满情绪,帮助其分析原因,适当调整其工作分工和工作量。

3)为每一个学生干部建立工作档案,建立学生干部管理过程中的心理契约调整长效机制,定期跟踪关注学生干部的心理状况和工作状态,实时反馈并引导学生干部分析原因并制定具体对策,同时做好相关记录,为心理调整提供依据。

(3)心理契约实现

心理契约实现主要是考察契约的实现程度,考察预期已变为现实阶段。辅导员或学生干部管理教师应及时考察学生干部工作的完成情况,同时了解其个人预期的完成程度。如工作完成情况是不是不理想或自身的预期是不是没有实现,应及时进行分析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适时的调整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个人目标。

在心理契约的实现阶段探索过程中笔者认为应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1)制定可量化的考察标准,方便对学生干部的工作情况和个人成长情况形成较为客观的评价。

2)在实现过程中注意以巩固心理契约为出发点和目的,注意增强学生干部与辅导员或学生干部管理教师之间的互信关系和心理承诺。

3)以考察结果作为依据,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并引导学生干部制定个人目标。

通过有效的过程控制和及时的沟通,将学生干部的个人特质和工作特质有效融合,个人预期和组织工作目标也在进一步的趋同,从而使创造性的工作开展成为可能,心理满意度和自我价值有望实现。

4 结束语

学生干部是高校广大学生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实践者,是广大学生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研究独立学院学生干部的优化管理方法,将有利于最大化发挥学生干部的积极作用,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目标和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本文将企业管理中的心理契约管理引入到独立学院学生干部管理当中,针对学生干部与高校的特殊的关系,在没有经济契约的前提下,探索和建立积极的心理契约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心理契约,实现学生干部与辅导员或学生干部管理教师之间的互信关系,内化激发学生干部的潜在能力、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造精神,对于优化学生干部管理有着积极的意义。

[1] 陈赞.高校辅导员管理与心理契约理论的应用[J].中国高等教育,2011.

[2] 马玲玲.新时期独立学院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探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1.

[3] 波特·马金.组织和心理契约(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 (美)普赖斯·普里切特.在组织变革期点燃承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5] (美)史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精要[M].郑晓明,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Application study of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management in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 cadre

Student cadre is backbone strength with thought and ability in the college young students, also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management is introduced into student cadre management of independent college,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management methods applied in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 cadre were actively explored in this article.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 cadr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Management

G64

A

1008-1151(2012)06-0246-02

2012-05-02

陈倩(1984-),女,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莫尧尧(1984-)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政办助教,工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信息管理等。

猜你喜欢

契约学院干部
一纸契约保权益
初等教育学院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新疆发现契约文书与中古西域的契约实践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解放医生与契约精神
《项链》里的契约精神(上)
西行学院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