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科技创新 推进素质教育

2012-04-02廖腾琼

大众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科技活动

王 娟 廖腾琼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强化科技创新 推进素质教育

王 娟 廖腾琼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强化科技创新,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素质教育的效果,是当前素质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文章从科技创新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入手,分析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科技创新教育的保障机制。

科技创新;素质教育;原则;机制

1999年6月,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现在,科学技术在经济、国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和突出”,“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事实越来越证明,我们的劳动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防竞争能力增强的主要因素”,“必须坚定不移的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密切教育与经济、科技的结合,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胡锦涛主席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 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科技素质是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内涵之一,科技创新是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成果体现。因此,科技创新教育对于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国家繁荣发展稳定和赢得国际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科技创新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自然地理学、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科学技术、人口教育、国防教育、生态教育等综合课程中都有大量的科技教育内容,即使政治(思想品德)、语文、历史、外语、体育和艺术等课程,也有丰富的科技教育内容。这些科技教育内容都是人类在不同时代的科技创新的成就。因此,科技创新教育作为知识教育和开发创造力的教育,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可或缺。

1.1 科技创新教育能有效推进全面素质教育

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应从小形成,这是科技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人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实践激发出来和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教育对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工作技能和身心素质,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1.2 科技创新教育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互补

“教育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育定位,我们的教育定位是:为学生未来从事某一具体事业做准备。但是事实上,大部分人的整个工作生涯中都会从事多种不同一职业”。课本上的知识有的并不是当代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有些知识联系实际较少,应用性不强,也缺乏纵向的、通盘的考虑,不利于导向的、灵活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机会不多,不利于左、右脑的协调开发。科技创新教育为教育注入了活力,它不受统一课程设置和教材的限制,内容新颖,紧跟时代发展,具有较强的教学灵活性。它可以调用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所有知识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样大大帮助和促进了学生各学科课程的学习。

1.3 科技创新教育能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每个人自觉求知的内在动力。科技创新教育完全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发展的规律,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验证性、实践性。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随着爱好的发挥,潜能得以开发,显示出某方面的才华,自身价值不断得到实现,兴趣不断得到激发,求知欲更为强烈,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更勤奋刻苦。

1.4 科技创新教育能锻炼和培养交际能力

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改变课堂上“教师输出知识,学生输入知识”的单一信息传递方式,采取小组形式的集体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个人探索的课外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这种既有集体活动的相互协作,又有个人探索中的独立思考,能够改变学生孤独、自私、自我封闭的不良心理状态和习惯,锻炼和培养交际能力,促进礼仪、文明、团结、协作、互助、奉献等品质的形成。

1.5 科技创新教育有利于研究能力的提高

我国的学生不善于研究性学习,习惯于跟着老师和书本走。科技创新教育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问题,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老师只起导向、提示、指导、协助作用,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自己选题、订计划、查资料、做试验、撰写科技论文或者创造出科技作品。每完成一个选题,便经受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的训练,从中学习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科学推动的体现,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由此得以不断增强。

1.6 科技创新教育促进学生的人格形成,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

科技创新教育活动重视社会实践,必须接触社会,在与社会的交往中,实现自身价值。它比学科教育更有利于直观的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民族气节和基本社会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

2.1 “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让学生去学习,是现代社会赋予教育的最重要任务之一。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注意抓住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2.2 整体协同原则

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深入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时,并不意味着降低或者放弃对其它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注意德、智、体、美各方面整体和谐发展,力求做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使全面素质教育整体提升。

2.3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

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必须面向所有的学生,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人的创造力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实践而激发出来和不断提高的”。在活动中注意发现有某种特长的学生,特别有利于发现和培养特长学生。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例如,在设计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计划时,就既有统一要求,以保证大多数学生有信心接受良好的科技创新教育,又要有较高要求,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冒光”,使之“出类拔萃”。

2.4 学习基础科学知识和了解高新科技知识相结合原则

学习现代高新科技离不开基础科学知识,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各种渠道,借助各种手段向学生介绍高新科技成果,使他们早接触现代科技。关注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了解科技发展动态,树立远大理想,认识到基础知识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促进创造性学习。

2.5 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相结合原则

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在创造性上是相通的,都需要人们具有丰富的想像力,进行科技创新教育并没有放弃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创新教育可以融入文学艺术教育中,文学艺术教育也能借助于科技创新教育进行。一个具有创造能力的人不论从事科学技术工作还是文学艺术工作,其创造性都能在其中起作用。

2.6 科技知识的学习与智力开发、能力培养相结合原则

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既要知识的学习,也要对知识的创造性运用。一方面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不断深化知识,另一方面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知识的能力。科技讲座、动手实验、发明创造是行之有效的活动。

2.7 “小课堂”与“大社会”相结合原则

科技创造教育的阵地是一个广阔的世界,要走向社会,进入实践。通过社会调查,了解科技发展史,感受科技创新的作用,体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通过和工人、农民、科技人员一起劳动或实习、参观,了解并体验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收集信息,整理资料,这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3 科技创新教育的保障机制

科技创新教育往往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难以顺利实施。因此,要构建保障机制,保证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达到应有的效果。

3.1 从“大教育”的观念出发,使全社会都理解并参与到科

技创新教育中来

教育问题是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参与。科技创新教育要得到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为此,要做好科技创新教育宣传工作,让全社会都知道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知道科技创新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家庭都要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有所投入,全力支持。

3.2 健全组织,做好规划

学校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管理机制,组成科技创新教育领导小组,或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根据当地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规划和学校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科技创新活动要有专人抓、要有阵地、要出成果,有条件的要建科技创新基地或实验室等。

3.3 完善活动课程,确定活动内容

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不是可有可无,可好可差的问题,而是必须达标的问题。要结合学科教学展开科技创新教育活动,例如,小论文、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小设计、小革新等。要对科技创新教育的成果进行评比、分析,不断充实新内容、不断创造新方法、不断推出新成果。

3.4 培训师资骨干,提高业务水平

开展科技创新教育要有一支科技指导队伍,要求每一位从事科技创新教育的工作者既是专才,又是通才。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涉及面广,知识更新快,创造性强。必须对教师定期进行充电,请进来、走出去进行培训必不可少。参加科技创新学术交流同样是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3.5 增加科技创新教育的投入

学校要加大对科技创新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特别要倡导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对科技创新教育的投入。投入是多方面的,不仅是资金投入,还可以是科技、科技器材的投入。要争取建立生产科技创新教育基金,保证科技创新教育持续发展。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创新教育越来越重要,抓住科技创新教育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这是强国的需要。我们要通过科技创新教育使培养的学生具有科学判断能力、科学创造能力,为提高中华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做出贡献。

[1](美)艾伦.罗.创造性智能[M].邱绪萍,王进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90.

[2] 杨德,袁伯伟,鲁克成.创造力开发实用教程[M].宇航出版社,1992(3).10.

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Promoting Quality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moting quality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rrent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research.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e ability, especially the creative abil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 promote the quality education. From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education,the basic principl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ducation were analyzed, the protection mechanism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ducation was put forwar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Quality education; Principle; Mechanism

G30

A

1008-1151(2012)06-0242-02

2012-04-21

2012年度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桂工业院[2012]3号)廖腾琼主持的《高职院校学生发明创新能力的开发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王娟(1967-),女,四川成都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食品与生物工程系主任,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廖腾琼(1964-),女,广西博白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食品与生物工程系党总支书记,研究方向为思政与法学教育。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科技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