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交通运输学校建立航海教育与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意义

2012-04-02陈秀新

大众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海员航海船员

陈秀新

(广西交通运输学校,广西 南宁 530000)

浅谈交通运输学校建立航海教育与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意义

陈秀新

(广西交通运输学校,广西 南宁 530000)

阐述建立航海教育与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说明航海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航海教育;培训;质量体系;国际海员

随着国际航运的发展,对国际海员的需求增加,交通部于1998年要求航海类院校必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我校在原有《广西交通运输学校船员培训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将广西交通运输学校航海学历教育纳入体系,把航海教育和培训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第二版《广西交通运输学校航海教育与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该文件目前已通过审核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海事局的审核。

1 履约的需要

经1995年缔约国大会通过修正的《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简称STCW78∕95公约)的出台是基于不断出现的海难产生的。众所周知的“冰海沉船”事故,即1912年4月24日泰坦尼克号(TITANIC)客轮发生海难,造成1513人死亡。而SOLAS公约(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主要对船舶设计、设备、管理等方面做出规定,SOLAS公约的实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海难事故的发生,80%以上的海难属于人为因素。因而,针对国际海员的现状做出相对的各项培训。有的为强制性标准,有的为建议性指导。该公约加强了对缔约国主管机关的要求,增加了公司的责任,并要求建立培训、发证质量保证体系,以提高海员的职业技能,减少海难的发生,确保海洋环境安全。该公约于1995年进行修正。中国作为STCW78∕95公约第11个签字国,于1997年10月第一个向IMO递交了履约报告,又于1998年3月第一个通过了IMO审核组的审核。于2000年11月中国登上了IMO第73届海安会过过的第一批白名单(White List),又于2003年12月向IMO提交了履约独立评价报告。由此可知,船员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管理规则》(交通部1997年第13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规则》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审核实施细则》,建立体系必须涵盖质量体系程序并概述质量体系结构。质量手册必须包含质量方针、职责和权限、教学计划、学员录取与管理、教学与管理人员、教学与培训设备、教学与训练的实施、质量记录控制、内部审核等基本要素。并满足主管机关的审核要求。所有这些不仅是国内船员的要求,更是国际航海的需要,船员培训质量体系是强制建立的。

2 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航海教育机构目前的年培养能力大约6500人。按层次分,本科约为2800人,专科约1300人,职教及中专约2400人。培养任务由30多家航海类院校承担。从事本科以上层次航海教育的机构有6所院校,如大连海事大学,集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而从事专科层次教育的有8所院校,从事中专(技)层次教育的有20多家。广西具有办学和培训高级船员资质的仅为2家,即三年前获得资格的广西交通运输学校和去年刚获得资格的钦州海洋大学。各层次的学制为本科4年,专科为3年,中专一般为2~3年。因国家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而一些学校还处在并转改制之中。随着航海类院校的升级和合并改制,将有一部分学校申办航海类专业。届时毕业的航海类院校学生将更多 。

随着国际海员向亚洲转移,我国航海院校海员培养规模在不断扩大,全球海员劳务市场对中国海员需求的增加和中国航运业自身发展对海员需求的扩大。航海类院校同其他大专院校一样,逐年扩大招生规模,为航运业培养更多更好的后备人才。仅大连海大、集美大学、上海海大、武汉理工四大传统航海院校1998年到2005年7年间毕业生数量将近翻了一番,达到2500人左右。近年来航运业对高级船员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航海专业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如果在保证培训质量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使海员培训达到有序、良性发展。

根据交通部科教司组织的“2015年交通专门人才需求预测及交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预测结果显示,不计入研究生,近5年内年均需要航海类人才数量约为8000人,与实际培养能力6500人相比,相差达到1500多人。该研究还表明,船员的需求呈金字塔分布,低级船员饱和,高级船员不足。事实上我国航海教育的培养规模不能满足海运业需求的问题最近几年就已经有比较明显的反映。据大连海事大学最近6年的毕业生供求关系统计结果,能供应的毕业生数量仅为计划需求的近 40%。其它大学毕业生数量与海运企业的需求计划也有较大的差距。

广西交通运输学校于 2010年通过了航海教育与培训质量体系认证,即可以开展远洋无限航区三副、三管的高级船员适任证书培训。为满足体系认证,学校在人力、物力方面加大了投入,增加了航海模拟器、雷达、GMDSS等近600万的航海仪器,引进和培养了远洋船长、轮机长等高级船员,毕业生考取三副三管后月收入过万,良好的就业前景和可观经济效益使得这几年航海类生源不断扩大,为广西培养国际海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广西的学生能吃苦耐劳,工作认真负责,技术过硬,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3 今后发展的方向

从我国目前的船员资源来看,虽然我们拥有近50万的海员,但同时我国是一个航运大国,国内河流纵横交错,海岸线辽阔,本身国内对船员的需求已经十分巨大,可用于外派的船员就不多,目前仅有4万余人,其余船员均被国内航运公司雇佣。部分船员航海有一定的年限后就上岸另谋职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为拥有足够的高素质船员想尽办法,充分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挖掘船员人才。

(1)加大船员培养力度。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考虑到船员培养的国际性、特殊性和高投入性,以及船员竞争力提高的紧迫性,改革现行教育培训管理体制,加大对航海教育的投入,建立高质量的和适应国际运输业需要的海上训练中心,全面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手段,引进国外优秀的航海教育模式,从而培养大批符合国内外航运市场需求的人才。 我校应加大培训设备和设施的投入,提高培训师资的水平。

(2)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船员走出去,不但可以富裕一家,还可以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上岗,达到稳定一方的效果。所以说,海员劳务外派是一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备的产业。同时,海员劳务产业是对外劳务合作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航运企业及代理公司共同努力协商,调动各相关行业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海员外派的行业组织应该积极地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争取让政府在舆论导向上给予支持,在全国各地宣传船员外派的积极意义,号召年轻人踊跃地加入海员队伍。

(3)努力提高船员租金。由于海上工作环境的危险性、恶劣性和单调性,外派海员的工资水平应和他们所付出的劳动成正比。外派海员工作的劳动强度普遍高于国内海员,加上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海员的工作、生活压力比较大,需要有一定的激励机制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有效的办法是多劳多得及公开透明。据不完全统计,当船岸收入比大于8倍以上时,海员职业对青年人才具有吸引力。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外租金,保证海员的收入与陆地职业收入保持一定的差距,才能提高海员职业的吸引力。

(4)减少船员流失。除了加大对船员的招募和培训力度外,如何有效控制船员资源流失到陆上行业也是非常必要的。船员资源的流失现状中实习生的流失情况尤为严重。据统计,目前约有30%左右的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前离开了这一行业。这就要求我们以后应进一步完善挑选船员的技巧,从职业的角度重新审视海员劳务这一行业。培养高素质、能力强、能吃苦、善沟通的新一代国际海员,为航海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STCW1978/95,船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

[2] 郑中义.水上安全监督管理[J].

[3] 孙明霞.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指南[M].

[4] 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理解与实施(2000版)[M].

On the significance of guangxi transport school establish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ailing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he necessity of establish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is sailing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was elaborat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navig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explained.

Maritime education; training; quality system; international seaman

G712

A

1008-1151(2012)06-0240-02

2012-04-16

陈秀新(1963-),广西交通运输学校讲师。

猜你喜欢

海员航海船员
2022年世界海员日主题正式发布
我国注册船员超170万
盼望
大航海争霸
盼 望
海事知识小学堂
闯海盗老巢接船员
航海博物馆
论船员在海事污染中的刑事责任
航海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