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会计电算化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地位

2012-04-02

大众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电算化实践性会计专业

黄 孜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广西 柳州 545000)

浅谈会计电算化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地位

黄 孜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广西 柳州 545000)

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的科学,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当前互联网的发展为会计电算化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课程,在部分学校还发展成了较为独立的专业或专业方向。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我们更要重视会计电算化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地位。

会计电算化;中职教学;教学改革

会计电算化利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不但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各种操作技能。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让学生踏入社会工作后学有所用,独立完成会计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工作人员。

1 会计电算化在会计领域的位置

信息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企业信息化则更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经过近2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越来越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会计电算化的企业覆盖面和升级率在急速扩大。可以说,在经济贸易全球化的今天,会计电算化已成为当前会计工作的主要工具,财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信息化管理人才是时代赋予中等职业学校的历史任务。

2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电子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的生活在向更高效、更优质的方向迈进。以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地会计工作由计算机代替人工来完成。会计电算化这一学科也被广泛应用到财务会计领域。

在市场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能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财务信息,增强了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提升了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能力。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会计工作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需要既懂会计知识,又精通软件开发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会计人员会计人员知识结构,业务水平总体来说还不高,复合型会计人才仍供不应求。

3 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

3.1 课程设置不科学

会计电算化课程应该是建立在一定的会计学、计算机基础学、系统开发等学科之上而设置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不同于会计学科教学,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重点在于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电算化过程中的综合运用。会计电算化应当是介于会计学科与计算机应用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这个分寸不能完全由授课教师来掌握,而应由专业教学计划、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来把握。对于会计电算化这样一门会计管理与计算机高度结合的学科来讲,但在中职教学中计算机学科方面的支撑基础还很薄弱,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对计算机知识要求较高,在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足的情况下,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3.2 教学方法单一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基本采用上课加上机的传统教学模式。上课是教师讲解,以教师为中心;上机是学生按照教师上课内容重复操作,熟练掌握就为达到要求。教学过程中只侧重对财务软件操作的教学,而对于会计实际业务核算与软件的结合操作则不够重视。不少学校在课程安排上以课堂教学为主,有的甚至没有上机实践,有的上机操作只使用一些会计软件的学习版,让学生只学如何使用会计软件对会计业务进行处理,而对业务流程以及财务业务的关系则一无所知,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培养的学生只能说是一个运用软件进行会计资料录入的软件输入人员而不是一个掌握软件操作的会计人员。

3.3 师资力量有限

与会计软件业的迅速发展相比,电算化的教学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知识更新太慢、实践技能不强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我国中职教育起步较晚,大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缺乏本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教会计的教师没做过会计,在现有会计电算化教师中,大多是原来教会计的教师经过短期培训后改教会计电算化课,他们会计业务能力较强,但计算机知识相对薄弱,在教学中遇到一些计算机问题不能独立解决。也有一部分是由原计算机教师改行教会计电算化课的,计算机功底较强,但缺乏会计学知识,不能讲清会计学的基本原理。

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师既要具备会计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再加上会计电算化是一门高度复合的理论性、实践性俱强的课程,这就要求会计电算化教师要能够对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系统管理和维护,解决在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系统问题。面对这些会计电算化教师普遍感觉应接不暇、手足无措,仅凭教师自身潜心攻读书本是远远不够的。

3.4 会计电算化实践环节薄弱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设备不足和设备落后,成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一个障碍。目前各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一般都比较重视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大多建有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室并配备专门的实验指导老师,而会计电算化的模拟实验普遍没有受到重视,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仍然局限于教材和现成的理论、实训资料,学校缺乏相关的校企合作单位和实践基地,师生没有机会直接与企事业单位、软件开发商接触,走产学结合道路。有些学校虽然建有会计电算化的专用实验室,方便了学生上机练习,但在管理上还有待改进完善,实验室还没有发挥其足够的功效,而有些学校更是连个专门的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都还没有。因此,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对会计软件不能较好理解与使用的情况很常见,而事实表明,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如果离开了真正的实践环境的锻炼,不从实践中吸纳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思想,就会永远落后于企业的实际需要。

4 明确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随着会计信息系统及网络化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普遍运用于各个企业。为了满足企业信息化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需要,迫切需要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应该是掌握基本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它侧重的是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学目标应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学生毕业后应能独立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如何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实践性和仿真性,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努力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须待解决的问题。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应当积极落实到行动中去,不能只停留在口头。

4.1 强化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全新的电算化教学观念

在这个与时俱进的时代里,无论是社会经济环境,还是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会计上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账,而且在企业建立内部网情况下,实时报告成为可能。

学生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且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落后。因此,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的目的应是培养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教会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而不是把今后要用到的知识都教给学生。因而会计电算化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加强会计软件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安排更多的课时采取适当的方式安排学生毕业前的应用实践,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4.2 科学的设置课程,加大实训课时让知识有机整合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应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电算化教学是层次化的教学,要以会计电算化为核心,加强会计专业课和电算化的联系。在增加会计专业学生计算机知识量的基础上,电算化教学应渗透到计算机课程里。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应该加强信息技术类课程,尽可能地保证每学期有一门信息技术相关课程,以此加强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认识及操作水平,唯此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对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须进行大量的实践课教学,使学生全面领会会计软件设计的方法和过程,改变中等职业学校理论与实践都不突出的弱点,突出实践性强、动手能力强、操作能力强的特点。这样,中等职业学校才有竞争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

4.3 加强教师师资培训,提高专业教师业务实践技能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极强,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而且要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这种复合型教师十分缺乏。因此必须加大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的培训支持力度,中职学校应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鼓励并积极支持在职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到会计师事务所等实际工作部门去锻炼,密切实业界与教育界的关系,提高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定期让教师接受软件公司的培训,或是让教师到相对先进的高校进行专业进修,也可以通过远程教学,或是让教师深入电算化水平好的企业进行考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电算化教师的授课水平和实践技能与时俱进。

4.4 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运用新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与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机遇。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应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和多媒体网络教学方式。将新的信息技术融入会计教学过程中。运用便捷实用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讲解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与应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技能,还可以扩展学生的会计知识领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弥补教学活动中的不足。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习的主动性。 体验式教学法,能让学生参加到预先设计的体验式教学活动,更易在体验中自我学习,这种学习是直觉、直接经验和易于理解的。

4.5 加大实践性教学投资力度,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加强校企合作,拓宽中职教育的办学思路

在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应建立两个会计模拟实验室,一个是手工模拟实验室,主要用于手工会计的实验;另一个是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主要用于财务软件的演示应用与维护。另外,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实践性,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会非常有利于实践性教学。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会计电算化实践基地,能够全方位地拓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之路,校企结合,一方面可以让企业提供优秀的企业会计人员为我们进行企业实践指导,以便及时调整中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学生能够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而且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拉近学校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距离。有利于学校了解企业对电算化人才的需求状况,进一步有目的地培养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可以为我们的仿真教学提供教学资料,并可以为我们的部分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从而缩小学校教学和企业实际工作的差距,实现一定意义上的产学结合。

5 结论

在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门化方向的教学中,我们要认清会计电算化的本质,从而使学生掌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过程和方法,要提高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材,仅向学生灌输基础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抓住实践性教学这个核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性教学是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通过仿真的实践性教学,为学生学习理论提供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到的书本知识真正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从而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能否向社会输出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的会计电算化复合性人才。

[1] 邓金娥,周荛阳.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仿真模拟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2007;(11):76-78.

[2] 曾玲芳.新时期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探讨[J].当代经济,2008,(12):126-127.

[3] 程翠凤.会计案例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中的应用研究[J].财会通讯,2007(12).-26-27.

[4] 李长山.浅议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集团经济研究,2007(11X):369-369.

[5] 许青,李艳,王建宏.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19):161-162.

[6] 刘承焕.提高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质量问题研究[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1.8.

Discussion on the status of the accounting computerized in the accounting teaching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has become a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ourses in accounting professional,in some schools,it also was evolved into an independent major or professional direc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rapid rise of e-commerce,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atus of the accounting computerizated in accounting major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Secondary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G710

A

1008-1151(2012)06-0227-03

2012-04-21

黄孜,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电算化实践性会计专业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和审计的冲击
浅议电算化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三自主”学习法在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