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诉求与重构:教师文化建设与创新

2012-04-02李炳煌周宁宁

大学教育科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重构群体个体

□李炳煌 周宁宁

教师文化建设中有很多对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却难以仅凭专业化本身去理解和实现的内容,只能凭教师个体的情感、直觉去感受和领悟,如教师文化理念的构建、教师文化意识的觉醒等等。教师文化建设只有与教师个人的体验融化在一起,才能转化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文化与教师文化建设

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是指以教师为主体的一种学校精神现象和文化状况[1],也是“教师共同遵循并得到内化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日常活动的总和”[2],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态度倾向与行为方式等要素[3]。其中职业意识、角色认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态度倾向是教师文化中的隐性内容,制约、控制并表现为教师特定的教育教学行为方式。教师的“思考是平凡的、有缺点的、不拥有绝对的意义,其本质是把自己最隐晦的灵魂与教育实践进行努力联结并使之相互促进”,“哲学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哲学家,均是他们对人、对教育现象与对自身教育经验深刻体验的基础上建构的”[4]。因此,教师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加深教师对教育实践活动体验的深度,促使教师行为逐步趋向于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高度统一。主要内容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教师文化与社会文化和谐统一。教师文化是社会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子系统,与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发展状况关联紧密。中国文化历来尊师重教,目前虽然优先发展教育,首先必须优先发展教师的观点已经达成共识[5],但具体的教师文化却是散落在单一的形式化、碎片化或者是抽象化的表述之中,与时代特点相统一的教师文化建设并没有成为一个整体,缺乏目标与标准。教育部最近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及即将发布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即可看作是在政策层面对这一状况的修正。教师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理念的形成到理论的提升,从过程的完善到目标的实现,从单一标准的建立到系统文化的设计必然要经历非常艰难的过程。

教师群体文化的制度化保障。按照文化心理学者布鲁纳的解释,文化是一个个体成为团体一分子,共享、参与其意义的公共历程,或者说团体的形成方式即是文化。“一个国家教师文化的特点常常是这个国家文化特征的映射”[6]。对教师群体而言,由于其职业的相对独立性,教师群体文化的理想、社会意义越是被拔得很高,其实践效果愈是难以显现;即使教师群体文化表面上看来显而易见,也不见得深入人心。教师群体本身对其文化要义的认知是零碎甚至缺乏的,教师文化群体认知一直处于弱化的边缘,应当通过制度建设,创设教师群体文化发展环境,保障教师群体职业特性和尊严,引领教师追寻职业幸福。

教师个体文化的创造性生成。教师个体文化是社会文化和教师群体文化影响教师发展的最终落脚点。不言而喻,理想的教师应该把教学看成是一种严肃的智力行为,一种严格的学术行为,一种有益的创造行为。这样的教师会创造出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自然的、批判性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教师本身创造性人格养成,是教师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石。教师文化的个体内化是教师文化建设的根本,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和坚强后盾。“但是,教师个人文化往往不被重视,尤其是在人们对教师合作的偏激强调和热捧下,个人文化甚至遭到了全盘否定,被看成是阻碍教师专业发展和合作文化建设的因素”[7]。在这种状况下,教师个体文化的创造性生成,对于教师文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教师文化建设的当代境遇

教师文化是千百年来教师职业精神的传承发展,是教师价值体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的体现,是教师职业群体共有的气质和追求。长期以来,由于以上认知的不足,教师文化建设一直处在不尴不尬的境遇之中。照观教师文化在理念、制度、精神等方面发展历程,教师文化建设在理想与现实的混沌中有其应然的理性诉求。

教师文化理念忽视。在教师专业化建设过程中,通常是把教师专业化看作是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从教素质,从而成为合格、优秀教师的过程。这种观点以知识和技能等能够“实证”的内容作为教师专业的核心,轻视或者淡化作为教师文化基础的情意发展,从而将教师专业“技术化”。“认知与技能的发展固然重要,但过分偏重可能导致教师沦为教育技术人员”[8]。当教师长期被外部各种理论与范式约束,当教师在各种各样的“改革”所左右而找不到方向迷惘困惑时,“可能会发现,我们被那些外部的期望所围困,这些外部的要求扭曲了我们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9]。因此随着教学时间的延长,很多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影响下形成了难以突破的职业习惯,教师个体职业倦怠感、教师群体保守的价值倾向在现实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教师专业的“技术化”倾向,忽视了教师文化理念的建设,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验不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和生命的意义,普遍处于一种“失意”的精神状态,在表面平静的教学生活下,教师群体中滋生暗长着不平静、不平衡的情绪和职业态度[10]。

教师制度文化单一。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它通过特定的途径,被社会成员共同获得,并必然反映文化的价值、文化的精神和文化的理念。没有文化价值的制度是不存在的,没有制度形式的文化也是不存在的。教师制度文化在协调教师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中介作用,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然而,无论是纵向观察教师教育的历史,还是横向审视社会现实都可以发现,现代学校管理已经越来越科层化、理性化、效率化,即“无孔不入的纪律规约与细则量化的评价体制协力打造学校制度管理的‘功绩’——使学校中所有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有章可循、循规蹈矩的”[11]。在这样的制度规约下,教师的自由、创新等物质因强烈的外部控制而无法得到充分展开,教师制度文化单一化成为不争的事实,其后果必然制约着教师文化建设的生成。

教师精神文化异化。教师精神反映着教师的整体面貌,是教师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它构成了教师文化的内核,决定着教师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深刻影响着教师文化的取向。从孔子开始,人们把教师看得非常神圣,强调“师道尊严”,教师被刻画为沉稳老练的“完人”、君子,缺乏情感,忽视教师的真实生活与精神世界,而且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稳定,贬抑变化,缺少了反思、批判与创新的文化特质。相应的教师文化则表现为教学模式以师授生承为主,师生关系类同于君臣关系、亲子关系,教师主要扮演“传道者”的角色。在新旧观念变革的时期,不同教育理念的碰撞、纷争与结构重组,容易使教师陷入不同程度的价值困惑和迷茫之中,产生选择性困难,从而导致观念的混乱和教育行为的失范。“人们常把‘安贫’、‘乐教’联系在一起来形容教师的崇高,而往往忽略了教师作为自然存在的个体,本身也要追求可靠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保障以及更高层次的生活方式的满足”[12]。教师精神文化的异化必然影响着教师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教师文化建设的创新

教师文化重构需要理论提升,需要在实践中形成发展。教师文化理念、制度与标准、内化方式的重构是教师文化建设的创新的主要路径。

(一)教师文化理念的重构

通常所说的理念,就是把从个别事物中抽象而得的普遍概念加以绝对化,并把它说成是事物的原型,这种永恒不变的理念的总和构成理念世界。基于传统理念的教师文化表现为固化、稳定、封闭等特征。教师文化理念重构,是突破传统的框架,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性特质、课程与教学理解和实施的情境性要求对教师文化发展的重要价值,应当侧重在以下方面展开:

第一,明确教师文化重构指向。教师文化是教师群体在专业实践活动形成中的带有群体倾向与特点的文化,但最终需要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的行为和观念之中,因此,改变教师群体文化必须从教师个体的文化取向和实践开始,尊重每一位教师在教师文化创建中主体地位。第二,体现教师文化的开放性。教师文化理念重构并不是拒斥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不是摈弃原有教师文化中的精华,而是强调关注长期被忽视的现实世界中教师个体的体验与反应,在整个社会文化传承与变革的大背景下建构与时代发展互动的新型教师文化。其三,突出教师文化的创造性。教师文化理念的重构注重教师文化的创造和生成,高度张扬创新的价值与意义,要求主动突破惯性势力和传统,将创新作为教师的专业责任。具体体现为教师个体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及时地吸收和借鉴其他领域、其他学科的新成果与新经验,善于倾听来自社会的不同的声音,在职业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第四,重视教师文化生成性。教师文化是随着教师的专业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断生成的,是一种适应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动态文化。教师文化的生成,应当依托专业实践共同体,在教师群体中以开放与合作姿态形成一种基于共同职业理想的合作关系。

(二)教师文化制度的重构

教师文化制度重构的基本取向在于引导教师文化发展,促进教师文化的内在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统一。教师文化制度的重构,着重在于体现出以人为本、关注教师生命发展的教师文化内在价值取向,引导教师职业行为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教师文化工具性价值取向,形成教师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教师文化制度重构应当强调以下方面:第一,突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价值取向直接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行为方式及其对教育教学的情感态度,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重构教师文化制度应当首先要突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教师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第二,张扬学生主体意识。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是新型教师文化的核心要求,也是教师文化制度重构的基本内容。第三,强调实践能力提升。通过制度建设,形成将学科知识、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浓郁氛围,运用教学反思、继续教育等多种方式,在问题情境中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改善教育教学工作。第四,体现时代特点。引导教师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修养,创新教育方式,改变以升学率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取向,将工作重心转向于教育本身,是教师文化制度重构的时代要求。

(三)教师文化的个体内化

内化是指个体将认同的新思想和自己已有的观点、信念融合在一起而构成的态度体系。最成熟的内化水平称为“自我同一性”,它反映了将内射和认同共同塑造到自我和他人的一致性形象中。教师文化的个体内化是教师个体对外在教师文化的认同、理解、体验和实践。文化是充斥着不同的信念、意向与集体生活的复杂结构[13](P55),因此教师文化的个体内化同时也是教师信念重构的过程。

教师信念是教师个体在其教育教学和人生体验中逐渐形成的对教育事业的价值判断和认识,是“教师的精神家园、生命家园”[14],对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实践、职业文化起着引领和定位的作用。教师信念重构首先需要教师对教育充满信心,对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困惑与矛盾秉持乐观的态度,相信教育能够通过恰当的方式,寻求出改变不利处境的办法。其次是要善于反思教育实践,在不断的反思中逐步形成对教育事业的价值、意义、使命等问题的清晰认识,并成为发自内心的需求,自觉体现生命的内涵和意义。第三,教师信念重构是以教师文化觉醒为前提和源动力。教师文化觉醒是在对教师的存在进行理性探询的过程逐渐实现的,它以正视、提升和深化教师的自我的精神存在和主体价值选择、实现教师积极而自由的生存状态为认识和实践的最高准则与目的[13](P44)。只有当教师的教学行为成为“自觉”的有意识行动,并且经过探索、发现与改变的历程,教师对自身的文化处境有明确的意识和追求,教师信念重构才得以产生和发展。

[1]俞国良.学校文化新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289.

[2]李伟胜.试探教师文化的自主更新之路[J].教师教育研究,2011(5):50-53.

[3]孙春福.教师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主要任务(上)[J].教育科研论坛,2008(10):88-89

[4]唐松林.教师与哲学家——兼论教师通向哲学家之可能[J].大学教育科学,2010(1):54-59.

[5]朱永新.教师是教育之本[N].中国教育报,2011-11-17(A1).

[6]吴玫.试论教师文化的价值与重构[J].天津教育,2011(12):42-43.

[7]李清臣.教师文化的生态意蕴与使命[J].河南社会科学,2008(3):136-138.

[8]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的误区及其批判[J].教育发展研究,2003(4-5):119-123.

[9][美]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0.

[10]车丽娜,徐继存.教师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74-80.

[11]车丽娜,韩登亮.学校制度的规约与教师文化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7(8):30-33.

[12]谭长富,宋旭.基于追寻教师幸福感的教师流动的对策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1-114.

[13]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1.

[14]姜勇.论教师的精神成长[J].中国教育学刊,2011(2):55-57.

猜你喜欢

重构群体个体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