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2012-04-02邱均平

大学教育科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大学评价学校

□邱均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并指出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以及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目前,高等学校大量扩招,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教育质量怎么样?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这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主要特点是长期性与复杂性。它不同于工业产品质量等其他质量问题,因为高等教育产品是人才和科研成果,特别是人才质量的评价是非常复杂的,难度很大。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主要问题在于:其一,评价主体问题。目前,我国大学评价的“指挥棒”仍握在政府手中,政府办校,政府评校,存在既是评价对象又是评价主体,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现象。政府权力不愿下放,导致评价过程中的腐败现象、造假现象屡见不鲜;而国际上盛行的第三方评价在我国受到多方面的压制和歧视。其二,分类评价问题。我们一直坚持“分类评价、同类比较”原则,不同类型的学校应采取相应的评价方法,但目前多数大学评价均对不同类型的大学进行了综合实力排名,未能凸显大学学科、专业优势,整齐划一的综合评价标准一方面导致社会对大学的认知模糊,另一方面抑制了学校的特色发展。其三,评价指标及权重。在目前所发布的大学评价中,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主要包括人才质量评价、科学研究评价及声誉评价,由最开始的单一评价学校科研能力,发展到教学与科研两者并重,到现在的教学、科研、社会影响力三方面评价,评价的指标在不断扩展,但权重的设定也愈显复杂,评价指标与权重的科学性、系统性有待提高。其四,重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人才评价的问题。在评价过程中,量化的数据往往能进行直观的描述,并且较易获取,因此很多评价工作过程中重视定量描述,轻视定性分析。评价是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过程,重定量、轻定性必然导致评价结果的误差。人才质量的评价十分困难,因而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针对以上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第一要解决的是评价主体的问题。评价主体多样化而且强调第三方评价是必然趋势,也是客观需要。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和目的确定相对应的评价主体,政府管理部门、高校和具有独立法人的第三方评价机构都可以成为评价主体。政府管理部门主要是行政审批评价和工作评价;为高校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参考的内部评价,可由高校自行组织,并结合不同的大学评价获取高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推动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为学生及家长、社会用人单位提供高校信息的大学评价,要求高校信息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应由没有利益冲突的第三方——独立于政府管理部门和高校的法人单位对高校进行全面评价,确保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公平。为了适应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发展需要,我们单独注册了“武汉金平果科教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这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评价机构。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服务对象和目标的需求,尤其是第三方评价,能客观地反映高校的实力,为社会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同时也为政府决策和管理科学化服务。但值得注意的是,多方参与大学评价也会相应地引起评价过程的混乱、无序。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元评价机制监督评价,以确保评价活动的规范性、评价过程的公正性与合理性以及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第二,坚持分类评价原则,强调学科专业评价。我们评价中心进行的大学评价一直坚持分层次、分类型、分地区、分学科专业开展评价工作。我们区分重点大学、一般大学、民办大学(含高职高专、独立学院)三个层次,分8种类型(综合、师范、民族、理工、农林、医药、文法、艺体类大学)、31个省市等地区进行评价,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这是因为不同的高校有其不同的定位,并非所有的大学都要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身,而有不同的重点和特色。大学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因此,大学评价应着眼学校特点,关注学校特色发展,尊重学校自身定位,对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分类评价,对同类型大学进行比较分析。目前,有的大学评价中,将我国的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专业型大学及教学研究型大学,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制定不同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并进行分学科、分专业的教育质量评价,为社会提供学科与专业实力排名,凸显学校优势学科、专业。同时,结合地域性特点,分省区评价,对同一地区的大学教育质量进行评价。总的来说,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结合学校特点、区域特点对大学教育质量进行评价,突出学校特色。

第三,在大学评价中,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是关键,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针对不同的评价目标,必须采取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高等教育质量涵盖了教学与学术、研究与学者、教职工与学生、设施与学术环境等,教学与学术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国内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各有不同,大多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作为一级指标,有的评价机构在其中加入学校的综合声誉作为一级指标,但所占权重比例较前两者低,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权重比例几乎占了“半壁江山”,它们之间的权重比相差不大。学校声誉尤其是学校的学术声誉能够反映一所学校的底蕴与实力。国外的大学评价中,学术声誉这一指标相当重要。另外,教育国际化与全球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评价中心引进国际化指标,将中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ESI论文数、ESI-TOP论文数、Science&Nature论文数等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交流性与开放性的同时,找寻与世界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的差距,积极探索发展之路。

第四,教育质量评价是一个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的复杂过程。教育质量评价过程中,要强调质量,凡是涉及到质量的指标我们都给予了较高的权重。对于数量型数据要确保其准确性与有效性,因为数据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目前,教育评价所选取的均是较权威、客观、准确性较高的数据库中的数据。但很多教育数据库中的数据更新较慢,存在滞后和不全面的问题,影响了评价的及时性。因此,教育数据库要及时更新数据,为评价机构提供最新鲜的信息资源与评价数据。在今后的评价中,我们既要重产出也要讲求效益,既要重视科硏成果也要重视培养人才的质量表现,要把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摆上突出位置予以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大学评价学校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学校推介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