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2012-04-02华平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评教青年教师教学质量

华平

(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1号”文件,决定实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教育部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质量工程”是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质量工程”重点建设的六个项目之一,是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原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在教师。”[1]目前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其中30岁及以下年龄段教师比重占28.4%,40岁以下教师所占比重达到68%,超过普通高校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二[2]。青年教师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力量,相应地,其教学能力和水平是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普通高等院校的青年教师绝大部分为非师范类毕业,缺乏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差异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教学质量。

高校为保证教学质量,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如岗前培训、教学督导等等,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不容乐观。为此,笔者从目前青年教师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高校青年教师现状

(一)青年教师的优势

青年教师明显的优势:他们学历层次高、精力旺盛、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善于运用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新思路来解决新问题,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后备力量和主力军[3]。

(二)存在的问题

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青年教师的教学情况,笔者分别通过学生评教统计、课堂听课、听取学生反馈以及对其他学校调研等途径进行了调查分析。总体而言,大多数青年教师能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但教学效果不理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角色转变不够及时到位

青年教师刚走出学生时代就进入教师的行列,没能从学生思想观念意识行为等方面真正转变过来,心理和行为还没有适应教师角色规范化的要求,不能主动地按教师角色的行为模式行事,实现角色的转变,说话一副学生腔,办事一股学生气,生活作风自由散漫,对学生的不良习气不加以纠正,认为只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就会有亲和力,毫无原则地附和学生的观点,长期下来,不但没有亲和力反而丧失了教师的威信。

2.教学基本功薄弱,缺乏教学实践经验

(1)授课内容和方式把握不准

对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的准确把握是一名教师必备的基本功。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绝大多数新加入高校教师队伍的青年教师都是非师范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因此,不能对授课内容和方式正确把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青年教师授课中普遍的现象,不善于和学生双向交流,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学生的思维被束缚在教师预设的思考轨迹中,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启迪;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好,内容过多或过少,讲课遇到自己有体会的内容就过多发挥,甚至离题。对不熟悉的内容,就不敢展开,一步不敢离开电脑,整个课堂时间完全对着电脑读“文章”,只是把书本上无声的文字转化成有声的语言,突不出重点和难点。更谈不上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2)教学语言能力欠佳

教学语言是教师与学生最好的也是最主要的交流工具。它包括讲授知识所运用的有声语言和与之相应的无声语言,后者又包括教师与学生特有的交流手段——板书和表现人行为举止的形体语言两大类[4]。许多青年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只要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即可,岂不知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整洁有序的板书、一举手一投足所彰显的学者风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很多青年教师讲课语调了无起伏,毫无感染力,讲解苍白无力,毫无激情,课堂气氛沉闷乏味无生命力,学生听了昏昏欲睡。有的青年教师板书事无巨细写得很多,见缝插针,毫无顺序,书写又潦草无序,以致板面杂乱无章,主次不分。另外,有的青年教师衣着随便马虎,与教师身份不相称,举手投足吊儿郎当,和教师风范大相径庭,这往往也会失去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同样影响教学效果。

(3)多媒体使用不当

由于青年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与水平较高,加之目前很多高校提倡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得高校课堂呈现多媒体课件泛化状态。笔者在听课中发现,许多青年教师不管课程是否适合,就盲目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尤其有些课程涉及的是逻辑性很强的推理过程,如公式的推导等,就不该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因为多媒体的特点,容易使学生来不及消化吸收,无法很好地理解与掌握有关推导过程。有的教师虽然使用多媒体,但没有经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其课件内容仅仅是教材文字的电子翻版。

(4)教学经验缺乏

一个优秀教师不仅应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教学技巧,一定的实践体验,这样才能以有效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由于大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其经历都十分单纯,刚出校门又再返校园,从当学生到当教师。除了师范专业的毕业生之外,高校青年教师一般在读书期间没有考虑过从事教学工作,更没有从事过教学实践,缺乏教学实践锻炼,教学实践经验有待积累。

3.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高校所招聘的青年教师很多是从高校到高校,来校后来不及充电就迅速进入教学角色。虽然这些青年教师有足够的理论知识,但不懂得这些理论知识怎样和工程实际相结合,更不熟悉专业设备,所以讲课只是纸上谈兵,枯燥乏味,没有深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缺乏

有些青年教师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对课堂违纪行为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上完课就一走了之,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课后答疑等工作应付了事,从不进行教学总结;有的青年教师更是把教师职业作为“保底”工作,在外身兼数职,一心数用。个别青年教师沾染了社会一些不良习气,仪表不整、上课抽烟接电话,迟到早退等等[5]。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而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影响学生的重要条件。学生一般只会对有威信的教师的课认真学习,听从他的劝导。

5.重科研轻教学

有些青年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搞科研、写文章、出专著方面,至于教学,只满足于完成工作量,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则一概不问不顾。

二、原因分析

(一)人才引进重文凭轻教学能力

学历高,对专业理论知识有较广泛的认识和理解,这为搞好教学提供了坚实基础,对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是极其有利的。引进高学历、高学位人才到师资队伍中,对加强教学、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校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高学历、高学位人才的数量与学校教师总数之比又成为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的评估指标。为此,不少用人单位通过引进高学历人才作为目前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之一。

但据文献[6]统计和笔者了解到的情况:硕士博士毕业与本科毕业的青年教师教学综合得分很接近,即差异不大。据学生反馈的情况,有的硕士、博士的讲课水平还不如本科毕业的青年教师。这说明学历越高不一定教学能力就强。因此,在引进人才时,不仅要追求高学历,同时也要综合考虑教学能力的因素。虽然高校招聘大学毕业生时要经过试讲程序,但试讲只能看出其是否具备从教的基本素质,试讲时间一般只有一节课,这么短的时间也很难判定其教学能力如何。

(二)教师培养缺乏科学化和制度化

很多用人单位对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实行了岗前培训制度。但目前这种培训具体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可操作性,不能有效地结合教学实际,培训方法单一,基本上都是采取以理论为主的“注入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缺乏切实有效的实践过程。而且这种培训的终结仅仅停留在对新教师的书面考试上,缺乏教学实践考核环节。许多新教师思想上并没有重视这种培训,只是满足于能够60分过关而已。青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明显表现出教学基本功和经验不足。针对这种状况,很多高校实行了“青蓝工程”,让经验丰富的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但笔者了解到,不少学校的“青蓝工程”流于形式,只是一种“形象工程”,没有经过科学化和制度化管理。所以没有真正起到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作用。

(三)评教制度缺乏系统性

学校虽然出台了教学质量评教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教学的监控作用,但只停留在获得教师的教学得分,没能对考评的每项指标详细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不利于青年教师发现自身教学的优点以及存在的具体问题,以便于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也没有组织有关专家帮助青年教师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和找出改进的方法。所以这样的评教没有能真正达到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保证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政策导向重科研轻教学

高校部分青年教师缺乏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求实奉献的精神。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实际培养方面,更注重学历层次提高,而忽略业务素质、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的培养,虽然学校也曾开展师德教育,开展师德标兵、我最喜爱的老师等评选活动,但流于形式,在考核、晋升职称、进修和出国交流、奖励等方面,只注重科研成果、论文发表数量,忽视教师职业规范和素养。对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则不够重视。在这种政策指导下,部分青年教师就会把重心放在搞科研、写文章、出专著方面。在青年老师中甚至流传着一些说法:“上一门课还不如写一篇文章”,“上课是干苦力,搞科研是名利双收”[7]。至于教学,只要完成工作量就可以了。在这种思想的驱动下,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呈现出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也就不奇怪了。许多老师认为,由于教学质量考核的软性特征,使得高校教学成了一种“良心活”。

三、对策

(一)科学完善培训方案,提高培训效果

1.完善岗前培训制度

岗前培训是青年教师踏上教学岗位前的第一课,旨在使教师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和要求,熟悉高等教育的法规,掌握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提高职业道德素养[8]。对其日后的教学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凡新任教的青年教师均须参加这一培训。但由于目前的培训存在着以上所述的种种问题,所以培训效果甚微。笔者认为有必要认真研究和完善教师岗前培训制度,改革目前岗前培训的形式化、表面化,应精心设计,目标管理,形成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规程。例如使岗前培训的各种理论知识尽可能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增加教学基本功训练、教学名师讲座现场观摩教学、模拟课堂教学等各种实践教学机会,使新教师上岗前能积累一定的间接教学经验。另外,岗前培训考核除了书面考核以外,应增加教学实践环节,考核成绩应记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职务聘任的依据之一。

2.加强基本功训练

由于目前不少高校一般来应聘的多为应届毕业的博士生或硕士生,且大多为非师范毕业生,他们的科研水平较好,但教学能力没经过系统训练,仅仅经过高校的岗前培训即匆匆上岗。在教学过程中明显表现出教学基本功不足。笔者认为对于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必须要树立系统培训的观点,不能只满足于岗前培训。例如青年教师多媒体教学使用失当的情况,学校必须要有教学能力好的教师对其进行随堂指导,或者开展一些观摩活动,引导青年教师深入分析教材,以掌握板书与多媒体运用的最恰当的度,使青年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合理运用多媒体。

关于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可以通过组织听教学名师示范课等形式加强,学校也可以建立专门的教学中心,提供教师一定的关于教学的视频、音像资料,以便教师能够随时进行学习[2]。

(二)完善“青蓝工程”实施过程

“青蓝工程”是学校对青年教师配备素质高、责任性强、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作为指导老师,全程负责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目前很多高校实施了“青蓝工程”,但大多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取得“青蓝工程”培养效果。笔者认为,要真正发挥导师的“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在导师的指导下,教学水平真正得到提高,使“青蓝工程”行之有效,必须制度化、规范化。例如,为青年教师选配好导师后,校方、青年教师和指导老师三方签订培养协议,在协议中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比如青年教师第一年不上讲台,跟随导师做一年助教,随堂听课、批改作业、答疑辅导,在导师指导下教授部分章节等等,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对照协议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与教师业绩挂钩,对带教成绩突出的导师和进步显著的青年教师进行奖励和表彰,作为晋升和聘评的条件之一,并在评优评先等方面要给予优先考虑,考核不合格的青年教师则延长培养期,并与业务考核挂钩,直至考核合格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青蓝工程”实施效果。

(三)完善管理制度

1.改革职称评定制度

应增加教学考核比重,实行教学要求“一票否决制”。可以避免青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迫使青年教师把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

2.完善评教制度

(1)确保评教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对教学效果最有发言权的是学生、同行专家和教师本人。但三方所处的地位不同,考虑的问题不同,标准不同,导致评价的侧重点不同。所以,评价不应有哪一方决定,应由三方的评教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测评。

目前,很多高校实行了学生网上评价制度,一般在学期末进行。这种评教实质是由学生对一个学期来教师教学印象的一个总体测评,并不能及时和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和纠正问题,而且学生个人素质、个人标准等的个体差异,使评教的结果不尽客观和公正。同行专家评教,可通过建立院级督导制[9]实现。它比校级督导的评教更科学有效。院级督导是由本学院的精通本学科专业、教学经验丰富、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组成。他们通晓本学科知识,只要对青年教师随机听课,便能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如概念是否正确、重点是否突出、逻辑是否合理、组织是否科学等等,并能及时地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2)明确评教的目的。不能只注重评教的形式,对评教的结果也应该及时反馈给教师,并组织专家帮助青年教师进行分析、总结,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评教不合格的青年教师给予停课,降为助教身份,配合所委派的指导老师的教学工作,直到考核达到规定的要求才能重新取得主讲资格。对于考核优秀的青年教师给予奖励,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四)加强思想教育,重视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

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归根结底在于教师本身。只有本人从思想上热爱教育事业,才能自觉地投身于教学工作,才能积极有效地注重自己教学能力的提高,所以要从思想上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育,改变高校思想工作“重学生轻教师”[10]的状况,教育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只有具备了高尚的思想情操,才能不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耐得住寂寞,能抵御各种不良诱惑。另外,由于青年教师和高校学生在年龄、阅历、经历等各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的举止、言行、思想品德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只有德才兼备的老师,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只有具有威信的老师才能使学生产生信赖感和崇敬感,这样的老师在课堂上就有亲和力和影响力,也能增强学生认真听课认真学习的兴趣。

(五)实行实训制度

青年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经过工程实际生产锻炼,他们的实践经验和能力非常欠缺。特别是工科院校,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企业生产实际经验,对理论知识理解透彻,才能在讲解时理论联系实际。没有一定企业实际生产经验背景的老师,上课只是纸上谈兵,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所以,对于刚进入高校的青年教师,有必要先去专业对口的企业锻炼至少半年到一年,进入车间,和工人师傅一起倒班,虚心向工人师傅学习,以获得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四、结语

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保证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制订科学培养方案,树立系统培养的观点,完善人才引进、职称评定和教学质量考核、奖惩等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刘诚芳.高校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2007(6):212-216.

[2]杨燕,沙润.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问题分析与对策[J].教学研究,2007,30(2):132-135,164.

[3]徐凤,李俊峰,唐艳娟,等.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适应期”角色转换问题的探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7):216-218.

[4]吕丽艳,刘伯阳,姚淑娟.浅析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2(7):832.

[5]张春燕.浅谈怎样树立高校青年老师的威信[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9):3 076.

[6]杨莉,石焕焕.广西普通高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分析及培养问题的研究[J].高教论坛,2006(6):136-140.

[7]柳薇.高校青年教师如何提升教学能力[J].时代教育,2007(7):1-3 .

[8]章新.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的制度化保障机制[J].云南教育,2001,19(25):52-54.

[9]侯锐.高校院级教学督导工作的若干特点[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67-70.

[10]许克维,陆有为,许芝祥.重视青年教师培养保证教育教学质量[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8(3):113-114.

猜你喜欢

评教青年教师教学质量
地方高校教学评价指标制订与评教数据分析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高校学生评教的问题与对策——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