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理论的又一次探索
——《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评介
2012-04-02李晓亮
李晓亮
(西南大学文献所,重庆 400715)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从萌芽到产生再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文字是如何从孕育到产生,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这一直是文字学界试图要回答的问题。但是无论是目前使用的意音文字、字母文字还是现在已经不再使用的中国的甲骨文、埃及象形文字等古文字都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文字系统,跟文字创制初期的面貌已经相去甚远。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虽然与汉族同根同源,但是由于山水阻隔,长期远离文化中心,很多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有些还创制了自己的文字。这些文字大多属于自源文字,创制的绝对年代虽然可能不及汉字,但是其文字的面貌比甲骨文还要古老,因此被称为原始文字。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文字有些还在使用,是活态的。因此,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是研究文字发生、发展的珍贵材料。
邓章应先生的专著《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本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进行全面考察的著作。全书以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为材料,着重从文字学的角度讨论了原始文字的产生、发展及流变。此书于2012年5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它是由邓先生的博士论文修改扩充而来的。
《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全书的主体共分为三部分,现将各部分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第一部分以“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为题。文字在产生之前要有一个漫长的孕育期,文字产生神话的流传表明这些民族认识到文字的重要性,为文字的产生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原始记事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为文字的产生做了物质上的准备。文字产生的标志是文字系统的产生而不是符号的产生,符号只有在一定的文字系统之中才有意义。我们把文字系统中的符号称作字符。字符应该具有离散性、特异性和符号的联系性三个基本特征。邓先生在谈到字符产生的时候,创造性地提出了造字机制的理论,认为字符并不是一次产生的,它可以分为初造字和新造字两个层次,初造字和新造字分别通过仿拟机制和参照机制创制的,从少到多,直到形成整个文字系统。本部分最后谈到文字产生的动力,邓先生认为文字产生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具体原因又极其复杂。
第二部分以“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发展”为题。在这部分作者谈到文字系统的发展、字符构字的发展、符号可拆分度的发展及字符规整化、文字变体的产生等几个问题。从整个文字系统的发展来看,任何一种文字都是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文字刚开始产生的时候可能跟语言的关系并不大,但当人们有意识地用文字来记录语言时,文字系统当中的字符必须与语言中的成分相对应。实现这一目的无非两个途径:一是造新字;二是同音假借。而假借的大量出现也促使形声字的产生。至此,文字系统日臻成熟。从单个字符的发展来看,仿拟机制从原形仿拟到特征仿拟,从实体仿拟到虚拟仿拟,从常形仿拟到变形仿拟。参照机制的发展体现在采用变化基字、添加不成字部件、会合成字等新的参照造字的手段。两种机制的发展使得字符形态趋简,字符之间又相互联系,符合文字的经济性原则。除了文字系统和字符的发展之外,字符的内部需要进一步切分,字符的外部需要规整化。随着民族的迁徙,同一种文字会在不同的区域内形成不同的变体,如果这种变体数量越来越多,就可能分化成不同的次文字系统。
第三部分以“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流变”为题。原始文字最终不外乎两种发展方向:一是逐渐消亡;二是走向成熟。文字只是文化的载体,文字的消亡可能是由于另外一种强势文化介入,也可能是因为这种文字长期局限于某个特定人群,不能为全民所使用。文字的成熟可能是因为文字使用范围的扩大,这包括文字使用人群的扩大和文字涉及内容的扩大两个方面。具体到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有的文字在产生后不久就消亡了,有的文字在很短的时间内从原始象形文字发展到表音文字。这说明文字的发展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发展的方向也不是单向的。
纵观邓先生的这本专著,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首次全面地考察了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概况,并以此为材料研究文字的产生及发展的理论。西南地区处在多种文化的交叉地带,也就是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藏彝走廊”地区,各个少数民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一些民族还创制了自己的文字。在此之前,从20纪初至今有多位学者对该地区的原始文字做过调查研究,且著作颇丰。但是对西南地区的原始文字做全面考察的专著比较鲜见。难能可贵的是,邓先生不仅利用现在已经出版或发表的论著当中刊布的材料,而且实地走访原始文字的使用者、原始文字书写文献的整理者,调查、收集文字产生的神话,了解文字使用的现状及流传背景,将文字学的理论与民族学的田野调查相结合,极大地拓展了研究的领域,引进了新的研究方法。
李零先生的字素理论和王宁先生的构形理论都是以汉字为研究对象的,但邓先生却采用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原始文字为材料,相形之下,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材料更鲜活,有些现象是汉字当中所没有的,给文字学理论的研究增加了新鲜的材料。
(2)从文字系统和字符两个方面探讨文字的产生。众所周知,文字的产生是一个漫长过程,文字的产生应该以文字系统的产生为标志,单个字符的产生肯定不能算作文字的产生。但是文字系统的产生是以一定数量的字符的产生为基础,而文字系统的产生会促使字符数量的迅速增加,进而使文字系统走向成熟。因此,文字系统和文字系统当中的字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邓先生从文字系统和字符两个方面去探讨文字的产生是科学的,也是前辈学者很少论及的。
(3)创造性地提出了造字机制的理论。作者在谈到字符的产生的时候,首次提出了造字机制的理论。我们以前大都用“六书”来解释字符的产生,但是“六书”只是将字符看成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而没有将字符放在一个文字系统中去考察。最初的字符是依靠仿拟的方式形成的,当一定数量的字符产生之后,文字系统就初步形成,最开始形成的这部分字符称为初造字。当文字系统初步形成之后,字符的产生将不再是无序的,不再是单单采用仿拟的方式产生,新字符的产生会参照文字系统中已有的字符,后产生的这部分字符称为新造字。邓先生的造字机制理论运用了系统论的观点,试图打破传统文字学理论的框架,对解释文字的产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4)讨论了合文的发展方向。合文是指两个以上的字合写在一起,形式上仿佛是一个字,但是却是两个或几个字书写的简省形式,这是汉古文字中的一个概念。邓先生将合文当作文字发展的一个阶段,认为文字在初创时期产生的字符都是不易拆分的文字画,称为准字符。而当文字系统发展以后,这种不易拆分的文字画会演变成实际上已经是独立的字符,但是仍合写在一起的合文。邓先生说:“合文可能进一步向独立字符发展。原始文字的合文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分开独立的两个字符,一个是结合得更紧密而成为一个字符。”对这一观点,很多学者持反对意见,认为汉古文字的合文绝没有发展成一个字的现象。但是我们认为,此处的合文跟汉古文字的合文虽然形式相同,但是实质是不同的。汉古文字的合文是在文字系统已经成熟以后产生的一个现象,而原始文字的合文则是文字在初创时期所经历的一个发展阶段。因此,对于合文发展方向的讨论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字初创时期的面貌。
邓先生的这本专著在文字学的诸多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作为一种新的尝试,不免会有一些不足。
(1)造字机制理论不完善。比如,初造字中有一些非象形符号,而这些符号不是通过仿拟机制产生的。还有初造字与新造字的术语本身有矛盾等等。一种新的理论的提出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去检验、修正。邓先生的造字机制的理论产生以来,白小丽在其硕士论文《古代两河流域乌鲁克原始楔形文字与殷商甲骨文造字机制比较研究》中对造字机制做了部分的修订。她认为,初造字的产生,不仅用到仿拟机制还有吸纳机制。这是对造字机制的一个补充。刘红妤的硕士论文《傈僳竹书与纳西哥巴文造字机制比较研究》、李俊娜的硕士论文《女书、假名初造字比较研究》、李晓丹的《试析古壮字造字机制》把造字机制的理论运用到傈僳竹书、哥巴文、女书、假名、古壮字等更多的文字当中去。此外,对造字机制理论的背景渊源的探讨、术语的规范、内部的细化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材料的使用不平衡。本书以西南原始文字为题,但是材料的使用并不平衡,东巴文、水文的材料使用最多,而像他留铎系文字、达巴文、沙巴文的材料使用较少。当然这与东巴文、水文的研究成果比较多,而其他文字的研究成果比较少有关。因此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原始文字,特别是目前研究涉及比较少的、研究深度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学者去研究。
但瑕不掩瑜,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很大的命题,邓先生的这本专著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它为我们解释文字的产生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我们认为,这是邓先生这本专著的最大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