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课程教材分析与校本教材开发初探
——以陕西省高中教材为例
2012-04-02邵媛
邵 媛
(陕西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世界多个国家进行了高中艺术课程的改革,我国直至199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美术课程才理所应当地进入了普通高中的课程体系。从2001年开始,我国教育进入了课程改革阶段,新的课程以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为基本理念,尽量满足学生多样发展的要求。在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中,学生可选择“美术鉴赏”、“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和“现代媒体技术”五个系列九个模块的美术知识。工艺、设计并为一个系列,工艺即是其中的一个模块。作为基本的美术课程模块,工艺课程有着自己的教学目标,能体现特殊的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方式,既有自己的独立性又与其他模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是计算学分的基本单位之一。
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对“工艺·设计”系列的学习成就标准有这样的描述:(1)积极参与设计或工艺活动。(2)恰当地使用设计或工艺的术语,从功能和审美的角度,以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两件以上的设计作品或工艺作品。(3)了解设计基础和主要设计类别的常识和基本技法,建立初步的设计意识。(4)灵活选用身边的材料,运用各种工具和加工方法,根据功能和审美的要求,有创意地完成一件以上的设计作品或工艺作品。(5)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设计作品或工艺作品进行评价。(6)在设计与制作活动过程中表现出耐心、专注和计划性。(7)在研究性学习之中,学会处理一个设计或工艺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问题。
一、教师与教材的关系
伴随着课程改革方案的颁布于课程标注的设定,高中美术教材的编写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状态,迄今为止,各个出版社发行的美术教材已经在全国三十多个地区使用。
教材是教师应用最多的教学工具,教师是教材的具体执行者,教师对教材的态度与研究方法影响着教学的进行。教材研究是教师教学的最基本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教材。对于教材概念的界定,在以往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往往认为教材就是每位教师手里的书本教材,但现代教学观认为:教材是一切服务于师生教学的因素。从教材表现形式的角度看,教材既包括以教科书为主体的图书教材,又包括各种视听教材、电子教材、网络上经过加工和组织的信息以及来源于生活的现实教材。[1]
在现代教学观念下,教师不能固守教科书,特别是在新课标教科书编写建议中强调教材的多样性,注重教材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注重教材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教材的地区差别,使教材能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这样才能体现新课标的教学观念。所以在当今教育形势下,教师的教学观与教材观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特别是在现今读图时代,美术教师要不断地对教材作以研究,对教材内容、效果不断进行反思,完善教材的开发。
对于教材的研究,其目的是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掌握,包括准确地把握教材结构,理解教材深度,领会编者意图。依据本地区、本学校条件及师生情况合理地选择教材、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同时突破文本教材,充分利用当地美术资源开发校本教材。
二、高中工艺课程教材分析
1.高中工艺课程的主要特征
高中阶段的工艺课程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设计·应用”相衔接,较之义务阶段来说有了更深的拓展,主要表现在:
(1)含义的拓展。在义务教育阶段,“设计”中包含了工艺美术的元素,“应用”,则是指学生利用各种材质来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而高中课程中工艺的含义理论性加强,更加贴近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将设计和工艺分开作为选修的模块,增强了知识性与特定技能的学习。
(2)内容的专业化。义务教育阶段的“设计·应用”课程往往是为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而设置的,更多地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高中阶段则加强了知识的专业化。如工艺严格的制作过程与制作理论。
(3)实践的生活化。不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阶段的此类课程,都注重在实践方面贴近学生的生活。高中阶段则贴近社会方面多一些,这是为了高中生在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同时也为准备从事此类专业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传统工艺在生活中的应用等。高中既是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知识、适应能力的一个延伸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成长过程。
(4)现代与传统并重。在高中阶段的工艺课中,无论是哪个版本多半内容都归于介绍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在介绍、鉴赏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更大限度了解并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在实践的内容上注重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如“用民间传统工艺蜡染制作沙发的靠垫”。
2.把握教学要点
艺术是人类最基础、通用的语言,学生必须要有艺术鉴赏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而这些是需要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出来的。艺术文化和民族是不可分的,大多数有特色的艺术文化总是一定民族的文化,越是民族的也才是世界的。工艺美术带有明显的民族性,各民族的工艺文化都集中反映了本民族对美的追求。[2]充分使学生认识文化的民族性,这是本学科教学的一个要点。其次,把握工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也是教学的要点。工艺不仅仅与设计等美术门类关系甚为密切,同其他学科也有着一定的联系。例如与科学,古希腊完美的雕塑中很多就运用了黄金分割比例;再如与音乐之间,工艺与音乐作品都能显示出节奏美与韵律感。教师可以将这些关系运用到工艺教学中,使学生理解学科之间的联系,充实教学内容。
3.工艺教材的编排与教学目标的设定
在教材的编排上,各个版本的教材都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有代表性的工艺作品。具体每单元、课时内容还包括对相关工艺的基本介绍及配图、工艺制作的流程及思考交流、活动建议等等。如此编排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体了解高中工艺课程的基本内容,了解大量的工艺门类,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技能上掌握工艺制作的基本步骤与流程,能够从事简单的工艺艺术创作。
4.教材重点与难点
高中工艺课程针对高中生的知识含量,重点是通过展示大量的工艺作品来使学生了解工艺的性质、了解工艺作品设计、制作的一般流程。难点是在讲解的过程中融入对中国文化的阐释。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民族的伟大,体会深刻的文化内涵及哲学内涵是有难度的。
5.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
在工艺课程的教学中,第一鉴于美术学科教学的基本特征——视觉性,第二鉴于传统工艺与学生当今社会生活距离稍远,所以教师要结合大量的图片教材来阐释,更好地将讲授法与呈示法相结合。在实践的教材中,一定要使用示范法将工艺制作流程为学生进行演示。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从教材出发综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评价的方式上,注重多角度、多主体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语言上以鼓励为主。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用专业术语评价作品,如“材质”、“色彩”、“均衡”、“统一”等。同时在实践技能的评价中,教师不仅接触到学生创作的成品还能接触到学生的半成品,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步骤,要善于在过程中加以评价引导。
6.教材资料的收集
工艺课程资料的收集不同于其他学科。如工艺中的材质对工艺的发展、工艺的审美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理论讲解中更多的需要实例来证明,这些实例不仅需要教师收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有代表性的图片,而且需要有更多的实物能使学生亲眼看到、亲手摸到。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工艺的美。同时教师要准备实践的资料,如陶课的陶泥、制陶的工具、彩绘用的颜料等等,或是一些已制的半成品,也可以带学生去一些陶艺工作室进行活动。此外教师还要给学生布置资料收集的作业,因为如果对此种工艺无所了解,只听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示范,很难动手进行制作,所以学生也要收集有关此工艺的自己感兴趣的文字图片,也可以收集其他资料作为补充。陕西省民间工艺种类繁多,一些在制作上也比较简单,如陶艺、剪纸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三、陕西省工艺校本教材的开发
开发工艺校本教材要具有浓厚的地方本土特色,这是实施活动课、手工课、兴趣小组的重要开发策略。开发的校本教材及课程里既要有本学科的内容,又要融合其他的文化因素,特别是对于民间文化的理解;同时既要有规范性的内容,也要有探索性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观,而不是狭隘的民族优越性。
陕西民间工艺美术校本教材开发纲要
1.开发的背景
陕西省是我国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具有巨大的文化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其中民间工艺美术是文化遗产中的一枝独秀,它涵盖了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民间艺术家凭借他们的直觉、印象,最重要的是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创造出朴中见巧、粗中有细的艺术品。提及陕西的民间工艺美术,包括剪纸、泥塑、面谱、皮影、花馍、脸谱等等。作为陕西民间工艺美术的这些奇葩,绽放着独特的色彩。对此方面教材进行开发,能充分反映出学校对陕西省教材资源的开发热情,对民间美术文化的重视。
2.教材开发的意义
通过校本教材的开发及教学的实施,在教学资源上丰富了教材的内容,能够提高陕西学生对本地区的民族自豪感与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养成良好的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工艺美术能力的发展。
3.总体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陕西省文化遗产、民间工艺美术门类以及各种工艺的制作流程、表现意义以及思想传达。
(2)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思路。
(3)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树立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转而启发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4.课程实施的可能性
首先此课程是基于陕西省文化遗产课程资源的开发。陕西省的初高中学生对陕西省的民间美术本身已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有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所以会对民间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同时一般的美术教师都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多多少少对本地区的工艺美术有所提及,特别是有些教师在民间美术教学时带领学生进行多次参观、学习,比较熟悉此类教材的开发。最后是学校也比较重视学生的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校本教材开发实例:
《陕西民间工艺——马勺脸谱》
(1)马勺工艺的发展源流。
(2)马勺工艺的基本制作流程。
(3)活动建议:到宝鸡学习马勺的制作过程。
(4)练习创作:制作一个马勺脸谱作为家中陈设工艺品。
(5)思考交流:同其他学生交流之作的体会。
国家的“一纲多本”与“校本教材”的理念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运用不同教材的现代教材观。对教材更好的分析以及对本地区可利用的教材资源作以研究,能使得美术教学更加有效。被多种传统文化深深扎根的陕西沃土,蕴含了其他地区所不能及的工艺教材内容,教师要深深挖掘教材资料,充实教学,既符合本地区的教学情况,达到教学目标,也能使陕西工艺传统得到更多的精神认可与技艺传承。
[参考文献]
[1] 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38.
[2] 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