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语境下大学生阅读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2012-04-02苑世芬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2年6期
关键词:书目危机读书

苑世芬

(南京邮电大学,210046)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谁也无法否认,阅读在当代遇到了重大危机。就像一切重大危机一样,它的表面现象不是萧条,而是极度扩张。网络上的阅读那么方便、那么丰富、那么快捷,越来越多的人沉迷其中,兴高采烈地告别了那个需要排队借书、细心摘录、长久品味的传统阅读时代。”[1]信息、科学、技术推动社会日新月异的进步,成为这个时代备受推崇的宠儿,在“人机交互”的作用下,人类的创造力、科技创新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但是,在信息、科技的全面覆盖下,人类开始逐步回归被忽视的一个重要领域:精神和灵魂的构建。也正因为如此,近些年对人文教育的需求与呼声愈加强烈,而让阅读回归经典阅读正是解决人文精神危机的重要途径。

1 信息化与大学生阅读危机

近年对于当代大学生乃至国民陷入阅读危机的描述在教育界、文学界、图书馆界均有大量研究成果,基本达成共识,认为当前大学生阅读趋向于功利化、娱乐化、随意化、碎片化、泛化。“文章取代了文学,报纸取代了书籍,图像取代了文字,散漫随意的浏览取代了一唱三叹的品位,名著被浓缩成故事,古典被现代化为白话,历史的智慧被演绎成戏说……阅读成为一种别样意义的孤独”。[2]

对于我国当代的阅读危机,固然有教育体制、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但是放眼世界,引起这场阅读变革的主要因素仍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进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新媒体阅读终端的不断涌现,手机、ipad、手持阅读器、移动电视,使阅读变得触手可及,无处不在。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与急速更新已经彻底模糊了知识与信息的界限,亚马逊、谷歌等帝国式图书馆的建立使人们可以将全世界的图书收入囊中。在这个极度扩张的信息社会,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宝贵而有限的,所以人们只能快速地浏览,不停地跳跃似地查找、搜索。极度膨胀的信息也引发了人们越来越多的焦虑,不停地刷新和浏览门户网站,以期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最有价值的信息,伴随这种焦虑的是内心的浮躁与不安,在这种环境下,一杯茶、一本书的细品慢读自然成为奢望。

对于大学生来说,求新、求异是他们这个年龄的共同特性,在经历了数十年寒窗苦读的忍耐之后,进入大学等于迎来了全面的自由与解放,轻松、娱乐、新、奇、异成为他们探索追求的主要目标,而网络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数码影像技术为他们打开了读图时代的大门,新媒体环绕下,不断更新的视觉冲击将他们带入一个个精彩绝伦的奇观世界。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编辑出版系梁春芳教授曾组织学生对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杭州地区16所高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的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辑出版系余皓明教授也组织学生,对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的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做过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用于上网,上网时间超过了读书的时间;杭州地区16所高校的学生课余时间主要用于上网和阅读书报刊,两者的比例分别占81.7%和51.5%;广州地区的调查问卷表明,76%的学生课余时间用于上网,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超过7成。[3]网络占据了大学生的大部分业余时间,网络阅读与新媒体阅读正在逐步成为主流,“阅读危机”、“浅阅读”也逐步成为网络阅读与新媒体阅读的代名词,在便捷的网络阅读下,不再需要思考与感悟,也不再需要联想与想象,不再需要沉淀心情,更不需要荡涤灵魂,这才是广大学者文人对于阅读的“危机”忧患。

2 国内高校进行阅读危机干预的现状

目前,国内各高校为应对大学生阅读危机做出了不少尝试,重点集中在阅读推广方面,主要依靠由图书馆组织的“读书月”活动与“书目推荐”。例如: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甘肃农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纷纷推出了以“书韵飘香——弘扬传统文化,创建书香校园”、“共享读书乐趣、成就智慧人生”为主题的读书月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各高校读书月活动基本包括图书推荐,长春理工大学将图书馆借阅量较大的热门精品图书、经典文学、休闲生活、生活常识、科普、法律知识类图书数目通过网站、电子大屏幕等方式向全校师生推荐;甘肃农业大学公布了100本推荐优秀书目;包括笔者所在的南京邮电大学也推出了以“阅读、感悟、笃行”为主题的读书月系列活动,并在各阅览室张贴了“2011年度图书借阅排行榜”,供广大同学借阅参考。通过各高校的阅读推广活动,笔者认为目前各高校在大学生阅读危机干预方面的现状可概括为以下方面:

2.1 缺乏统筹安排,依靠图书馆唱独角戏

在各高校举办的阅读推广与读书干预活动中,基本上都是由图书馆主办,而缺乏学校其他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图书馆作为大学的信息文化中心,在弘扬传统文化、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承担着应有的责任,举办各类读书活动也是其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如果从应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阅读危机,需要实行危机干预的角度来讲,图书馆一己之力就显得过于薄弱。首先,在信息化环境下,网络与新媒体的迅速普及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逐步丧失,图书馆对于广大学生的吸引力也大打折扣,更多的学生熟知google、百度,却不一定知道本校的图书馆主页。在这种情形下,由图书馆独立举办的各类读书活动与书目推介的影响力就相当有限。其次,图书馆作为学校内部一个相对独立且边缘化的部门,既不像院系、教务处那样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考核具有强制力,也不像学生处、校团委那样对学生具有组织号召力,而只能依靠自身的文化、资源来感染、影响学生,在活动的组织、发动与号召力方面都相当有限。基于上述两点原因,仅仅依靠图书馆唱独角戏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其效果十分有限。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虽然馆内策划了丰富的活动,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就遇到了参与度有限,无法推广的难题。

2.2 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实际效果

基于上述第一个原因,图书馆独立开展各项活动效果并不明显,大多流于形式。以各高校图书馆普遍举办的书目推荐为例,很多高校发布了100本大学生推荐书目,甚至有学校罗列了五六百本推荐书目。发布渠道基本采用图书馆网页、图书馆电子显示屏或展板,这种发布方式的最大局限就是受众十分有限,只有到图书馆或登录图书馆网页的同学才会看到,这种方式也造成了图书馆“关起门来搞宣传”的被动局面,使活动的影响力大打折扣。其次,书目的排列大都按照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进行分类,开篇即是马克思、列宁、费尔巴哈、苏格拉底等大部头著作,使得不少同学望而却步,放弃了进一步寻找合适书目进行阅读的愿望。

2.3 偏重资源与服务推介,日益偏离阅读主旨

虽然是“读书月”活动,但是在各高校的具体活动安排中可以看到,阅读推广只是一小部分内容,大多数活动都是介绍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例如数据库的使用与检索培训讲座,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介绍等。这个趋势与数字化背景下馆藏资源的结构变化密不可分,宣传馆藏电子资源与新型服务方式也是图书馆提升服务的重要内容,而涉及到能有效进行经典阅读引导的“经典诵读”、“文化讲座”、“重现经典话剧表演”等活动,由于面临组织、筹备等操作层面的实际困难都难以实现,大多数图书馆都选择了简单易行的“经典回放——电影展播”活动。

综上所述,由图书馆独立承担阅读推广与干预,由于受到组织力、影响力、号召力等多种困难与阻力,很难取得有效的成果。

3 大学生阅读危机干预机制构建

引导大学生重拾经典深度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依靠大学里某一个部门就可以轻易完成的,需要有政策保障,需要全校各部门统筹兼顾,相互配合,更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3.1 多部门联合搭建危机干预网络

就宏观角度而言,应对大学生阅读危机是整个国家与民族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俄罗斯,为了应对信息技术变革引发的阅读危机,2006年11月,俄罗斯出版与大众传媒署与俄罗斯图书联盟共同制定并发布了《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简称《纲要》)。[4]《纲要》从图书馆、教育系统、阅读普及系统、人才培养体系、阅读基础设施的管理系统等方面出发,做了规划和要求。在日本,日本读卖新闻社等相关机构所进行的读者调查结果表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日本有半数以上的年轻人几乎不购买图书或杂志,而把大部分时间用于上网。[5]为了阻止“远离活字”的现象进一步蔓延,重新认识读书的价值,日本政府在政策、立法和资金等多方面积极支持国民阅读的推广。2002年国会通过实施《推动儿童读书活动基本计划》,2008年通过《有关国民读书年的决议》。日本的新闻出版业界、学校等也积极参与推进国民阅读活动,在大学生中开展大学4年间读100册书与读书马拉松活动。日本的出版商还通过手机来推广青少年阅读,旨在帮助青少年培养阅读习惯,进而把他们的阅读兴趣逐步转移到阅读传统图书上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阅读危机干预机制首先要有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与保障,其次需要教育界、图书馆界与出版界共同推动。

从微观层面来讲,阅读危机干预与阅读推广应当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任务体系,由教务处、宣传部、校团委、学生处等部门共同实施,确保组织力与执行力,由图书馆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保障。阅读本身是提高个人修养,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构建书香校园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方面的目标与学校教务处、宣传部、校团委、学生处等部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部门与图书馆是天然的盟友,需要学校统一部署,整合机构资源,制定阅读危机干预与阅读推广的实施计划。例如制定大学生读书计划,由图书馆负责编制大学生四年阶梯式读书计划,由教务处、宣传部、校团委、学生处多管齐下,共同发布推荐书目,实现宣传渠道的全面覆盖。教务处每学期可以配套开设“文学导读”、“经典赏析”等选修课,校团委、学生处在每学期的“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学风建设月”等活动期间可以举办各类文化讲座,现场附带提供推荐书籍等,这样可以建立起全方位立体的阅读危机干预机制。

3.2 细化实施步骤,做好书目推荐

解决了组织支持问题,高校阅读危机干预与推广需要进一步细化,落到实处,例如从最根本的书目推荐入手。有效的书目推荐不仅要达到阅读干预与推广的目的,还要关注大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贴近他们的学习生活,切忌死板生硬。

首先,在书目排序上可以灵活变通。一项针对10年来大学生阅读走向的调查表明,在2000年与2010年,大学生首选的图书类别均为“文学类”,大学生最喜欢的10本书,排名前7的没有发生变化,分别为:《红楼梦》、《简爱》、《飘》、《三国演义》、《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西游记》。[6]说明大学生对传统经典仍然具有很高的认同度,因此推荐书目的排列可以稍作变通,将广受欢迎的文学作品排在前面,将晦涩难懂的中西方哲学名著排在后面。

其次,推荐书目的内容也应当适度更新。很多高校图书馆动辄发布100本甚至几百本推荐书目,发布之后不做任何信息跟踪,不注意收集反馈意见,推荐书目也只是对所荐书籍名称、出版社、作者等信息进行简单地罗列,很难对大学生产生吸引力,而经久不变的书目也难以满足大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笔者认为,有效的书目推荐不在于量多,为了避免造成审美疲劳,图书馆可以定期选择专题,分期精心编制推荐书目,例如可以选择“成功”、“励志”、“感恩”、“人生规划”等专题,每期专题推荐10-30本书不等,将传统经典拆分到各期书目中,同时在各期书目中加入一些符合大学生兴趣爱好的流行元素与生活元素,让枯燥的推荐书目变得更鲜活,更富有人情味。例如,暨南大学图书馆发布的推荐书目中就有受青年学生普遍推崇的俞敏洪的《生命如一泓清水》、李开复的《一网情深》等热销书籍。这样,才能改变推荐书目是“故纸堆”、“老古董”的印象,使之成为受大学生期待的读书指南。

最后,在推荐书目的制作上,也应当改变现有的简单的条目式罗列,可以配备每本图书的封面或插图的扫描照片,并附上内容简介,或是简短的精彩书评,或是学者、文人推荐该书的理由,这样就可以改变过去单一刻板的推荐方式,使推荐书目更具有吸引力。

3.3 持之以恒,贵在坚持

阅读危机干预与读书推广是一项长期育人工程,应当纳入学校的长期发展规划,而不应当只是寄希望于某一个月或者某一阶段的读书活动。俄罗斯2006年制定的《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覆盖了2007-2020年的具体规划与要求。高校在制定“五年发展规划”与“中长期发展规划”时应当将改善大学生阅读状况纳入其中,具体制定阶段提升目标,如人均读书量、借阅量、阅读指导类课程开课数量与学生选修量等,对图书馆、校团委、学工处等部门提出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指标与任务,促成各部门长期坚持开展阅读干预与推广活动,旷日持久方能逐步显现干预效果。

3.4 有效利用新媒体

虽然很多高校都推出了移动图书馆、手机图书馆服务,并且购买了Apabi、springerlink、超星等电子图书,但是实际的使用效果并不理想,这些花巨额许可费购买来的数字资源并不为广大学生所热衷,也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发与利用。面对更为便捷的百度、google、亚马逊等搜索引擎与网络出版商的竞争,图书馆应当转变观念,改变过去坐等学生上门借阅的局面,主动提供信息推送服务。

图书馆应当以提供“简单、快捷、便利”的资源服务为宗旨,对于购买的电子图书资源应进行筛选加工,在每期更新的书目推荐列表中提供电子图书的链接,或设置热门借阅书目的电子书链接,省去读者跨库检索、查找的步骤,最大化地为大学生提供便捷服务,挖掘资源使用空间。同时,在学校搭建起统一、立体的阅读危机干预组织机构的前提下,各院系、各部门应当在各自的网页上设置与图书馆的链接,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十分便利地访问图书馆的资源。

4 结语

同样借用余秋雨先生的话来结束本文,“不管信息如何爆炸,阅读如何便捷,决定人之为人的基本界线,并没有改变;决定一个人生命等级的基本界线,也没有改变;这些基本界线,也就是人类维系尊严生存的精神经纬,几千年来已由一批批人文学者用文字清晰讲述。这些文字并不太多,应该让每一代年轻人仔细阅读。”[7]高校不能再对当下的大学生阅读危机不闻不问,图书馆也难以独立担当危机干预的重任,全校甚至全社会需要付出共同的努力来拯救当代阅读危机。

[1][7]余秋雨.信息时代的阅读危机[J].党建,2010,(9):44-45.

[2]金元浦.阅读:选择一种别样意义的孤独[J].阅读与作文,2005,(2).

[3]陈 品.大学生阅读调查:阅读状况报告告诉我们什么[EB/OL]. http://www.jyb.cn/book/rdss/201004/t20100424_355626.html.2012-5-4.

[4]张洪波.俄罗斯多角度全方位应对“阅读危机”[EB/OL]http://www.cpp114.com/news/newsShow.jspx?id=108762.2012-05-04.

[5]宫丽颖.以日本为例探析如何推广国民阅读[J].中国出版,2011,(1):77 -79.

[6]涂海青.10年来大学生阅读情况的比较与走向——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6):85-88.

猜你喜欢

书目危机读书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我们一起读书吧
“危机”中的自信
读书为了什么
本刊邮购书目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