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应然性、必然性与可能性

2012-04-02王云祥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2年6期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服务

王云祥,王 进

(中南大学,长沙410075)

高校图书馆是否要向社会开放的讨论已经在业界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高校图书馆到底该不该向社会开放?要不要向社会开放?怎样向社会开放?这些一直是议论的热点问题。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以下简称《规程》)颁布十周年之际,笔者就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有关问题继续展开相关的讨论。

1 应然性

1.1 政策、法律导向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指明方向

《规程》第四章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这一条款表明高校图书馆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开放,并根据实际情况收取一定的费用。

2005年7月8日,在武汉大学举行的“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上,与会62名代表签署了《图书馆合作与信息共享武汉宣言》。该宣言指出:“图书馆是国家和政府为保障公民自由、平等地获取信息和知识而进行的制度安排。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公民(读者)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应在满足本校读者需求的前提下,努力向社会开放。[1]

2006年,北京市人大代表、首都图书馆馆长倪晓建首次在北京市人大代表会议上提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建议。随后北京市教委做出了相应反应,表示将积极创造条件鼓励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并提出了开放的途径。

由文化部、住建部及国土资源部联合编制的《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通过政策上的倾斜和扶持,“鼓励大专院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2]

1.2 国外高校图书馆做出了向社会开放的表率

发达国家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在满足本校师生文献信息服务需求的同时,都向社会开放。英国剑桥大学的总馆、专业图书馆、学科院系图书馆均采用开架方式对校外读者服务,校外读者与校内读者一样平等享有阅读、浏览、上网等服务。[3]

德国法兰克福市暨法兰克福大学图书馆,既是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公共图书馆,又是为法兰克福大学师生服务的大学图书馆,具有公共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的双重身份,其校内服务量和社会服务量分别占60%和40%;美国公立大学图书馆一般都对公众开放;澳大利亚的大学图书馆都对公众开放,市民可以随便进入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日本在1990年向社会开放的大学图书馆就达97%。[4]

国外大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做法,与所在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对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与服务的明确界定是密不可分的。尽管国情不同,但国外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1.3 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历史要求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是高校图书馆重要的职能。高校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资料及其载体中的知识、信息,是一种智力资源。这种资源只有经过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才能造福于人类,造福于社会。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开发馆藏资源,二是开发读者的智力,培养读者进行科学思维的能力。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教育不受时间、空间、年龄等限制,是任何其他教育机构所不能相比的。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范围较之学校要广阔得多,它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它被人们称之为“全能大学”、“没有围墙的学校”。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把普及文化科技知识和推进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新时期的重要任务,为读者提供终身学习和受教育的平台。如果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处于封闭、被动的状态,那么就会与学习型社会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模式相背离。

吴晞1999年发表《图书馆与人文关怀》,对当时图书馆普遍存在的把读者人为分成三六九等进行区别服务,藏书分为对外流通和内部控制等弊端进行了抨击,直言图书馆服务理念缺失了人文关怀精神,提出只有人文关怀,才是图书馆根本精神之所在。[5]高校图书馆只有主动与学习型社会相融合和互动,才能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学习型社会依托学习型组织的普遍建立,而在各类学习型组织中,高校图书馆处于重要位置,是营造“学习型社会”的最佳场所。[6]

2 必然性

2.1 知识经济浪潮的来临砸开高校图书馆樊篱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1794所高校拥有藏书6亿多册,占全国图书馆藏书量的60%;高校图书馆拥有的网络版电子期刊更是占全国图书馆的65%。我国每年图书馆购书费近50亿元,其中高校图书馆年购书费占到30亿元,而公共图书馆及专业图书馆只有20亿元。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约三千万,加上教职工,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不超过3%,却占据60%的图书资源和购书经费。高校图书馆收藏的是社会知识公有财富,应该为所有公民共享。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信息呈现几何级数增长,人们与信息的关联度日益紧密。人们对图书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要求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呼声日益高涨,并成为大势所趋。而网络技术的崛起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也促使各类知识信息得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在全球大规模、超高速地传播。另一方面,浩如烟海的信息也让人们无所适从,增加了用户对信息的选择和利用难度。图书情报学的原理和方法、技术,使无序的信息有序化,并有效控制信息的流动和传播。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支具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相关专业的高学历人才组成的高素质专业队伍,可将经过精心整理、开发的文献信息提供给用户,充分发挥他们在信息处理、系统管理、科学研究、课题查新等方面的优势,更好地为社会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尽力填平数字鸿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献信息需要,是所有图书馆、信息机构,包括高校图书馆在内应该为之努力奋斗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促进科学知识的传播和信息的规范利用,将永远是高校图书馆的职能所在。

2.2 高校图书馆扩大生存发展空间的需要

在全球信息化、网络化的技术环境下,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呈现多样化特征,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性正在日渐减弱。面对书刊、数字资源价格的日益攀升,高校图书馆的经费也捉襟见肘。高校图书馆的经费大多靠政府的拨款,基本上过着吃皇粮的安稳日子。近年来,虽然高校普遍加大了对图书馆事业经费的投入,但是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有限的投入远远赶不上文献资源价格的增长。在进行馆舍和馆藏资源建设、技术设备更新等方面往往会遇到资金瓶颈。如果我们敞开大门向社会开放,根据用户需求开展常规借阅、文献传递、参考咨询、项目论证、课题查新和可行性研究等服务,并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这样就可以在服务的过程中引进资金、技术支持等外部资源,从而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最终来源是公民的税收。取之于民,就应该用之于民。高校图书馆在接受公民税收支持的同时,也应回报社会,为社会承担相应的服务。向社会开放的同时,不仅能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也能大大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知名度,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影响。[7][8]

2.3 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闲置就是浪费,“锁在深闺无人识”的格局已经不能满足现时代的需要。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拥有自动化管理系统、信息咨询平台和自己的信息门户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装备,馆藏资源具有专业性、系统性、完备性和实用性等特点,特别是围绕重点学科和自身专业设置特点所形成的外文期刊、专业数据库等特色馆藏,在促进地方科研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实行的是一种封闭式服务,主要职能是为本校的师生、教学和科研服务,读者数量有限,图书的利用率低下。[9]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高校图书馆图书使用率大多低于40%,有的甚至低于20%,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转化的要求。因此,高校图书馆资源不仅要为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也应该让社会读者尽可能利用它,充分发挥其人才、技术、馆藏资源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更好地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10]信息流总是从高势流向低势,从信息密集的地方向稀少的地方流动。高校图书馆只有走出去,为社会公众服务,才能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的优势,才能更好地做到物尽其用。

3 可能性

3.1 高校图书馆文献利用率偏低为其向社会开放提供了客观上的可能

我国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利用率不足30%,馆藏书流通率平均低于40%,也就是说有4亿册左右馆藏图书在闲置,相当于全国公共图书馆的藏书总量。在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已实行自动化管理和电子资源大量增加的背景下,纸质资源的利用呈现下降趋势,到馆率也大不如前。纸质图书、报刊资源出现了低流通、低利用率的状况。另外,高校的教学特点有很强的规律性。高校每年有三个月左右的寒暑假,图书馆在假期处于半闲置状态;临近考试期间,自习室和阅览室座位紧张,而电子阅览室相对宽松;学生专业实习和做毕业设计时,专业类文献资源利用率高,而其他文艺、消遣类文献利用率低。高校图书馆文献的整体利用情况和教学的规律特点,为其向社会开放提供了客观上的可能。

3.2 社会读者与校内读者对文献资源需求有较大的互补性

一般情况下,校内读者需求量大的文献主要有以下几类:(1)社会上热门的文学、小说、休闲类图书;(2)教学、教辅参考书、做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参考资料;(3)助考类图书,包括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及各种技能考级辅导资料。相对来说,专业性较强的应用技术类,藏书量巨大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等大量藏书读者较少。而这些经过多年长期积累、形成体系的专业资料,正是校外研究人员和爱好者急需而又难于获得的。对于高校师生需求量较大的书刊,校外读者可以通过公共图书馆借阅或其他渠道购买获得。因此,校外读者与高校师生对高校图书馆资源的需求存在互补性,部分资源对外开放也不会对校内读者正常使用文献构成巨大冲击。

3.3 高校图书馆大量数字资源可与社会共享

随着数字资源的爆发式增长,加上数字资源具有利用的便利性特点,高校图书馆资源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数字资源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些数字资源,既包括数字图书、数字期刊、学术视频,也包括高校自身开发的特色数据库。高校数字资源内容丰富,系统性强,有着自身特有的专业性和地域性特点,有着其它公共数据库不能比拟的优势。数字资源可通过网络获取,不会影响学校师生的正常使用,在保证不侵犯版权的前提下,可以适度对社会读者开放。[11]

3.4 社会读者和校内读者对文献信息使用时间上的差异性

通常情况下,高校图书馆白天读者多,晚上读者少;正常教学时间多,国家法定休息时间少;学期刚开学和快要结束多,中间少。相对应的,社会读者白天要工作,白天没有太多时间而晚上休息可以来图书馆;工作日时间少,法定假日时间多。校内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时间规律性,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提供了时间上有所保障的可能。

4 讨论和结语

高校图书馆是公共文化资源的一部分,向社会开放是未来发展的方向。[12]高校图书馆应向社会开放的话题讨论已久,为什么迟迟不见成效。在主客观和历史渊源上,存在许多深层次的原因。

“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13]的意思尽管明确,但不具体,操作性不强。这里的“条件”到底包含什么具体标准,什么样的情况才叫“有条件”?高校图书馆即使自认为达到条件了,《规程》中也只说“尽可能”向社会和社区读者开放。那么什么叫“尽可能”?是不是可以尽己所能,也可以不尽己所能。另外,这个能力也不好界定。总的说来,《规程》中没有硬性规定高校图书馆必须向社会开放,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高校图书馆要不要向社会开放,各个高校图书馆自己看着办。

另外,即便有的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到底高校图书馆哪些资源、哪些服务向社会开放?这些资源和服务向什么样的读者开放?向什么样的范围和符合什么样标准的读者开放?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社会读者乐意了,学校领导会乐意吗?图书馆领导和工作人员会乐意吗?这些是高校图书馆在向社会开放的时候必将遇到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在向社会开放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收费。到底哪些该收费,收多少?这个标准该怎么定?收多了,打击了社会读者的积极性;收少了,图书馆会面临诸多困难。另外,如果高校图书馆成天想着如何收取读者的费用,服务工作还能搞好吗?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是对社会的公共信息资源形成规模、基本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的一种有益补充。[14]其实高校图书馆的大门虽然没有全部向社会打开,没有形成常态化开放机制,[15]但是也并没有一直全部关闭。科技查新、课题检索、报刊阅览、上自习等等方面的服务一直面向社会。高校图书馆在向社会开放的进程中,可以先从自身读者入手。比如:学生毕业后、教职工离校后将成了校友,优质生源基地的中学生有一些将成为学校明天的大学生。高校图书馆在向社会开放过程中,可以先做好校友读者和优质生源中学生读者的开放服务工作。还可以通过加强对周边荒岛图书馆的业务指导和工作协调,加强与所属地公共图书馆的合作,通过这些方式高校图书馆可以加快走向社会、深入社会、融入社会的步伐。

[1]张 静,庞恩旭.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几个基本概念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1,(13):51 -54,148.

[2][4]张东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利弊因素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1):189 -191.

[3]田永梅,张颖君.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J].情报探索,2009,(11):15 -16.

[5]余 胜,吴 晞.免费开放:理论追寻、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10-17.

[6]顾莲华.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可行性探讨[J].河北学刊,2009,(4):208-211.

[7][11]姜洪.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探讨[J].新西部,2012,(2 -3):169.

[8]董文华.论高校图书馆的社区服务功能[J].图书情报知识,2005,(3):100-102.

[9]周 炜.对高校图书馆走入社会的思考[J].图书馆,2005,(4):81 -82,101.

[10]顾莉萍.关于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制约因素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放与经济,2009,(18):17 -18.

[12]李 静.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实践与模式探索[J].图书馆杂志,2010,(3):42 -44.

[13]师晓青.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成效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0,(12):52 -53.

[14]武继山.应当避免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误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3):16 -19.

[15]王玉林等.我国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现状调查[J].图书与情报,2011,(6):26 -32.

猜你喜欢

图书馆资源服务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资源回收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