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困境儿童源头预防工作探索

2012-04-02黄春梅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流浪困境流动

黄春梅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1)

流浪未成年人是社会生活中最需要关爱和帮助的弱势人群,他们长期在社会上流浪,生存环境相当恶劣,是整个社会救助工作中的重点。随着城市与农村之间流动人口增多,流浪未成年人也呈现增多之势,成为青少年保护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流浪未成年人是流动人口中的最弱势群体,在流浪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危险性,极大地损害了流浪儿童的身心健康,如不加以及时干预和处理,必将危害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因此,解决流浪儿童问题的最根本的出路就是预防流浪,防止儿童流浪。

翻看流浪未成年人的档案资料,不难发现,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是产生流浪未成年人的主要群体。虽然并非所有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都会处于流浪的边缘,成为流浪儿童,但根据各地的数据统计显示,还是有相当大一部分的流浪儿童来自于流动人口家庭和留守家庭。这些家庭由于各种原因,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生活环境上处于不利境地,生活在这些家庭中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长期受到不良对待,如忽视、贫困、辍学、欺负等,再加上缺乏父母监护等,极易沦为流浪儿童。因此,本文所界定的困境儿童就是指这些生活在流动人口家庭和留守家庭、处于流浪边缘的儿童,也称之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

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从2004年起就与桂林市救助管理站合作,对流浪儿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开展了相关的心理援助工作。基于前期的调查研究发现,流浪少年儿童外出流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家庭、学校、群体、个人等层面的原因,错综复杂。因此,如何根据成因,有效地预防儿童外出流浪是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一个防患于未然的问题。当前,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也正尝试与桂林市救助管理站开展进一步合作,运用社会工作的手法,从社区、学校、家庭入手,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展开源头预防工作。

一、评估困境儿童的需求,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1、困境儿童普遍缺乏应有的关注和保护

困境儿童大多数来自于流动人口家庭和留守家庭,他们当中或是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或是随父母一起外出打工而来到城市。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有一点是大致相同的,就是由于父母或临时监护人忙于生计或是年老无力,致使很多儿童实际上处于一种无人看管的状态。

2、不完整的家庭结构、家庭暴力、不和睦的家庭关系以及不当的教养方式是困境儿童离家外出流浪最大的隐患

统计数据显示,因父母离异、入狱等原因无人看管而流浪的儿童共有202人,有效百分比为16%;因为家庭暴力或者家庭关系不和睦而流浪的儿童共有180人,有效百分比为14.3%;受到继父母虐待的共有14人,有效百分比为1.1%。因为家庭问题而离家出走的儿童共有396人,累计百分比达到31.4%【1】。可见,家庭环境是影响困境儿童是否外出流浪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3、不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变得厌恶学校的学习生活

调查数据显示,有29.7%的学生在校期间师生关系不和睦【2】。据前期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老师与流浪儿童的接触,了解到部分的儿童只是单纯的不喜欢某些老师,与老师关系不好而选择逃学。

4、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容易受到不良交往群体的影响,缺乏判断好坏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存在着较多的偏差行为

由于绝大多数流动儿童就读的学校基本上都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地理位置处于城郊结合部,社会治安较乱,容易成为一些违法犯罪人员实施犯罪和各种违法行为的场地。相应地,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也易成为社会不法分子的拉拢目标,部分学生存在着较多的偏差行为,缺乏善恶观念和道德法律观念,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5、12-15岁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存在着典型的叛逆行为,是流浪未成年边缘人群中的重点对象

12-15岁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处于青春期,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受身体和腺体变化影响较明显,存在着典型的青春期叛逆行为。对这一部分儿童,如不加强引导和教育,极易发展成为流浪人群。

二、根据需要解决问题,制定工作目标

预防儿童流浪需要家庭、学校、社区和全社会共同努力,是一项庞杂的社会工程。但这并不意味着预防困境儿童的流浪问题无法解决,可以整合高校和民间组织的力量,尝试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手法,以学校和家庭为重点对象,针对困境儿童的独特需求,制定如下工作目标:一是通过推行生命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儿童学会感恩生命,感恩父母,孝顺父母。二是通过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是非善恶观念,学会辨别各种违法行为和不道德行为,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法律观念和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三是增加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彼此了解,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四是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认识和了解,改善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五是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根据工作目标,有条不紊地实施困境儿童源头预防工作服务计划

针对困境儿童存在的问题和实际需求,可以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和民间社工机构合作,选择一些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学校实施困境儿童源头预防社会工作服务计划,该计划可以从生命教育、亲子服务、课外学习辅导、生活教育和师生沟通技巧等几个方面进行。

1、生命教育活动计划

该计划通过组织困境儿童观看关于生命历程的录像,通过体验生命小组和感恩同行小组等方式,让困境儿童了解生命的起源,学会感恩生命,感恩父母,关怀他人。

2、课外学习辅导计划

部分处于流浪边缘的未成年人之所以最终选择流浪,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自身功课较差,加上得不到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关爱和支持,对学习逐渐丧失兴趣。针对此种情况,可以依托本地的高校资源,在学校开展课外学习辅导计划。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学习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之目的。形式可以是举办励志影视展、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和开展一对一的个别学习辅导等。

3、生活教育服务计划

在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中,许多孩子由于缺乏家长的监护,且受不良群体影响,普遍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被一些社会上的不良犯罪分子利用。因此,可以针对这一方面在学校开展生活教育服务计划,通过在学校成立人际交往小组、行为矫正小组、防止虐待、拒绝暴力小组、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等方式,让困境儿童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纠正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学会保护自己,提高辨别是非、判断好坏的能力。

4、师生沟通服务计划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防止边缘学生外出流浪的重要保障。许多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之所以最终选择流浪,除了家庭的原因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与老师关系差,自己认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是歧视。因此,在预防困境儿童流浪方面,就学校和老师这两个层面而言,也有许多工作需要注意的。通过在学校实施师生沟通服务计划,创造机会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教师进行培训,学会用优势视角看待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地预防困境儿童外出流浪。具体形式可以是请儿童教育专家为教师举办如何与学生相处的知识讲座、开展师生沟通小组活动、设立校园心灵信箱等。

5、亲子服务计划

开展困境儿童源头预防工作,必然离不开家庭。家庭理应是孩子最美好、最安全、最温暖的港湾。可是,在与流浪儿童的接触中,我们发现不良的家庭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导致儿童流浪的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预防儿童流浪,也要从家庭着手,通过开展家庭亲子教育小组(对象为监护人及其监护对象),创造机会,让家长和孩子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建立和谐的亲密的亲子关系;举办家有儿女知识讲座,让家长了解到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和成长需要,学会与孩子良好沟通的技巧;举办成长日记作文大赛,让孩子写下自己成长中感受最深的事件,也让家长倾听孩子的心声。

当然,开展困境儿童源头预防工作,除了从学校和家庭入手开展工作之外,也需要在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社区进行宣传,整合社区资源,让社区对经常打骂、虐待孩子的家庭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同时社区也有责任对无人看管的孩子进行保护。

【1】【2】张明锁.中国流浪少年儿童预防、救助与回归[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41306f07cc175527072208d4.html,2006-11-22.

猜你喜欢

流浪困境流动
流浪
流动的光
困境
流浪的歌
流浪猫鲍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遇见一只流浪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