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等、自由、共享的图书馆权利时代——读《图书馆权利研究》

2012-04-02郑建明姜思羽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智识权利图书馆

□郑建明 姜思羽

“图书馆权利”是一个源于美国的概念。193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发表了《图书馆权利宣言》,在现代图书馆运动中第一次对图书馆应该拥有的自由权利作出了确认。1954年日本全面社会改革,日本图书馆协会发表了《图书馆自由宣言》,形成了日本第一个成文化、集团性的图书馆权利规范[1]。在我国,对于图书馆的研究经历了起初图书馆知识形成即藏书的校勘、整理、编目→封建藏书楼→近代公共图书馆→偏重图书馆技术方法的研究→图书馆学理论的研究→图书馆“学”“术”并重研究,而对于图书馆权利研究才刚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并逐渐成为学术热点。长时间以来,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理论体系研究,而与图书馆的实际基础理论相割离,使研究脱离实际应用,造成图书馆权利的行使出现障碍。从2002年的“巴金赠书流失事件”①巴金赠书流失事件:20世纪80年代开始,巴金累计向国家图书馆赠送多达7000多本图书,但2002年起巴金家人发现100多本巴金赠予国家图书馆的外文图书流失到私人藏书者手中。,到2004年的“国图事件”②国图事件:2004年暨南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周继武在国家图书馆两次借书遭遇到重重阻碍、受到不公平待遇,并且国家图书馆服务人员服务态度较差。,再到2005年的“苏图事件”③苏图事件:2005年北京大学教授漆永祥披露其向苏州图书馆古籍部提出复制或抄录古籍的要求遭到拒绝。无一例外地凸显了图书馆运营中管理的不合理甚至是权利的缺失。作为2010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中的研究成果,图书馆权利研究在中国尚属于新领域,近年引起相关学者热烈讨论。

由中山大学程焕文、潘艳桃、张靖共同完成的专著《图书馆权利研究》(学习出版社,2011年3月版),以下称《研究》,在图书馆权利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作为我国第一个正式立项的有关图书馆权利的科研项目,《研究》全书9章,10个附录,约44万字,所形成的思想,提出的思路均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参考价值,值得一读。具体而言,该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论述结构完整,构建学科新观点

《研究》针对近年来众多学者提出的有关图书馆权利的不同观点,对“图书馆权利”一词的正宗性进行了追本溯源的探讨,并提出现阶段图书馆权利应以图书馆用户的权利为首要考虑点和研究点,程焕文提出了“人人享有自由平等利用信息资源的权利”、“平等利用信息资源是用户的基本权利”、“自由利用信息资源是用户的基本权利”和“免费服务是自由平等利用的保障”等图书馆权利的观点。

1.1 理论基础坚实

全书结构紧密,思路清晰,该书1、2章介绍了图书馆权利名词的发展衍化及其内涵的架构;3、4章援引国际图书馆界的图书馆权利政策,对图书馆权利各要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单列美国图书馆权利政策为一章,更具体地剖析现阶段图书馆权利应关注的侧重点,即图书馆对公众的服务。通过对美国图书馆权利相关法案的研究不难发现,其法案的制定绝大部分都是以最大范围地维护“智识自由”①智识自由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一是智识表达自由;二是智识传播自由;三是智识接收自由。,即《研究》中所倡导的公民平等、自由利用图书馆的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下分列出《道德规范》、《阅读自由声明》、《图书馆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权利政策体系,这对于研究我国图书馆权利政策体系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第5章具体阐述我国进入21世纪后,针对公共服务的图书馆权利的内容,《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从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出发,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利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兼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形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这就要求新时期条件下,图书馆建设的公共服务应采取普遍均等原则,政府对公共文化建设承担应有责任,公民应重视到自己的基本文化权益。

1.2 “学”与“术”的完美结合

如果说《研究》前5章是对于图书馆权利的理论的研究与阐述,那么《研究》后4章就是结合实际有理有据地解释图书馆权利在图书馆实际运营中应发挥的作用。综观整个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历史,或者说全球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发展历史,从其起源到今天,6个字就足以概括公共图书馆的历史精神——公共、公开、共享[2]。《研究》通过列举分析国内外图书馆权利案例,揭示了当前图书馆权利存在的弊端以及我国公共图书馆存在的问题。《研究》第8章详细讲解了国内比较成功的图书馆运营模式——“岭南模式”②流动图书馆——广东模式,图书之城——深圳模式和东莞模式,政府主导——广州模式,联合图书馆——佛山模式,以上模式合称为“岭南模式”。。根据“岭南模式”的成功运作,指出这些模式现状充分体现了公共、公开、公益、共享、平等、自由的公共图书馆核心价值和服务理念。《研究》进而提出对于当代公共图书馆,图书馆人应该统一理念,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提倡模式的多样性与示范作用,弘扬全民阅读与未成年人阅读新思想。

2 内容精神广,阐述明细透

2.1 借鉴国际政策

在世界范围内,已有10多个国家发布了有关图书馆权利的宣言,向各自国民表达了这样一种理念,即图书馆将尽一切努力保障公民的知识自由[3]。《公共图书馆宣言》宣明了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公共图书馆基本社会价值与使命、人人享有利用图书馆的平等、自由权利,以及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责任等思想观念[4]。《公共图书馆宣言》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新图书馆运动”的蓬勃发展,唤醒了广大民众的图书馆权利意识,引起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促进了相关法案、原则和制度的建立及完善。《研究》通过对国际图书馆界的图书馆权利政策的分析研究,引入了与图书馆权利相接近的“智识自由”③IFLA认为:“智识自由是每个人享有的持有与表达意见、寻求与接收信息的权利。智识自由是民主的基础。知识自由是图书馆理念的核心。一词,详细介绍了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自由利用信息与表达自由政策。《研究》列举各国图书馆协会的智识自由政策,采用列表的形式阐述各政策的基本情况,分别对政策中有关智识自由政策的主要内容做出直观解释,使读者看来简单易懂。

2.2 国内对于图书馆权利的激烈讨论

图书馆是无国界的,对我国来说应借鉴世界各国的相关经验,对图书馆权利的定位要让全世界同行都能理解,而不是拿出一个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图书馆权利和定位[5]。《研究》并不是就图书馆权利做单纯的界定,而是对这一词的国内外相关衍化进行系统阐述。

从本质上说图书馆权利是图书馆对利用者的“誓约”,是利用者而不是图书馆的“自由权利”[6]。范并思指出,图书馆精神有3个层次,演生出两种图书馆权利:社会立场和馆员立场的图书馆权利。两种图书馆权利是统一的,即以保障公民信息权利为目标维护图书馆人的职业权利[7]。程焕文指出图书馆权利即民众的图书馆权利。细嚼起来,其实二人的侧重点是相同的,都支持图书馆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公民即民众利用,获取图书馆资源公平、自由、平等的权利这一观点。

2008年《图书馆服务宣言》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图书馆权利思想的正式确立。它开宗明义地宣称:“图书馆是知识之门,它通过收集、保存与组织文献信息来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现代图书馆秉承对全社会开放的理念,承担起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神圣使命”[8]。图书馆权利思想由普遍服务思想、平等服务思想、人本思想和共享与合作思想等共同构成。由此,通过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对于图书馆权利的各种政策,实现了图书馆权利的本土化,使之适应中国的实际,符合民众的切实要求。

3 理论联系实际,谋求图书馆长远发展

世纪之交,中国正步入一个法治民主的时代,图书馆的观念在变化,读者的权利意识在苏醒。图书馆与利用者的冲突和矛盾不断出现,从纠纷表面分析,似乎是图书馆制度使然,而究其真正成因应该是对图书馆权利正确解读的问题。所以,正确而非功利地理解图书馆权利的内涵,有特别重要的意义[9]。

3.1 捍卫读者平等自由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权利

当前,读者图书馆权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经常被侵害。对此,程焕文认为其主要的问题有:一是信息歧视,用户有等级之分,借阅有数量多少之分;二是信息专制,书刊流通也有思想意识之禁忌,有职务等级之区别。

美国“同性恋图书展览事件”①同性恋图书展览事件: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情报学院学生组织一个在当地图书馆的小规模的同性恋专题的展览,后被当地图书馆馆长以“政府当局不允许展览图书馆以外组织的相关资料”为由撤销。和英国“禁读事件”②禁读事件:在英国,一名叫斯图尔特·彭曼的男子,由于体味严重被威格斯顿图书馆禁止入馆6个月。为人人平等利用图书馆权利的典型代表,《研究》中指出:智识自由是每个人享有的持有和表达意见以及寻求和接收信息的权利。结合典型案例,对于“平等利用信息资源是用户的基本权利”的观点进行了细致讨论。对图书馆运营过程中,公众权利受到国家、政府或者政治干预的侵害事件,《研究》列举了法国“国家阵线事件”③国家阵线事件:“国家阵线”是法国一个极右组织,它阻止图书馆采购与左派刊物、犹太文化、非洲文化、黑人作家作品等有关的文献。在法国引起轩然大波。和日本“封存图书事件”④封存图书事件:1973年,在日本有位名叫林健二的牧师发现当地图书馆有涉及反对战争、批判与抨击现行体制的书,让图书馆从开架书架上撤除这类书。,并细致分析阐述。在这些案例中,都反映出自由利用信息资源是用户的基本权利和人人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但案例又各有侧重,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新时期图书馆权利,如图书馆用户的隐私权、人格权,图书馆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图书馆职业道德规范等。《ALA职业道德规范》中指出:“为所有图书馆用户提供高水平、公平的服务。坚持智识自由的原则并抵制一切对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的审查”。图书馆员应恪守职业道德,坚持智识自由,秉承“无道德判断”原则,兼容并蓄多元化信息资源;在资源与服务的提供上,坚决反对删改图书馆资料等任何形式的审查,以保障用户自由利用图书馆的图书馆权利。

3.2 以人为本的公益化共享性服务

如今,“民生”成为各领域关注的重点。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不应该实行有偿服务。首都图书馆周心慧指出:公共图书馆要如此强调免费,不外乎有两个原因,一是保障社会公众自由、平等获取文献信息,是公共图书馆与生俱来的权利和义务,二是免费是公共图书馆充分发挥社会职能的基础[10]。而在我国,公共图书馆表现出的公益性微乎其微。《研究》就公共图书馆各类证件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统计调查,经调查发现国内公共图书馆存在办证费用高,有偿借阅现象普遍;证件种类多,等级划分用户权利;忽视弱势群体的办证权利;图书馆证拥有率低等诸多问题。公益性是图书馆权利的核心,也是图书馆职业道德的体现。故而《研究》提出了“免费图书馆”、“弱势群体图书馆”的观点。

此外,《研究》就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巴金赠书流失事件”、“国图事件”、“信师事件”、“苏图事件”等一系列反映国内图书馆现状和问题的案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跟我国图书馆权利相吻合的研究方向,即应侧重提高图书馆及馆员的基本职能意识,提高图书馆的公益性,使人人平等享有权利。

3.3 借鉴优秀发展模式,建权利时代图书馆新理念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公共性和公益性已经获得了国家政策的全面确认。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经进人了一个以技术或者说以工具为主导的社会。但技术不是万能的,真正推动图书馆发展的原动力是图书馆的人文精神[11]。“岭南模式”的成功运作,为公共图书馆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研究》在书末对图书馆权利进行的总结及概括,立足于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基本现状,给出了比较中肯的结论。首先要建立我国的图书馆权利政策体系,书中指出:图书馆权利包括道德权利和法定权利两方面内容,二者均需要充分的政策保障才能得以实现。其次,在图书馆的日常运营中,图书馆及馆员应全力保障和维护读者的图书馆权利,因为图书馆权利是民众的权利而不是馆员也不是图书馆的权利。再次,要提高民众的图书馆权利意识。最后,《研究》还强调,要加强图书馆权利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该书无论对于图书馆权利渊源及国际法案的研究,还是对国内图书馆权利案例的分析,对于图书馆权利研究这一领域,都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参考价值,值得学者仔细研读。

1 吴电.图书馆权利的内涵分析.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6(4):26-28

2 程焕文,周旭毓.权利与道德——关于图书馆精神的阐释.图书馆建设,2005(4):1-4

3 刘兹恒,陈洁.关于图书馆权利的一点认识.图书馆杂志,2005(8):3-5

4 程焕文等.图书馆权利研究.北京:学习出版社,2011:134

5 张红.图书馆权利解读.图书馆论坛,2004,26(2):33-36

6 李国新.对“图书馆自由”的理论思考.图书馆,2002(1):16-21

7 范并思.论图书馆人的权利意识.图书馆建设,2005(2):1-5

8 同4:144

9 李国新.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的时代任务.图书馆,2005(2):1-2

10 周心慧.对图书馆公益性与有偿服务的思考.馆长论坛,2006(1):34-36

11 程焕文,王蕾.21世纪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新理念.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2):14-21

猜你喜欢

智识权利图书馆
我们的权利
论不存在做错事的权利
图书馆
一所大学有40人被确诊为抑郁症
权利套装
去图书馆
智识盗马贼
爱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