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性文献共享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2-04-02□刘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成员文献图书馆

□刘 霞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借助于计算机及互联网络,进行区域范围内的资源共享成为新时期图书馆合作的主要标志。随着区域性文献共享系统建设的开展,尤其是当整体建设框架和服务部署完成之后,如何保持并增强共享的凝聚力,提升服务效果,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亟需考虑的问题。

1 我国区域性文献共享系统的发展现状

李晓东[1]等人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六个不同类型共建共享组织的调研,发现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共建共享的资源与服务(即共建共享的内容)、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影响共享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笔者拟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分析目前国内区域性文献共享系统的发展现状,以便找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障碍。

1.1 管理架构与运行机制

国外共享系统的组织架构一般包括最高管理层、中间管理层和具体运作层[1]。国内作为项目运作的区域文献共享系统与此类似[2]。一般会设置领导小组,由上级主管或拨款部门及主要参建单位的领导组成,负责项目建设的宏观指导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等。为了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中间管理层——项目管理中心(管理委员会)必不可少,其主要职责是起草实施方案、工作计划、规章制度,监督、管理和协调项目的日常运行等。为落实具体建设任务,管理中心一般会设置分中心或专项工作组(专业委员会),并根据项目建设进展进行调整或增减,这就是具体运作层。此外,为了保障项目建设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有些地区还会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或者不定期召开专家论证会对建设方案及建设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咨询论证。

从运行机制来看,国内区域共享系统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实体或准实体运作机制,即设立实体的管理机构或将共建项目分解到具体的图书馆。如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TALIS)就是经天津市教委审批并下文成立的实体单位,其职责就是负责组织天津市的文献信息建设和服务工作[3]。又如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虽然没有成立实体的管理机构,却分别在中国邮电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设立了馆际互借、原文传递、资源协调及业务培训4个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各成员馆现有的馆舍、馆藏和人力资源来保障BALIS的运营[4]。

二是采取虚拟运作机制,从管理中心到各专业工作组,均是由来自不同图书馆的代表组成。例如,湖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管理中心由本省实力较强的10所高校图书馆馆长组成,管理中心下设资源建设、联合目录、随书光盘、读者服务、学科咨询等多个工作组,各组均根据实际需要由不同图书馆的骨干馆员灵活组建。

1.2 共建共享的内容

对多数区域文献共享系统而言,共建共享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献资源建设、系统平台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三个方面。

1.2.1 文献资源建设

文献资源方面的区域合作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面向馆藏纸质资源共享的联合目录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联合目录的构建方式呈多样化趋势,一些新建的共享系统或借助于全国联合目录构建本地区的联合目录[5];或利用集成检索技术搭建“虚拟联合目录”,来实现对区域内主要图书馆OPAC的统一检索和揭示[6];或直接购买读秀等商业产品来实现此项功能[7]。与此同时,针对越来越多的随书光盘,效仿联合编目,各地区开始逐步启动区域随书光盘共享系统建设[8]。

第二类是面向特色馆藏的学位论文库、专题资源库等特色数据库建设。包括JALIS、TALIS、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等在内的许多区域文献共享系统[9-11],均投入了专项经费支持成员馆开展具有学科或地域特色的数据库建设,以支持本地区的教育、经济和文化建设。

第三类是面向数字资源的集团采购。这几乎是所有区域性高校文献共享系统的核心建设内容,并且在过去的十年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优势不仅在于为成员馆节约了大量人力和资金,而且在规范化采购的大环境下简化了各馆购买数字资源的流程。

1.2.2 共享平台建设

共享平台建设包括基础共享平台、应用系统平台、数字环境建设三个方面。各地区根据经费的多寡、成员馆需求等情况选择其中部分或全部建设内容。

基础共享平台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以及机房环境等各类软硬件设施,所承担的主要功能包括装载、运行各类应用系统;镜像组团购买的数据库;集中存储成员馆的书目数据、读者数据、流通数据、自建资源等各类数据;并通过网络为广大用户提供稳定的访问服务。

应用系统平台是指可被成员馆或最终用户使用的各类应用系统的集合。包括自动化管理系统、非书资料管理系统、随书光盘共享系统、特色库建库系统、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联合虚拟咨询系统、资源整合系统、远程访问与统一认证系统以及将各类系统有效集成的门户网站系统等。

数字环境建设是指为提高共享系统的应用效果,改善成员馆共享条件的电子阅览室、培训教室、数字资源加工基地等环境建设。如TALIS投资建设了15所市属高校的电子阅览室[2];而各地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各县(区)图书馆建立电子阅览室等服务网络[12]。

1.2.3 服务体系建设

服务体系建设根据服务对象分成两个层次。一是面向最终读者开展的服务项目,包括公共查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代查代检、联合咨询、信息素养教育等服务;二是面向成员馆的服务,包括联合编目、资源建设协调与指导、技术托管、在线咨询与交流等各类业务指导服务,及专业学位学历教育、培训研讨、人员交流访问等各类教育培训活动。

1.3 经费来源

根据经费来源中政府投资的多寡,可以将我国区域文献共享系统分为三类。

一是政府投资主导型。即共享系统的建设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有关部门,从共享平台的搭建,基础性数据库的区域买断,到各项服务的补贴,经费均来自政府拨款。但项目建设所需的人力资源,则主要来自于各成员馆。这种方式最常见于共享项目的启动阶段,或者是经济发达地区。例如TALIS“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分别获得了6000万和7000万政府投资[2],而宁波市数字图书馆一经立项即获得市政府4000万的经费投入[11]。

二是政府投资和成员馆分担结合型。这种方式的基本思路是政府和成员馆共同出资建立区域文献共享系统。因此,政府部门一般只负责部分项目投资,成员馆必须分担筹措剩余的项目建设经费或者给予一定的配套经费。这类投资方式常见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者项目的持续建设阶段。例如湖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2006年立项之时就已明确数据中心和系统平台由教育厅出资建设,但资源建设经费则由各成员馆自筹。

三是成员馆自筹型。即区域合作共享完全出自成员馆的自发行为,没有得到政府的财力支持,因此合作过程中涉及的经费问题,或者通过成员馆集资来解决,或者由项目牵头馆承担。例如河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工作经费由理事长单位承担,集团购买项目经费由参与单位分担[13]。

2 我国区域性文献共享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障碍分析

2.1 管理架构与运行机制方面

首先,从组织架构来看,国内区域文献共享系统与国外基本相同,并且也能根据系统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具备了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架构。所不同的是国外还会专门设置一些与共享组织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委员会。如美国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NSDL)政策委员会下有5个常设委员会,其中就包括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促进NSDL计划、子项目、用户共同体和技术的长期应用与发展,尤其关注整个项目的可持续发展[1]。而国内在机构设置上更多地考虑系统建设本身而不是组织的自我发展。

其次,从实际运作来看,无论是实体还是虚拟运行机制,均有其局限性。前者的优点是执行力强,效率高,缺点是资源集中于少数图书馆,成员馆的参与度不高;后者的优点是参与面广,并能广罗人才,但横向工作效率偏低,且项目参与人员在兼顾本馆工作和项目建设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此外,从成员馆的整体参与度来说,国外共享组织更为开放。例如OCLC专门成立了成员委员会,使成员机构正式参与OCLC的管理;Ohio LINK的委员会则吸收了越来越多的成员机构,无论规模或资金多少,所有成员机构在权利和影响力方面都是平等的[1]。而国内图书馆之间的差距较大,对于受到政府资助的共享系统而言,为尽快实现普遍受益的目标,通常由实力比较强的图书馆馆长组成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内部虽然能采取平等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并且也会为成员馆提供一些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沟通渠道,但成员馆的参与深度和广度都有限,话语权也相对较少。这种政府引导、大馆建设、小馆享用的运作方式已经逐步出现问题:大馆长期奉献缺乏可持续的动力、小馆意愿难以充分表达和吸收、大小馆之间的互不理解等,从长远看,并不是一个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格局。

2.2 共建共享的内容方面

客观地说,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国内区域共享系统虽然起步较晚,但就合作领域和提供的服务项目而言,基本上能够和国际同步,存在的差距主要是服务的深度、广度及效果。

就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国内外最明显的差别就是纸质馆藏的共享与合作。实体图书的馆际互借,是国外区域合作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服务项目,而国内仅是部分地区甚至只是区域内的部分图书馆在开展;此外,在纸质馆藏的建设方面,近年来国内各地区少有协调和合作,国外则仍在为成员馆提供藏书建设协调、馆藏分析工具、自动选书服务、非英语资料的订购服务等多种馆藏资源建设服务[1]。

从建设成效来看,国内各区域共享系统确实提高了本地区的文献保障水平和成员馆的服务能力,但也存在一些影响服务效果稳定发挥继而阻碍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首先,各成员单位网络接入的复杂性,导致了其对公共服务平台的访问速度快慢不一,影响了部分用户的使用体验,这一问题在访问随书光盘及多媒体资源时更为突出。其次,各区域所采用的部分应用系统,在系统的可用性、易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也直接影响了服务效果;最后是各项资源和服务的推广应用离不开成员馆的大力宣传、推广和培训,因为馆员素质的差异性,各成员馆对共享系统的应用程度高低不一,使用效果也差别较大。

2.3 经费来源方面

保证资金来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是保障共享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国内外比较成功的图书馆共享联盟都有多元化稳定的资金支持。对比国外,我国区域性文献共享系统在经费来源方面存在三个问题。

首先是资金短缺问题。图书馆事业的公益性质,使得图书馆共建共享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但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政府对图书馆共享系统的投入力度大不相同。以高校文献共享系统为例,江苏、浙江、天津等地,政府投资经费可多达几千万,而海南、青海等地则只有区区几十万元,部分地区,如河北、山西、江西等,甚至没有任何投资[2]。因此,资金短缺是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文献共享系统面临的首要问题。

其次是资金投入不连续问题。这是作为项目运作的共享系统碰到的最大问题。项目一旦结束,经费就没有来源;即使许多地区政府有持续投资的考虑,但从前期项目验收到下期项目方案论证、再到经费下达仍需一定时日,难免不出现资金断链,直接影响了共享平台的运行和各项服务的开展,导致无论是成员馆还是最终用户都无法对共享系统建立持久的信任感。

第三是资金来源过于单一的问题。国外的图书馆共享组织经费来源渠道多样,有地方政府投资,有会员缴纳的会费,有外部基金的资助,甚至还有服务经营所得等[1],而我国共享系统的资金来源,主要就是政府投资和成员馆集资(一般只涉及参与集团采购、特色库建设等项目建设的成员馆)。政府投资能够迅速推动共享系统的建设,但也进一步加大了成员馆对政府的依赖。一旦政府投资中断,共享系统就马上陷入停滞状态,连维持正常的运行都有困难。因此,资金来源的单一性降低了我国区域文献共享系统的风险承受能力。

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区域性文献共享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障碍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系统建设存在经费短缺、投入不连续、经费结构过于单一的问题;

(2)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不足。无论何种运作机制,系统建设均需大量人力的投入;而系统的最终应用效果,则往往取决于成员馆的馆员素质;

(3)成员馆整体参与度不高,大馆缺少持续奉献的动力,小馆欠缺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4)共享平台的稳定性和易用性有待加强,成员馆的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提升。

3 区域性文献共享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3.1 拓展资金来源,调整经费结构

作为以公共服务为目标的文献共享系统,政府的持续支持对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争取和建立地方政府政策扶持与经费支持的长效机制是区域共享系统的首要工作[5]。政府的持续支持首先体现在经费的持续投入上,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为避免出现因资金投入不连续而造成服务中断的问题,要区分日常运行经费和发展建设经费,争取将日常运行经费纳入主管政府部门的常规预算项目中,从而在发展建设经费未及时到位的情况下确保系统平台的持续运行。实际上,国外的成功案例Ohio LINK的经费也明确划分为资产拨款和运作拨款两项[14]。

此外,在积极争取经费的同时,探索和建立政府资助为主,多渠道筹措相结合的经费投入长效机制.也是非常必要的。像台湾地区一样适当收取会员费[15]、基础性数据库实行部分补贴或费用分摊、通过扩大服务范围来筹措部分经费等都是一些可以采取的措施。而且,这种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方式还能有效地避免成员馆对政府的过度依赖。

3.2 接轨国家体系,整合当地资源

在积极“开源”争取经费的同时,想办法“节流”也不失为一种可控且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这里所说的“节流”就是接轨国家保障体系,整合当地共享资源。

近十余年来,国家陆续投入资金建设CALIS、NSTL、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多个国家级的文献资源保障系统,这些系统提供了众多的免费资源和应用服务,譬如NSTL、国家图书馆出资买断了十余个外文数据库的回溯数据及几十个学会的上百种电子期刊的全国使用权[16,17];CALIS为全国高校成员馆提供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参考咨询、通用特色库建设、共享平台管理等7个共享版系统的免费租用服务[18]等。区域文献共享系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文献资源和免费的平台工具,一方面节约大量经费,一方面也避免重复建设。

与国家多个大型共享系统并存的状况相同,同一地区往往也会存在多个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资源共享系统。因此,与本地其他共享系统的资源整合和服务共享也十分必要。山西大学在只有少量经费的前提下,以CALIS山西省中心为基础框架,整合了NSTL、CASHL、国家图书馆、省科技厅等各种资源,快速搭建起山西省高校信息资源保障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2]。

3.3 开发人力资源,提升馆员素质

针对项目建设人手不足的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着手解决。首先是在机构设置上尽量与现有的机构整合。重庆、山西等地的实践证明,在高校图工委的框架内实施CALIS省中心服务有许多有利条件[19],不需要再成立专门机构,同时也使图工委所属各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落到实处;其次,主要参建馆要树立“依托项目,培养人才”的观念,将项目建设任务纳入日常业务范畴,统筹考虑人员配备,方可避免技术骨干馆内业务和共享工作互相冲突、应接不暇的局面;第三,在稳定的日常运行经费得以保障的前提下,共享项目牵头馆还可外聘专业人员,完成相对比较繁琐的日常咨询、宣传推广、系统维护和项目管理工作,这在图书馆人员编制日益紧缩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比较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方案。

成员馆人员素质的提升,除了依赖各馆的自我调整和开发之外,还需要各类培训、继续教育和资质认证。但方法不同,培训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从各地的实施经验来看[2],浙江的讲师团培训、江西的考核式培训、湖北的走访式培训的效果更佳。此外,馆员对培训的重视和认真程度往往取决于所在图书馆的领导,因此,利用各种机会对成员馆馆长进行共建共享理念的熏陶和培养至关重要。

3.4 改善沟通机制,优化建设方案

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成员馆共享理念和意愿的建立至关重要,自愿是文献共享体系保持生命力的关键[19]。因此有必要向国外学习,进一步建立健全、充分、开放和常规的沟通交流机制以及平等的议事机制,保证成员机构对共建共享建设方案、规章制度、利益分配等重大事务的发言权。

实际上,成员馆参与共享活动的热情程度,与共建共享的内容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各地开展的共享活动大同小异,同质化趋势明显。但中国各地发展状况不同,成员馆之间的差异性较大,用趋同的服务内容应对需求各异的成员馆,只能达到“隔靴搔痒”的效果。因此,无论是在项目启动之时还是建设之中,各地区都应该在充分了解成员馆真实需求的基础上,针对用户的不同类型不同需求分层设计建设目标和任务,进一步优化建设方案,使得任何一类成员馆都有可能从共享活动中受益,这才是使成员馆自觉、自愿并永葆参与热情的方法。

3.5 加强规范管理,注重后期服务

加强规范管理,进行过程控制和绩效评估,能够有效提升共享体系的约束力和推动力。湖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将各高校《网络访问技术指标要求》作为文件由省教育厅正式下发,以此促进各校改善基础条件;JALIS由教育厅正式发文,遴选确定30所本专科院校的分管副校长、教务处长、图书馆长、相关数字图书馆建设专家参与三期项目的网上互评,通过这种网络互评,推动项目建设进程,促进建设质量的提升[20];珠三角数字图书馆则将参加联合参考咨询和文献传递服务列入成员馆评估考核内容,对服务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将此作为规章制度形成文件,从而保障了资源共享的顺利实施[7]。这些共建共享规章制度的建立,尤其是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估方式,能大大地促进成员馆参与共享活动的热情。

此外,“重建设、轻服务”也是部分共享系统,尤其是作为项目运作的共享系统使用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共享平台的稳定运行需要专门人员监管,各项服务的开展需要持续不断的宣传和推广。像中国科学数字图书馆一样,项目建设完成后,即将其建设和服务融入到中科院各成员馆的日常业务中[21],不失为一种比较理想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总之,我国各地在教育、经济和文化环境上千差万别,不可能有一个能够适用于所有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方案;而且,即便是同一个地区,不同阶段也会面临不同的发展问题,因此,各地区必须持续进行共享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不断摸索适合本地需求的问题解决方案和发展策略。可持续发展研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既可以向国外学习,在机构设置中成立专门的管理与发展委员会,也可以像JALIS一样通过课题预研的方式开展专题研究[20]。

1 李晓东,肖珑.国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的比较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8(5):6-10,94

2 Calis管理中心.CALIS省中心工作报告汇编.CALIS三期省中心建设工作现场会会议资料.武汉,2010

3 Talis.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2011,[2011-12-17].http://www.tjdl.cn/index.jsp

4 王婷等.BALIS的运营机制与发展模式.图书馆建设,2008(11):47-49

5 王槐深.河南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28(4):20-23

6 吴爱云,孙秀萍.创新共建共享模式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吉林省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共建共享的实践与探索.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2):139-140

7 莫少强.建立珠三角数字图书馆联盟 实现跨系统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广东省推进跨系统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经验和今后设想.图书馆论坛,2009(6):121-124

8 朱晓燕.湖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图书馆建设,2009(11),35-37,68

9 JALIS.江苏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2012-01-19].http://www.jalis.org.cn/index.jsp

10 王存,曹晓英.图书馆联盟的又一范例——记天津市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历程.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4):461-464

11 颜务林,李亚芬.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探索城市数字图书馆建设创新之路.图书馆,2009(3):84-85,91

12 国家数字文化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2-02-08].http://www.ndcnc.gov.cn/

13 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章程2008.[2012-1-7].http://www.hbidl.com.cn/show.aspx?id=159&cid=7

14 李国庆.世界图书馆联盟的典范:Ohio LINK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4(7):13-16,89

15 马江宝,高波.台湾图书馆联盟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9(5):137-141

16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2012-02-07].http://www.nstl.gov.cn/

17 国家图书馆.全国授权数据库.[2012-02-07].http://www.nstl.gov.cn/

18 Calis管理中心.CALIS三期项目“省级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指南.2010

19 黄筱玲.再论湖南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3):82-84

20 Calis管理中心.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三期建设中期检查报告汇编.2011

21 姚晓霞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机制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23-27

猜你喜欢

成员文献图书馆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