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学生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对称现象研究述评

2012-04-01

当代外语研究 2012年9期
关键词:主句句法宾语

郭 阳 常 辉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0)

1. 引言

空论元(null arguments)一直是基于生成语法理论的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内容,它指的是一些动词的论元,因为某些原因没有语音表现形式,但具有语法作用和语义内容,包括空主语和空宾语,如(1)所示:

(1) a. 下雨了。

b. 看起来不错。

c. 有很多人站着。

d. 张三说昨天没来这里。

e. 张三喜欢小狗,但不喜欢小猫。

f. 如果能去,张三一定会去的。

g. 昨天张三应该完成作业,但他没能完成。

与(1a)和(1b)相对应的英语句子都必须有主语it,与(1c)相对应的英语句子必须有主语there。英语中的it和there只有语音形式,没有实际意义,因而被称为虚主语(expletives)。(1d)“说”的宾语从句中的主语就是“张三”,在汉语中可以省略,但在英语中不能省略。同样,在(1e)的第二个并列句中和(1f)的条件从句中,主语都省略了,而省略的主语就是指并列句第一个分句或主句的主语。但在相对应的英语句子中,这些主语都是不能省略的。在(1g)中,从句中及物动词“完成”的宾语“作业”省略了,在英语中也不能省略。

由(1)可知,英语不允许空主语和空宾语,而汉语则不同,它既允许空主语,又允许空宾语。这种跨语言差异是否会给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带来习得上的困难?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能否习失(unlearning)英语的空主语和空宾语,重新设置空主语和空宾语参常辉,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电子邮箱:jameschanghui@163.com。

数?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而且,有关中国学生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以往研究(如Zobl 1994;Yuan 1997;Kong 2001;王月华、于善志2012)有一个有趣的发现:他们对英语空主语的习失较为容易,但对空宾语的习失较为困难,出现了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对称性现象。本文旨在对英汉语的空主语和空宾语跨语言差异以及以往有关中国学生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对称现象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论,以期使国内学者对此方面的研究有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2. 空主语和空宾语理论

2.1 空主语

空主语的英汉语差异可以由Chomsky(1981)提出的“空主语参数”(null-subject parameter)来解释,汉语取正值[+null subject],允许空主语,英语取负值[-null subject],不允许空主语。不允许空主语的英语存在虚主语there和it,它们没有实际意义,只起主语的语法功能。允许空主语的汉语没有虚主语,与英语虚主语相对应的句法成分是空主语。

后来,Jaeggli和Safir(1989)又提出了“形态统一性原则”(Morphological Uniformity Principle)来解释世界语言中空主语的参数差异。该原则指出,允许空主语的语言中所有动词形式要么都要有屈折形态变化,如西班牙语,要么都没有屈折形态变化,如汉语,只有部分动词形式具有屈折形态变化的语言则不允许空主语,如英语。西班牙语中的动词都具有屈折变化,汉语中的动词都没有屈折变化,它们的动词在屈折形态变化上的表现是一致的,都允许空主语;而英语中有的动词具有屈折变化,有的没有,表现不统一,不允许空主语。

最近,Park(2004)在最简方案(Minimalist Program)框架内提出,某种语言是否允许空主语是由一致特征的可解释性(interpretability)决定的,具有可解释一致特征的语言,如西班牙语,允许空主语;具有不可解释一致特征的语言,如英语,不允许空主语。汉语具有不可解释一致特征,但在语篇层面上允许空主语。然而,此理论忽视了汉语不仅在语篇层面允许空主语这一现象,而且在句子层面也允许空主语,如(1a-d)。

2.2 空宾语

空宾语的英汉语差异可以由Yuan(1997)提出的话题脱落参数(topic drop parameter)解释,汉语取正值[+topic drop],允许话题脱落和空宾语,英语取负值[-topic drop],不允许话题脱落和空宾语。他根据Huang(1984,1989)和Shi(1989)认为,汉语是以语篇为中心(discourse-oriented)的语言,含有“话题名词性短语删除规则”(Topic NP Deletion Rule),能够将从前面句子中得到恢复的话题删除,从而产生“话题链”(Topic Chain)(Huang 1984:549)。也就是说,空宾语是将宾语移位到话题位置,然后通过“话题名词短语删除规则”将宾语删除的结果。Shi(1989,1992)认为,话题链是汉语的最大句法单位,就像标句词短语(Complementizer Phrase,CP)是英语的最大句法单位一样,也具有和英语CP同样的句法功能。这样,汉语的话题链可以包含若干个CP,空宾语和它的所指在同一个话题链内,其指代内容可以在同一个话题链中得到恢复。而英语的最大句法单位是CP,如果宾语脱落,其指代内容就不能在同一个CP内得到恢复,因而英语不允许空宾语。实际上,话题脱落参数不仅能够解释英汉语在空宾语上的差异,同时也能够解释英汉语并列句、主从复合句和语篇中空主语的差异。

3. 先前研究综述

最早注意到中国学生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不对称现象的是Zobl(1994)。他在通过判断任务考察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英语中的语言迁移问题时发现,母语为汉语的英语二语习得者对含有空主语句子的拒绝率为75%,但对含有空宾语句子的拒绝率只有43.8%;母语为非汉语的英语二语习得者对含有空主语句子的拒绝率为90%,对含有空宾语句子的拒绝率为80%。但可惜的是,Zobl并没有对数据做统计分析,我们不知道英语二语习得者对空主语和空宾语的判断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他也没有对数据做出解释。而且,母语为非汉语的英语习得者的母语,既有允许空主语和空宾语的日语,也有既不允许空主语也不允许空宾语的法语;因此,他对母语类型的分类也存在问题。

Yuan(1997)最早专门探讨了中国学生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对称现象。他通过句子可接受度判断任务,考察了不同水平的159名中国英语学习者,发现被试很容易认出含有空主语的不正确英语句子,不管空主语指的是人称代词还是虚主语,也不管空主语在主句中还是在从句中;除了较低水平被试的判断与英语母语使用者控制组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水平被试的判断与控制组都没有显著差异。相反,他发现被试却很难识别出含有空宾语的不正确英语句子,不管空宾语是在主句中还是在从句中,也不管空宾语是指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事物;不同水平被试的判断与英语母语使用者控制组均存在显著差异。他还对中国学生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这种不对称表现做出了解释,认为虽然汉语空主语和空宾语都迁移到了他们的目标语英语中,但英语动词上的时态和一致屈折形态、助动词do和系动词be等触发证据使得他们较快地设定了英语功能语类T和Agr上的特征,从而使他们意识到英语不允许空主语。而在他们的语言输入中缺乏习失汉语话题脱落的正面证据,使得他们的英语继续错误地允许空宾语。也就是说,Yuan把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上的不对称表现归于目标语输入中是否含有正面证据。

此研究对英汉语的空主语和空宾语理论都有所发展,尤其为有关汉语空宾语的研究提供了较有价值的理论分析。另外,该研究也较为全面地考察了中国学生对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习失情况,不仅选择了多组不同水平的被试,首次考察了空主语的位置对英语空主语习失的影响和空宾语的位置与性质对英语空宾语习失的影响,并对中国学生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对称现象做出了解释。然而,该研究的测试材料只对宾语进行了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区分,而没有对主语进行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区分;也没有注意到虚主语在习失英语空主语中的重要作用。杨小璐(2001)就发现虚主语there和it是中国学生设置英语空主语参数的触发性材料,并提出,对中国学生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对称现象的解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认为除了目标语输入的作用,主语和宾语的位置以及它们的性质差异也可能会造成这种不对称性。

Kong(2001)通过语篇判断改错任务,从句法和语篇视角考察了11名高级英语水平的成人中国学习者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对称现象,为进行有效比较还用3名英语母语使用者为控制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改正含有空主语的不合语法的主句时正确率分别为75%和85%,二者差别不大;而在改正含有空主语的不合语法的从句时正确率分别为44%和63%,二者差异较大。另外,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改正含有空宾语的不合语法的主句时正确率分别为48%和58%,在改正含有空宾语的不合语法的从句时正确率分别为51%和67%。作者由此得出结论:中国成人英语学习者习失英语从句中的空主语比习失主句中的空主语、主句和从句中的空宾语都难。从研究结果看,中国学生在习失空主语时存在主句和从句不对称现象,然而在习失空宾语时却没有出现不对称现象;空宾语的习失与空主语的习失难度无法比较。另外,不仅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含有空宾语的句子和含有空主语的从句的判断改错较差,就连英语母语使用者也比较差,从数据上很难看出中国英语学习者是否能够习失空主语和空宾语。然而,Kong还发现,实验组在改正应该使用虚主语但没有使用的不合语法的主句和从句时正确率分别只有64%和36%,而控制组的正确率均为100%。这一方面说明中国英语学习者还没有很好地习得英语的虚主语,母语迁移依然在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说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虚主语的习得上也存在主句和从句的不对称现象。

Kong的研究结果与Yuan(1997)不同的是,被试对主句中空主语的判断比从句更加准确,不管空主语指的是人称代词还是虚主语。Kong认为,主语的句法突显位置使得中国英语学习者较快地习得了英语句子的主语。另外,Kong也不支持Yuan所提出的“英语中主谓一致促使中国学生习失空主语”的假设。他认为,如果该假设成立,学习者在主句主语和从句主语上表现就不应该有差异。Kong的解释是:中国学生在二语习得中迁移了汉语的话题参数,把英语中的主句主语当成汉语中的话题,认为必须显性标注,所以更易习失主句空主语。

然而,Kong的研究仍存在的问题较多。一是被试和控制组人数都太少,并且没有对数据做统计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只靠正确率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不可靠的。二是判断改错这种测试工具存在一些先天的缺陷,如二语习得者的语感是不太可靠的,测试题目容易出现非测试内容方面存在问题而导致考察不出被试对所测内容的掌握情况。而且,在该研究中,某些判断任务中控制组的表现比被试还要差,测试工具的信度令人怀疑。三是作者没有对被试空宾语的表现进行讨论分析,与前人研究“空宾语的习失比空主语更难”的结论不一致。

王月华和于善志(2012)通过句子判断和纠错任务,考察了108名不同水平的中国学习者对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习失情况。被试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组,分别是初一、高二和英语专业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要求被试判断含有空所指主语、空虚主语、空宾语的英语主句和从句是否合乎语法,并对不合语法的句子进行改正。他们发现,相对于空宾语而言,中国学生对空主语的判断更加准确,在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习失上表现出不对称性;但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他们对含有空主语和空宾语英语句子的判断越来越准确,高级水平的英语学习者既能习失空主语,也能习失空宾语。他们从句法和语用的视角对这种不对称现象进行了解释,认为无论从句法还是语篇角度来看,除了与前面语篇有共指关系的空话题之外,句子的主语都会显性地出现句首或动词之前,有助于中国学生对英语空主语的习失。而空宾语的习失涉及到语篇中话题的脱落,是句法与语篇两个层面接口的知识,根据Tsimpli和Sorace(2006)提出的“接口假说”(Interface Hypothesis),第二语言中的纯句法知识较容易习得,而句法与其他语言层面接口知识的习得较为困难,空宾语的习失比空主语的习失也就更加困难。

另外,他们还发现,相对于从句空主语和空宾语而言,中国学生对英语主句空主语和空宾语的判断更加准确。也就是说,中国学习者对主从结构中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习失也存在不对称现象。他们对此的解释是,从句的句法层级结构相对主句而言较低,在句法、语义和语篇上均处于从属地位,相对于主句来说,学习者未能给予从句足够的关注。最后,该研究还显示,相对于英语空所指主语,中国学生更容易习失空虚主语。他们也用“接口假说”来解释这一现象。由于英语虚主语没有语义指称,只有句法功能,只涉及句法层面,而空所指主语涉及句法和语用接口知识,对它们的习得更加困难。

该研究比较全面地考察了中国学生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对称现象,并对各种不对称现象作了理论解释,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学生对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习失情况。

4. 结语

虽然二语习得领域已经注意到了中国学生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对称现象,也出现了一些专门探讨这种不对称现象的研究,但是目前研究数量还不多,使用的研究方法基本上都是判断类型的测试工具,而这类测试工具往往会因为二语习得者的语感不准确而影响研究结果,因此,目前的几项研究结果各不相同,如空主语和空宾语的不对称现象是否存在于主句和从句中,空所指主语和空虚主语是否存在不对称。另外,目前对于中国学习者为何会出现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习失不对称现象的解释也各不相同,也需要进一步挖掘。而且,目前的研究都没有注意到汉语中空主语的比例要比空宾语大,这是否会是中国学生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不对称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值得考虑。最后,影响中国学生习失英语空主语和空宾语的因素有哪些,也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Chomsky, N. 1981.LecturesonGovernmentandBinding[M]. Dordrecht: Foris.

Huang, C.-T. J. 1984.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reference of empty pronouns [J].LinguisticInquiry15: 531-74.

Huang, C.-T. J. 1989. Pro-drop in Chinese: A generalized control theory [A]. In O. Jaeggli & K. Safir (eds.).TheNullSubjectParameter[C]. Dordrecht: Kluwer. 185-214.

Jaeggli, O. & K. Safir. 1989. The null subject parameter and parametric theory [A]. In O. Jaeggli & K. Safir (eds.).TheNullSubjectParameter[C]. Dordrecht: Kluwer. 1-44.

Kong, S. 2001. L1 Chinese speakers and asymmetry of null matrix and embedded subjects in their L2 English [J].EssexGraduateStudentPapersinLanguageandLinguistics3:33-58.

Park, H. 2004. A minimalist approach to null subjects and object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J].SecondLanguageResearch20: 1-32.

Shi, D. -X. 1989. Topic chain as a syntactic category in Chinese [J].JournalofChineseLinguistics17: 223-59.

Shi, D. -X. 1992. The nature of topic comment constructions and topic chains [D].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eles.

Tsimpli, I. M. & A. Sorace. 2006. Differentiating interfaces: L2 performance in syntax-semantics and syntax-discourse phenomena [A]. In D. Bamman, T. Magnitskaia & C. Zaller (eds.).Proceedingsofthe30thannualBostonUniversityConferenceonLanguageDevelopment[C]. 653-64.

Yuan, B. -P. 1997. Asymmetry of null subjects and null objects in Chinese speakers’ L2 English [J].Stud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19: 467- 97.

Zobl, H. 1994. Prior linguistic knowledge and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learning procedure: Grammaticality judgments of unilingual and multilingual learners [A]. In S. Gass & L. Selinker (eds.).LanguageTransferinLanguageLearning[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76-96.

王月华、于善志.2012.中国学生英语句法中的零主语和零宾语研究[J].现代外语(1):46-53.

杨小璐.2001.中国学生英语习得中的触发性素材[J].外语教学与研究(1):48-56.

猜你喜欢

主句句法宾语
宾语从句考点梳理(二)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Wheelchair basketball stars
宾语从句及练习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中考试题中的宾语从句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
谁来管管“吃”的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