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成长规律探析※
2012-04-01李妙颜
○ 李妙颜
年轻干部成长规律探析※
○ 李妙颜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年轻干部的成长也不例外。只有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主动权。只有把握年轻干部成长的规律性,才能促进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成长规律是指个体在成长和成功过程中内因及外因诸要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遵循着所有年轻人成长的一般规律,同时由于其身居的政治地位、承担的政治角色、面临的政治任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年轻干部的成长有着特殊规律。笔者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崇高的职业理想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动力要素
笔者在问卷调查中发现,41.91%的干部认为,政治思想方面的素养不足是影响年轻干部成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其中大家普遍认为理想信念不坚定是最大的问题。
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有了信仰,精神就会有动力,学习就会有毅力,工作就会有魄力,生活就会有定力。高尔基曾经讲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有理想、有抱负,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实现自我、回报社会的决定性因素。很难设想一个没有职业理想、没有远大志向的年轻人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能够执着自己的工作。
毛泽东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要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搏精神。作为年轻干部,需要有一种闯的魄力、抢的意识、争的劲头、拼的勇气,以火一样的激情投入工作,锐意进取,奋勇当先,争创一流。昂扬的激情源自于崇高的理想追求,只有具有坚定理想和崇高追求的人,才能始终如一保持昂扬的工作激情,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和挫折,也不会丧失对工作的热情、对事业的执着。只有具有坚定理想和崇高追求的人,才能够不为眼前的得失所牵绊,才能胸襟开阔,才能更加健康地成长、走得更远,才能更好地将个人发展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结合起来,做到忠诚党和人民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在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中找到自我定位,实现人生价值。
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在大体相近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干部,成长的速度却大不一样,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各自成长的动机不同。纵观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过程,他们无不具有远大的人生目标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正是因为具有强烈的成长动机,他们才会在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改造自我。站位不同,胸襟不同,不仅对问题的看法不同,而且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不同,其结果自然迥然相异。如果一个年轻干部没有自己的人生追求,没有职业理想,即使外部环境再好,他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大。
二、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年轻干部成长的保障因素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培养一名优秀的年轻干部很不容易。年轻干部要接受锻炼,要经风浪,首先就要过好道德修养这一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学历高、眼界宽、干劲足、决心大。许多年轻干部挑起为政一方的重任后,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很快打开了局面,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信任。但是不可否认,的确还有这样一些年轻干部,虽然才华横溢,但在道德关口上却往往凸显软肋,甚至饱受群众诟病。如有的干部虽然冲劲十足,却喜欢任人唯亲,搞帮帮伙伙;有的干部公开场合显得“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背后却在和小兄弟们吃喝玩乐;有的干部工作能力突出,却把生活作风当作“小事”,不检点、不自律、不自重。这样的年轻干部迟早要栽跟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表明,领导干部特别是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也是形形色色的社会人士关注乃至苦心经营、倾心“投资”的“潜力股”,往往受到的诱惑和考验比常人要多得多,再加上年轻干部往往涉世不深,如果他们不能加强道德修养,经常自省,就必然为各种诱惑所俘虏。道德防线一旦“失守”,领导干部距离违法乱纪的深渊就已不远。
要加强引导年轻干部树立良好作风,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利益,珍重人格、珍爱声誉、珍惜形象,增强道德责任感,正确对待组织、群众和自己,克服浮躁情绪,脚踏实地干事,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服务科学发展中建功立业。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党性教育,特别要加强政治忠诚教育、道德情操教育、优良作风教育、党的纪律教育和拒腐防变教育,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保证年轻干部健康成长。
重视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精髓之一。《礼记·大学》说:“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年轻干部只有积小德养大德,自觉正心、修身、齐家,才能永葆大道不偏离,小节不丧失,也才有可能治国、平天下。年轻干部只有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强化奉献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磨炼至高无上的品格,塑造清正廉洁的形象,奉行表里如一的做人做事准则,才有可能在自己的岗位上走得更高、走得更远。
三、善于学习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基本要求
从干部成长过程来看,学习是立身之本,是提高素质的基本途径。一个人所有的成就和建树,都与学习分不开。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干部如果不爱学习,思想就会缺少灵气,讲话就会缺少底气,行动就会缺少朝气,工作就会缺少锐气,就会落伍于时代。年轻干部能否健康成长,从根本上讲,取决于自身。年轻干部大多受教育程度较高,科学理论水平较高,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但是,书本知识不等于社会知识,走出校门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更需要勤学、会学、学以致用。
一要勤学。重视学习、勤于学习是工作的需要,也是干部成长的需要。从工作环境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作中面对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不加强学习,就会处于盲目、被动和落后状态,唯有勤于学习,才能够应对挑战。从干部成长来看,学习是思想之基、素质之基、人生之基。一个干部只有不断坚持学习,才能坚定政治立场,明辨政治是非;只有不断坚持学习,才能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厚积薄发;只有不断坚持学习,才能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本领,奠定素质之基。
二要会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实现学习目的的关键。首先是急用先学,重点突破。围绕岗位要求,熟悉了解主要职能和业务工作的发展方向、前沿动态,当前工作的实际状况,努力成为“政策通”、“活字典”、“多面手”。其次是融会贯通,丰富底蕴。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人类知识库中摘取对自己最有用的知识果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融会贯通。要善于运用归纳比较、提炼升华、举一反三等学习方式找到不同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和学术体系的内在联系,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成。
三要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年轻干部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求做到学有所用,做学以致用的表率。要联系思想实际,不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年轻干部要学会自我反省,不断提高判断是非、认识本质的水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要联系群众实际,努力成为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年轻干部要把了解群众作为最重要的学习来抓,使主观思维和行动与客观现实相统一,全面掌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客观规律。要联系单位实际,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每个单位的情况不同,决定了理论的运用方式也不尽相同。年轻干部都应当学会“把脉”,全面把握本单位的特点,做到活学活用,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四、多层面的实践锻炼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核心要素
丰富的岗位经历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必备要素。笔者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有近50%的被调查者认为实践锻炼是年轻干部成长最重要的因素。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实践越多,素质越强。历史和现实证明,实践不仅是人们获得知识和经验的主要源泉和检验知识、经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是人们把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内化成职业素质和工作技能的根本途径。同时,实践还是年轻干部深刻理解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实际需要,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实际需要。
一方面,应有针对性地采取上挂学习、下派锻炼、岗位交流、以老带新等形式多样的实践锻炼方法,多层面为年轻干部搭建实践锻炼的平台。对于长期在机关中工作的部分年轻干部,由于他们缺乏在基层的工作经验,我们可以采取下派或到下一级部门特别是基层挂职的方式,让年轻干部掌握从事基层工作的经验和方法,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增强群众观念和服务基层的意识。对于那些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年轻干部,可采取借调到机关任职、上挂,或者通过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进行挂职锻炼的形式,使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整体工作情况,转变思维方式,开阔工作视野,增长推进改革开放、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本领。对于在业务部门工作的年轻干部,可以交流到综合性部门,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工作大局。对于从事党建工作的年轻干部,则可以交流到经济建设部门,使他们在参与经济工作中得到锻炼。现在不少年轻干部是“三门”干部,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这类“三门”干部通常是文化水平高而实践经验浅。对于这类成长经历比较单一的年轻干部,可以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交流任职,但更要鼓励他们多到基层工作,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注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践证明,凡是在基层实践中锻炼过的干部,他们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
另一方面,应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大力选拔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真正形成干部到基层锻炼、人才从一线选拔的良性循环机制,为在实践锻炼中脱颖而出的年轻干部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空间。
五、组织培养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关键因素
在问卷调查中,81.50%的干部认为组织和领导的着力培养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大家普遍认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从发现苗子开始,到适时放到一定的岗位平台锻炼,再到及时的教育、鼓励和给予严格的管理、监督,使其思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工作能力不断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从广义上看,“组织培养”是指党的各级组织,有领导、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干部进行教育、培训、考核、选拔、任用和管理,使之素质不断提高。从狭义上看,“组织培养”也可以理解为给机会、设台阶。人才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诸多客观因素以及主观内在条件的影响。而干部的成长首先离不开组织的培养,组织的培养是干部成长的外在因素和客观条件,这是我们国家的政治体制和“党管干部”的原则所决定的。
组织培养包括发现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三个环节。首先,要搭建平台,发现人才。古人讲:“经世之道,识人为先。”组织部门应开阔选人的视野,转变用人观念,把业绩和群众评价等考核指标结合起来,通过各种考核、考察方式,把真正有才学的人选拔出来,让真正有能力的人得到重用;其次,要早压担子,锻炼人才。有压力,才有动力。对年轻干部来说,早压担子意味着有更多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成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对组织部门来说,早压担子意味着一旦看准了,就应该打破条条框框,把年轻干部放到有利于发挥其能力的岗位上去,并有意识地让他们承担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加速其成长;最后,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组织部门要抓紧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观念,破除那些“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的用人思想和意识,要扬长避短,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在用其所长中补其所短。古人云: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大胆使用优秀人才无疑也是促进年轻干部成长的关键一环。
※本文为2011年湖北省重大调研课题《年轻干部成长工程研究》(基金项目号:ZB20111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 湖北省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 楚 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