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为引领唱响“幸福黄州”建设主旋律

2012-04-01余友斌

党政干部论坛 2012年7期
关键词:黄州全区建设

○ 余友斌

以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为引领唱响“幸福黄州”建设主旋律

○ 余友斌

黄州区是黄冈市唯一的地市级城区,党的一大代表陈潭秋烈士的故乡,辖4个街道、4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个省管工业园区,有138个村(社区),版图面积3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万。近几年来,黄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紧紧围绕打造市域发展中心城的目标,大力实施“一港三区”战略,着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优化环境,努力使全区人民过上富足、安康、自在、愉悦的生活,不断增强城乡群众幸福感。我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基础教育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被授予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科技创新先进县市区,全省平安县市区,黄冈市获湖北省卫生城市、文明城市殊荣。正值湖北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奋力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努力构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之际,黄州区在承载过去发展潜力的基础之上,以建设幸福黄州为主题,努力推进全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

一、建富强黄州,提升黄州产业创新发展的能力

建设幸福黄州,产业是基础。坚持企业为重、项目为要、产业为王,着力培育骨干企业、涵养支柱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奠定建设幸福黄州的物质基础。全区已有纺织服装、船舶制造2个产业进入全省重点培育系列,农产品加工、医药化工、现代物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一)着力培育龙头企业

实施央企对接、招大引大、产能倍增、企业成长等四项工程,规模上工业单体产能继2011年的3亿元级提升至10亿元级后,新建企业有望提升至50亿元级规模。抢抓央企战略布局机遇,着力引进“中”字号、“国”字号企业落户黄州,已有中石油、中粮、中牧药业3户央企,正茂新材、大二户、青江化工、南华造船、梅蔓光电、三一重工、本格重工、华海重工等8户行业龙头企业落户黄州。今年4月,中石油投资40亿元在我区建设湖北新捷天然气公司,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实行规划招商、专班招商、园区招商、以商引商,推进招商引资提档升级。2011年全区新引进投资过千万元项目41个,协议投资总额81.64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27个,过5亿元项目10个。今年元至5月,新引进投资过千万元项目10个,协议投资规模134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4个,协议投资131.2亿元。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改造扩规,三泰纺织、富华棉纺、新昌纺织、大二户、瑞特威等6户企业相继实施三期、四期技改工程。2005年建成投产的黄冈三泰纺织公司,先后投资1.5亿元建设和泰纺织、投资6.5亿元实施和泰二期技改工程,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过20亿元,成为纺纱行业又一重点龙头企业。

(二)着力打造支柱产业

坚持抓特色产业、抓新兴产业、抓“两型”产业,推进企业集聚、项目集中、要素集约、产业集群,打造农产品加工、医药化工、船舶制造、造纸包装、纺织服装等五个百亿产业集群。推进关联企业集聚,发展研发、中试、生产、物流、经营等关联产业。全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已集成企业12户,形成集粮食、油料、蔬菜、水产等加工、运输、经营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医药化工产业投资过3000万元的项目共有35个,协议投资近70亿元。船舶制造产业已集结华海、鄂海、南华等6户骨干企业,设计年生产能力达到200万载重吨。为推进专业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和正在建设黄冈化工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南湖汽车4S店集中区、临港经济带、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增创集聚优势。推进要素集约利用,健全了区四大家领导“六个一”联系工作机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机制、劳动技能对口培训机制以及政银企合作机制,实现领导、政策、科技、人力资金等要素向支柱产业集结。

(三)着力推进全民创业

突出抓好园区、金融、物流、服务等四个要素,激发一切创造活力的源泉。规划和相继启动建设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园、黄冈化工园、南湖工业区、临港经济区在内的5个产业园区,规划面积60余平方公里,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20亿元,建成区域近20平方公里。推进园区提档升级,正在筹谋建设黄冈高新园、中关村黄冈产业园、中国光谷·黄冈产业园、黄冈光热产业园等“园中园”项目。培育发展金融机构,辖区内已有7户商业银行和1户信用贷款担保公司,2011年末辖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83.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4.29%。大力发展临港物流产业,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将黄州港建设成为港园城一体发展的中部物流枢纽港,规划年吞吐能力1500万吨,已建成经营性码头15个,码头泊位18个,年装卸运输能力达到700万载重吨。改造沿江公路集散通道,建设东唐、南新2条疏港一级公路,形成水陆互联、公铁互动的物流体系。引进第四方物流项目正在积极跟进。建立部门服务重点项目派单制,实行定项目、定领导、定专班、定质效、定时间、定任务,推进专班服务、在线服务、全程服务、终身服务,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全区非公企业发展到1800余户,自主从业2万余人。

二、建宜居黄州,提升黄州“三大区域”建设协同发展的承载力

建设幸福黄州,宜居是目标。坚持“三化同步”,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城东新区、集镇镇区、工业园区、滨江港区、铁路站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努力打造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要素活跃、宜居宜业的新型城区。

(一)重点建设中心城区

响应黄冈市委、市政府号召,以主人翁姿态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城联创”活动。近几年来市区完成投资30多亿元,编制实施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控制性详规,城东新区规划以及一批重大专项规划,基本完成城区主次干道刷黑工程,实施背街小巷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快建设一批社会事业工程,推进主次干道绿化工作,遗爱湖公园已经完成投资5亿多元,新建改建扩建晨晚休闲景点1000多个,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休闲环境赏心悦目。按照“东扩北进、跨河发展”的思路,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启动和推进城东新区建设,相继开发和正在建设城东新区基础设施、居民房屋拆迁集中小区等工作。扎实推进旧城改造,已编制青砖湖片区、宝塔片区等旧城改造计划,正在实施胜利南村旧城改造还建工作。深入开展城管会战,治理脏乱差劣,城市建设管理井然有序。

(二)全面建设集镇镇区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突破口,推进乡镇集镇“八个一”工程建设,掀起统筹城乡发展高潮。坚持解放思想为先、理论培训为先,今年5月组织区四大家分管领导、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区直相关部门负责人40余人在北京大学举办为期一周的北京大学-黄州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研修班,请北大名师就推进黄州新型城镇化举办专题讲座,就共同关心的课题进行集中研讨。按照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扎实推进乡镇“八个一”工程建设,力争新型城镇化建设三年内取得明显成效,即编制一个可行的实施方案;建设一个1000亩左右的工业集中区,确保新引进落户投资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个以上;新建一条长500米左右的街道,实现基本设施配套;建设一个面积80亩左右,以园林绿化为主的综合性公园;建设一个标准、规范的集贸市场;新建一所公办幼儿园;建设一个集镇污水处理厂;建立一个保洁机制,建成一排路灯。今年以来,8个乡镇街道结对共建5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已有和泰纺织13万锭纺纱、富华棉麻仓储扩规等8个项目开工,7个项目集中签约。

(三)统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紧紧围绕黄冈市区“一个中心、三个组团”的空间布局,坚持以规划为先导,以镇区、园区、站区、港区为节点,以“一区两廊”为主轴,以基础设施为牵引,抓住园区开发、城际铁路、土地整理等重点项目建设契机,推进农村居民向小区集结,已实现中心村建设规划全覆盖。分别在城东新区、南湖片区、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居民房屋拆迁集中小区还建点26个,已建集中还建房100余万平米。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建设,在陈策楼镇陈策楼村、王福湾村,陶店乡小汊湖村,堵城镇龙王村等地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三、建民生黄州,提升黄州社会保障服务的向心力

建设幸福黄州,民生是关键。我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建设幸福黄州的中心位置,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使城乡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鳏寡孤独皆有所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增收

坚持促进就业增收、自主创业增收、推进要素增收、落实政策增收“四管齐下”,努力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劳动报酬增长速度高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使城乡群众过上富足殷实生活。2011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20元,比上年增长14.9%;农民人均纯收入7468元,增长19.3%,两者皆为黄冈市各县市区之首位。着力创造就业岗位,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发展经济等形式,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近万个,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1000多个,劳动就业部门每年组织劳动力培训1万余人次,每年组织大型集中招聘活动,实现就业中介、推介多元化、系列化、常态化,多年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农资补助、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手中。2011年补贴农机购机价款500万元,补贴农机具2226台(套)。减免城区符合享受就业优惠政策的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灵活就业税费122人次共15.3万元。

(二)全面发展民生事业

实施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验区项目,全面加强校舍建设,完善教学设施,强化义务教育,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阶段入学率均达100%,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建立了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实现教职工工资、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和学校办公费、三项经费、学生公用经费、校安配套资金、教育基建资金及其它专项资金区级统筹,实现教学资源有序流动。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投入4700多万元完成73个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项目,改造校舍7.8万平方米,完成17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发展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完善卫生医疗服务体系,近五年来完成医疗卫生建设投入1.46亿元,超过前20年的总和,总投资2.5亿元的区人民医院易地扩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总投资过亿元的区中医院医技楼项目建成投产,实施了4个乡镇卫生院、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全区区级医疗机构发展到7家、公共卫生服务机构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家,村卫生室106家,2个医疗机构通过二甲评审,2个中心卫生院被评为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西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2011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区级财政投入配套资金559.68万元,为群众减少药费负担524.22万元。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27.1万份,建档率达到70.1%。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延伸城区供水管网,推进农民安全饮水,实现城乡居民同城同网同质同价。数字型、服务型、和谐型人口计生工作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推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工作,建立健全以国有企业为主体、民营企业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保障体系。在巩固提升城镇职工“五保”基础上,建立了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2011年被列为全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市区,全区社会保险综合参险率达到98%。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分别达到98%以上,2011年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85%(乡镇卫生院),封顶线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实现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门诊统筹并实现就医“一卡通”和即时结算。相继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2011年,全区城、乡低保覆盖率分别达到7.8%和7.6%,人均月低保救助标准分别达到168元和73.4元。2011年救助大病困难群众1583人,解决救助资金320万元。2007年以来投入1800万元,新建、改扩建城乡福利院10所,新增床位480张。全区1526名农村孤老全部实行“五保”。市区一体实施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工程,对生活困难家庭发放住房补贴,解决城镇住房困难人员实际问题。2011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1.3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3.83平方米。

四、建文化黄州,提升黄州精神文明的凝聚力

建设幸福黄州,文化是灵魂。我们坚持以文育人,在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努力提升精神素养,使城乡群众过上愉悦、充实、快乐、健康的生活。

(一)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化宣讲教育、参与教育、警示教育、实践教育,引导城乡群众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提高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美德,养成良好习惯,争当文明市民。充分利用市民学校、家长学校载体,采取开办课题、组织讲座、文艺展演等方式,在全区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之中,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组织评选道德模范,提高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全面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在中小学校青少年中深入开展以“中国精神颂”为主题的读书征文演讲比赛,2011年免费赠送读本3500册,收到征文128篇,开展演讲比赛1000多场次,全区3万名中小学生受益。

(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07以来,先后完成李四光纪念馆维修改造和展示陈列、陈潭秋故居维修改造项目,新建改造区图书馆、文化馆、黄州农民画馆和非物质文化传习馆、8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26个农家书屋、38个社区文化室,为所有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部分城市社区文化室配送了设备,率先在全市实现有线电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全覆盖。全区农民健身工程覆盖率65%;在51个社区(小区)布点了健身路径器材,建设67个体育健身场所。培育发展文艺社团180余个,队员5000余人。每年完成农村公益放映1380场次,送戏下乡160余场次,大型送书下乡4次。每年举办“‘农家书屋伴我行’农民读书月”、社区“大家乐”和农村“农家乐”文艺展演等文艺活动近300场次。全区各类文化机构发展到24个,文化基础设施总面积3万余平方米;2个省级、6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保护传承,黄州农民画享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2011年度再次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三)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乡镇、文明社区、文明市民等各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在全区形成崇尚文明、创建文明、分享文明的浓厚氛围。分类开展人口计生“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活动;在农户和社区居民中开展“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儿女”、“好媳妇”、“好妯娌”等创评活动;在文明单位中普遍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楼栋”、“文明班组”、“文明示范岗”、“文明窗口”等创评活动;在文明社区中普遍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和“文明交通社区”、“文明交通家庭”、“文明交通居民”创评活动,细化创建内容,丰富创建内涵,拓展创建空间,文明城市建设蔚然成风。

五、建生态黄州,提升黄州诸生态系统的集聚力

建设幸福黄州,生态是保障。我们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区域生态和自然生态,推进幸福黄州建设各要素协调发展,不断将幸福黄州建设引向深入。

(一)着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工作,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激发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了区“四大家”领导“六个一”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着力推进党务、政务、村务、社务、事务公开,健全了涉及群众利益事项听证制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二)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

提出建设首善黄州的奋斗目标,要求全区上下始终坚持“三个不动摇”,即牢固树立跨越发展、奋力赶超的中心意识不动摇,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动摇,自觉恪守立德立行、知区建区的责任意识不动摇。强化都市意识、标杆意识、示范意识、水准意识,努力做到在发展目标上要高于其他地区、发展速度上快于其他地区、担当作用上重于其他地区、发展模式上领先其他地区,各项工作都要争先进位,走在前列。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坚持“三心三为”,常怀事业心、责任心、敬畏心,坚持项目为纲、德行为本、勤勉为助,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多办顺民意、惠民生的事,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检验的实绩,做建设幸福黄州的表率。

(三)着力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全区建立健全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废”集中处理制度、城乡清洁工程制度和森林黄州建设制度。对域内园区和产业项目全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建设达到“三同时”要求。新建隆中环保医疗废弃物处理、黄冈化工园和路口新城区污水处理以及陶店污水处理等“三废”处理项目4个,基本实现城区、园区、镇区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初步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集中填埋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形成了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加强林业重点项目、低产林改造项目建设,加强水体保护,全区林地面积发展到3713公顷,有林地面积达到2688公顷,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整合资金2100余万元,优选树种实施黄上公路全长19.1公里道路、5个乡镇集镇主干道、3个节点区域绿化升级项目,初步形成了林环水绕、水韵黄州的美好图景。

(作者系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委书记、区长)

(责任编辑 崔光胜)

猜你喜欢

黄州全区建设
多情最是黄州月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大江东去——苏轼的黄州时期
大宋国民偶像苏东坡失意黄州——《黄州寒食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