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府民俗与培育世界文化名城

2012-04-01刘介民刘小晨

城市观察 2012年4期
关键词:文化名城广府民俗文化

◎ 刘介民 刘小晨

广州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城市。现在,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培育世界文化名城,有机遇更有挑战。广州如何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各方专家都有很多思考。有的说“广州要建设世界名城,就要以世界眼光全方位多领域地重新审视广州的发展战略。”[1]53有的认为海上丝路“是广州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原动力。”[2]70还有很多说法。我们认为:广州最显著的特征是拥有长期积淀的、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俗风情。如各类物质形态的城市设施:建筑、园林、街区、广场、立交桥、林荫道等;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节庆、礼仪、故事、传说、竞技、技艺、鬼神、信仰等。广州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要依据广府民俗文化的生态背景,借鉴国内外相关建设经验,才能实现世界文化名城的梦想。

一、广府民俗文化与世界文化名城的关系

广府无论是从历史的演变、城市形态的发展,还是文化的风格上,都受到民俗文化的巨大影响。广州要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离不开广府民俗文化。所谓“广府文化”,实际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广州、佛山、南海可视为一个次文化圈。广府特色文化城市有其独特的内涵,它是从国家中心城市来规定其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欧洲名城众多,其中有不少城市以其文化魅力支撑当代发展,如法国巴黎、意大利罗马、奥地利维也纳——深厚的人文传统、浓郁的艺术气息是他们的亮点。而英国伦敦、美国纽约、瑞士苏黎世等地民俗风情淳朴、商业气质鲜明,凸显着当代国际金融业这一强势文化。广府优秀的民俗文化要给予充分的挖掘、保护、开发、利用,深入研究民俗文化,有助于建设广府特色世界文化名城。

(一)京派文化和海派文化是现代中国文化中的强势,因为它们在发展,在变革,在前进。相比之下,广府文化要软弱苍白得多。较为明显的不足表现在:一是对广府特色文化城市的整体规划尚欠缺,不少研究各自为政,体现为某些方面成为研究热点,而某些领域如民间宗教信仰研究和民俗艺术的文化学分析却乏人问津;二是有些研究限于浅层次的介绍,缺乏理论厚度。更多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对广府特色文化城市的负面特征涉及很少;三是从宏观上而言,对广府特色文化作自觉的理性综论还不多见,也鲜见把广府文化与其他岭南文化做深入的比较研究。这也妨碍了广府特色文化在中外学术中的地位,要改变这种状况,有待于研究者理论水平的提升。

(二)近年来,在广东出版了很多民俗民间艺术的著作,词典类如叶春生主编的《广东民俗大典》,欧清煜主编的《中华龙文化词典》。广东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系列丛书有十几本,各地市县也出版了很多民俗艺术作品。如梁诗裕的《佛山木版年画》,凌远清的《顺德龙舟》,陈汉初的《潮俗丛谭》等。真正对广府民俗文化研究的著作很少,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的《岭南学》,也只有很少的几篇涉及民俗文化。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谭天说:岭南画派正在慢慢走向消退,四大名绣之一的“广绣”如今也只剩下一位大师级人物陈少芳。外来人更加不愿意去多了解岭南文化。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社会上有一股“广府文化流失”和“拯救广府”的舆论。他们认为:传统的民俗特色城市要素受到破坏,原有的“云山珠水”城市格局特色在消退。报刊只是在介绍时有几句议论,很少有深入、系统、整体的研究。我们认为,“广府文化”不单是一个地域概念,而是一个历史的、民俗文化的大概念。要与传统的民俗文化与时俱进,要认识和理解民俗文化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广州的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名城保护等都不能忽略了历史传统、民俗风格。比如在越秀区、荔湾区的骑楼,不能盲目拆除。南海神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波罗诞作为一种民俗活动不仅要保留,而且要发扬光大。像这样具有广府民俗风格的建筑物、遗址、活动等都应该保留下来。只有这样,广府的文化底蕴才会显得更加厚重。

二、广府民俗与广州千年商都的形成与演变

(一)延续传承千年的广府古城风貌,在城市的天际轮廓线的吐纳流动中显示广府的城市气韵。古色古香的琶洲塔,被外商视为“中途塔”,是颇具广府民俗意味的古建筑。广府南粤国时在城外修建的芳春园以越秀山为中轴,流花桥为枢纽,“飞桥跨沿,林木拥之如画”。《粤中见闻》中“南园”条说:“苑有桥曰流花,张常与女侍中卢琼仙、黄琼之、蟾姬、李妃、女巫樊胡女、波斯女为红云宴于其中。今雨后沙飞水流,犹有人拾得残钗、珠贝,此乃亡国之遗物也”[6]29,现今中轴线是越秀山——中山纪念堂——人民公园——海珠广场。沙面白天鹅宾馆打破广州传统的城市天际轮廓线,标志着广州高速经济发展的开始。

(二)广州演绎千年商都、培育世界名城的新梦想,民俗文化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南越王墓,是中国考古史上最辉煌的发现之一,有其社会、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苦苦探寻了2000多年的隐秘,“珍宝灿烂”,“金灿灿”,“银闪闪”,“玉器之最”等首次发现,精美绝伦,体现了中国广府地区古老文化。另外,有两个古代广府的战斗故事,可助我们了解广府民系分布地区古代社会的变化。一个是秦军统帅屠睢死于南越族人的游击战中,另一个是赵佗为完成南越国统一大业而巧设美男计。广州伦文叙(明代状元)纪念广场,通过牌坊、雕像、石雕和装饰的手法,展现了他的“鬼才”风韵,成为广府文化的传奇人物。伦文叙纪念广场内的重要建筑和雕塑,体现广府民俗特色,给人一种艺术审美和历史、文化教育。

厚重的历史沉淀使得北京路商圈具有独特的魅力。北京路同时又凝集着岭南文化的精髓,是粤商文化的典范,这些文化元素充满着北京路的角角落落,加深着人们对它的印象和了解。[4]广府地区发达的商品经济、广州所拥有的四通八达的华南物流中心的地位,促使广州成为发展成商业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广州被认为是“商城”,是有历史渊源的。老字号民俗充满老派经营的人文色彩,是商誉的生命。传统风俗商厦是广州城市风格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广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五岭陈其北、大海环其东,而在城内也是背枕白云、南临珠海,有着枕山襟江水的雄浑气势。清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都记载有“羊城三石”的传说,呈现珠江来源以及珠江三石的“源头”。[5]广府拓展历来向西,向南;广州的马路都是与珠江基本同一个走向,如中山路、文明路等。广府特色城市景观,北京路商圈地处广州千年商都的发源地,悠久的历史传承使得它与其他商圈有着独特的吸引客人的元素。珠江是广州城市的中轴线,那是极具民俗文化品位的象征;华彩广州城市的天际轮廓线,显现着广州城市的气韵。沿城市中轴线南段设置一条富有动感的曲线活力带,既隐喻广州“云山珠水”的城市文脉,又似展翅飞翔的凤凰和演奏华美乐章的音符,烘托出“凤鸣羊城,乐动珠江”的民俗风味。它不仅代表着广府人的精神追求,也彰显了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广州塔自开业以来得到了市民的积极响应,每天都人山人海一睹小蛮腰的风采。它亭亭玉立,矗立在广州市中心,城市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交汇处,与海心沙岛和珠江新城隔江相望。广州致力于推进特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广府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了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

广府有一个强大的核心城市广州,有一片核心区珠三角。广州造就了广府,也造就了粤语。粤语文化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部分,它是汉语几千年发展的产物;它有自己的特色,有浓郁的地区色彩,这都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部分。广府占据了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和沿海低地,立足于商品生产和建立基本经济区,形成经济优势和空间效应。其水文化、稻作文化、商业文化发达,风俗中融入大量古越人遗俗。

三、打造特色广府城市文化的空间格局

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完整系统在塑造城市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民俗作为文化符号的运用,可以有计划、有条理地表达城市理念。对城市的完整性、系统性,应用于广府古城的文化产业开发将会有深远的意义。

(一)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要精心打造城市标志性特色空间。文化研究很重要的是有一个空间的维度、地理的维度。广府特色文化城市研究赞同广府文化“三地说”:即肇庆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广州佛山是广府文化的发展地,港澳是广府文化的发扬地。以此解释不同时期的广府文化中心和三者显而易见的相互继承性、传承性。现在的广州、佛山、肇庆是广府文化地域核心。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是由不同地域、不同民系形成的族群,构成的以不同语言为特征的多元民系文化。这种空间研究不仅可以弥补时间上的断裂,而且可以弥补空间的缺失。讲中国文化,不讲空间,不讲民族、不讲地理、不讲民俗是说不清的。人类与地理地域有天然的亲缘关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谓“养”就是培育了某种民俗、文化系统和历史遗产。自然景观、历史遗存涉及社会的经济水平、生活方式、民俗信仰。要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必须利用自身深厚的文化创造特色空间,塑造新的反映广府民俗特色标志性景观。如名胜古迹陈家祠、镇海楼、城隍庙等和现代标志海心沙、琶洲会展中心、广州塔等,形成传统和现代律动的城市形象。

(二)广府民俗文化的界定与广州的概念有密切的关系。“广府”是一个历史地名,与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名称有关。广府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门类,如粤曲、粤剧、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民俗,这些文化现象无论如何只能作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文化特征,是广府地区的文化特征。不能笼统地将在岭南使用粤方言的居民都划分为一个民系,或都归类为广府文化。因此,对广府特色文化界定一个比较严谨的、明确的概念,圈定一定的研究范围,是系统研究必须面对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如建设具有民俗色彩的岸线绿道,具有广府民俗特色的北京路、上下九和珠江沿岸;天河路两边现代高档酒店、商业综合体的世界级商务区都具有世界文化名城的空间格局。

2) 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京津冀发展“一轴两翼”中的一翼,定位之高、功能之强,如何建立新老城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是系统建设面临的巨大挑战.

(三)广府民俗保存了古代南越文化的一些特点,但也大量吸收了来自中原的文化,是汉文化与粤文化的融合变异的结果。如行花街、波罗诞、龙母诞、醒狮等。广府民间节日甚多,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一些民间诞会,如波罗诞、龙母诞、文昌诞、土地诞、盘古王母诞等。民俗游艺风俗的游艺种类繁多,如舞龙、舞狮、舞麒麟等。把广州喻为花城,是广府民俗寄情托意的载体。广州特有的花木,如木棉、含笑、白兰等。老广州还有以树景观识别街道的习惯,如惠福路的榕树、先烈路的木棉树、滨江大道的榕树与凤凰树木等。以花语代言,含蓄地反映了广州民俗心理的诉求。花语的隐喻和审美具有象征意义还表现在广府民俗艺术在当代建筑中也有体现。二沙岛上的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馆,在神似的“水之曲”那柔和、轻盈的调子中呈现的是广府民俗风情,是广州人“叹(享受)世界”的生生不息的心态。这是古城风貌、民俗因子在当代的影响与传播。

四、特色民俗影响广州商都文化风貌

民俗文化依附民众的生活,是一方土地的血脉和灵魂。广府经历了千年风雨沧桑孕育和积淀了独有的地域民俗文化。广府特色民俗是岭南文化孕育的、容纳2000多年的历史积淀。这种文化会有很多特点。广府民俗是形成、造就广州文化的最大动力。广府人由于最早受到海外,尤其是近代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影响,得风气之先,因而反抗性和斗争性也特别强烈,有一种“敢为天下人先”的宝贵性格特征。广州要推进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广府文化产业研究责任重大。包括广府民俗、千年商都、建筑和民居以及粤剧、广东音乐,绘画及工艺,饮食文化与花卉艺术等。

(一)广府商都是商业中心,重功利。这种意识来源于民间对财神、保护神的崇拜。广府民俗历来笃信鬼神,虔敬之风炽烈,迷信意识渊流久远,迷信现象千姿百态。广府民间信仰的崇拜对象复杂,大凡天地山川、日月星辰、动物植物以及人类祖先,人们都可以赋予其神奇力量,使之成为崇拜的对象。但尽管迷信形态各异,而究其实质,总体行为的目标指向却是一致的。宗教文化表现着广府民间独特的信仰特质,成为广府文化内涵的一种重要组成和基本表征。

广州的超市、士多店里都供奉着财神赵公元帅,或者是关羽这个保护神。这表明在生活中人们追求财富那种功利心理。香港拥有国际一流的专业团队负责城市品牌的维护与拓展。他们善于利用各种机会,不断推广香港城市品牌。香港的成功经验为广府地区的城市形象塑造提供了一个样板,其实践经验值得广州借鉴。广府特色文化城市更多关注广州在国际中心城市的地位,关注如何用大视野和花大气力创造广州。把发展模式转型研究作为广府特色文化城市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加快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的根本途径。

(二)广府特色文化是开放的。在古近代,国内外商品都集中在这里。如果不开放,外面的商品进不来,内地商品也出不去,也就无法实现从销售到利润的经济活动。在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人文交流。从民俗的角度看,广州属于水文化、江海文化范畴。水的自然属性表达了它的文化属性,体现了广府民俗的包容性。香港的城市品牌建设相当成功是因为香港城市形象定位清晰、明确——“亚洲国际都会”,言简意赅,名副其实。所以,香港拥有较为连贯的城市品牌战略,对其核心价值和精神特质进行更新。香港的城市建设实现了稳定发展与不断创新,为香港品牌注入新动力。这都是我们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值得借鉴的。

(三)广府特色文化是多元的,与各种文化平行不悖地发展。广府民俗的重要特征是粤方言。粤语融入了很多外国的语言。如英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以及东南亚各国语言。如士多、的士、巴士、胶卷等。

(四)为谋取利益,商场充满风险,要做成生意,就必须敢于冒险、敢于创新。广府商人是海洋族群的文化性格。他们面对大海毫无畏惧、敢于超越大海,敢于创新。追求利润,积累财富,养成消费享乐生活方式。如“喝早茶”的习惯,“夜生活”等都是商都物质享乐和平民生活的俗文化表现。喝早茶不仅是为了满足肠胃,更是一种社会交往、互通信息。广府民俗中的餐厅、酒楼、酒馆,都是通过喝茶、跳舞、卡拉OK,都是进行商业交往的好场所。

五、民俗文化如何塑造广府城市形象

广府特色文化城市重商、开放、兼容、多元,属于平民倾向的世俗文化、市民文化、商品文化。民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日新月异,民俗事象与民俗文化活动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善于利用广府民俗资源,利用文化史迹和城市特色,挖掘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广府特色城市文化产业研究,旨在打造广府文化名片。广州要推进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广府特色文化产业责任重大。包括广府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商都文化等。要凸显自身的历史与民俗的文化特色,必须启动全面的开发和利用。

荔湾区计划在十二铺西竖立詹天佑雕塑、在西关的华林寺竖立达摩祖师雕像。在人民路要竖立广州十三行标志性雕塑、大沙头港湾建立林则徐雕像、南越国王赵佗雕像、南越国宫署遗址、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以及北京路千年古道[7],在繁华的商业中心建设一个具有观赏价值的雕塑和石刻,体现了广府历史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广州的城市建设,凸现了广府的历史人文风貌。挖掘历史与民俗文化题材,可以要为羊城增添充满广府特色的文化景点,都是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英明举措。

(二)要保护广府民俗风貌特征,必须审视遗产文化和人文精神。深入挖掘广府名城形态构成的自然、民俗、经济的文化背景。广府民系的文化特征在岭南文化中占有突出地位,因此,广府文化在各个领域中常被作为粤文化的代称。如广州话称为“粤语”,广州方言歌统称为“粤讴”;广州戏剧音乐分别称为“粤剧”、“粤曲”、“广东音乐”;岭南饮食文化体系中虽有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之分,但“粤菜”常用以指广州菜;广州工艺品的重要品类被称为“粤绣”、“广彩”、“广雕”等。广府民间节俗最贴近底层与生活,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如广府的波罗诞、盘古诞、王母诞、龙母诞龙舟节;醒狮舞、乞巧节、飘色游艺等,造就了广府各地村镇乡间的节俗新时尚。

(三)以文化遗产蕴涵的民俗文化内涵,建立相应的价值体系和遗产利用方式,包括观瞻式、实用式、体验式、纪念式和符合式。广府很多历史地段和场景,要从民俗风貌和文化意境方面来研究,如植物动物、建筑堤岸等;如广州小吃、丝绸、渔船、码头等。在分析这些民俗文化遗产时,我们觉得,这种“粤剧”、“粤曲”、“粤菜”、“广州小吃”以及“粤绣”、“广彩”、“广雕”等的技艺背后,应该还有着更深的文化内涵,都与广府的民俗有关。民俗艺术表达了文化想象的轨迹、民俗文化在叙事中表现出当代漂移的特性。

广府拥有众多神话传说资源,山水形胜都附丽着优美的神话传说。英雄传说、民间风俗、巫术也有着丰富和多样的神话色彩。如广为人熟识的“五羊衔谷,萃于楚庭”的传说,就是广州别称“五羊城”、“羊城”、“穗城”的来源。“穗城”、“羊城”是城市神话资源的古为今用。

六、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应重视广府民俗研究

广府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地方,具有岭南独特风格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不只是风俗民情,更是一种生活的记忆。民俗文化是广府文化的根基。正如美国城市社会学大师罗伯特·帕克所指出:“城市,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感情所构成的整体。由此看来,我们也完全可以把城市看做一种有机体,看作一种心理物理过程。”[8]1-2民俗根植于广府地域的沃土之中,民俗的文化根基是取之不尽的精神资源,是广府文化形态的精神载体。

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理论构建与应用对策都要重视民俗文化的参与融入。以往一些研究广府历史人文面貌时,往往停留在史料堆砌上,多限于现状描述。仅仅浸淫广府区域,钩沉古籍不够,还要努力做到实地考察,用实证材料直接为广府民系以及其历史与现状做出科学论断。不仅复原了广府民系历史人文地理面目,而且就广府民系所具有的特质为制定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战略提出具体意见。

作为决策部门,也应该了解和重视广府民俗与建设广州世界文化名城的关系,避免大拆大建,破坏传统街区和文物。广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历史和文化风貌,都布满了广府民俗的投影,深藏着民俗文化的积淀、发掘珍藏和开发利用这笔历史文化遗产,无疑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朱雪梅,程建军等.后亚运时代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形象建设思考[J].广州.城市观察.2011,(3).

[2]许桂灵,司徒尚纪.广州海上丝路与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设[J].广州.城市观察.2011,(3).

[3]古华南唯一独立国兴于肇庆市的封开,http://www.southcn.com/,2012,2,1.

[4]王先庆博客.广州千年商都与北京路商圈的五大优势.www.kesum.com,2009,11,24.

[5]屈大均.广东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范端昂.粤中见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7]广州炎黄文化研究会.云山珠水绿羊城[A].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

[8][美]罗伯特·柏克.城市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文化名城广府民俗文化
基于城市发展机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
“广府好礼”广式糕点礼盒包装设计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水环境视域下广府古城景观演变研究
当前广府籍海外华人统战工作研究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蔚县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千年古城 重放异彩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鼎鼎大名“大名府”入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