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胶东半岛海上活动

2012-04-01

东方论坛 2012年6期
关键词:百济辽东

侯 德 彤

(青岛大学 学报部,山东 青岛 26607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胶东半岛海上活动

侯 德 彤

(青岛大学 学报部,山东 青岛 26607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进入了为期三百余年的大动荡、 大分裂时代,中间除去西晋有过短暂统一之外,大江南北一直分治,且各自政权更迭频繁,战乱频仍,人民流离失所,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破坏。胶东半岛先属曹魏、 西晋,后又先后被后赵、 前燕、 前秦、 后燕、 南燕、 东晋、 刘宋、 北魏、 东魏、 北齐、 北周等政权统治,直到隋重新统一中国。大分裂时代,胶东半岛地处南北海上要冲,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又是朝鲜和日本与中国南北政权交往的必经之地,虽然与南北地域路上交通时有阻断,但海路始终相通,海上活动依旧频繁。

三国两晋南北朝;胶东半岛;迁徙;海上交流

地处黄、 渤海之间的胶东半岛,有着悠久的海洋文明传统。胶东半岛的先民东夷族就以善于航海而著称,长期统治胶东半岛的齐国,更是有着“海王之国”的美誉。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曾数次以琅琊、 黄、 腄等负海之郡,飞刍輓粟,供应远征匈奴大军,并派徐福远帆东渡。入汉以后,汉武帝曾以胶东半岛为中心数次组织大规模的海上寻仙活动,并将胶东半岛作为东征卫氏朝鲜的楼船军基地,秦汉帝国雄厚的国力和大规模的国家海上战略行动进一步推动了胶东半岛造船和港航事业的发展。

东汉末年,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集中爆发,“天下大乱”,中国历史自此进入了长达300多年的以战乱和分裂为主要特征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胶东半岛与南北地域陆路交通经常隔绝,但海路始终相通,当时,胶东民众为了逃避战乱,北去辽东、 南下江左的大规模海上迁徙时有发生;围绕胶东半岛的海上征战连绵不绝。同时,海东诸国的使节也常常取道胶东半岛与中国南北政权保持密切联系,胶东半岛成为当时东亚海上交往的关键支撑。

一、 频繁的南北海上迁徙、 征战与交流

1、 大规模的海上迁徙

黄巾军起义爆发前夕,一些有识之士,已意识到大风暴即将来到,要么结垒自保,要么举家外迁,预作避祸。当时,公孙度(150-204年),为辽东太守,趁天下扰攘,东伐高句丽,西败乌桓,平东、 西辽,并玄菟、 乐浪,他还遣心腹大将柳毅越海收东莱诸县,置营州刺史,打通黄渤海通道,自立为辽东侯、 平州牧 ,奉行保境安民政策,一时威名远播。辽东遂成为中原人士越海躲避战乱的首选之地。《通鉴》卷六十,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记有管宁、 邴原和王烈避乱辽东的事情,兹录于下:

公孙度威行海外,中国人士避乱者多归之,北海管宁、 邴原、 王烈皆往依焉。……宁、 原俱以操尚称,度虚馆以候之。宁即见度,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独居北,示无还志,后渐来从之,旬月而成邑。宁每见度,语唯经典,不及世事;还山,专讲诗、 书,习俎豆,非学者无见也。由是度安其贤,民化其德。邴原性刚直,清议以格物,度以下心不安之。宁谓原曰:‘潜龙以不见成德。言非其时,皆招祸之道也。’密遣原逃归,度闻之,亦不复追也。[1]( P1929-1930)

在这里,我们通过“旬月而成邑”的记载,可以推测该有多少人前往避祸!而由于其时战乱频仍,陆路阻难,很多人都是从胶东半岛越海而来。管宁、 邴原、 王烈三人到辽东后,邴原因性情刚直,不大能见容于公孙度手下之人,于是,等中原战乱稍告平息,即欲通过海路回归乡里,到了掖县三山,孔融还特意派人前来慰问,并致书信问候:

随会在秦,贾季在翟,谘仰靡所,叹息增怀。顷知来至,近在三山。《诗》不云乎,‘来归自镐,我行永久’。今遣五官掾,奉问榜人舟楫之劳,祸福动静告慰,乱阶未已,阻兵之雄,若棋弈争枭。①《三国志·魏书·邴原传》注引《邴原别传》。

《世说新语》“赏誉”篇也有邴原避居辽东的故事,说邴原自辽东不告而别,公孙度知悉后称,“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并未设法将他追回。而据《三国志·管宁传》: “宁在辽东,积三十七年乃归”,“黄初四年,诏公卿举独行君子,司徒华歆荐宁。文帝即位,征宁,遂将家属浮海还郡,公孙恭送之南郊,加赠服物”。当时像三国名士太史慈、 华歆等人也都曾渡海避居辽东。

以后两晋动荡之际,也有不少胶东民众通过海路大规模迁徙。迁徙的的方向主要有两处:一是南方东晋政权所控制的地区,史称: “永嘉之后,帝室东迁,衣冠避难,多所萃止”。[2](P4850)如晋太兴二年(公元319年),苏峻就曾率乡里数百家泛海南渡。

苏峻,字子高,长广掖人也。父模,安乐相。峻少为书生,有才学,仕郡主簿。年十八,举孝廉。永嘉之乱,百姓流亡,所在屯聚,峻纠合得数千家,结垒于本县。于时豪杰所在屯聚,而峻最强。遣长史徐玮宣檄诸屯,示以王化,又收枯骨而葬之,远近感其恩义,推峻为主。遂射猎于海边青山中。元帝闻之,假峻安集将军。时曹嶷领青州刺史,表峻为掖令,峻辞疾不受。嶷恶其得众,恐必为患,将讨之。峻惧,率其所部数百家泛海南渡。既到广陵,朝廷嘉其远至,转鹰扬将军。[3](卷100,列传第70,“苏峻”)

二是辽东半岛及朝鲜半岛。当时鲜卑族首领慕容廆控制了辽东地区,形势相对平静,且该地区与胶东半岛隔海相望,海路往来极为方便。如与苏峻差不多同时,东莱太守鞠彭也因不能见容于曹嶷,率乡里泛海而往辽东。

初,鞠羡既死,苟晞以羡子彭为东莱太守。会曹嶷徇青州,与彭相攻;嶷兵虽强,郡人皆为彭死战,嶷不能克。久之,彭叹曰: “今天下大乱,强者为雄。曹亦乡里,为天所相,苟可依凭,即为民主,何必与之力争,使百姓肝脑涂地!吾去此,则祸自

息矣”。[1](P2874-2875)

于是,“与乡里千余家浮海归崔毖,”崔毖时任平州刺史,“自以中州人望,镇辽东”,但为慕容廆所败,出走高句丽,于是鞠彭率乡里转投慕容廆,“躬耕于野”。

动辄数百家、 千余家聚众泛海迁徙,充分说明当时胶东半岛民众航海技术的熟练、 高超,对航路的熟悉以及造船规模之庞大。

2、 海上征战连绵不绝

从三国至六朝,南北政权多次围绕胶东半岛展开激烈交锋。三国时期,东吴为了牵制魏国,并获取辽东战马,多次遣使通交辽东,而辽东太守公孙渊也有意借助孙权的力量抗衡曹魏,公孙渊于太和二年(公元228年),“遣使南通孙权,往来赂遗”,其后几年,孙权的船舰频频来往于东吴与辽东之间,“越渡大海,多持货物,诳诱边民,边民无知,与之交关,长吏以下,莫肯禁止”。对此,曹魏自然不能容忍,并设法在其船队必经之地胶东半岛沿海险要处予以阻击。吴嘉禾元年(232年)三月,孙权再遣将军周贺、 校尉裴潜为统帅,“浮舟百艘”,前往辽东,“沈滞津岸,贸迁有无”。公孙渊“既不疑惧,賚以名马。”消息被魏侦知,当时,魏明帝正命汝南太守田豫督青州诸军从海道讨伐公孙渊,他担心东吴人数众多,又在海上,田豫若碰上东吴的舰队会吃亏,于是下令田豫罢兵。但田豫认为当时已经是秋季,海上风高浪急,吴军返程必会傍岸行驶,而成山地势险要,为吴船往来必经之地,于是决定在此设伏,邀击吴船。史载: “豫度贼船垂还,岁晚风急,必畏漂浪,东随无岸,当赴成山。成山无藏船之处,辄便循海,案行地势,及诸山岛,徼截险要,列兵屯守。自入成山,登汉武之观。贼还,果遇恶风,船皆触山沉没,波荡著岸,无所蒙窜。”[4](卷26,田豫传)田豫率军突然杀出,将主帅周贺处斩,上岸士兵均被俘虏。同年,公孙渊又派使臣宿舒、 孙综前往建业(今南京)“称藩于权,并献貂马。”孙权十分高兴,不顾一些大臣的劝阻,于公元233年,派太常张弥、 执金吾许晏、 将军贺达率领兵士万人的庞大船队,带着大批金银珠宝和九锡备物,出长江口,一路傍海而行,绕过成山角来到辽东,本欲通过恩威并重的手法,使公孙氏政权完全臣服于东吴。不料公孙渊狡诈反复,既慑于曹魏的压力,又认为孙吴远弱,不足凭靠,于是等孙吴船队在沓津登陆后,便将其分散,没其兵、 资,并斩杀吴使以取悦于曹魏。孙权闻讯“气涌如山”,大骂道:“不自截鼠子头以掷于海,无颜复临万国!”但无奈相距遥远,终也不了了之。

虽然公孙渊首鼠两端,斩杀吴使以图讨好魏国,但魏国并未停止对其攻伐。景初元年(公元237年),魏明帝曹叡为消除辽东后患,决定全力讨伐公孙渊 ,“诏青、 兖、 幽、 冀四州大作海船”,并于第二年正月,即命“太尉司马宣王帅众讨辽东。”司马懿受命后,充分利用了胶东半岛的地理优势,在黄县造大人城 ,①据光绪七年《登州府志》载: “大人城,在(黄)县东北二十里。魏司马懿伐公孙渊筑此城,以运军储。”以为屯兵、 储粮之用,然后用四州所造海船,横跨渤海,进入辽河,直抵襄平城下,给大军以有力支持。魏军全歼公孙氏势力,收复襄平后,乘胜“又潜军入海,收乐浪、 带方之郡。”至此,曹魏重新打通了同朝鲜、 日本的海上通道,并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威望,“而后海表谧然,东夷屈服。”[4](卷30,东夷传)曹魏平定辽东后,为了防止公孙氏余孽死灰复燃,还进行了大规模海上移民,景初三年(239年)“夏六月,以辽东东沓渡海居齐郡界,以故纵城为新沓县,以居徙民”;第二年春,“以辽东汶、 北丰县民流徙渡海”,在齐郡又新辟新汶、南丰县,“以居徙民。”[4](卷4,三少帝纪第4》)如此大规模的跨海移民,在当时条件下实属少见,这也反映了胶东半岛强大的海上运送能力。

晋朝代魏后,曾有过短暂统一,由于政治腐败黑暗,内乱不已,很快灭亡,中原地区重新陷入战乱。胶东半岛海上战事不断,而尤以后赵(319-351年)石虎统治时期为甚。后赵时期,胶东半岛属青州所辖北海、 东莱和长广三郡管理。东晋咸和八年(333年)正月,石勒死后,石虎独揽大权,穷兵黩武,在青州沿海大肆造船,不断越海攻击段辽和前燕。如东晋咸康四年(338年),石虎以水陆两路大军征讨辽西段辽,“以桃豹为横海将军,王华为渡辽将军,统舟师十万出漂渝津(今天津附近)”。石虎谋伐前燕,“遣渡辽将军曹伏将青州之众渡海,戍蹋顿城,无水而还,因戍于海岛,运谷三百万斛以给之。又以船三百艘运谷三十万斛诣高句丽,使典农中郎将王典率众万余屯田于海滨。又令青州造船千艘”,以谋击燕。可见石虎以青州沿海作为其海上备战基地。后来,“季龙(石虎)将讨慕容皝,令司、 冀、 青、 徐、 幽、 并、 雍兼复之家五丁取三,四丁取二,合邺城旧军满五十万,具船万艘,自河通海,运谷豆千一百万斛于安乐城,以备征军之调。”②以上皆引自《晋书》卷160, 《载记第六·石季龙上》, 中华书局,1974年版。后赵政权以胶东沿海为基地,如此频繁地进行大规模的海上征战,给胶东百姓带来无尽灾难,百姓只好鬻子女以充征调,路上“死者相望。”所谓好战必亡,石虎死后不久后赵即告灭亡。

3、 江左与辽东政权借助胶东半岛联系热络

东晋十六国时期,胶东半岛还是江左晋室与辽东诸政权海上联络的通道。西晋统一后,辽东、江左同属当时西晋管辖,317年西晋灭亡,晋室南渡,偏安江左,而当时鲜卑慕容廆崛起于辽东。317年司马睿承制江东后,马上于当年遣使赴辽东封慕容廆“假节、 散骑常侍、 都督辽左杂夷流人诸军事、 龙骤将军、 大单于、 昌黎公”。 而慕容廆“乃遣其长史王济浮海劝进”,(《晋书·慕容廆载记》)此后双方海上往来不断。咸和八年(333年)慕容廆死,“慕容皝遣长史勃海王济等来告丧”,晋成帝策赠谥号,咸和九年(334)八月“王济还辽东,诏遣侍御史王齐祭辽东公廆,又遣谒者徐孟策拜慕容皝镇军大将军、 平州刺史、 大单于、 辽东公,持节、都督、承制封拜,一如廆故事”(《通鉴》卷95)。东晋义熙五年(409),汉人冯跋建立北燕,辖有辽水以西至今河北东北一带。义熙年间,东晋青州刺史申永“遣使浮海来聘,跋乃使其中书郎李扶报之”(《晋书·冯跋载记》。后来北魏屡次讨伐北燕,北燕国王冯弘遂遣朱修之从海道前往南朝宋求救, 《宋书·朱修之》载:“时魏屡伐(冯)弘,或说弘遣修之归求救,遂遣之。泛海至东莱,遇猛风柁折,垂以长索,船乃复正。海师望见飞鸟,知其近岸,须臾至东莱。”[5](卷76,列传第36:朱修之传)可以想见,东莱为当时南北海上必经之地。当时江左与辽东通过胶东半岛海上往来不断,一是可以远交近攻,互相声援,以牵制中原王朝,使其有所忌惮,不敢对辽东或江左倾力出击;二来双方也可以通过浮舟往还,贸迁有无,大大促进了两个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江左可以得到其最紧缺的战略物资马匹等,而江左的一些“金玉珍货”、 葛布织品也为辽东政权所喜爱,满足其对奢侈品的需求,正好可以货通有无,时谓“葛越布于朔土,貂马延于吴会,”(《晋书·孙楚传》)。

南北朝时期,胶东半岛还是南方政权实施军事救援行动的重要通道。宋通过北伐,灭掉南燕,山东大部为刘宋政权统辖。北魏崛起后,开始和刘宋政权展开对青州的争夺。宋泰始年间,北魏先是派兵攻占兖、 徐二州和历城,切断了青州与刘宋的陆路通道,使青州变为一座孤城,然后派重兵合围,侵逼日紧。“虏围青州积久,太宗所遣救兵并不敢进,乃以文秀弟征北中兵参军文静为辅国将军,统高密、 北海、 平昌、 长广、 东莱五郡军事,从海道救青州。文静至东莱之不其城,为虏所断遏,不得进,因保城自守,又为虏所攻,屡战辄克,太宗加其东青州刺史。四年,不其城为虏所陷,文静见杀”[5](卷88,列传第48,“沈文秀”)。沈文秀从海道救援,被困于不其城①《太平寰宇记》载:“不其城,汉置,古城约周十余里,后汉属东莱郡,晋于此置长广县。”,城破被杀,救援失败。另外,刘宋泰始五年(469年),青州陷落,魏军进而控制了整个胶东半岛,魏宋长达数十年的争夺遂告结束。后来梁武帝也曾派兵从海路进兵山东沿海地区,据《魏书·卷四十》载: “萧衍遣将率众数万从郁洲浮海据岛,来侵(胶)州界。”[6](卷40,列传第28:陆俟传,附希静)

总的来看,从三国到南北朝,中国处于南北大分裂、 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军事争战是当时的主旋律,胶东半岛又处于南北之交,海上要冲,自然饱尝战乱之苦,海上活动自然也是以迁徙和征战为主。

二、 取道胶东半岛的中外海上交往

中国和朝鲜半岛很早就有了海上交通往来,并通过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有了交往。从汉代开始,往来于山东半岛、 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之间的各国海船与以前有了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正式出现了由各国派出的官方使船,即出现了政府间的通使交往。而这其中,胶东半岛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发达的航海传统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

汉朝立国之初,朝鲜半岛北部为卫氏朝鲜所统治,卫满在汉初曾与辽东太守有过为“外臣”的约定,承诺保塞防边,畅通各族和汉朝的水陆联系,但其继承者却不断引诱汉人来奔,不仅不来朝贡,还阻断朝鲜半岛其他国家和汉朝的水陆通道,史载:卫氏朝鲜“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真番旁众国欲上书见天子,又拥关不通。”[7](卷115,《朝鲜列传》)直接影响了汉朝和其他各国的使节交往,汉武帝派使臣交涉无效后,于公元109年派水陆两路大军进兵予以攻灭,其中楼船军齐兵7000人即是从胶东半岛跨海出击。卫氏朝鲜灭亡后,汉朝在其地设立临屯、 乐浪、 玄菟、 真番四郡,此即史称所谓“汉四郡。”汉四郡设立后,和胶东半岛遥相呼应,共同构筑起朝鲜半岛、 日本和汉朝的水陆通道,使节往来自如。史载“武帝灭之(指卫氏朝鲜),于是东夷始通上京”。[8](卷85,《东夷列传》不仅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和汉朝使节往来不绝,日本也开始取道朝鲜半岛来朝贡, 《汉书》记载: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9](卷28下,地理志),乐浪海应指黄海及东海一带。分为百余国的“国”,实际上只是些“部落国家”。《后汉书》也载: “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自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其大倭王居邪马台国。”[8](卷85,东夷列传·倭传)《后汉书》还载,东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有倭奴国来遣使朝贡:春正月,“倭奴国奉贡献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8](卷85,东夷列传·倭传)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最终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当时辽东太守公孙度雄张海外,割据称侯,建安九年(204年)度子公孙康立,割乐浪南部设带方郡,统辖东方各族交往事宜。公元237年,康子公孙渊更自称燕王,阴结南方吴国,割据自立,并阻挠各国与中原王朝交往,朝鲜半岛、 日本列岛的使节绝迹华夏。公元238年,魏明帝派司马懿征讨公孙渊,司马懿在胶东半岛修建大人城,储备舰船、 物资,配合辽东陆军跨海击灭公孙氏割据政权。同时进刘夏为带方太守、 鲜于嗣为乐浪太守,从青州出兵越海收复乐浪、 带方两郡,这样,乐浪、 带方遂又成为曹魏和海东诸国外交往来的海外枢纽,与胶东半岛一起构起一条安全通达的海上交往通道。当时朝鲜半岛南部三韩各部落首领甚至部落民踊跃投奔魏乐浪、 带方两郡朝谒,“仅马韩各部落就有千余人之多”,他们都得到魏颁赐的印绶。[10](P17)

这时期最可称道的是倭女王卑弥呼遣使通过带方郡入朝曹魏。景初二年(238年)六月,“倭女王遣大夫难升米等诣郡(带方),求诣天子朝献,太守刘夏遣吏将送诣京都。”[4](卷30,乌丸鲜卑东夷传·倭人传)太守刘夏派人护送难升米及副使都市牛利到京城,来使献上带来的“生口”(奴隶)男四人、 女六人以及班布(染以杂色的木棉布)二匹二丈。其实,难升米原定访问对象并非魏国,而是当时雄张海东的公孙渊。但等他率使团到达原来的目的地带方郡时,才知道公孙渊行将灭亡,带方郡也已经易主,机智的难升米马上意识到时局已发生重大变化,于是顺水推舟,向带方郡守声称此次朝贡对象是魏国朝廷。这些远道而来的使节让魏明帝非常高兴,予以盛情款待,并下诏封卑弥呼女王为“亲魏倭王”,授以金印紫绶,同时封正使难升米为“率善中郎将”、副使都市牛利为“率善校尉”,并授以银印,另给予女王重赐。史载:

制诏亲魏倭王卑弥呼:带方太守刘夏遣使送汝大夫难升米、 次使都巿牛利奉汝所献男生口四人,女生口六人、 班布二匹二丈,以到。汝所在逾远,乃遣使贡献,是汝之忠孝,我甚哀汝。今以汝为亲魏倭王,假金印紫绶,装封付带方太守假授汝。其绥抚种人,勉为孝顺。……悉可以示汝国中人,使知国家哀汝,故郑重赐汝好物也。[4](卷30,乌丸鲜卑东夷传·倭人传)

魏明帝赏赐礼物甚多,印绶及礼物于正始元年(240年)由带方郡使者送到日本。这也是中国官方使者第一次赴日。卑弥呼女王收到魏明帝的回赐非常高兴,于正始四年(243年)再派使节8人到洛阳,献上牲口、 倭锦、 绵衣、 帛布、 丹木柑、短弓矢等。魏帝齐王芳诏赐黄幢一顶,正始八年(247年)由带方郡太守王顾送到日本。同年,卑弥呼又派使节载斯乌越到带方郡,诉说狗奴国男王卑弥弓与邪马台国相攻情况。带方郡太守张政等带去诏书及黄幢,并出面调停。正始九年(248年)卑弥呼死后,女王壹与派率善中郎将掖邪狗等20人送张政等回国,献上男女生口30人,贡白珠5000孔、 青大句珠2枚、 异纹杂锦20匹。对于曹魏与日本使节往来的路线, 《三国志》有详细而具体的记载:

从(带方)郡至倭,循海岸水行,历韩国,乍南乍东,到其北岸狗邪韩国,七千馀里,始度一海,千馀里至对马国……又南渡一海千馀里,名曰瀚海,至一大国,官亦曰卑狗,副曰卑奴母离。……又渡一海,千馀里至末卢国,……东南陆行五百里,到伊都国,……皆统属女王国,郡使往来常所驻。东南至奴国百里,官曰兕马觚,副曰卑奴母离,有二万馀户。东行至不弥国百里,官曰多模,副曰卑奴母离,有千馀家。南至投马国,水行二十日……南至邪马台国。……自郡至女王国万二千馀里。[4]( 卷30,乌丸鲜卑东夷传·倭人传)

由于双方使节数次往返,尤其是魏国使节曾亲自从带方郡前去邪马台国,因此史书所载这条线路是非常明晰,而且可信。至于从带方到洛阳的路线历史没有记载。但我们根据后来遣隋使、和唐初遣唐使的进京路线并结合唐代贞元年间宰相贾耽所记“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即可推知,从带方到胶东半岛是走海路,然后从胶东半岛走陆路西行到魏都洛阳。胶东半岛和位于朝鲜半岛的带方郡是这条线路的两个关键支撑点,因为在当时海东诸国造船和航海技术都还不是很高,必须傍岸行驶,以躲避风浪、 补充淡水给养,且通过地标来确定航向。因此地处朝鲜半岛的带方郡和胶东半岛的得失对于南方政权与海东诸国的海上通交至关重要。我们看到,难升米来朝曾掀起的一段中日交往的高潮,但没能维持多久,很快便再次陷于沉寂,之后近一个半世纪,中日之间几乎没有官方往来,很多学者将此归于日本国内情况出现变化,其实这与西晋短暂统一后即陷入内乱,带方、 乐浪两郡失陷,胶东半岛则先后被前秦、 后赵等政权控制有极大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的“三国时代”,高句丽、 百济以及后来新罗三国并立,互相攻伐,而日本列岛自四世纪中叶,大和日渐强大,逐步统一了其他部落,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时期各国虽然战乱不断,但东亚海域海上使节往来不断。这一时期海上通交具有鲜明的特点:高句丽对当时中国的南北王朝都通贡,对北魏一般通过陆路,对东晋及南朝则走海路,百济只从海路对南方政权朝贡,唯一例外是472年对北魏海上朝贡一次。倭国在绝迹近一个半世纪后再次通贡中国,也是通过海路只和南朝政权交往。而高句丽则经常梗阻百济和日本与南朝政权的海上交往。此时,新罗兴起较晚,偶尔随百济一起入贡,此时外交活动尚不活跃。日本学者山名宗纲曾对这一时期海东诸国使节来华路线作过分析,指出一直到东晋末年海东各国到达中国的路线都要经过北朝鲜和辽东:

海东诸国造船和航海技术还存在不足,而且到中国的航线缺乏必要的洋流支持,不够安全的海上航行迫使小心翼翼的国使们必须走沿岸的水路,他们要及时避风、 寻找向导并补给。于是,大致的路线就能够通过这样的规律得出。日本方面的来使必定要到达北九州,而后通过对马海峡到古伽倻,再沿着朝鲜半岛南面和西面的海岸线到达江华岛或者海州湾,随后登陆上到带方郡,或停于此或到辽东;如果是去北方,到达辽东以后就要走辽西、 幽州再到中原;如果是去南方,就通过庙岛群岛到东莱,然后南下到建康。三韩等国的使者所走的线路也不过是省去部分不相干的路程而已。①山名宗纲: 《难升米的智慧》, http://famana.com/mysg/nsmdzh.htm。

而实际上,直到隋朝和唐朝初年,日本和百济、 新罗的使节都得走这条线路,梗阻使节海上朝贡路线是正是隋唐讨伐高句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胶东半岛海域为这一时期各国海上通交的必经之地,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东晋义熙五年(409年),大将刘裕统兵北伐,于第二年拔东阳城(今青州),灭南燕,“齐地悉平”,东晋末年及刘宋版图首次覆盖胶东半岛。至此,南北航路大通,海东诸国纷纷来朝,掀起一波外使来朝高潮。刘宋后期,北魏攻占胶东半岛,高句丽对南朝的朝贡明显减少,日本使节则自萧齐以后再次绝迹。这里我们主要关注各国对南北王朝的海路朝贡。

由于刘宋王朝曾较长时期占据胶东半岛,高句丽和刘宋王朝海上交通较为频繁。史载: “琏每岁遣使。十六年,太祖 欲北讨,诏琏送马,琏献马八百匹。世祖孝建二年,琏遣长史董腾奉表慰国哀再周,并献方物。大明三年,又献肃慎氏楛矢石砮”。可以看出,刘宋通过和高句丽通交可以获取战马、 楛矢石砮等战略物资, 而高句丽也可从南朝获取金银饰物、 玉器、 漆器和丝织品等精美物品。

朝鲜半岛西南部的百济,原为马韩五十四部落之一。公元前18年在汉江北岸慰礼(今首尔附近)定都,国号百济。后来百济将王都迁到汉江南岸。三世纪初,百济在带方郡的协助下逐渐强盛起来,原马韩众部落也基本上统一于百济。百济与中国大陆隔海相望,很早就通过海路与中国通使交往。272年百济遣使乘船来西晋朝贡,后又请求内附,并多次遣使朝贡。东晋以后,百济与南朝历代政权保持通聘朝贡关系。5世纪后期百济开始主动与北魏交通,472年,百济遣使向北魏上表,孝文帝以百济虽僻远,但是却冒险朝贡精神可嘉,除了对来使礼遇优厚外,还派遣邵安为使者与百济来使一同扬帆远航去百济。475年,孝文帝派遣邵安为使“从东莱浮海,赐余庆(百济王)玺书,褒其诚节。安(邵安)等至海滨,遇风飘荡,竟不达而还。”(《魏书·高句丽传》)记载了百济遣使朝贡和北魏遣使册封,经海路往返于山东半岛与百济之间的事。

四世纪中叶,大和部落逐渐强大并统一了日本大部。在日本“倭五王时期”,②通常认为倭五王是在公元413至502年间同中国南朝通使的五位倭国国王,他们依次名为赞、 珍(弥)、 济、 兴、 武,而这个时代被通称为“倭五王时代”。 由于日本历史文献学发展的滞后疏漏,这五位倭王主要是从中国的正史中归结出来的。大和倭国为了保持在日本列岛及朝鲜半岛的政治优势,开始重新从海路来南朝遣使通贡,请求册封。具体路线为:从筑紫出发,经过壹岐岛、 对马岛,到朝鲜半岛南端,再沿海岸线航行抵达百济,然后渡黄海到山东半岛,海岸线南下,进长江后抵达建康。自东晋义熙九年(413年)至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赞、珍(弥)、 济、 兴、 武五位倭王先后向中国南朝派遣朝贡使臣13次之多,被南朝历代皇帝赐封为“安东将军”、 “镇东大将军”、 “征东大将军”、 “倭国王”等爵号,大大促进了双方的文化交流。

当然,说到三国至六朝时期胶东半岛的海上活动就不能不提到高僧法显,他取经后从印度洋一路历经风浪颠簸,最终从胶东半岛登陆回到祖国,在当时,堪称是一次海上壮举。法显(约341—约422年)俗姓龚,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人,3岁时即出家为沙弥,20岁接受了“具足戒”(佛教的大戒),从此云游四方,寻师求学。后秦弘始元年(399年),年近六十岁的法显从长安出发,历经磨难,西越葱岭,进入天竺,在南亚佛教圣地游学巡礼13年,抄录、 求得大量珍贵的佛典,于公元411年,年迈的法显搭乘一艘可载200余人的商船(商船后面还拖着一只小船)离开了狮子国,踏上归国航程。这艘商船驶离狮子国刚两天,便遭遇海上狂风恶浪而致船舱进水。在这万分危急之时,船上的人们纷纷将粗重的货物抛进了大海,以防止商船的沉没。此时法显也将随身携带的贮水瓶等物品丢入海中,但是却死死地护着那些珍贵的佛经戒律。大家登上备用的小船后在海中漂流了90多天,来到了耶婆提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法显在这里等待了5个月之后,又搭乘一艘前往广州的商船扬帆启航了。该商船在南海航行时遇上了风暴而迷失航向,后经海上长期漂流来到了长广郡牢山(今青岛崂山)南边的栲栳岛海湾,历尽千辛万苦西去取经十三载的法显高僧最终在胶东半岛登岸回到祖国怀抱。

综上所述,胶东半岛在整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居于沟通南北、 链接中外的海上交通枢纽地位。这种地位的形成有着深厚的海洋文化传统和悠久的历史渊源,同时又带有鲜明的的时代特征:以海上迁徙、 征战为主旋律,中外海上交往也不绝如缕。在三国两晋南北朝这样一个长期处于大分裂和大动荡的时代,正是凭藉着胶东半岛频繁的海上活动维系着南北政权和海东诸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为其后隋唐帝国时代东北亚海上交往的大繁荣、 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1] 司马光. 资治通鉴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6.

[2] 杜佑. 通典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8.

[3] 晋书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4.

[4] 陈寿. 三国志·魏书[M]. 北京: 中华书局,1959.

[5] 宋书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4.

[6] 魏书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4.

[7] 史记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8] 后汉书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5.

[9] 汉书 [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2.

[10] 杨通方. 中韩古代关系史论 [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责任编辑:刘忠世

Sea Activities near the Jiaodong Peninsula during the Periods of the Three Kingdoms, the Jin Dynasty, and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HOU De-tong
(Editorial Board of the Oriental Forum,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China)

The Three Kingdoms, the Jin Dynasty,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covered three hundred years of great disorder and division. Except short unification during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during this long period, different regions ruled independently, with political power passing from one to another and frequent breakout of war, severely affecting people’s life and social production. The Jiaodong Peninsula was possessed successively by Wei, Western Jin, Latter Zhao, Former Yan, Former Qing, Latter Yan, Eastern Jin, Song, Northern Wei, Eastern Wei, Northern Qi and Sui. Occupying an important position between the north and south, facing the Liaodong Peninsula to the north, and acting as a pivot between China, Korea and Japan, the Peninsula witnessed frequent sea activities even during the periods of great disorder.

the Three Kingdoms, the Jin Dynasty,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Jiaodong Peninsula; migration; exchanges on the sea

K235

A

1005-7110(2012)06-0023-07

2012-07-18

本文为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胶东半岛海洋文明研究(项目批判号:09CLSJ02)的阶段性成果。

侯德彤(1968-),男,山东青州人,青岛大学学报部副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代思想史、 文化史和对外关系史。

猜你喜欢

百济辽东
浅析唐罗联军对百济的征讨
百济灭亡的原因
明代辽东镇险山参将地方城堡
明代的女真朝贡政策与辽东马市变迁
百济芝麻鸭:一“味”带活一镇
心向辽东
邻体干扰模型在辽东油松人工林中的应用
陈法子墓志所见入唐百济遗民史事研究
明末辽东沿海一带的“海上势力”
入唐百济遗民流向与连云港封土石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