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行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两大举措,创新茭白病虫害防治方法

2012-04-01陈加多张尚法王福兴杨东娟胡明菊

长江蔬菜 2012年16期
关键词:磐安县二化螟茭白

陈加多,张尚法,王福兴,杨东娟,胡明菊

(1.浙江磐安县蔬菜技术推广站,322300;2.浙江金华市农科院蔬菜所;3.磐安县尚湖镇农技站;4.磐安县万苍乡农技站;5.磐安县玉山镇农技站)

推行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两大举措,创新茭白病虫害防治方法

陈加多1,张尚法2,王福兴3,杨东娟4,胡明菊5

(1.浙江磐安县蔬菜技术推广站,322300;2.浙江金华市农科院蔬菜所;3.磐安县尚湖镇农技站;4.磐安县万苍乡农技站;5.磐安县玉山镇农技站)

浙江磐安县海拔530 m的磐安东北玉山台地是全国最大的连片高山茭白基地之一。2011年茭白种植面积为1 450 hm2,产量达到2.78万t,产值1.015亿元,产品畅销上海、苏州、杭州、宁波、绍兴、义乌等城市。

2011年浙江人均GDP达9 000美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蔬菜的需求已经由数量增长型转为质量增长型,对蔬菜的营养成分、口感和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海南毒豇豆、青岛毒韭菜等事件之后,食品质量安全更是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热点。

针对茭白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切实有效地控制病、虫、草害,加强投入品控制,降低农药残留量,保障农产品生产安全,从2008年开始,农技推广部门进行了杀虫灯、性诱剂等物理生物方法防治茭白虫害的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杀虫效果,同时降低了农药使用量。2009年该技术迅速在全县推广,2012年绿色防控覆盖面积达1 200 hm2。2010年开始进行病虫统防统治试点,2012年实施面积达800 hm2。

现将磐安县茭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践及统防统治实施情况介绍如下。

1 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的有利条件

1.1 具有资金和技术支撑

高山茭白作为园区主导产业,容易得到上级有关部门项目、技术和资金的扶持。

茭白主导产业示范区是磐安县2008年和2010年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磐安县蔬菜产业提升项目建设的重点,总投资1 180万元,得到省级以上扶持资金500万元,项目实施使示范区基础设施、生产条件、技术水平都得到提升。

1.2 产业基础好,整体规模大

茭白是磐安县高山蔬菜的主导品种,占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的50%以上。抓好两项举措对提升蔬菜安全生产水平、提高农民种植效益意义重大,也容易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

1.3 田间集中连片程度高

茭白种植集中于玉山、万苍、尚湖等乡镇,连片程度高,有利于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措施的落实,也有利于采用机动喷雾器开展病虫统防统治等机械作业。

1.4 农机、农技部门通力合作有利于服务开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规模经营的开展,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政府农业机械补助政策的实施,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步伐加快,农机、农技部门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多。

2 茭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

2.1 农业防治技术

①选用良种 选用金茭1号等抗病良种,选留健壮种苗。

②适时灌溉 秋冬季结合耕翻灌一次深水,压低越冬虫源基数。老茭田在春暖后,二化螟化蛹高峰期灌深水杀蛹。

避免长期灌深水,除孕茭期外,进行浅水勤灌,适时搁田,降低田间湿度。

③改变育苗方式和扦插时间 做好田间标记,选留具有良种特性的健康种苗,年后3~4月小苗移植改为年前10~11月薹管大田扦插或薹管育苗,茭白苗伤根少或不伤根,起苗快,生长健壮,抗病性好。

据2011年对比试验,年前10月薹管大田扦插较年后4月小苗移植667 m2增产 315 kg,增幅15.6%。

④清洁田园 生长中后期及时剥除枯叶、黄叶、老叶,彻底清除茭白田内外遗留病虫残株,铲除田边杂草,消灭越冬菌源和减少虫源。

⑤水旱轮作 当地通常在茭白种植3 a后与高山茄子等旱作蔬菜轮作。

磐安县百禾蔬业专业合作社和金土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分别种植茄子和茭白,原来都是连作种植,2010年采用轮换倒茬后茄子黄萎病明显减轻、增产极显著,茭白锈病和胡麻叶斑病也较连作田明显减轻,达到双赢。

⑥合理施肥,适当增施钾肥 根据2011年茭白3414肥料试验,茭白对钾敏感,增施钾肥可以提早采收,提高产量,14个处理中以N 11.2 kg+P2O55 kg+K2O 15 kg产量最高。同时,钾肥充足可减轻茭白锈病和胡麻叶斑病的发生,故喷施农药时可加入0.2%磷酸二氢钾液或其他高钾叶面肥。

⑦茭白—大球盖菇生态循环种植模式探索情况 2009年开始,尚湖镇下溪滩村陈伟高等茭白种植户在县农技部门指导下,引进种植大球盖菇,在茭白采收后收集利用废弃茭白叶在同一茭田种植大球盖菇。茭白9月下旬采收完后,进行田园清理,同时排干水、开好沟。宽窄行栽培的茭田,宽行80 cm,相邻2个宽行,一行用于套种大球盖菇,另一行用于开沟取土覆盖,窄行用于留茭墩不套种。

传统茭白种植于茭白收获后10~11月焚烧废弃的茭白叶,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空气,而利用茭白叶种植大球盖菇不仅减少了病原菌,还显著提高了经济收入。据验收,茭白每667 m2产量2 032 kg,产值5 690元;茭田大球盖菇每667 m2产量1 067 kg,产值4 481元;全年每667 m2产值可达10 171元,除去物化成本,净收益9 120元。

缺点是大球盖菇虽鲜美但易变色,保鲜期短。

2.2 物理防治技术

重点是示范推广杀虫灯。

2008年开始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螟虫、长绿飞虱等害虫,据2010年6月17日调查观察,6月中旬主要杀灭金龟子、荧叶甲、天蛾、天牛、飞虱类、蝽类、蚊类、瓢虫等害虫,每盏灯一个晚上诱虫量约50 g,诱杀害虫354只,多时诱虫量达250 g以上。

频振式杀虫灯需要连接交流电,茭白都是连片种植,便于安装,2~3 hm2安装 1盏,或间隔 150~200 m安装1盏,中间可稍稀。在项目支持下,县农业局统一购置杀虫灯,无偿提供给茭白基地,蔬菜专业合作社或村负责安装和维护管理。

2009年又引进了太阳能杀虫灯,成本高于频振式,诱虫效果不及频振式的,但因不需要接电,适于偏远地区安装。

现在茭白上已经安装频振式杀虫灯395盏,太阳能杀虫灯57盏,覆盖面积达1 200 hm2。

2.3 生物防治技术

①二化螟性诱剂应用技术示范 性诱剂是模拟昆虫性信息素(昆虫交流的化学分子语言),使用性诱剂诱杀茭白田二化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大大减少茭白上二化螟雄成虫数量,无毒、无害、无污染,专一性强,无任何副作用,是一种农作物害虫防治的新途径。

2008年4~6月在浙江省农作局指导下,在尚湖镇和万苍乡单季茭白田开展了性诱捕器不同插放密度和放置高度对诱杀二化螟成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插放1个性诱捕器累计诱虫量45.3只,1 334 m2插放1个累计诱虫量78只;性诱捕器悬挂高度0.5,0.8,1.2 m时,累计诱虫量分别为38.7,13.7,12.3只。

在当地二化螟羽化初期(5月上旬),田间放置二化螟专用性诱剂诱杀成虫,通常每667~1 334 m2挂1个,中间可稀。性诱捕器由性诱剂诱芯和诱虫盒组成,诱虫盒可使用多次,诱芯4~6周更换1次。

性诱捕器一般仅限于核心示范基地安装,2012年应用80 hm2。

②进行茭白田养鸭、茭白田养泥鳅生态立体种养模式试验示范 林宅村、自然村养鸭户在茭白移栽一个月后,放养鸭子225~300只/hm2,可明显控制虫草为害,关键是处理好养鸭户与分散种植户间的关系。

2012年,磐安县翠浪生态蔬菜专业合作社组织了“茭白田养泥鳅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示范”项目,面积10 hm2,于5月在茭田每667 m2投放200条/kg规格鳅苗30 kg,预计10月后达70条/kg左右即捕捞上市,到时生态泥鳅售价比养殖翻倍,且泥鳅活动能促进茭白根系发育,成鳅能捕食部分害虫和杂草。

3 高山茭白病虫害统防统治的实践

为了实现农药减量、控害、增效的目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进社会化服务,磐安县2010开始进行病虫统防统治试点,由于采取统一机械、统一农药、统一时间、统一人员,完全排除了使用剧毒农药、盲目用药的可能性,提高了茭白安全生产水平,节本增收、方便群众,成效显著,2012年实施面积达800 hm2。

3.1 统一购置和提供机具

县农业局在2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均成立服务中心,统一购置机动喷雾器等农机具,需要时由村或蔬菜专业合作社等服务实体向中心租借,免费使用,防治结束后交还中心保管检修。

3.2 由点到面、逐步推开

2010年,农技与农机部门联合,在尚湖下溪滩村、万苍乡自然村、安宅村、雅庄村及玉山镇林宅、浮牌等村开展以茭白二化螟、长绿飞虱、锈病为核心的病虫害统一防治试点,210 hm2茭田全部应用动力喷雾器进行喷药。2011年进一步扩大示范面积。

3.3 精心组织和实施

一般6~8人为1个作业小班,配1架担架式动力喷雾器和2架背负式喷雾器,作业面积10 hm2左右,不超过13 hm2,每次防治6 d内完成。

富士特牌担架式动力喷雾器喷头射程达10 m,6人一组,每天可喷药2.6~4 hm2,相比茭白原来手工防治的每667 m2需 2~3 h,极大地提高了防治效率。

收取农户100元/667 m2,喷药防治工作由村或蔬菜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进行,防治经费由县农业局验收后补助防治实体50元/667 m2,2011年后补助标准提高到100元/667 m2。

3.4 抓好技术指导

农技部门及时搞好病虫测报,并将病虫情报送达有关村或蔬菜专业合作社,做到有针对性的开展防治。

①化学防治农药使用情况 第一次,5月中下旬;第二次,6月中旬;第三次,7月上旬;7月10日以后禁止喷施农药防治锈病,以免影响孕茭。防治锈病,第一次可用碱式硫酸铜或苯醚甲环唑,以后视情况喷苯醚甲环唑或苯甲·丙环唑1~2次;防治二化螟,可用氯虫苯甲酰胺或阿维·杀虫单或阿维·杀铃脲等,根据测报情况喷施;防治长绿飞虱,可用吡虫啉或吡虫·噻嗪酮等,根据发生及测报情况喷施。

②大力推广植物源农药 大印、托盾、阿维·杀铃脲等药剂,使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3.5 节本增收

使用农业机械,不仅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能够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准确用药,大大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据验收和调查,2011年实施统防统治,每667 m2农药支出89元,比对照区减少62元,节约41.1%;产量基本持平,售价每1 kg约提高0.2元,每667 m2产值5 210元,比对照区增加241元,增加4.9%;每667 m2节本增收303元,当年推广面积546.7 hm2,节本增收248.5万元。

4 搞好茭白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工作的几点体会

4.1 提高认识,强化宣传

充分认识到茭白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工作是一项受益面广的纯公益性工作,是一项有利于产业发展、种植户得利、消费者受益的民心工程,与新闻媒体沟通,做好示范宣传工作,从而取得领导重视和政策扶持。

4.2 注重培育实施主体

有一个好的实施主体是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几个实施村或基地中,蔬菜专业合作社或村民小组负责人工作积极肯干,取得的效果也最明显,农户也最满意。

4.3 加强技术指导、创新工作方法

统防统治对农业部门做好技术服务和指导的要求更高,技术部门责任也更大。操作上,茭白植株高大,比水稻统防统治更难实施。另外,目前登记的防治茭白病害的药剂几乎没有,药剂选择万一出现问题,农技人员和服务实体及基层组织将会承担极大的压力。这就要求农技人员深入基层,多做试验,多做调研。

10.3865/j.issn.1001-3547.2012.16.044

陈加多(1966-),男,本科,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蔬菜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电话:18967995176,E-mail:cjd1859@163.com

2012-07-02

猜你喜欢

磐安县二化螟茭白
不同形态指标用于二化螟幼虫龄期划分的研究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太湖茭白
磐安县玉山中心成人(社区)学校
磐安县盘山中心成人(社区)学校
——培训掠影
磐安县盘山中心成人(社区)学校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黑心”茭白
省农委召开水稻二化螟航化放蜂防治技术现场培训会
欢迎邮购《茭白病虫草害识别与生态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