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术流派与《黄帝内经》的渊源
2012-04-01赵树明
李 萍,赵树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黄帝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形成的标志,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都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的学术流派在中医学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终其原因,是中医各学术流派与《黄帝内经》的关系密切。中医学术流派的发展史就是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理论的发展史、完善史和创新史。现代《中医各家学说》课程中,将中医学的学术流派主要划分为七大派,即: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温补学派、温病学派。这七个学派都源于《黄帝内经》,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理论,提出新的学术观点,而成为学术特色鲜明的医学流派。在不断丰富中医学理论的同时,各流派的学术理论又推动中医学快速向前发展。
1 《内经》的热病理论与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的关系
伤寒学派是中医学史上最大、涵盖医家最多的一个医学流派。它主要以研究《伤寒论》的学术理论及辨证论治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医学流派。而《伤寒论》中所论述的伤寒又源于《黄帝内经》,《伤寒论》和《黄帝内经》关系非常密切。
《伤寒论》中的伤寒是《素问·热论》中所提出的“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后《难经·五十八难》有云:“伤寒有五, 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这里所提到的“伤寒”都是源于《黄帝内经》。同时,《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也源于《黄帝内经》,成为了中医理论辨证方法的基础。而后世医家,如晋代太医令王叔和、唐代名医孙思邈、宋代的伤寒六大家都是在此基础上研究“伤寒”类疾病的,为伤寒学派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温病学派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兴盛起来的,主要是以研究温热疾病的病因、病机、疾病发展规律及临床治疗、预防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流派。而温病学派研究的温热类疾病,在此期间正式地与伤寒划分开来,但是仍未离开《黄帝内经》所提到的热病范畴。温病的记载始于《黄帝内经》,而它的防治在《黄帝内经》中也有散在记载。温病学派的代表医家们都是在学习《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上,不断创新,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创立自己的学说:叶桂的卫气营血的辨证纲领、查舌辨齿的诊断方法,胃阴学说、久病入络说等;吴鞠通的三焦辨证纲领;薛雪的湿热病理论。
2 《内经》的六气理论与河间学派、丹溪学派、攻邪学派的关系
六气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的运气七篇大论,是刘完素等医家的理论基础。刘完素在习医的过程中,深入研究《内经》理论,认为医学的“法之与术,悉出《内经》之玄机。”(《素问玄机原病式·自序》),而只有精通此玄机才能悬壶于世,因此自称为“通玄处士”,暗指自己精通于《内经》之玄机。他正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从运气角度出发探讨火热病机、研究火热病证,取得了巨大贡献。刘完素之所以研究火热病证,是因为《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所论及的“病机十九条”中有关火热的病机有9条,而刘完素所处的历史时期火热病证又非常常见,为他提供了良好的临床实践条件,因此,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脏腑六气病机说”,将自然界中的六气变化引入到人体中,为分析病机提供了新的方法;同时他提出“火热论”,成为他理论的核心部分。刘完素成为河间学派的开山鼻祖。
元代著名医家朱震亨是丹溪学派的代表医家,他是刘完素的三传弟子。丹溪翁曾是著名的“东南大儒”,因为母病而习读《素问》,后又因师病再读《素问》,并拜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罗知悌为师,在中年时期成为著名的医家。他在《内经》的基础上,将刘完素的“火热论”进一步发挥,认为在人体中的火热病因是人体之相火,相火即可为生理之火,亦可为病理之火,若为病理之火时,相火妄动,灼伤人体真阴,导致人体各种疾病。故临床治疗要以滋阴降火为主,而成为著名的“滋阴学派”(丹溪学派)的代表人物。
攻邪学派的代表医家是金代医家张从正。张从正是刘完素的私塾弟子,自幼承家学研读《内经》、《伤寒论》,后私塾于刘完素。在治疗疾病时以攻击邪气为主,提出“因邪致病、论病重邪、邪祛正安”的病邪理论,认为人的生理状态维护在于“人之血气流通”,祛邪亦在于恢复“血气流通”,此种理论源于《内经》。
3 《内经》的脏腑理论与易水学派、温补学派的关系
脏腑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内经》最早记载了脏腑病机及其辨证治疗理论。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的“五脏之病变”“六腑之病变”,《经脉》篇的“是动病”“所生病”,《本藏》篇的五脏六腑“二十五者”等。张元素在学习古典著作的同时,接受了前人的学术经验,并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证实践,自成其从脏腑寒热虚实以言病机辨证的学说体系,成为易水学派的开山鼻祖。他重视内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反对照搬古方治病,提倡“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合理运用五运六气阐发遣药制方理论,全面研究脏腑病机辨治理论,按照脏腑苦欲补泻进行脏腑用药,独具开创性。
温补学派是明代时期兴盛的一个医学流派,以明代医家薛己、张介宾等为代表,强调重视脾、胃、肾、命(门)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临床以治疗脾、胃、肾、命(门)的虚损病证为主。温补学派是易水学派的发展,是《内经》脏腑理论的创新。薛己在《内经》的思想指导下,十分重视脾胃的作用,他说:“《内经》千言万语,旨在说明人有胃气则生,以及四时皆以胃气为本。”认为脾胃为五脏之根蒂,人身之本源。脾胃一虚则诸症蜂起,故治病强调“以胃气为本”。张介宾在研究《内经》时,使用了分类的方法进行研究,根据《内经》的理论指导丰富了命门学说和阴阳学说,发展了脏腑辨证理论。
综上,作为基石的《黄帝内经》理论在中医学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位著名医家正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中医理论,后世医家根据他们的贡献又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的医学流派。因此,《黄帝内经》是中医各学术流派的理论基础,是各中医学术流派发展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