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红叶螨的发生与防治
2012-03-31王泽林
王泽林
(四川省南充蚕种场 637000)
桑红叶螨属蛛形纲、真螨目、叶螨总科、叶螨科,别名朱砂叶螨,属世界性害虫,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蚕区,为四川省桑树主要害虫之一。该螨食性杂,寄主种类多,近年发生危害不断加剧。据报道,用螨害叶饲蚕可使全茧量下降32%,茧层量下降42%[1],严重影响蚕桑生产。经多年调查,笔者基本清楚该螨在南充蚕种场桑园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措施。
1 危害
以成螨、若螨、幼螨寄生桑叶背面,通常用刺吸式口器在叶脉之间以口针吸食汁液,使寄主水分蒸腾增强,叶绿素变色,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导致被害叶呈现黄褐色大斑,严重时桑园一片红褐,状似火燎,俗称“风火叶”,致使大面积桑园被害叶落光,几无可饲蚕之叶,损失十分巨大。
2 生活史及习性
该螨在一年发生19代,各代各螨态发育经过与季节和气温有密切关系。3月和11月卵期11~13d,幼若螨期15~17d,全代经过27~29d;4月中旬~5月上旬及9月中旬~10月下旬,卵期5~7d,幼若螨期9~11d,全代经过15~17d;7~8月卵期2~3d,幼螨4~5d,全代经过6~8d。雌雄成螨羽化即行交配,未经交配的行孤雌生殖,后代全为雄螨,雄螨与母体回交后产生的后代,则兼有雌雄两性,主要以受精螨在田间如蒲公英、婆婆纳等杂草上越冬。翌春桑树发芽开叶后,即转移桑树上取食产卵,一雌螨一般产卵100粒左右,世代重叠严重,一年间以夏秋季虫口最多,7~9月桑叶受害最重。
3 发生规律
该螨消长与温度、湿度、栽培技术以及天敌多少关系密切。
在4~6月春干夏旱时成灾严重,9~10月如天气晴好,又形成小高峰。每降中雨或阵性大风大雨,螨口锐减,天气晴好后又迅速回升。高温、干旱利于该螨的数量增长和繁殖。
桑树夏伐和增施钾肥可减轻为害及压低螨口数量,而春伐桑树及偏施氮肥、磷肥的桑园利于该螨的发生。据报道,春伐桑株害率达79.48%,而夏伐桑株害率仅为 28.07%[2]。
智利小植绥螨、普通肉食螨、桑小花蝽等天敌分布广、数量大,是抑制该螨发生的重要因子。
4 防治措施
大风阵雨,日雨量50mm以上或连续降雨4~5d,雨量70~100mm以上可以不防治;一般株害率大于20%,成螨头数在5头/cm2以上,应全园防治。推荐采用农业防治与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措施。
早春及夏伐后及时铲除杂草,集中沤肥以及翻耕土壤,可清除杂草、落叶中越冬、越夏的螨类,压低越冬基数和夏伐后螨量的上升,减轻其为害,也可用高压喷水防治,同时选栽育2号等抗性品种。
化学防治时尽量选用专门杀螨药剂,以减轻对天敌的杀伤力。如选用73%克螨特EC 1 000~1 200倍液,20%三氯杀螨醇EC 1 000倍液,20%三氯杀螨醇EC+40%乐果EC各1 000倍液合剂及20%氧化乐果EC 1 300倍液等在生长期使用,既能杀灭螨害,又可保护天敌。
[1]刘家龙,李俊.桑红叶螨被害叶对家蚕生长发育及蚕茧品质的影响[J].四川蚕业,1999(2):20~23
[2]苏州蚕桑专科学校.桑树病虫害防治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