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报网络化刍议
2012-03-31张琦
张 琦
(山东省教育史志 办公室,山东 济南 250013)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媒体传播媒介的日益多样化,网络出版日益成为出版界的宠儿,也是传统出版模式在新的时代形式下的创新与发展,因此高校校报网络化,便具有了传统校报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使学校信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传播,产生应有的影响效果。
一、高校校报网络化所代表的出版业的发展趋势
高校校报网络化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所进行的一次大的变革,通过高校校报传播方式以及出版的工作流程、技术手段可以看出出版业网络化的优势。
(一)时效性强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通过信号将所有家庭以及公司企业连成了一个网,因此,各地的新闻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被发布到网上,高校的校报可以通过网络第一时间公布信息的所有权,使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同时实现了出版过程中的简约化以及时效性。
(二)互动性强
高校校报网络化改变了传统校报因为过时而积压成为库存的现象。网络版校报由于不必占用纸张信息,因此实现了出版业的零库存化,避免了浪费纸张,积压的现象出现。同时网络化校报通过网络探讨的设置,加强了学术交流,便于师生之间最大化的沟通,实现了作者、读者以及编者等各方面的交流与沟通,能够让改进校报的意见第一时间传到承办者的耳中。
(三)便利阅读
高校网络化实现了通过互联网进行阅读以及心得等的分享,通过互联网进行选题、征稿等手续,既加快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是拓展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阅读的好帮手。[1]
(四)传播速度快
由于校方会在不同的时间公布不同的信息,而利用广播进行宣传,只能够局限于一个区域,不能够让所有学生都知晓信息,利用期刊等对学生进行宣传,又大大影响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利用手机联系学生开会,则浪费了师生的宝贵时间且需占用教学空间,因此,网络化传播方式的流行,大大优化了信息的传播渠道,学生可以随时在网络上看到学校更新的信息,并且对学校的政策以及公告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五)检索功能强
以往的纸质报刊所容纳的信息量十分有限,校报的网络化大大改变了这一局势。校报不仅成为刊登文章进行学习心得交流,公布学校信息的场所,而且成为信息库的登载处。学校通过网络校报可以在一个区域设置网络硬盘,并且建立一个小小的图书站,增加信息搜索功能,让学生不仅能够随时了解学校当天的信息,还能够对以往的信息进行搜索回顾。对于渴望阅读的学生来说,高校校报网络化可以随时满足其读书的愿望,不仅仅可以增进学生对学校的情感,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二、高校校报网络化面临的问题
(一)思维观念的误区
很多高校还没有从传统出版的思维中走出来,一方面,高校校报既不能够顺应网络化信息的发展趋势,及时改变传统出版的思路,仍保留着传统出版的一些思想意识;另一方面不能够将传统报刊出版的优势融入到网络报刊中去。高校的报刊还需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出版在当今社会中的形式以及网络出版的优势,重视网络环境下社会的发展要求以及读者与出版方之间的要求,努力将新科技、新思路及传统报刊的优势整合起来,真正成为面向学生的刊物,真正实现纸质报刊向网络化迈进的思维转变。[2]
(二)运行模式有待改进
目前很多高校的校刊发行仍然未摆脱传统报刊发行的影响,将纸质发行作为报刊印刷的载体,发行的群体单一,发行的模式亦单一。编辑部在进行校报校对等工作时工程量大且十分的繁琐,对于信息的搜查功能并不能够完全利用网络化的优势,而网络出版物也只是印刷版的复制品,并不能够真正实现网络文章的自动刊印发行。
学校报刊传统意义上是让学生对学校信息有所了解,并进行交流沟通,其传播信息的范围狭小。随着网络化的普及,学校应该看到网络报刊传递的广域性,不应只将读者范围定位为校内学生,应该考虑到不同学校的学生的不同优势,努力让校报的传递量达到最大化。
(三)著作权有待加强
由于目前我国关于网络方面的法律责任仍有待加强,因此高校必须重视网络著作权的问题。网络侵权现象已十分普遍,高校如何在传播校内信息时使信息保持原著作权,便成为目前关注的重点。
(四)编辑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传统编辑只进行校对、录入以及审稿等工作,不需要进行其他技术上的培训,而随着网络科技的日益进步,报刊的网络发行,编辑不仅仅应该具有传统编辑的能力,还应该具有网络技术能力,做到网络技术化与传统审稿的完美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使得人们沟通交流更加便捷。
三、高校学校编辑应对网络问题的策略
编辑工作是报刊出版发行中的重要工作,因此在编辑过程中如何应对网络问题,成为当今报刊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根据很多书籍中提出的对网络化编辑工作的思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即提高编辑工作者对网络技术以及高科技技术的应用能力,加强网络著作权的保护意识,改变传统的运行模式,改变思维,进行创新思路的扩展,树立出版行业相关人员的学习观念,顺应时代的发展。
(一)加强培养复合型编辑人才[3]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为编辑提供一个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文字应用能力共同发展的平台,当然,这也就要求编辑能够拥有应对时代要求的能力,拥有扎实的编辑知识水平,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能熟练地进行网络化编辑工作。因此这就需要对编辑进行定期的培训与审核,使其拥有应对工作的能力与水平。
(二)完善法律法规
保证网络化报刊的著作权,必须进行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学校学报相关工作者应该加强著作权的保护意识,全面正当地维护自己的版权。
(三)改变传统运行模式[4]
改变传统运行模式,必须对传统运行模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对网络技术的优势与弊端有着清楚的认识,这样在校报网络化的运行中才能够保障信息的畅通无阻。
[1]杨湘华,袁天峰,王睿,等.高校学报网络化及其编辑对策探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4).
[2]尹春霞.高校学报网络化及编辑的对策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3]张雪利.地方高校学报实现网络化的策略[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4).
[4]杨荣星.高校学报在数字化出版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第八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