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2012-03-31易贤文赵礼昌

关键词:消防工作消防设施消防

易贤文 赵礼昌

(成都大学,四川成都610106)

浅析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易贤文 赵礼昌

(成都大学,四川成都610106)

高等学校的消防安全是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消防安全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稳定,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关注。针对高等学校火灾隐患较多,火灾事故频发,消防安全工作形势不容乐观的现状,提出对策思考,为推动高等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献计献策。

高校;消防安全;火灾隐患

高等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按照《消防法》做好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也关系到教育体制改革、发展和高校的安全稳定。近年来,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消防机构、文化卫生部门等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学校在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做了大量有效工作,确保了学校的安全稳定。从近来对各地高校调研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学校领导重视不够,消防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未建立健全的消防应急机构与处置突发事件预案,消防基础工作仍然相对薄弱,火灾隐患比较突出,火灾事故频发。消防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2011年3月30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师范大学男生宿舍发生火灾,现场约20间宿舍全部被烧毁。2010年11月13日凌晨1时01分,清华大学为了迎接百年校庆,在修缮学校标志性建筑——清华学堂时发生火灾,经308名消防官兵两个多小时的全力扑救,凌晨3时45分,大火终于被扑灭。这两起火灾结果之惨,教训之深,引人深思,令人警醒。因此,做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刻不容缓。

一 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消防安全工作重视不够。有的学校领导认为,消防工作事倍功半,难见成效,因而学校消防工作往往处于无人管、无人问的状况,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相互扯皮。还有的认为学校经费本来就紧张,消防投入又是无底洞,往往对消防部门查找出来的火灾隐患不及时整改,存在麻痹思想或者抱有侥幸心理,导致火灾事故发生。部分学校只重视教学、科研工作,不重视消防安全工作,有的学校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

(二)消防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消防安全管理组织不健全,责任不落实,火灾应急疏散预案不完善,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有火灾应急疏散预案,也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讲在嘴上,未落实到行动上。有的学校只将《消防安全责任书》签到学校的中层,未层层签定责任书,直到科室、班级、机房、实验室等基层单位,尤其是学校的消防重点部门(部位)未订责任书、落实责任制,学校没有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人员身上。

(三)消防安全意识、法律法规观念淡薄,消防知识和消防技能匮乏。

1.消防理管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有的理管人员片面地认为,消防工作是消防安全部门或保卫部门的事,忽视消防安全工作,觉得火灾离自己远,与自己无关,不参加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和逃生自救技能培训。

2.学生普遍消防安全意识差,逃生自救能力差。有的学生在宿舍、教室私拉乱接电线,违规使用热得快、电炉、电饭煲、电炒锅等大功率电器;有的学生在宿舍熄灯后,在床上点蜡烛看书、聊天;有的学生随意在宿舍或走廊焚烧纸张、书信等杂物;有的学生卧床吸烟、乱扔烟头……这些是造成火灾的重要原因。如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因使用电热器引发火灾,4名女生跳楼逃生当场死亡。许多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逃生自救能力低下,发生火灾时惊慌失措,既不会逃生自救,也不会报警,有的甚至不知道火警电话,也不会使用灭火器。最近,一项针对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为校园消防安全敲响了“警钟”:有52%的大学生曾在寝室违章使用电器,有51%的大学生不知道如何使用灭火器,有73%的大学生对安全防范抱有侥幸心理。

3.学校后勤社会化服务单位多,给学校消防管理带来困难。许多民营企业服务单位进入高校,承包、租赁食堂、超市、铺面、学生宿舍等场所,在经营管理中,忽视安全管理,为降低消防安全经费,未建立健全的安全组织机构,擅自减少安全管理人员,造成消防管理缺失,导致火灾事故发生。如:成都市某高校,2010年11月8日晚上20∶47分,对外承包学生食堂发生火灾,火灾事故原因为:该学校一食堂工作人员在炼制食用油时,操作不当,油温过高引发火灾。造成食堂厨房操作间物品全部烧毁,过火面积2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7万余元,所幸无人员伤亡。

(四)经费投入不足,消防设施不到位。据调查,目前高校消防设施设备大多数比较陈旧落后,消防经费投入有保障的和基本有保障的仅占31.3%,灭火器与消火栓配备不达标的占43%,消防设施设备不达标的占93%。一旦发生火灾,很难满足抢险救灾的需要。高校许多建筑物(如学生公寓、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在消防设施设备上存在“短斤少两”现象,有不少消防设施、器材因检查、检修、维护保养不及时,而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尤其是一些老式建筑,在消防设施、消防间距、防火等级的设计上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消防安全的需要,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遇火灾难以自救,后果不堪设想。

(五)消防安全教育不到位。从学校层面看,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还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层面,基本上没有设置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从教育教学队伍看,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安全教育侧重在一般宣讲层面上;从学生层面看,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对安全教育不以为然,普遍抱有侥幸心理;从校园文化氛围看,许多高校的校园文化对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安全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浓厚。以四川省高校为例,调查资料显示:有三成的大学生没有接受过消防安全教育和灭火技能培训,如果寝室刚刚着火,有24%的学生“根本没考虑”如何去扑灭,37.8%的大学生不熟悉自救逃生常识,有70%的学生不经常关注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出口和消防设施情况,有1/3的学生对火灾危害性认识不足。

二 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特点

(一)高校学生相对集中,一旦发生火灾易造成巨大人员伤亡。随着高等学校的快速发展,学校不断“扩招”,生生剧增,高层建筑增多。学生的业余生活方式多样化,普遍在学生公寓使用电脑、电视等电器。学校为防盗等治安需要,给师生宿舍的窗户加装防护栏,楼道出口安装铁栅栏,这给消防安全管理带来极大困难,一旦发生火灾,安全出口上锁,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

(二)学生宿舍是火灾多发场所,夜间是火灾多发时段。白天,学校师生都在上课学习,发生火灾的几率相对较小。到了晚上,学生基本处于自由状态,使用大功率电器、“秉烛夜读”、乱扔烟头等现象普遍存在,一个不良习惯,一点小小的疏忽,就会酿成一场大祸。近两年,成都大学发生的几起火灾,都是学生在宿舍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造成的。

(三)高校发生火灾影响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一旦出现伤亡事故,家长们心灵受到巨大创伤,精神上处于崩溃边缘,必定难以接受,极易造成家庭、社会的不稳定,产生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2001年6月5日,江西广播幼儿园发生火灾,造成13人死亡,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三 措施与对策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面临着崭新的发展机遇,必须时时把握消防安全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推进消防工作,为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安全保证。

(一)学校各级党政要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将消防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学校要认真落实《消防法》和《高等学校消防管理规定》,明确学校消防工作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校园消防安全长效机制,从学校(一级主体单位)到学院、部、处、馆、后勤社会化合作单位等(二级主体单位)再到楼、堂、馆、所、实验室、微机房等消防重点部位的具体负责人(三级主体单位),层层签定责任书,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职责、任务、管辖区域及工作目标等,真正将消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与教学科研工作同计划、同安排、同考核、同奖惩。健全机构,完善消防管理制度,按照工作目标,严格考核,落实奖惩,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使消防工作由指导监督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为师生员工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二)建立健全的消防应急处置机制,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建应急队伍,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学校以及学院、处、部等(二级主体单位)消防重点部门应成立消防应急领导小组,制定符合本单位、本校区实际工作的应急预案,明确目标、职责和预防突发事件的工作任务。并实时进行消防演练和突发事件疏散演练,使消防管理人员、义务消防队员、广大师生员工增强消防安全意识,会使用灭火器材,掌握必需的自救逃生技能,不断提高正确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做到有备无患。

(三)建立和完善高校“防火墙”工作体系,做好学校“消防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工作。

学校应认真落实高等学校消防管理规定,不断提高全校师生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疏散逃生能力、消除火灾隐患能力和消防宣传教育能力。学校应以“人防、物防、技防”为手段三管齐下,做到“群防、群管、群治”。树立消防安全工作无小事的思想,对重点部门(部位)、人员密集场所加强管理,实行定人、定位、定目标、定任务,落实每日巡查记录,按时上报每日巡查情况,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加强消防和治安工作科学化、信息化、一体化、网络化的智能数字视频监控报警体系建设,对学校重点场所、重要路段、重点部位实行全天候、全方位监控,不仅对治安案件进行很好的监控和防范,也要在火灾监控上发挥积极作用,杜绝火灾事故发生。

(四)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依据《高等学校消防管理规定》的要求,积极有效地开展消防知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打牢师生消防安全的思想基础,提高他们的消防自觉性。着重应抓好几个环节:一是在节假日、新生入学、“11·9”等时段对教职工、学生进行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二是本着“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采用展板、插图、网络、广播、电视等多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消防知识宣传,让师生掌握消防安全防范措施和技能,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将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做到安全教育进课堂,着重使学生学习消防法律法规知识,掌握如何报警、如何扑救初期火灾、如何逃生自救等消防知识和技能。在节假日前、“11·9”等特殊时期,对师生进行消防应急疏散和灭火演练,并形成制度,抓好落实。

(五)加大消防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对消防实施设备定期进行维护,确保完好、齐装配套,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一,加大消防经费的投入,将有限的经费使用好,发挥其最大效能,确保学校消防设施设备完好和正常运行。

第二,定期检查学校楼、堂、馆、所等消防重点场所的安全通道,保证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学校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场所大多有几个安全出口,有的学校为了减少管理成本或者防盗,只开了一个安全出口,其他出口都全部上锁或安装了拉闸门。一旦发生火灾,这些上锁或安装了拉闸门的安全出口,可能成为火场逃生的“鬼门关”。

第三,加强学生宿舍和食堂用火、用电、用气的使用管理和检查监督。在宿舍里禁止使用明火;严禁卧床吸烟和乱扔烟头;严禁违章违规使用电器。

第四,建筑及装修装饰工程要经过公安消防部门审批,完工后要通过验收,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做到手续齐备,符合《消防法》的相关规定。

第五,定期检查消防设施设备和器材是否完好,及时对违反消防管理规定的现象予以纠正和制止,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检查落实,整改到位,做到检查、整改有记载。

[1]袁斌,向吉建主编.高校安全管理手册[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

[2]四川省教育厅编.大学生安全行为规范手册.

[3]我国高校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安全论坛.安全文化网论坛(bbs.anquan.com.cn)开通于2004年2月,是目前国内最专业的、最具人气的安全生产专业论坛。

G647

B

1004-342(2012)02-127-03

2011-12-21

易贤文(1958-),男,中共成都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礼昌(1962-),男,成都大学保卫处,讲师。

猜你喜欢

消防工作消防设施消防
现代化城市发展背景下的消防工作社会化研究
《消防界》征稿启事
建筑消防设施易被忽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建筑消防设施安全监督与检查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问题研究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重视消防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关于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