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学失范行为的预防策略
2012-03-31贺蓉蓉
贺蓉蓉
(成都大学期刊中心,四川成都610106)
高校教师教学失范行为的预防策略
贺蓉蓉
(成都大学期刊中心,四川成都610106)
教师教学行为规范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为关键因素之一。教师教学失范行为不仅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及教学效果,导致教学人际关系恶化,而且损害教师的职业形象,抑制或阻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教师教学失范行为的内涵与表现着手,结合当前社会及教育的态势与发展特点,提出了教师教学失范行为的预防策略。
教学失范;教师职业形象;预防策略
所谓“失范”,最早是由19世纪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在1897年发表的《论自杀》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当社会结构急剧变化时,社会体系各个部分因为变化陷入无规则的混乱状态,战争、经济危机和意想不到的经济繁荣都会导致一体化的破坏,许多人难以适应这种状态,就会产生离轨行为。[1]
教师教学失范行为,是指在教师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符合社会规范和教学规范的行为。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违背教育目的、教学规律,违反教师行为规范以及职业道德标准,妨碍学生身心发展,不利于教师自身身心健康的各种不适当的或不良的行为。一般认为,凡是妨碍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的教学行为都可以归结为教学失范行为。
一 高校教学失范行为的表现
在当今中国的高校中,一大批教师师德高尚,教书育人,学识渊博,传道授业,深受学生爱戴。但也必须清楚地看到,也有不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
(一)师德缺失。有的教师把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对领导的不满在课堂上发泄给学生,信口开河,不负责任;一些教师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接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红包,帮助学生更改成绩、考试过关;教师中学术不端行为盛行,论文抄袭、作假,一稿多投。
(二)责任心缺失。很多教师只教书不育人,认为教书才是教师本分,而育人是党政的事,应该由书记、辅导员、班主任负责;有的教师上课迟到、早退,甚至还有旷课现象,在学生中造成极坏影响;一些教师不认真备课,上课前一天临时突击;个别教师不管课程内容的变化和教学对象的变化,一本教案多年不变,或者完全照本宣科,在课堂上念教材;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自己轻松,不布置作业,下课就走人,课后无辅导,造成学生有问题难以和老师交流,一些学生大学几年不认识任课老师。另外,很多专业课的老师并无相关的实践经历,也没有深入行业进行体验和调研,存在“在黑板上开机器、在黑板上盖楼房”的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调查情况显示:2010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课程内容不适用或陈旧。[2]
(三)教学水平低下。由于高校教师身份的终身制,高校工作者一旦走上教师岗位,在之后的数十年教育生涯中,不管其教学水平、教学评价、教师风范、个人修养如何,只要不犯政治上的错误,均能稳站讲台。有的教师只把教学工作看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关心的是个人能挣多少钱,而不是学生能学到多少知识,只管多上课,多挣工作量,不愿意花时间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陈旧,上课海阔天空,东拉西扯,偏离主题,这就造成教师所授知识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等误人子弟的现象。
二 高校教师教学失范行为的预防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胡锦涛总书记也指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3]作为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如果行为失范,会带来很大危害。既降低教育质量、损害师德师风,还会给青年学生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教师失范行为的预防。我们认为,要有效预防教师教学失范行为,首先,要努力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建立道德预防策略;其次,要努力改善教师教学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建立文化预防的策略;第三,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育制度和教育法规,按照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体现教育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的要求;同时,还应切实提高教师的待遇,提高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作为教师的荣誉感,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让教师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保持知识分子应有的清高和操守,潜心学术,专心教书育人。
(一)道德预防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共同建立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当今的中国正在步入法治化轨道,然而,即使是最完善的制度,也不能概括丰富多彩的人类活动;再好的教育制度,也要通过人来执行;法制的建立、规范和完善,必将伴随公民的知法、依法、维法的行为过程。荀子说:“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传》曰,‘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此之谓也。”[4]社会秩序的好坏在于法更在于人,法律制度的完善很重要,但人的道德修养的提高,可以主动抵御不法行为的产生。
同理,任何教育制度都是有缺陷的,教育制度本身对人的约束也是有限的。因此,首先应该通过道德自律,提高师德水平来防止教学失范行为的发生,通过教育实践经验中的不断探索,强调教育工作者的内在道德品性、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这就是康德所强调的道德自律精神,也就是毛泽东所强调的干部的垂范作用、干部的廉洁自律。当人们具备了这种自律精神与义务感,教学失范行为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防止。教师的道德状况对于教育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充分发挥好的教育制度的积极的社会功能。道德能够超越既有的规范、制度的局限或缺陷,在规范、制度显得无能为力的情形下,充分显示其能动品质,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于教育制度的缺陷所造成的不足。从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来预防教师教学失范行为,较之于依凭制度、规范本身更为高级,这使教师行为提升到更高的道德境界,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能更加有效地防止教学失范行为的发生。当然,教育管理必然是以法治为基础,道德预防必须以法律制度为基础和前提,因为没有法律制度的保障,已经形成的道德水准也难以保持下去。
(二)文化预防
文化是千百年来人们创造的文明成果的积淀,体现形式为:知识、信仰、道德、行为、风俗、习惯等,以及人们共同遵循着的一定的规则、规范和秩序。文化所具有的这些公共特性,在教育制度不尽完善的情况下,为预防教学失范行为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现实可能。这是因为:1、价值观。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共同价值观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力量,它使不同的个体、阶层都被有效地整合到同一文化共同体中,从而使社会获得有序、和谐、和平。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学校文化共同体,是预防教师教学失范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2、共识。要让社会中的个体和平共处,就必须在对利益、权力、价值、地位的界定和分配上取得起码的共识,文化就是这种共识最重要的体现。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他律规则,在集体氛围中对教师教学行为有着监督与制约作用。3、认同感。相同的文化背景可以唤起人们的认同感,将不同个体联结起来,以此发挥它对社会、教育的整合作用。法律制度、规章制度是为人、为社会的发展服务的,它需要文化的认同,需要植根于文化的信仰、共识和同感之中。
文化凭借着建立在主体自觉自愿基础上的自律机制和良心机制,使教师具有自觉不利用教育制度缺陷的义务,同时还可以通过文化补救,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规避失范行为。当今高校学生普遍存在不了解学校历史、不关心学校发展、不敬重知识、不愿意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等特点。作为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还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及专业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并以此教导、示范学生。这种教导和示范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和民族的兴衰。
当然,文化预防也有一定的边界限制。文化预防要求个体自觉与内在自律,以此来预防教师教学行为失范,往往表现出很大的非现实性。
(三)制度预防
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制度是预防失范行为的根本,是实施道德预防和文化预防的依据和保障。在教育领域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学校扩大招生自主权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制约和规范,导致教育部门中少数人的行为扭曲。高等学校招生过程中普遍存在保送生、点招生制度,面对这些稀缺的高等教育机会,有的教育工作者开始用手中掌握的教育资源“寻租”,有的则为自己的子女“攫取”教育机会。在对稀缺教育机会的分配和管理中,寄希望于人的道德操守而不是教育制度本身的保障,明显是不可靠的。这些腐败行为应当通过加强教育制度的建设而加以杜绝,以保障社会公民平等享受受教育的权利。
全面加强教育制度建设,形成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是预防教师教学失范行为的当务之急。
“作为一种历史存在物,教育制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对自身进行扬弃的过程,其演进的形态大体上呈现出渐进性积淀和革命性变革两种方式。在渐进性积淀方面,制度的演进体现为前一时期的制度按照一定的合理性原则转化为后一时期制度的构成部分。在这一点上,制度所追求的是合理、规范和稳定。……这种稳定性也容易使制度本身产生惰性而趋于保守,从而蜕变成束缚和扼杀实践创造性生机的工具。因此,对制度进行革命性变革往往是赋予制度以活力的重要手段。”[5]
教育体制改革是克服教育制度僵化的一种基本方式,是教育生命力的源泉,但新的制度和规范在建立过程中会遭受到很大的阻力。一是由于新的制度正在建立过程中的不完善;二是由于新的规范必然要牺牲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必然招致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和阻挠;三是由于新的教学制度与规范要从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来总结和提炼,这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和代价。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制度创新所涉及的,主要是教育制度的合理性结构、有效性结构和逻辑结构,目的是在现存的基本上适合于教育发展的制度框架内,一方面扩展主体的自由空间,另一方面从教育制度的运行机制上提高教育制度的运行效率。
教育制度创新,总是在既有的历史时空、客观环境、教育制度中进行的。这些既有的环境、制度、条件,既是教育制度创新的基础,又是教育制度创新所要改造的对象,所以,发现并有效克服现行教育制度的缺陷显得尤为重要。
现行教学制度可分为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教学技术标准三类。教学管理的对象分别为:教师、课程、学生等;教学评价制度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学的评价、对课程的评价等;教学技术标准即是对教师教学行为实施过程中的基本教学规范在质和量上的要求。根据新时期教学的基本特点,要确保教学制度的有效性,建立起制度预防机制,就应该废弃那些不利于教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制度,建立起符合客观必然性且有利于大多数学生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新的规范,以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实现对教育公平、正义的追求。
总之,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根据新时期教学的特点,教育制度应当能够准确反映当代社会权力结构,充分反映人们共同的价值观。教育制度还需要符合基本的逻辑规则,有具体的教学规范,引导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等各阶段有效实施。教育领域首先应该依法治教,但现行教育体制中存在的缺陷和弊病,又需要通过提高教育工作者的道德水准来弥补;道德自律在教育活动中并不是完全可靠的,存在的道德风险应当通过教育制度来规避。法治社会在原则上已开启了实现这种统一的现实道路。在这条道路上的艰辛探索,会给人类教育带来健康稳定、适合人性发展的教育秩序。
[1][法]埃米尔·杜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社会学研究[M].商务印书馆,1996:79.
[2]王伯庆主审,麦可思研究院编著: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5月.
[3]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2007年8月31日.
[4]荀子,王制[M].
[5]李国钧、王炳照总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9页.
G645
A
1004-342(2012)02-121-03
2012-01-20
贺蓉蓉(1962-),女,成都大学期刊中心学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