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柔性管理创新研究
2012-03-31龚学锋
龚学锋
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柔性管理创新研究
龚学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科层制学生管理模式的弊端越加暴露。高校实施柔性管理变得愈加重要,但是我国高校在实施柔性管理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目前,迫切需要以服务思维,以扁平式管理结构,构建同等的对话平台来实现柔性管理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创新。
高校;学生工作;柔性管理
一、柔性管理引入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渊源
柔性管理是西方现代经济管理学范畴的一个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管理科学中的行为科学学派“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延伸,是指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以尊重人的人格独立与个人尊严为前提,以提高人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归属感为出发点,实行“以人为本”分权化的管理。其基本含义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识内化为人们自觉行动的一种管理模式”[1]。“柔性管理”最早是由国外企业界提出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其与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一较高下中,最终得到了大众的普遍认同。其后,国外的诸多高校也纷纷将柔性管理引入到他们的学生工作之中,以实现高校管理的科学化,提高管理科学化与人性化。而在我国,柔性管理引入管理领域尤其是教育管理领域较西方国家而言有些许滞后,但是最近几年来,柔性管理也逐渐地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并由此逐步地引入到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中来。有学者将中国化了的高校学生工作柔性管理定义为:“‘以学生为中心’,依据高校内部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它是在研究高校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社会、家庭和高校对学生的期望变为学生个人的自觉行为。”[2]
事实上,柔性管理思想在我国古而有之,比如说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道家的“无为”等等,这些观点中都蕴涵了柔性管理的某些理念。随后在中国古代教育这个层面,也同样受到了这些理念的影响。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曾有言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此,孟子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可见,柔性管理于中国的教育管理而言本就是“内发”的,而非单纯的“引进”。
另一方面,柔性管理理论进一步运用于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中来,不仅符合历史必然性,同时也迎合了现实社会的需要。
首先,21世纪以来,我国位处于一个飞速发展和迅猛变革的时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改革一触即发。“90后”已然成为了新时代的代名词,并逐步成为了在校大学生的主体。他们朝气蓬勃、富有创造力,但与此同时,他们个性鲜明,追求自我。他们排斥层级分明、上施下效的纯粹刚性的管理模式,要求一种能够体现共同价值观与文化精神氛围的人格化管理。但是,时至今日,我国许多高校仍一直沿用刚性管理模式,常常用“不准”、“不得”、“严禁”等带有浓厚行政命令意味的用语。正是这种带有严禁性、管束性、压抑性的刚性化管理压抑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当代大学生的创造力。
其次,随着后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到来,我国教育的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扩招、完全学分制、后勤社会化、并轨制、自主择业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责任更重的挑战。随着愈来愈多的高校持续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开始步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学生成为了教育服务的主体,他们自费上学,自主择业,他们要求高校为其提供良好的教学无可厚非。然而,单纯凭借高校的规章制度,以奖助学金、纪律处分等奖惩手段来管理学生的旧模式依然在高校中盛行,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教育和管理的对象,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常常使得高校学生工作陷入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
最后,学生工作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其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解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问题。以“两课”教学为例,“两课”本应当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但现实中两课却常常令人大失所望。大班授课、机械灌输的授课方式,使学生产生极大的逆反情绪,往往是随意应付,旷课现象十分严重。实际上,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等都应成为高校针对学生柔性管理的重要阵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对个人教育中,自我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3]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种潜在的说服力。只有这种软性教育管理行为才能真正满足大学生内在的需求,调动和激发其积极性。
二、柔性管理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实际运用
我国高校普遍宣传“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样一种柔性管理思想,以期能够体现所谓的新型教育理念,但是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管理思维僵化,刚性管理依旧盛行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沿用的是一种普遍的科层制的管理模式。高等院校作为社会事业单位,在很大程度上效仿了我国国家机构的运行模式。我国从一开始就以一种公共性为主导,在高等教育方面,则以大比例的公立学校作为教育主体,这与西方重视私立学校的高等教育理念截然相反。同时,教条式、应试式的思维模式不仅在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盛行不衰,在高校亦是如火如荼。虽然,柔性管理被倡导引入高校管理工作中,但是常常沦为一纸文书而难以得到切实的执行,刚性管理依旧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主要管理模式。依靠着成文的规章制度和组织职权,凭借制度制约、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进行自上而下的管理,这样一种以外界约束力为主的方式仍然被大量使用。老师下达命令任务,学生服从执行,这导致了老师与学生依然表现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这种家长式的管理思维,使得老师总是以一种为学生好的高姿态来支配学生的行为。而学生只能成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自上而下地无条件进行服从。在他们的思维中,认为这种服从是必需的、应当的,而拒绝反对则是不正确的、不道德的。
(二)管理主体单一,学生缺乏自主管理权
在刚性管理所带来的家长思维的作用下,学生顺理成章地被排除于管理主体之外。柔性管理成为了高校进行所谓管理改革的工具,或者说是高高在上的管理层给翘首以盼独立自主权的学生们所开出的空头支票。而实质上,柔性管理其内在要求的是分权,不是集权。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以职定权,谁为管理者,谁具有管理权。而在目前以科层制为特征的刚性管理模式之下,学生完全不具备实现自主管理的基本条件。学生被严格控制在科层制这一金字塔机构的最底层,不具有任何的管理者属性。本该由学生作为管理主体的柔性管理沦为了高校标榜教育改革的标签。
(三)管理地位不对等,高校主导话语权
管理主体的严重错位致使学生始终无法处于一个同等的平台与校方进行对话。当学生利益与高校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高校常常习惯性地以维护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站在一个高位平台上,俯视在其下昂首仰望、渴求正当权益的学生们。在高校如此强硬的声势下,学生只具有微弱的话语权。然而,当今时代,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地高涨,他们藐视权威,要求对个性的尊重,要求平等对话。管理者的权威在学生眼里不再是不可侵犯的神圣之物,发号施令的权威只能产生即时的表面效果,但埋藏着很深的隐患。如果高校始终以一个集权管理者的角色进行自我定位,那么与学生的各种矛盾势必愈演愈烈。在地位极其不对等下,柔性管理便名不副实,也就只能成为一纸空谈。
三、柔性管理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创新发展
(一)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主线
高校长期以来一直标榜从“教育、管理、服务”这三方面实施其日常学生工作。并且,将教育置于首位,管理次之,服务为末。但是,实际上都是在以一种高校为主导方的模式下进行的,如何教育、如何管理、如何服务,都是高校自我定义的。学生的反馈常常被忽略,或者被要求一言堂称好。因而,要真正实现柔性管理必须要在思想上提高对柔性管理的认同度。要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进行思想调查,了解学生的困惑和需求,使学生从被动、抗拒变为主动和接受。同时,要以服务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设计,明确自我成才目标,建立学生团体文化,与学生创设互动、交流的环境,组织切实可行的沟通活动”[4]。
(二)以扁平式管理实现学生为主体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沿用的刚性管理模式下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总会带来这样的问题,即信息传递效率的低下与信息执行的偏差。因而,在西方国家这种金字塔式的结构日益被一种以期实现缩减层级的扁平式结构所取代。这种结构在解决学生发展与学生工作之间矛盾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它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学生工作,通过改变现有的原则和思路,以扁平式理念打造新型管理观念和管理体系,进而改造管理模式和组织方式,有效地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和事务处理的准确性,从而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这样,既改变了刚性管理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又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增加了学校管理的可接受性。使学生自身“有为”,引导学生把社会要求、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组织目标内化,进而外化为自觉行动,从而实现以最小的管理行为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最终实现高校的“无为而治”。而这种基于柔性管理理念而设置的“以学生为本”的扁平式管理模式,反过来又促进了柔性管理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进一步植入。
(三)以同等地位进行平等对话
以人为本,是我们高校管理一直以来不懈追求的目标。高校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家长与孩子的等级式关系,而是平等的个体关系。高校应以这样一种正确的姿态,主动与学生进行地位对等的沟通,努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及吸引力、感染力,努力实现由权威型沟通模式向对话型沟通模式的转变。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学生管理人员要放下架子,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多和学生接触对话,做到关注大学生个体独特性、深层情感和发展需求,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得大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塑造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1]郑其绪.柔性管理[M].上海: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92-93.
[2]石沁禾.柔性管理理念的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51-53.
[3]田红芳,司月秀.柔性管理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0(6):84-85.
[4]崔海今.浅谈对高校学生的柔性管理[J].教育探索,2010(9):74-75.
[5]叶晓勤.高校学生工作柔性管理浅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7):58-59.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G64
A
1001-6201(2012)05-0255-03
2012-05-20
[责任编辑:何宏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