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仪器的认识论归属问题初探
2012-03-31李大凯
李大凯
(天津中医药大学 社科部,天津 300193)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一、关于科学仪器认识论归属的两种观点
科学认识系统的静态结构通常包含三个要素:科学认识主体、科学认识客体和科学认识中介。科学认识主体(以下简称“主体”)和科学认识客体(以下简称“客体”)是作为两极而存在的。所谓主体,是指在科学认识活动中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能够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科学思维方法并同客体建立了对象性关系的人。这个“人”是有意识、能思维的社会存在物,是科学认识能力的活的载体,以探索自然界的特殊规律为己任。所谓客体,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包括社会史和认识史条件)进入主体认识范围,成为科学认识对象,同主体相互作用的那部分客观存在,这部分客观存在只有同主体的现实需要、本性、本质力量相适应,对主体有现实意义时,才能成为客体。科学认识中介(以下简称“中介”)分为物质形态的中介和观念形态的中介。物质形态的中介包括科学仪器、科学设备等,观念形态的中介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思维方式等。它是主体同客体建立起对象性关系的手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实现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与转移的中间环节,其作用是将主、客体这两个极端相互介绍、引渡给对方。[1]
作为中介的一种,科学仪器是人们为审度、认识和研究自然而创造和使用的专门的物质技术手段,它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仪器本身的规定性决定了其具有如下特征:它是为实现科学认识目的而创造和使用的人工制造物,是为克服人类认识器官的局限性,提高主体认识能力而产生的,在一定意义上,它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物化。
对科学仪器在科学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学界的观点基本一致,但对其认识论归属却存在着分歧和争议。
第一种观点是将科学仪器客体化。该观点认为,科学仪器与认识对象都属于客体范畴。根本原因在于,不管人造还是非人造的认识工具或研究对象,都是客观存在且按照客观规律运动变化,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本性。在科学实验中,仪器是手段,其基本功能是帮助主体变革客体。
第二种观点是将科学仪器主体化。该观点认为,科学仪器作为主客体间的桥梁,是属于认识主体范围内的物质手段。科学仪器的确具有客观性,但客观性并不是判定科学仪器归属的根本依据。科学仪器在认识活动中,不是单纯的客观存在,而是作为人类认识器官的延伸而存在的,是主体的附加部分。概括起来,科学仪器被纳入主体系统的主要原因,是科学仪器克服了人类自然器官的局限性,提高了主体把握客体的认识能力,可以看作是主体的新进化的表现。[2](P15~38)
二、对两种观点的评析
客体化观点把客体理解为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存在。而主体化观点认为,在“认识”这样一个特定情境中,客体已不等同于客观存在了,客体根本上是因为被选作认识对象才成为客体的,没有主体的选择,无数的客观存在都只是客观存在,而不能成为客体,客观存在与人的问题是本体论的问题,不是认识论的问题。[3]所以认识论中探讨客体的“依赖”,不是客观存在依赖于人,而是客观存在要成为客体,依赖于主体将其作为认识对象。所以客体是另一种意义上在特定规范内的客观存在,把它等同于客观存在来看待,无疑消解了这种意义,取缔了这种规范(这种规范就是认识论的限定),认识论的探讨也就无法进行了。这是主体化观点批驳客体化观点的成功之处。
然而,主体化观点也并非毫无问题。该观点把科学仪器看作人体器官的延伸,并将之视为体外器官,进而认为是主体的新进化的表现。这样一来,势必导致体内器官与科学仪器——工具性中介在认识上的本质趋同。例如,望远镜和眼睛都是作为体现主体认识能力的“器官”而存在的,只有内外之分,而无论是眼睛或是望远镜并不具备认识功能,这种器官与中介的“拉近”导致“器官主体”名存实亡,“意识主体”凸显,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认识主体的规定性。主体化观点在将科学仪器这一中介向主体拉近的同时,还不得不努力保持其与主体的距离,这是二者本质属性的差异所致——中介就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同样,客体化观点在试图将科学仪器并入客体的同时,强调手段与对象的区别,也是因为面临同样的问题。
主体系统的建立对主客体理论的影响是巨大的,将中介纳入主体系统,是否否定了认识论原有的划分呢?是否现实地取消了中介?是主体系统在认识客体吗?认识是主体系统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吗?主体系统与客体的关系还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吗?
将中介纳入主体系统不仅降低了主体的地位,而且模糊了中介在认识世界过程中的特殊作用。现在我们不禁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必须要把科学仪器这一中介做主客体归属吗?
仔细考察中介的属性,我们会发现主体化观点和客体化观点其根源在于中介的双重品格。一方面,因为中介具有属人性,所以中介体现着主体的目的,成为主体把握客体的技术助手,由主体制造、使用,在实物形态上似乎是人的各种器官的加强,所以将科学仪器纳入主体系统有其合理性。另一方面,客体化观点也有其合理性,不过并不是因为科学仪器和客体都具有客观性,而是因为科学仪器参与了客体的生成。我们知道,主体使用感知型的科学仪器通常有两个原因:对某一事物或现象感知得不清晰、不详细或者不能感知。微观领域通常属于后者,对于微观粒子的实验观测我们只能借助于科学仪器,而“测不准关系”使我们认识到: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是不同的。这不仅与微观领域的特殊规律有关,而且与在用宏观仪器把微观世界映射到宏观世界的过程中,宏观仪器与微观世界的相互作用有关,所以具有对象性的客体不仅是微观世界的微观粒子,还包括宏观科学仪器与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而我们能撇开科学仪器去认识科学仪器与微观世界的相互作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在微观领域的认识过程中,科学仪器参与了客体的生成。事实上,科学仪器与宏观领域也存在相互作用,只不过其作用不是那么明显,主体认为可以忽略罢了。此外,从主体的角度去看待科学仪器与客体,它们都是受动的、被支配的,从主动与被动的层面来说,仪器也容易被视为客体。
正是这种双重品格,使得科学仪器无论被置于哪一方都有其合理性,但无论是主体化观点还是客体化观点都无法把它完全纳入主体或客体一方。其原因在于,科学仪器作为一种中介,其本质属性与主体、客体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差异性。总体来说,主体具有社会性、能动性,客体具有对象性,中介的本质是工具性。正因为这一点,中介才在与主体、客体都保持紧密关系的同时具有相对独立性,也许它天生就是“中间”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给它一个不偏不倚、相对独立的位置呢?
[1]李建珊.科学认识论的若干问题[J].文史哲,2005(6).
[2]舒炜光.自然辩证法原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3]陈柏灵.关于正确评价《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的若干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