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道德教育矛盾剖析及其完善路径
2012-03-31林嘉华
林嘉华
(闽江学院 思政部,福建 福州 350108)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
道德是人类文明生活永恒的主题,它集中体现了每个社会的人文精神,并深刻揭示了人的社会性本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不断冲刷着传统的人伦观念与道德,催生出新的伦理精神。然而,伦理变迁的推动与新的伦理精神的建构,都需要道德教育予以落实。因此,当代道德教育的转型,就成为传统道德转型的主要方式,成为培养社会现代伦理精神的主要手段。但是,当代道德教育在转型过程中,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挑战,已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矛盾。
一、道德教育矛盾剖析
(一)道义性与功利性
道义性强调的是德性,功利性强调的是利益,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德性活动,但同时在客观上又是一种功利活动,因此,如何处理道德教育中道义性与功利性的矛盾,一直是道德教育面临的难点。
家庭德育教育的功利性与学校教育公利性的矛盾。家庭德育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体,是父母作为施教主体,对客体(子女)进行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体现着父母利益与子女利益的直接诉求。然而,由于中国的父母往往将子女作为其生活的全部,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也往往直接取代了子女的利益诉求,因而造成了父母利益与子女利益的直接同一。所以,相对于社会,家庭教育就在形式和内容上具有明显的私利特点,体现着父母的功利化期望。[1]其结果最终导致子女长大成人后社会责任意识过于狭隘,只注重自身行为是否符合父母利益,而忽略了其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并直接对学校教育的公利性造成损害。而学校德育教育的施教主体是教师,代表着国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学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其历史使命决定了学校教育必然以社会为本位,强调的是社会的整体价值,追求的是社会公利,目的是为当代社会培养有道德的合格公民。很明显,学校德育教育与家庭德育教育的价值取向明显不同,因此,家庭德育教育的个人本位与学校德育教育的社会本位的矛盾,部分消解了学校的德育教育效果。于是,如何协调家庭教育的功利性和学校德育教育的公利性,就成为德育教育转型时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德育考核功利性与德育追求超功利性的矛盾。德育考核是对德育效果的考查和核实,德育考核方式的价值取向本身又是德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德育考核采取的应试模式,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沦为一切为了考试的被动的机械性活动。本来是开启学生心智的德育课程,却最终通过简单应试来考核,致使德育的德性目标被忽略,最终造成德育的考核效果与德育真实效果之间的巨大偏差。同时,作为德育考核方式变革而推出的德育量化考核标准(或称之为德育素质测评),变相成为了另一种机械性的功利选择。这是因为,它将无限丰富的道德行为有限化,将学生的德育行为局限化、模式化。学生在量化指标的引导下所发生的行为,往往并非发自内心,而是基于量化指标的功利导向。学校德育量化考核的形式主义和简单教条化,使学生的道德行为无法内化成为自觉的行动,而仅仅成为一种外在指标的驱使。然而,与德育考核的功利性相反,德育本身的追求却是超功利的,它追求的是思想品德的高尚性。德育的教化过程,实质上是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的过程,要求将社会需要、社会利益放在首位,并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总之,德育应以德性为主导,即便涉及功利,也要将功利置于德性的引领之下。
(二)目的性与工具性
学校德育教育:德育目标的道德性与德育手段的非道德性之间的矛盾。道德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首先必须符合人性的发展规律,对受教育的客体表现出人性上的理解和尊重;其次,在教育目的和手段上也必须同时表现出道德性。只有在这时候,道德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否则,道德教育就极其容易走向非道德甚至反道德。也就是说,道德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体现其道德性。我国目前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道德性是无可厚非的,其主导思想服务于学生的社会生存和社会发展目标,明确了诚实进取的道德范畴,表达了以“四有”为内容的公民内涵,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德育目标的道德性并不必然代表德育手段的道德性。目前学校的德育手段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校把道德教育看成是学生个人的事情,过多地采用外在刺激的手段,客观上助长了个人主义的动机,造成德育手段的功利化倾向。这些都无助甚至有碍于德育教育的进行。这其中,德育手段的非道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课内道德教育的强制教学,导致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自主权在应试体制下荡然无存;第二,在校期间通过课外的层层管理,将学生强制纳入严格的行为规范和校规校纪的管理中,这种简单粗暴的德育手段,仅仅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而忽视了学生深层思想情感的培养,使德育成了单纯的行为训练,使德育教育的效果也越来越低;第三,德育过程中的思想强制与禁锢是德育手段中最大的不道德。道德不同于法律,道德问题往往没有唯一标准的答案,而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老师总是试图给出学生正确的答案,学生也希望从老师身上得到唯一正确的答案,结果,如此的教育剥夺了学生宝贵的意志自由,导致了学生的盲目服从。[2]事实上,这样的道德教育是非道德的。
家庭德育教育:道德教育的过度动机与效果相反之间的矛盾。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道德形成的最初土壤。家庭道德教育不仅为个体道德教育提供启蒙服务,同时更直接影响了个体一生的道德生活。家庭德育教育是以父母为主的教育主体对小孩进行的德育教育活动。由于中国父母将德育教育的客体(小孩)变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十分注重用无尽的爱来感化孩子,并做出了大量的自我牺牲,试图通过自我牺牲来达到对小孩的教育的目的,因此,仅仅从道德教育的动机来看,中国家庭的道德教育是最富有道德精神的,但它却是基于过度的爱这一动机。于是,家庭德育教育在过度的爱的动机支配下,往往会间接造成子女道德义务感的缺失。这是因为父母对子女过度的爱会造成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巨大差异,因此子女走上社会后就会出现道德适应上的困难。
(三)有限性与无限性
德育教育内容的无限性与德育教育主体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的德育教育内容往往超出了所对应年龄的德育教育客体的接受能力,此时,看似有限的德育教育内容,由于教育客体的无法接受,就变成了不可企及的无限。一方面,作为德育教育的主体,教师由于只承担客体某段时间的德育教授任务,其教育的手段、效果都是有限的,无法对客体的教育效果做出保证和承诺;另一方面,作为德育教育的客体,学生的主要精力往往都集中于德育课程以外的主干课程之上,因而对于德育课程的学习和理解是有限的;同时,由于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阶段,其对于德育知识的接受、理解、认知和判断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一个渐进的发展阶段,因此,德育教育必须遵循学生的年龄发展阶段,讲授学生可以理解的德育内容,如果德育教育内容超出了学生年龄所能理解的范围,就会被学生所拒绝,从而使德育教育无效。
二、道德教育完善路径
(一)面对道义性与功利性矛盾的完善路径
面对家庭德育教育的功利性与学校德育教育公利性的矛盾,简单否定家庭教育的个人本位,显然不符合中国人的情感需求,但如果以牺牲学校德育教育的社会本位去谋求两者之间的协调,那又仅仅只是一种被动的协调,消极的协调,既不符合我国德育教育的总体规划要求,也不符合学生的个人需求。因此,首先我们必须通过营造舆论氛围,对中国的父母进行德育上的再教育。中国的父母受五千年的伦理思想影响,往往重小家而轻大家,重家庭伦理而轻社会伦理。如此狭隘的教育视角,会影响到整个国家教育规划的实现,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着手进行对父母的再教育。其次,我们还应该对我国的教师进行道德上的再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实施者以及学生的榜样,我国的教师特别是德育教师,也需要进行道德再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协调家庭德育教育的功利性与学校德育教育公利性的矛盾,必须摆脱道德教育中无谓的重复说教,对学生在认知上实现自身利益与社会公利的协调。
面对德育考核功利性与德育追求超功利性之间的矛盾,由于德育考核的功利化倾向使得教师与学生的个人功利成为主导追求,直接导致了社会本位价值的降低,对德育目标的实现形成阻滞,对德育教育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化解德育考核功利性与德育追求超功利性矛盾的根本办法,就是淡化甚至取消德育考核与个人功利之间的因果联系,一方面,必须完全将德育考核与简单机械记忆的考试分割开来,德育考核不再依据一张试卷来简单地判定;另一方面,只将德育量化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了解德育效果的信息来源,或作为学生自我评价的参考,而不再将其与学生的奖惩相挂钩。这是因为,无论用何种方法来进行德育考核,其量化指标都是有限的,而学生的德育表现是无限的,因此量化考核得出的结论必然无法客观准确地描述学生的德育水平,在此前提下,做出的奖惩也必然是不客观,不公平的,而且还容易导致学生道德行为的功利化。
(二)面对目的性与工具性矛盾的完善路径
面对学校德育教育目标的道德性与德育手段的非道德性之间的矛盾,要使矛盾协调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克服德育手段的非道德性,放弃德育过程中对学生的精神强制和行为强制。[3]首先,要尊重和保护学生人性中的善良成分,相信人性本善,相信学生学习德育是一种本能,而不是老师、家长们逼出来的;相反的是,我们还要担心,如果一旦采用了不合适的教育手段,还会压抑学生学习德育的积极性。其次,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意志自由,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和自主判断中成长。也就是说,虽然学生的理性程度不高,但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保护学生的道德判断自由,也许比向学生灌输一种道德理念更符合教育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和注重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现有的德育强制中解放出来,从而加强学校德育目标与手段的协调。
面对家庭德育教育的过度动机与效果相反之间的矛盾,关键是要降低父母对子女过度的道德责任。父母必须认识到,对子女的过度道德实质上是对子女的不道德,因为子女的道德是需要通过独立的、真实的生活得到的,而父母过度的爱却给子女营造着一种非真实的生活环境,反而容易造成子女对社会道德的不适应。另一方面,父母应当转换对子女的责任形式,在抚育子女的过程中,不仅要将子女的义务、困难还给子女,还应当为子女提供道德选择的权利和道德困难的解析。如果父母越俎代庖,超越了自己的角色为子女承担责任,这实质上是对子女道德权利的剥夺。
(三)面对有限性与无限性矛盾的完善路径
面对德育教育内容的无限性与德育教育主体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要从根本上缩减和优化德育内容。学校德育教育应该从两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方面,在德育教育内容上,应该力求使德育内容成为与教师的传授能力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匹配的有限内容。目前,我们的德育教育内容严重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当学生无法消化所学的德育内容时,德育教育就走向了它的反面。德育教育内容并非越多越好,它应该要有自己的核心,应该围绕着核心精辟高效地展开。另一方面,德育教育内容应该与学生不同年龄的心智特点相匹配,应让德育内容与学生有限的接受能力相吻合。这是因为,德育内容的深广度是受被教育者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发展水平制约的,德育内容应该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的迫切要求,只有对学生接受能力有限性的尊重,才有利于实现德育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1]游永恒.论现代家庭中的素质教育[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2]廉旭,李广岩.我国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0).
[3]陆有铨.“道德”是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依据[J].中国德育,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