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期刊编辑职业倦怠及其干预

2012-03-31叶利荣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2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期刊职业

叶利荣

(长江大学 期刊社,湖北 荆州 434023)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一、职业倦怠的内涵及表现

职业倦怠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费登伯格于1974年提出,是指个体在工作中所体验到的一些负面症状,如情感耗竭、身体疲劳、工作投入度降低、工作成就感下降等。1981年,美国心理学家马勒诗在费登伯格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职业倦怠的认识,将职业倦怠定义为:“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1]同时,马勒诗还指出职业倦怠具有3个维度,即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1],这也可以视作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形式。“情绪衰竭”,即个体感到身心疲惫,缺乏活力和工作激情,这是职业倦怠最明显的症状表现;“去个性化”,即个体以一种负面的或极端逃避的态度去面对服务对象或工作,冷漠、易怒,缺乏情感投入;“个人成就感降低”,即个体感到不胜任工作,工作没有成效,缺乏成就感。

编辑工作同时具备了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两大群体的特征,编辑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2]期刊编辑职业倦怠是指期刊编辑无法有效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期刊编辑在长期高压负荷下呈现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由于竞争压力加剧、工作对象日趋繁杂以及编辑对自身发展定位的认知偏差等因素,期刊编辑在工作中产生了职业倦怠。在期刊的编辑出版过程中,职业倦怠越来越成为制约期刊编辑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了期刊编辑的职业健康。大部分期刊编辑在其编辑职业生涯中都会不同程度地遭遇职业倦怠的困扰,期刊编辑职业倦怠现象不容忽视。

二、期刊编辑职业倦怠的危害

(一)影响期刊编辑的身心健康

“倦怠影响个体的身体健康,使人感到异常疲劳、体力透支、头晕或身体某些部位疼痛,也给个体的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如变得不自信,情绪焦虑、抑郁等。”[3]在目前的体制下,编辑部往往面临着人手不足的困境。大量繁重、琐屑的编辑、校对工作必须在有限的时间依靠有限的编辑力量完成。期刊编辑工作强度大、时间紧、任务重,无论是电脑作业,还是面对传统纸质媒介,每篇文章的编辑和校对工作,都需要编辑逐字逐句反复阅读多遍。尤其是长时间面对电脑,容易引起头晕头疼或腰酸背痛,甚至颈椎或腰椎出现退行性改变。长期的伏案工作严重影响了期刊编辑的健康,也给很多编辑留下了一辈子挥之不去的职业病。“最普遍的职业病是颈椎病,还有腰部疾病、视力问题、间歇失眠、神经衰弱等。”[4]同时,编辑工作不是简单的机械运动,它需要期刊编辑投入极大的热情,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期刊编辑工作流程的每一环节出现差错,势必影响期刊的质量,而质量是期刊的生命线,这就要求期刊编辑必须做到精神高度集中,细致严谨。高强度的脑力劳动,长期精神高度集中而出现职业紧张。[5]期刊编辑工作的重复性、繁杂性和利他性很可能导致职业倦怠,这势必会影响编辑水平的正常发挥,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二)期刊编辑自我效能感匮乏

期刊编辑自我效能感匮乏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编辑能力信心不足,倾向于选择简单、容易的任务,对自己的要求也较低,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容易焦虑和烦恼,往往表现出较多的消极态度与行为。期刊编辑自我效能感匮乏源自编辑对自身发展定位的认知偏差,不能正确处理编辑工作和专业发展的关系,认为编辑工作会挤占专业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专业学习会影响编辑工作的进度和质量。期刊编辑不能正确定位个人专业发展,游离于编辑专业和个人所学专业之间,导致在编辑领域和专业领域都学而不精,在两个研究领域都得不到认可,无法获得长足的进步,缺乏成就感,进而形成挫败感,产生职业倦怠。

(三)期刊编辑工作满意度偏低

期刊出版单位对编辑工作量的分配、认定,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制定的各种奖励机制,期刊出版单位为编辑提供的工作条件;学校对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重视程度,对期刊编辑工作的考核、评优、晋升职称等方面的制度倾向,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编辑的工作满意度。期刊管理者要帮助编辑人员克服困难和挫折,鼓励他们将个人的职业发展与期刊发展统一起来,提升期刊编辑的工作满意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期刊编辑职业倦怠的干预

第一,关注期刊编辑的职业健康,引导期刊编辑进行自我调适。期刊管理者要关心编辑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改善期刊编辑的办公环境。定期组织期刊编辑进行体检,改善期刊编辑的工作条件,适时更换电脑、办公桌椅;开展体育休闲娱乐活动,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增加适量健身器械,为期刊编辑进行锻炼体育锻炼提供场所和器材。另一方面,期刊管理者要正确引导期刊编辑进行自我调适,创造愉悦、和谐的工作环境。期刊编辑要正确认识编辑工作和专业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编辑工作和个人生活的关系。应当正确地认识压力,科学理性地驾驭压力,努力培养健康、良好的心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的能力。期刊编辑要学会在看似程式化、日常化的工作中发现新意,认识编辑工作的审美价值,掌握编辑工作的客观规律,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进度,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锻炼,缓解视疲劳,愉悦心灵,让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身心得到放松。

第二,重视期刊编辑的职业发展,提升期刊编辑的职业效能感。编辑是期刊的办刊主体,编辑素质直接影响着期刊的质量。首先,期刊管理者要引导编辑合理规划个人职业发展,为编辑进一步专业深造创造条件,真正让每个编辑都学有专长,朝着编辑学者化方向努力。其次,期刊管理者要组织编辑参加编辑岗位技能和出版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夯实编辑技能,提高法律意识,使之真正成为编辑领域的行家里手。最后,期刊管理者要积极组织编辑开展对外交流,帮助编辑在行业领域找到归属感。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期刊编辑的工作满意度。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能够真正依据编辑工作业绩的好坏、劳累程度进行奖赏与惩罚,力争达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编辑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不论资排辈,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重视期刊编辑的职称晋升,为编辑职称晋升创造条件。编辑人员对工作环境有较高的满意度,不仅有益于其身心健康,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期刊质量。

职业倦怠对期刊编辑的身心健康、职业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起着消极作用。对职业倦怠的干预,一方面,期刊管理者要引导期刊编辑正确应对工作压力,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稳定编辑队伍;另一方面,期刊编辑要善于审时度势,变被动为主动,顺势而为,正视职业倦怠现象,积极应对,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期刊的品位和质量,促进出版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1]马黎.编辑职业倦怠归因分析[J].武警学院学报,2007(3).

[2]张文忠.编辑的职业倦怠和自我调适[J].编辑学刊,2012(4).

[3]于涌.科技期刊编辑人员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J].编辑学报,2004(6).

[4]鲍红.出版人,当心你的健康[J].出版参考,2005(11).

[5]陈锐锋.关注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健康[J].编辑学报,2012(2).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期刊职业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期刊问答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