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教育背景下高校定向运动参与者地图识别和路线选择研究

2012-03-30王成科

武术研究 2012年11期
关键词:定向路线标定

黄 梅 王成科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广西 崇左 532200)

前言

大学生人身安全教育与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人身安全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客观要求,高校应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定向运动运动起源于瑞典的军事体育活动,是一项集健身、趣味、竞技于一体的新型体育活动,更是一项智力与体力均衡发展的综合运动,要求参与者在穿越山地、森林或公园时,必须具备准确的识图能力,熟练使用指北针的能力和选择最佳行进路线的快速决断能力。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需要,在强健体魄的同时,又可以使人掌握地形学知识,而且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以及当机立断做出决定的反应能力及生存能力。本文基于大学生人身安全教育的考量,结合我国定向运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对如何提高定向运动参与者对地图的快速识别能力以及怎样选择比赛行进路线进行探讨和研究。

1 定向运动运动

定向运动运动是参加者在一张详细精确的地图和指北针的帮助下,以最短的时间、按顺序到访地图上所标识路线上的各个点标,在每一个点标之间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路线直到终点的一项竞技运动。

2 参与者识图方法

定向运动运动是一项处在发展和变化中的综合性体育运动,在进行不同项目的定向运动运动时,由于使用的装备、器材以及组织比赛的方法不同,因而需要的技能也不尽相同。限于篇幅,这里仅介绍典型的定向运动运动项目——定向运动的技能。一名好的定向运动选手的技能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概括:一是在野外能够迅速的辨别方向;二是熟练使用地图和指北针;三是既果断又细心,能够迅速选择最佳的行进路线;四是善于进行长距离的运动跑能力。但是,在任何情况下,参与者的辨别方向能力和使用地图的能力始终是最基本的。

2.1 利用地物判别方向

房屋:房屋一般门朝南开,在我国北方尤其如此。

庙宇:庙宇通常也南向设门,尤其是庙宇群中的主要殿堂。

树林:树木通常朝南的一侧枝叶茂盛,色泽鲜艳,树皮光滑;向北的一侧则相反。同时,朝北一侧的树干上可能生有青苔。

凸出地物:例如墙、地埂、石块等等,其向北的一侧的基部较潮湿,并可能生长苔类植物。

凹入地物:例如河流、塘、坑等,其向北一侧的边缘(岸、边)的情况与凸出地物相同。

2.2 利用太阳与时间表判定方向

上午9时至下午4时之间按下面这句话去做,就能较快地辨别出概略的方向,时数折半对太阳‘,12’指的是北方。如在上午9时,应以4时30分的位置对向太阳;如在下午2时40分(即14时40分),则应以7时20分的位置对向太阳,此时12指的方向即为北方。为提高判定的准确性,可在时数折半的位置上竖一细针或草根,并使其阴影通过盘中心需要注意的有三个方面:其一“时数”是按一日24小时而言的,例如下午1时,就是13时;其二,在判定方向时,时表应平置(表面向上);其三,此方法在南、北纬度20°30′之间地区的中午前后不宜使用;其四,要注意时差问题,即要采用“以标准时的经线为准,每向东15°加1小时,每向西15°减1小时的方法将标准时间换算成当地时间。

2.3 用指北针判图

指北针标定是使指北针磁针的北方向与地图磁北方向保持一致。当指北针的磁针静止后,其N端(通常都有标志)所指的方向即为北方。利用指北针辨别方向是十分简便快捷的,但是需要注意:尽量保持指北针水平;不要距离铁、磁性物质太近;不要错将磁针的S端当做北方,造成180°的方向误判。

3 如何标定地图,对照地形,确定站立点

3.1 标定地图

标定地图即使地图的方位与实地方位保持一致。目的是使地图上的地貌符号、地物符号与实地的地貌和地物一一对应,以便于地图与实地对照。在定向运动运动中,利用地图确定运动点、运动方向和运动路线。运动图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当我们现地正确地辨别了方向之后,只要将运动图的上方对向现地的北方,地图即以标定。这种方法简便迅速,是定向运动比赛中最常用的方法,先使透明式指北针圆盒内的定向箭头“↑”朝向地图上方,并使箭头内侧的平行线与运动图上的磁北线重合(或平行),然后转动地图,使磁针北端对正磁北方向,地图即以标定。利用直长地物(如道路、土垣、沟渠、高压线等)标定地图,首先应在图土找到这段直长地物,对照两侧地形,使地图上的直长地物与现地的直长地物方向保持一致。当你位于明显地形点上,并已从图上找到该地形点的位置(即自己所在的站立点时,可以利用明显地形点标定地图)。方法是先选择一个图上与现地都有的远方明显地形点(目标),然后转动地图,使图上的站立点至目标的连线与现地的站立点至目标的连线相结合。方法有概略标定、指北针标定、地貌地物的点标定、地貌地物的线标定。

3.2 对照地形

对照地形就是在标志地图的基础上将地图上的地貌符号、地物符号与实地可见的相应地貌地物逐一对照并分析判定实地地貌、地物的分布和外部形态。一是在站立点尚未确定时,只有正确的对照地形,才能在图上找出正确的站立位置。二是在站立点已经确定,需要变换行进方向时,只有通过对照地形才能在现地找到选定的最佳行进路线,对照地形是在视野较好的地方采用,对照地形是在图、地站立点四周地貌、地物的镜面外表形态对照和地貌、地物的分布方位、距离对照。这是因为在实地观察四周地貌、地物时,观察者只能观察到四周地貌、地物的正面外表形态。

对照地形一般应先标定地图,然后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对照方法:

3.2.1 在站立点尚未确定前

首先应概略地标定地图,然后迅速的观察一下四周,记清最大或最有特征的地貌、地物的大概方位与距离,并从图上找到它们,此时站立点的位置既可概略地确定。若想较精确地确定,则需按下节中所介绍的方法去做。

3.2.2 在站立点已确定之后

同样首先应概略地标定地图,然后从图上查明自己选定的运动路线上近前方两侧的特征物,同时记清它们的大概方位与距离,并将它们在现地辨别出来,然后再前进。如果因为地形太复杂,如山丘重迭相似等,不易进行对照,可以先采用较精确的方法标定地图,然后用带刻度尺的指北针对起站立点和特征物,并沿这条直长边线向前瞄准,则特征物一定在此方向线上。如此方法还不能解决问题,应变换对照位置,或者登高观察和对照。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照地形,都必须特别注意观察和对照地形的顺序与步骤问题。对照地形的顺序一般是:先对照大而明显的地形,后对照一般地形;由近及远,由左至右;由点及面、逐段分片,有规律地进行对照。在步骤方面,首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是要保持地图方位与现地方位一致,然后再根据不同需要进行下面的步骤。

3.3 确定站立点

在定向运动运动中,在图和站立点都明确的情况下,主要是验证地站立点与地图站立点的吻合性,确定站立点的方法很多,在定向运动运动中,参加者应根据图地对照和判断地形的能力,以及实地的地形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确定站立点的方法有综合分析法、直接相交法、截线法、磁方位法等。熟练地掌握在图上确定站立点的各种方法是学习使用地图的关键。对于这些方法,除了要记住它们各目的步骤、要领,尤其重要的是要学会根据不同情况,对它们进行选择使用或结合使用。

3.3.1 直接确定

当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在明显地形点上时,只要从图上找出该地形点,站立点既可确定。这是一种在行进中,特别是在奔跑中最常用的方法。但是,采用直接确定法的困难在于:在紧张的竞争中,怎样才能很快地发现可供利用的明显地形点,当同一种明显地形点互相靠近的时候,怎样才能够正确地区别它们,防止“张冠李戴”。可以称的上明显地形点的地物主要有:单个的地物、线状地物的拐弯点、交叉点(呈“十”字形)、交汇点(呈“T”形)和端点、面状地物的中心或者有特征的边缘;可以称的上明显地貌主要有:山顸、鞍部、凹地;特殊的地貌形状:陡崖、冲沟等、谷地的拐弯、交叉或交汇点、山脊线上的转折点、坡度变换点。

3.3.2 利用位置关系确定

当站立点位于明显地形点附近时,可以采用位置关系法。利用位置关系法确定站立点主要是依据两个要素,一是站立点至明显的方向,二是站立点至明显的距离。在地形起伏明显的地方,还可以结合交叉情况进行判定。参与者首先判明了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在房屋的西北方,距离约30米,然后从图中找出相应的位置“0”,站立点即被确定。为了进一步证实站立点位置的正确性,参与者又利用了交叉。从现地看,参与者至房屋之间的交叉约10米,恰好又站在线上。学习辨别方向、识别运动图以及标定地图。对照地形确定站立点,都是为了能够熟练地利用地图行进。因此,在实践中要根据地形情况、个人特点,选择下述对自己最适合的一两种方法,反复练习,融会贯通,以便在比赛时不降低或少降低运动速度的情况下,始终正确地行进在自己选定的路线上,顺利到达目的地。

4 运动跑

虽然从总的方面来说,定向运动的成绩是由野外定向和识图能力决定,但问题是,在野外人们应该掌握什么样的奔跑技术,注意哪些问题才能发挥更大的体能优势,在比赛中既有高速度、长距离,又能避免一切可能发生的危险?这就是说,要想取得更好的定向运动运动成绩,还需要教练员针对参与者的特点,细致地、系统地、科学地安排好体能训练计划,合理安排训练的方法与手段,这样才能达到其目的和效果。

4.1 运动跑的特点

定向运动跑实际上是一种长距离的间歇跑(在途中常常需要停下来看图和快速判断)。这种在野外清新的环境中的奔跑,可以使肌肉的紧张与放松,身体的负荷与精神的专注不断地交替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参加者的全身,特别是呼吸与心血管系统都将得到较大的锻炼。在定向运动运动中,能自由地发挥自身的运动能力,能够按照自身的需要调节负荷与强度。同时,学生们也不会因为枯燥乏味、单纯的技术教学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形象地说明了该项运动符合和满足了学生的现实需要和身心发展特征,另一方面则体现出了定向运动运动在学校中开展能体现出来的上述指导思想。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为学生创设一个他们自己喜欢的活动环境,要比教学时提供现成的知识和答案更重要。”

4.2 运动跑的基本方法

定向运动跑同其他长跑项目一样,要求一方面能够尽可能地减少人体能量的消耗,维持一定的跑速;另一方面又能根据比赛的情况具有加速跑的能力。因此,下述要求应使参与者在训练阶段努力掌握,在比赛过程中始终应注意:

姿势:主要采用身体微向前倾或正直的姿势。尽量使身体的各部分的动作协调配合,并且善于利用跑中产生的支撑反作用与惯性不断前进,使身体保持平稳,提高跑的效果。

呼吸:最好用鼻子与半张开的嘴(用舌头舔住上鄂)共同呼吸。除了在跑中出现生理“极点”现象时可以变化呼吸的频率与深度(即用多呼气的方法提高气体的交换率)外,一般情况下应自然、有适当的深度并有节奏地呼吸,多采用“三步一呼一吸”、“二步一呼一吸”的方法进行。

体力分配:或者按选择的路线,或者按比赛的阶段(起点、途中、终点),或者以自身体能状况的不同面确定,通过工作阶段(肌肉的紧张)和休息阶段(肌肉的放松)适时交替的方法,达到既跑得快、又跑得省力的目的。

速度:一般来讲不宜过快。过快或在途中加速太猛不仅会影响体力的正常发挥,而且会严重地影响判断力。有人曾做过试验:同样难度的教学题,在奔跑中需要用在静止时多几倍的时间才能算出;如果再加速,需要的时间不仅会更长,错误也会更多。但对于一名有经验的参与者来说,当地形有利(如参照物多、道路平坦等)时,则应尽可能的快跑。

节奏:根据试验材料表明,人感受的最适宜节奏是每分70—90次(即每步时值为0.85—0.67)秒,过快的节奏不易感受,过慢则会抑制作用。有节奏的动作不仅能节省身体能量的消耗,而且能达到最适宜的动作协调。协调而富有节奏的动作,能给人以轻松自如和美的感受。

距离感:在运动跑中保持一定的距离感是必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提高找点的速度,也有利于体力的计划与分配。

间歇时的正确方法:(除非是迷失了方向)在间歇时采取放松性的慢跑要比走好,而走又比站着或坐着好。

5 选择比赛行进路线方法

在定向运动运动地域,实地的地形千差万别,有些地域陡峭难行,有些地域覆盖厚实荆棘丛生不可通行,有些地域穴深崖陡属危险区域。这些都给确定运动路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定向运动运动中,若运动路线选择错误,不但浪费时间和体力,有时还会发生不良的后果。“即果断又细心,能够迅速选择最佳的行进路线;”这是参与者在比赛中取胜的法宝,当竞争对手的水平较接近时,能否掌握这个技能就成了关键问题。由于选择最佳进路线的能力是建立在掌握其他定向运动技能,尤其是识图用图能力的基础上,是体能与技能在比赛的综合运用,因此可以这样说:选择路线是更高一层意义上的技能或称“尖端”技能。选择路线需要考虑许多因素,有些因素已在前面章节中提及,为避免重复这里只补充下述几点有关的问题:

5.1 选择路线的标准

什么是最佳行进路线选择?简单的说就是:省体力、省时间、最安全、便于发挥自己的技能或体能优势,超短距离行进、达到快速完成全程距离到达终点。

5.2 选择路线的基本问题

当遇到高地、陡坡、围栏之类的障碍时,翻越还是绕行?当遇到密林、沼泽、水塘之类的障碍时,是通过还是在绕行?

表1 不同运动方式对运动速度的影响(概略值)

5.3 选择路线的方法

实际上,选择路线只有让自己的“感受”或“估计”变得更有根据,才有可能更快地提高定向运动成绩。分析与解决选择路线基本问题的方法有多种。

以自己在道路奔跑300m需要的时间为2分钟(近似值),作为一个标准,通过多次实践,对自己奔跑的速度有如下了解:

表2 不同地形对运动速度的影响

那么,他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解决问题:假定穿过密林的距离为75米,沿大路跑的距离为300米,则两种选择所有的时间相等,如果他的体力好而定向本领差,那他就应该选择沿大路跑。对于其他选择,可以参照同样的方法进行。

5.3.1 可跑地域,直接运动

定向运动的含义就是确定运动方向穿越原野。在定向运动运动中,遇到地形、起伏不大;空旷的原野、草地;可通行的沼泽地、树林稀疏和树林下面空旷可跑等地域,可选择直接运动的方法。查看分析定向运动运动竞赛彩色地图,一般白色或浅黄色区域为可跑区域,应直接优先选择运动;黄色区域为半空旷地域,要认真分析地图,仔细观察地形,确认真接运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这样可以缩短路程,节省时间和体力。

5.3.2 利用道路,穿越险地

道路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为了相互交往和便利交通修筑而自然踏践形成的,查看分析定向运动运动竞赛彩色地图,若要穿越绿色不可通行区域,若有道路应充分利用道路。翻越高山峻岭或跨越深沟宽河,若有道路也应首先选择道路,在运动中若有多条道路可选,应仔细查看地图分析地形,弄清各道路的走向,下段路程的连接点,比较它们的路程距离等,选择快速,省力的最佳运动道路。在定向运动运动中,还应学会利用地图上(因制图等原因)未标连的小径,合理地利用这些小径将会获益匪浅。

5.3.3 走高不走低

如果不得不运动,应尽量在高处(如山脊、山背)行进,避免在低处(如山谷、凹地)行进。这是因为:地势高,展望好,便于确定站力点和保持行进方向;高处通风、干燥、荆棘、杂草、虫害及其它危险少;人们都习惯在高处行走。因此,像在同背这样的地方,常常会有放牧、砍柴的人踏出的小路,利用它便于提高运动速度。

5.3.4 险阻地段,提前绕行

在定向运动运动中,由于地形千姿百态,运动中不时会遇到高峻的险峰、陡峭的山崖、深险的冲沟或空洞、辽阔的湖泊和大水塘等难以逾越的障碍时,应提前做出判断和选择,要分析其利弊,选择最佳的迂回路线,提前绕行,那样我们就不至于浪费时间、体力,有时还可能发生意外事故。

6 结论

定向运动运动是地图的识图、快速判断和奔跑能力的综合应用。要想取得好的定向运动成绩,体能与智能是要均衡发展,缺一不可,特别是参与者对地图的快速识别能力,选择最佳行进路线的能力,需要很高的综合智力素质。同时,充沛的体能是保持正确选择路线的基础,所以要提高运动跑的成绩,发展体能与智能是缺一不可的。掌握运动跑的基本特点,熟练掌握其基本技术和技能,更好地发挥和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定向运动跑的成绩。

[1]胡久成,吴锡忠.定向运动[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2]何晓知.定向运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2).

[3]何晓知.定向运动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J].体育学刊,2007(6).

[4]张惠红.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教学实验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6).

猜你喜欢

定向路线标定
最优路线
『原路返回』找路线
偏序集上的相对定向集及其应用
画路线
定向越野
基于匀速率26位置法的iIMU-FSAS光纤陀螺仪标定
船载高精度星敏感器安装角的标定
找路线
基于Harris-张正友平面标定法的摄像机标定算法
定向驯化筛选耐毒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