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套路、散打运动员出拳时间比较分析
2012-03-30李俊浩邱瑞瑯
李俊浩邱瑞瑯
(1.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教学部,安徽 亳州 2368002;2.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1 引言
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虽然在运动形式、技术风格上各有不同,但核心都是技击。研究指出,对抗双方每一次对招的攻防是否有效,取决于“动作拍位、动作角度、动作力量”三大因素。其中对抗双方攻防动作不产生交互作用的情况下,攻击或防守之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双方“动作拍位”的控制是否准确与及时。其中“动作拍位”系指动作时间能否“及时”与空间上能否“准确”。在实战对抗中,对抗双方攻防所用“时间”的长短决定该次的“过招”能否成功击中对手或防开对手的攻击。其中对抗双方攻防所用时间相对短的,能有效击中对方,或防开对方的攻击。因此,动作时间的快慢,是影响胜负最为关键的因素,然而这方面的试验性研究,迄今尚未能见。
随着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的发展,有人对武术运动员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学散打的不会练”,“学套路的都是花架子”。既然都是中国武术,其核心都是技击,两者在对抗能力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基于此,本文通过测试武术套路、散打运动员出拳时间,比较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分析原因,为武术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摄像解析法及试验统计方法等,对武术套路、散打运动员出拳时间进行测试,并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推论分析,有关试验方案说明如下:
2.1 试验设计
实验是控制条件下的观察。(这里的观察,指的是广义的观察)。研究采多组的横向实验,有关设计要点如下:
2.1.1 试验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寺塔沟武术学校武术套路专业队和武术散打专业队一级男性运动员各20名,平均训练年限为5.3年。
2.1.2 自变量与因变量
以“武术套路运动员与武术散打运动员”为本研究的自变量,属受试者变量;以“武术套路与武术散打运动员”出拳的动作时间为本研究之因变量,出拳动作时间的测试,主要采用“摄像解析法”。
2.1.3 数据处理
测试武术套路运动员和武术散打运动员在出拳时间方面的差异,将数据输入Spss Statistics17.0数据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因试验对象不存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两个样本无对应关系,故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数据处理。
2.2 出拳时间测试实施细则
2.2.1 目的、时间及地点
目的:透过摄像解析,了解“武术套路运动员与武术散打运动员”出拳的动作时间。
测试时间:2010年10月21日
测试地点: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寺塔沟武术学校散打训练房
2.2.2 仪器材料
固定沙袋一个,JVCRM-V730U摄像机一台,拍摄画面速度为30帧/秒。
2.2.3 测试方法
(1)指导语:所有运动员测试时严格执行动作标准,以最短时间击中沙袋。
(2)测试过程:召集所有被试者讲解试验规则,带领所有运动员练习冲拳、贯拳、抄拳,全部熟练后开始测试。所有被试者在每组的测试中都有统一的起始点和攻击目标,严格按要求进行测试。发令员右手在胸前平举,在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手快速下落,以此作为为开始信号,被试者看到手势或听到口令后快速做出拳的攻击动作。
(3)试验内容及顺序为:原地冲拳、原地贯拳、原地抄拳、进步冲拳、进步贯拳、进步抄拳各3次,最后取其均值。
2.2.4 摄像解析
把记录试验过程的视频资料导入视频编辑器进行统计出拳攻击沙包的动作时间。以原地拳法攻击动作中的原地冲拳为例,计算动作时间的方法为:
从发令员的手从水平位置下落开始到被试者身体有明显位移时为止,这期间的时间为被试者的反应时间。数出其中动作所经过画面的帧数,求三次记录的平均数,每帧为1/30秒,帧数与1/30秒的乘积即为被试者原地冲拳的反应时间。从被试者身体有明显位移到被试者把手臂抬起来,这期间的时间为预动时间。从被试者把手臂抬起来被认为是该动作正式开始,从此时到拳接触到沙袋,这期间的时间为动作时间。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武术套路与散打运动员出拳反应时间比较分析
表1 武术套路与武术散打运动员原地冲拳完成时间比较分析
如表1所示,武术套路与散打运动员出拳反应比较P值为0.000,P值<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且武术套路运动员所有单个项目出拳反应时间长于武术散打运动员,武术套路运动员平均出拳反应时间为0.251(s),武术散打运动员平均出拳反应时间为0.174(s)。反应速度的快慢,取决于兴奋通过反射弧所需的时间与运动神经细胞和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及神经肌肉的灵活性,这些综合感觉的能力都依赖于专项训练、攻防意识的训练及培养程度。
3.2 武术套路与散打运动员出拳预动时间比较分析
表2 武术套路与散打运动员出拳预动时间比较分析
如表2所示,武术套路运动员与武术散打运动员出拳预动时间比较P值<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且武术套路运动员原地出拳预动时间均短于武术散打运动员原地出拳预动时间。我们把被试者身体开始调整到攻击动作开始划定为预动动作。武术套路运动员长期从事武术套路的演练,其动作协调能力极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身体姿势,使肢体到达预定位置。但是,在进步抄拳预动时间测试中,武术套路运动员预动时间明显长于武术散打运动员,其原因为加长了测试距离,进行攻击目标时就必须进步。测试结果显示,武术散打运动员占据明显优势,这和武术散打运动员长期进行实战练习,其进步、退步、滑步已经高度熟练化有关。
3.3 武术套路与散打运动员出拳动作时间比较分析表
表3 武术套路与散打运动员出拳动作时间比较分析
如表3所示,武术套路运动员与武术散打运动员原地出拳动作时间比较,P值>0.05,没有显著性差异。定义:被试者把手臂抬起来,该动作正式开始到拳接触沙袋,这期间的时间为动作时间。结果显示这其中没有显著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进步出拳项目中P值<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是因为统计动作时间时加入了进步时间。
3.4 武术套路与散打运动员预动与动作时间之和比较分析
如表4所示,除进步冲拳项目外,武术套路运动员与武术散打运动员出拳预动动作与动作时间之和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显示,非实战条件下,从调整身体姿势的预动动作开始到接触攻击目标的结束动作,武术套路运动员在原地出拳所用时间测试中占据优势,武术散打运动员在进步出拳所用时间测试中占据优势。
表4 武术套路与散打运动员预动与动作时间之和比较分析
3.5 武术套路与散打运动员全部完成时间比较分析
表5 武术套路与散打运动员预动与动作时间之和比较分析
如表5所示,在原地出拳全面完成时间项目测试中,武术套路运动员与武术散打运动员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其原因为武术套路运动员在预动动作测试中占据优势,武术散打运动员在反应时间测试中占据优势,最后中和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进步出拳全面完成时间测试中,结果显示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武术散打运动员占据优势。由此推断,在实战对抗中,武术散打运动员占据优势。
4 讨论
设定一个攻击目标,规定用什么拳法攻击目标。通过测试我们发现散打运动员受过专业的拳法练习,在攻击目标是时候已经形成了动作自动化,自然而然的就会用标准的动作姿势去攻击目标。这样的结果是攻击力量很大,具有很大的杀伤力,但从测试结果来看,武术散打运动员的出拳所用时间长于武术套路运动员。照常理推断,散打运动员受过专业训练,加之长期练习,动作已经达到了极度熟练程度,最后的测试结果是武术散打运动员出拳时间反而大于武术套路运动员。这里有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我们设置了攻击目标,设计了攻击前的预备动作(格斗式),也设计了运动员前脚到目标的攻击距离和攻击动作。从此可以看出:散打运动员与套路运动员的攻击距离是一定的,但是攻击路线是不确定的。散打的技术风格是讲究速度和力量及最后的杀伤力。套路讲究巧劲,不主张使用蛮力,以巧制胜。通过试验发现:武术套路运动员所行走的技术路线较武术散打运动员短,虽然散打运动员的出拳速度快于套路运动员,但是散打运动员为了突出速度和力量,就需要动用更多的肌肉参与到其中来,遵循正确的肢体发力顺序,所以攻击时就用了更长攻击路线,最后导致出拳时间慢于套路运动员。
这和武术对抗时的攻防“速度”是有一定差别的。由于“速度=距离/时间”,而武术对抗过程中,并不会限制双方动作攻击距离相等,因此,双方可以透过缩短动作路线的技巧来达到“以慢胜快”之目的。正如《太极拳经》所云:“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禦众之形,快何能为。”
武术运动的套路练习和对抗练习,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套路练习是武术攻防技术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的演练;对抗性练习则是将攻防技术在双方进行直接对抗性比赛中的应用。如果说套路中的许多动作可以在攻防实战中找到其原形;对抗练习则是将实战中的技击方法按规则的要求运用于比赛。由此可见,武术套路与武术散打完全可以结合起来,相互借鉴,对武术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武术套路与散打运动员出拳反应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武术套路、散打运动员出拳平均反应时间分别为0.251秒、0.174秒。
(2)武术套路运动员与武术散打运动员出拳预动时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且武术套路运动员原地出拳预动时间均短于武术散打运动员原地出拳预动时间。
(3)武术套路运动员与武术散打运动员原地出拳动作时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
(4)除进步冲拳项目外,武术套路运动员与武术散打运动员出拳预动动作与动作时间之和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5)在原地出拳全面完成时间项目测试中,武术套路运动员与武术散打运动员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进步出拳全面完成时间测试中,差异具有显著性,武术散打运动员占据优势。结果显示,在实战对抗中,武术散打运动员占据优势。
5.2 建议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议应用高速摄像设备或精密时间测试仪器。为动作时间测试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
(2)武术散打和套路训练内容同时开设,各有侧重。对武术散打运动员进行训练时可以加入武术套路的一些训练内容,可以作为热身活动,不仅能够体会到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又提高了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或者每周训练课加入一两次武术套路的训练,在一些武术学校,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都是同时开设的,但是侧重不同,武术散打专业以实战对抗为主,也学习一些初级套路。
(3)武术散打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除了提高单项动作速度外,也要注意如何通过缩短进攻路线,从而达到用最短的时间击中对手的目的。
(4)武术套路运动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拆招、喂招的动作练习。
[1]邱瑞瑯.技击性运动概论及其制胜原理之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1(1).
[2]杨治良.基础实验心理学[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7-8.
[3]刘劲松.武术散打运动中速度的分析与训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33.
[4]中华民国太极拳协会编纂.太极拳图解[M].台北:教育部体育司,1984:238.
[5]温 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