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党的二大初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2012-03-29黄忠伟

东岳论丛 2012年11期
关键词:中国化革命中国共产党

葛 宁,黄忠伟

(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但是,如何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武器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却是一个需要长期不断探索的问题。要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过程。其中,党的二大在初步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当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无论其成就和不足都为我们今天继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研究现状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至今,已有九十年的历史。学界对于党的二大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就。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的资料显示:以中共二大为主题共搜索174条,如果以党的二大为主题共搜索69条。总起来说,学界对于党的二大关于民主革命的纲领、中国国情、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前途、步骤、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基本达成共识,并且对于党的二大在党的历史、近代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也有了恰当的评价。但是,从党的二大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方面来说,似乎并不够。如果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题进行搜索,共有记录19625条。而以中共二大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题搜索则有记录1条。如果再以党的二大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题搜索居然没有。这说明近年来人们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相当多,但完全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思路研究党的二大历史的学术论文相对不足(截止到2012年4月15日)。当然,这不是说在研究党的二大的学术论文中没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但都没有专门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支点研究党的二大历史。从近年出版的图书著作来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著作不下百余种。但这些著作多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式方法等宏观方面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而从党的某一次会议的微观层面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确实不多,从党的二大历史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没有。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部分学者认为党的二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其中,以马玉乙①、贺朝霞、李亮②等人的观点最为典型。他们的根据是中共二大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做了初步而正确的阐述,制定了我党的第一个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基本做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因为,这种观点认为党的二大抓住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和内涵。但是,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历史的过程,而主导这一历史过程的主体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所以,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③很显然,毛泽东把党的一大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历史和逻辑的起点,这是有道理的。既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那么,把党的一大看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和逻辑的起点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当然,党的一大在实践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远远不够。

笔者的观点是:党的一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起点,党的二大初步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实际问题。这里,我们要对“初步探索”一词有一个一般性的理解。这里的“初步探索”是借用党史上的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一词。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初步探索”相对于之前而言,它是在已经起步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具体问题的解决,这是一个重大突破;相对于之后的探索而形成比较成熟的成果来说,它仅仅是一种初步的尝试。这种尝试很不成熟,很不完善,正确与错误,成就和不足相互渗透,往往交织在一起。尽管如此,这种探索仍是一个有益的开端,其中无论探索的成就抑或不足都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历史的依据和借鉴。我们研究党的二大历史就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这个意义上而言的。

二、研究视角

研究任何理论问题和历史问题都要有一定的视角或切入点。寻求正确的研究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认识和解决我们所研究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理论和实践不断结合、相互促进的过程。研究党的二大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我们采取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和理论构建相统一的视角。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一个历史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研究,我们要有历史的眼光,就是在历史的联系中观察历史的发展,在历史发展中观察它的联系。这样,我们不仅认识社会历史现象的由来,而且也能认识它的历史流向。列宁曾经指出:“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过去和将来的成分交织在一起,前后两条道路互相交错”④。这种交错使历史时期和历史阶段的划分具有了一种相对性和广延性。这种相对性和广延性使我们在考察历史过程中要具有两种维度:顺向考察和逆向考察。简单地说,顺向考察就是从某一历史事物以往的历史按照历史顺向发展顺序考察历史;逆向考察就是从某一历史事物以后的历史按照历史反向顺序考察历史。这两种考察历史的维度给一定的历史事件以准确的定位。这样,既肯定了历史的连续性,又承认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这种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我们研究党的二大的历史,就是采取这种顺向考察和逆向考察相结合的理路,把党的二大放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个发展历史的过程中,去认识和理解党的二大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形成、发展、完善的过程。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⑤一个理论体系的形成要经过一段漫长、曲折的过程,不同的历史时期为理论的构建都做出了贡献。因此,我们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形成过程必须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理论体系的思路应该是,分析在历史的某一时期哪些探索的理论是正确的,哪些方法是科学的,给整个理论体系增添了什么内容;或者说,历史的某一时期在整个理论体系中提出和已经解决了哪些重要的问题,还有哪些重要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或者说,历史某一时期和前一个时期相比理论上有哪些突破,对后来的理论形成和发展起到哪些开拓性的作用,等等。这样来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理论,就具备了宏观的视野,从而在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上可避免就事论事或就人论事的狭隘性。我们研究党的二大的历史,就是把党的二大放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个理论体系发展的过程中去认识和理解,分析她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生成和发展中的成就和不足,考察她在初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成就与不足

相对于党的一大来说,党的二大在初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就,在很多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同时,我们也看到党的二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一)党的二大初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就

首先,初步探索了中国的国情。了解研究中国的国情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要前提。党的二大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特别是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初步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国情,认为:一方面,“帝国主义的列强在八十年侵略中国时期之内,中国已是事实上变成他们共同的殖民地了”;另一方面,中国“在政治方面还处于军阀官僚的封建制度把持之下”⑥。在这里,“殖民地”表明了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所处的地位,而“封建制度把持之下”说明中国国内的政治现状。中共二大对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的认识为我们认识中国革命的对象、性质、任务、动力、步骤等问题提供了基本依据。

其次,初步探索了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前途、动力和策略等。中国革命的对象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革命的任务是“摆脱世界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推翻封建制度的军阀”;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前途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中国革命的动力既包括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劳动者阶级,也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非劳动者阶级;革命的策略是邀请各革命团体,“组织民主主义大联盟”,包括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民主革命的联合战线。

特别是党的二大初步探索了符合中国实际并具有中国特色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的现状,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而当前的任务即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⑦党的二大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并初步规划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二)党的二大初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足

首先,从对国情的分析来看,特别是对本国封建主义的分析看,党的二大关注的是封建军阀方面,而对中国广大农村存在的封建剥削和封建压迫的认识明显不足,导致对中国革命工作重心和革命的依靠力量认识模糊。这种认识上的模糊导致了对革命动力的认识不足。

其次,从革命的动力分析来看,虽然提出了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但对于农民阶级认识不足,甚至认为他们很落后、愚昧,导致对农民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明显重视不够。对于资产阶级,当时中国共产党把它们作为一个阶级整体来看,而对于资产阶级内部组成如何,我们当时对他们的研究还很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把它们直接作为革命的动力来对待。后来,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证明,我们对于资产阶级的认识确实明显不足。对中国革命动力的认识不充分直接导致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出现失误。

再次,从革命的发展步骤来看,虽然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分清了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但对于如何处理这两个革命之间的界限和联系并没有认识清楚。当时中国共产党人一般认为,民主革命胜利后先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权。之后,无产阶级再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后来的“二次革命”论的滥觞。

还有,对于革命的领导权来看,党的二大虽然提出了“不可忘了自己阶级的独立组织”,也就是说,中国无产阶级不仅要参加民主革命,而且在民主革命中要保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但是,对于无产阶级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或者说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如何实现领导权问题,并没有思考清楚。大革命的失败告诉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注意在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

四、思 考

前面讲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史来说,党的二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只能是初步的,这种初步探索受当时历史条件、党的理论水平和革命实践经验的限制,对有些问题的探索比较正确,而有些探索却不太成熟。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和理论发展的宏观视野去思考党的二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

首先,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紧紧抓住其精神实质和核心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和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党的二大基本抓住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就必须把它应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因为,近代中国的国情不同于欧美和俄国的情形。在党的二大前后,早期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已经有所思考。1922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先驱》发刊辞则明确指出:“本刊的第一任务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宜为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⑧1922年5月,陈独秀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马克思主义两大精神》演说中也鼓励人们说:“以马克思实际研究的精神研究社会上各种情形,最重要的是现社会的政治及经济状况,不要单单研究马克思学理。”⑨恽代英认为,“解决中国的问题,自然要根据中国的情形,以决定中国的办法。”⑩这些都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开始转变为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从这一点来说,中共二大基本抓住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和核心,基本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而党的二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的。同时我们说,党的二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只能是初步的,这是因为在很多问题上这种探索还很不成熟,很不完善。从主观上说,当时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革命经验又不丰富。正如毛泽东在《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中所说:“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⑪从客观上说,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投入到紧张的革命斗争当中,严酷的斗争环境使中国共产党几乎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实际。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两者结合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大革命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其次,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有人说,“独立自主”是中共党史上一个沉重而又激动人心的命题。沉重,是因为长期不能“独立自主”,这与中国共产党曾经遭遇的挫折、失败乃至濒临绝境的惨痛经历相重合;激动人心,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以“独立自主”的姿态面对世界的时候,也就是它发展成熟,可以从容把握自身命运的时候⑫。党在早期的革命活动中,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条件都很难做到独立自主地去处理党内事务。这是因为,党在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准备上普遍欠缺,在实践上普遍缺乏革命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中指出,中国革命“要和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足以增加革命的效力”。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利益的政党,“完全承认第三国际所决议的加入条件二十一条,中国共产党为国际共产党之中国支部”⑬。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并成为它的一个支部,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一种抉择。因为,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是国际性的事业,确实需要各国无产阶级互相支持和帮助。但是,中国的革命事业发展,首先需要中国共产党依靠本国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而不能由别的国家或某一个国际中心来指挥。然而,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后,必须执行共产国际代表大会及其执委会的一切决议。“国际共产党大会的一切决议及他的执行委员会一切决议,有强迫加入国际共产党之各党一律遵行的权力”,“凡排斥国际共产党一切条件和原则的党员,必须开除出党”⑭。共产国际集权制的领导方式,导致中国共产党缺乏独立自主,使得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近代国情、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革命的规律、无产阶级的领导权等问题的认识存在很大程度的不足。共产国际在促进中国革命发展的同时,不能不给中国革命带来某些消极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早期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学习、照搬乃至严格遵从苏联和共产国际经验和决议在所难免。

再次,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在实践中走自己的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决定用武装斗争和暴力革命的方式和手段实现中国革命问题的解决。如何进行武装斗争,在哪里进行武装斗争,依靠谁搞武装斗争在当时却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这实际上涉及到中国革命的道路选择问题。我们说,俄国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其实,俄国十月革命同时也送来了俄国十月革命所采取的城市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发展道路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城市中心论的影响。城市中心论在早期党的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城市中心论即主张革命发展道路要以城市为中心、以工人阶级为革命斗争的主要力量,和平时期在城市进行合法斗争,在革命时机成熟时,在城市举行工人起义,先占领城市,后进攻乡村。这是一条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所经历的、被俄国十月革命证实是正确的道路。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道路在中国的实现深信不疑。而开展工人运动无疑是在中国成功实现这条道路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一开始把主要力量投入到工人运动中去,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党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政党原则使然之外,更重要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还有各国共产党也大多是以主要力量从事工人运动的。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第一个决议指出:“本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⑮,并规定了开展工人运动的具体部署。而在党的二大会议上进一步强调了党发展工人力量,领导工人运动的重要性。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决议案》规定:“中国工人要联合在各种工人阶级组织之内,成功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力量”、“工人阶级的利益在中国共产党占第一位。我们加入民主革命的阵线,完全是以他为达到工人阶级夺得中国政权的一步过程。”⑯而在《关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决议案》中指出:“工人的组织也不强固,组合的人数也不多。切实研究这种现状,集中、扩大和正当指挥这种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⑰。随后,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各地的工人罢工和工人运动。中国共产党对工人力量的极端重视直到大革命失败,但对城市道路的坚守则一直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才彻底放弃。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俄国革命道路先入为主的服膺而过分强调工人运动和工人阶级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中国国情、革命动力、党的工作重心乃至中国革命道路的正确认识和选择,从而导致了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到今天已经过去了九十年。这九十年间,无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抚今追昔,我们不由地对当年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探索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努力和勇气由衷地感叹。作为今天的我们,既不要对他们初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成就过分拔高,也不应该对他们在初步探索中存在的不足过分地苛求。因为,早在1942年,毛泽东就明确指出:“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⑱。这应该就是我们对待党的二大初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采取的正确态度。

[注释]

①马乙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问题理论辨析》,《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②贺朝霞,李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起点再探讨》,《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

③《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5页。

④《列宁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⑥⑦⑬⑭⑯⑰《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59、65页,第69页,第32页,第35-36页,第28页,第40页。

⑧《中共党史参考资料(党的创立时期)》,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13页。

⑨《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77页。

⑩《恽代英文集》(上卷),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80-481页。

⑪《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26页。

⑫李琦:《中国共产党走上独立自主道路的历程》,《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7期。

⑮《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二册),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1979年版,第200页。

⑱《中共党史文献选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

猜你喜欢

中国化革命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