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国以来毛泽东、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比较研究

2012-03-29刘婷婷

大理大学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大众化生产力马克思主义

刘婷婷

(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安 710127)

建国以来毛泽东、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比较研究

刘婷婷

(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安 710127)

毛泽东、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人,他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建国以来,毛泽东、邓小平不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通过各项政策普遍地传播开来。毛泽东、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较一下,他们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很多不同。

毛泽东;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比较

毛泽东、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人,他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建国以来,毛泽东、邓小平不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通过各项政策普遍地传播开来。毛泽东、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较一下,他们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很多不同。

一、毛泽东、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相同点

(一)大众化思想都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思考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身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不仅是群众运动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不论哪一各方面出现挫折和冲击,都会动摇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思考的实质性的问题。毛泽东、邓小平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地民族化、通俗化、具体化,具体表现为各项政策的实施。建国后,毛泽东对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从而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主体地位和人民的主人翁地位,但是面对满目疮痍的国民经济,各项体系尚未建立,与社会主义的标准相差甚远,这时的国家性质还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实现“什么是社会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大肃清,重新建立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体系,在这期间,对农业、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依据具体情况分别作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顺利完成。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顺利过渡,这时,社会主义制度才算真正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国情,正确分析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更是以社会主义的“一大二公”为标准,提高人民积极性,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尽管后来出现了错误,但是初衷是好的,只是用错了方法,走错了路。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大众化思想,并进一步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提出“贫穷落后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果断地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伟大步伐,实现了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尽管如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依然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每走出一步都要做出慎重的思考和极大的努力。

(二)他们的大众化思想都注重内生原则和外化手段有机结合

毛泽东、邓小平深刻认识到民众教育的重要性,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基本的手段,因此他们都注重对民众的教育,尤其注重将内生原则和外化手段结合起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得淋漓尽致。对于占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民群众,要提升他们的认知,外部的强制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起决定作用的是主体本身,因此,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能自觉地在实践中认识到问题,树立自己客观的价值倾向;对于广大工人来说,通过强制的教育手段任何时候都是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应引导工人树立主体意识,建立工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建国后,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1950年2月,中财委发出指示,指出当前的中心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生产,为完成这一任务有必要进行改革,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建立工人管理委员会,实行工人民主管理;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外部的教育比其他任何阶层都要严格,众所周知,党员干部代表了执政党的形象,党员干部的形象更是执政党的门户,毛泽东特别注重党内作风问题,大力整顿党内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他曾教育党内同志:“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居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么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1〕964-2044。他要求党内同志:“任何人不论官有多大,在人民中间都要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2〕96。不仅如此,邓小平也十分注重党的作风建设,他曾对党内同志说:“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要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要公私分明,不拿原则换人情;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3〕146。毛泽东、邓小平强调党员干部的自律,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表率作用。

(三)他们都注重民众利益的实现

“群众对目的究竟‘关注’到什么程度,群众对这些目的究竟怀有多大‘关注’,‘思想’一旦离‘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当众出丑“〔4〕286。马克思也早就认识到关注群众利益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人的利益的实现问题涉及到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关系问题。的确,马克思已经对人的本质做出了严格的界定:“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286。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客观存在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人生活在社会中又必然受到意识的指导和制约,因此具有浓厚的社会色彩。利益问题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问题,人的自然属性——人的欲望的满足和利益的实现是社会属性发展的前提条件,忽视自然属性而单纯地谈论社会属性,这样的人性也必定是不完善的。毛泽东、邓小平深知这一原理,建国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践行着人民利益大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建国以后,毛泽东要求把为人民服务思想写入党章,并且说到:“我们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1〕964-2044。毛泽东认为党的一切宗旨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考虑,并保证他们的利益实现,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此,他还率先指导全党向群众学习,走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道路。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和毛泽东的人民利益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并以人民的利益实现为最高标准。1965年,他在接见外宾时说到:“由于‘左’的错误,一些地方在农村不做充分的调查研究,不仔细地研究农村的阶级状况,也就不可能真正了解贫农和一般农民的要求,不了解什么政策才适合于农民阶级的利益”〔5〕341-342。改革开放以后,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各种利益关系诉求摆在我们面前,为此他进行了高瞻远瞩的改革,无论是在农村推行包产到户,还是在市场经济中各种利益的调整,始终把个人劳动与个人利益相结合,使个人在社会主义中各显其能,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毛泽东、邓小平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也是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他们的大众化思想尽管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从另外一些角度,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二、毛泽东、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不同点

(一)时代背景不同

众所周知,毛泽东、邓小平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时间不同,所经历的时代背景也是不同的,那么他们的大众化思想所突出的重点也是截然不同的。依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毛泽东认为生产关系会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发生扭曲时,生产力势必受到巨大冲击。因此,毛泽东的大众化思想突出的是“生产关系”,毛泽东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是中国第二次开天辟地的新时期,这一时期,民族独立和人民自主这一任务基本完成。但是情况却也不容乐观,尽管新中国已经建立,但是社会主义制度依然没有建立;尽管民族独立、人民自主,但各种反社会主义、反人民的顽固势力依然存在。毛泽东感受到了危机,在他看来,阶级斗争时代已经到来,社会主义也随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因此,他坚定地实施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毛泽东曾说:“有人说共产党的哲学是斗争哲学,但我说‘你讲对了’,被压迫人民‘斗争哲学’出来得比较晚,那是斗争了几千年,才有了马克思主义”〔6〕316。斗争哲学实质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对立统一,在革命时期运用得最多,在毛泽东看来,“马克思道理千条万绪,归根到底只有一条,即造反有理”。而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决地把生产力放在了首位,他认为“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他的大众化思想突出的是“生产力”。邓小平强调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还认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一种手段,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等通俗易懂的话语,主张只要是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手段,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

(二)历史背景不同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面临严峻的考验,国内各种关系纷繁复杂,敌人亡我思想不灭,国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生的社会主义满怀鬼胎,通过不断的“和平演变”政策,妄想把新生命扼杀在襁褓中。为此,毛泽东发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运动,他的初衷是防止资产阶级复辟,坚决捍卫和保护社会主义成果,在他的号召下,文化运动发展为一场自上而下的群众运动,这也成为文革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形式,一般来说,这是一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良好契机,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导致阶级斗争过于扩大化,酿成恶果,但尽管如此,经验和教训也给人民进行了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无形中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邓小平时期,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文化大革命留给这个国家无限的创伤: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思想混乱不堪。邓小平不得不对怎样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而此时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成果不断出现,这时候已经不是讨论社会主义是姓“资”或是姓“社”的方式,而是多种路径并存,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因此,邓小平的大众化思想表现为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生产力,多种路径并行,其宗旨仍然是突出“生产力”。

(三)目标的差异性

一般来说,毛泽东的大众化思想表现出一种理想主义倾向,他主张通过“斗争”式的暴风骤雨般的自上而下的阶级斗争运动,通过这种激烈的方式来“清除”人民当中的非马克思主义,快速完成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在奋斗目标上,他主张“团结如一人”,也就是马克思主张的“同一化”和“同志化”。毛泽东的大众化思想中的理想主义在文化政策上体现得尤为明显。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而文化属于社会意识的层面。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才刚刚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人民思想水平也滞后,短时间内实现“双百方针”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学术和文艺上的自由不但是相对的,而且是有限的,文化上发展为一种至少是知识分子界的“百家争鸣”尚需时日,短时期内实现大众化更是遥不可及。而邓小平的大众化思想却表现出大众化目标的长期性和阶段性,如果说毛泽东的大众化目标是理想主义的,那么邓小平的大众化思想就属于现实主义。因为他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尚未达到一定水平,强制地、快速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有难度的,为此,他认为大众化,不同的阶层应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目标也应该各不相同。而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终是主体的自觉过程,因此“说服”必不可少,但是时间可能需要很长。而且科学地分析了具体国情,更加理性地认识到,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可能还要持续很多年。依据马克思主义矛盾的观点,毛泽东把重心放在了矛盾的对立上,认为革命时期的“斗争哲学”在特殊时期同样可以用于社会主义建设。而邓小平却正确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把对立统一规律运用得淋漓尽致。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96.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46.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1-342.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16.

(责任编辑 袁登学)

Comparison between Mao Zedong's and Deng Xiaoping's Marxist Popular Thoughts after Founding Country

LIU Tingting
(College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127,China)

Mao Zedong and Deng Xiaoping,as Chinese leaders in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combined Marxism with Chinese practice and promoted Marxism sinicization in the meanwhile.After new China was founded,they persevered in emancipating the mind,seeking truth from facts,and combined the marxism theory with Chinese practice,which were disseminated through various policies.Mao Zedong's and Deng Xiaoping's Marxist popular thoughts have been embodied in every aspect of social life.When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there exist certai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Mao Zedong;Deng Xiaoping;Marxism sinicization;comparison

A81

A

1672-2345(2012)08-0044-04

2012-03-22

刘婷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大众化生产力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