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的三条黄金法则

2012-03-29刘忠琛李学德山东省胶州市畜牧兽医局2663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2年1期
关键词:病原体猪群猪舍

刘忠琛 李学德 周 迅 山东省胶州市畜牧兽医局 266300

当前猪病的原因非常复杂,防控难度加大,单纯采取免疫、药物、改善环境等措施都不一定能解决问题。猪病防控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对管理、环境、营养、免疫和用药这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始终坚持以改善饲养为基础、以预防为主的原则。生产中要想搞好规模化猪场的疫病防控,减少病原体或传染源数量、切断传播途径、提高猪群的整体抵抗力可谓三条黄金法则。

1 法则之一:尽可能减少病原体或传染源数量

1.1 清洁、消毒

清洁和消毒是降低环境中病原体数量 (或密度)的有效手段,但不可能完全杀灭病原。空气、地面、墙壁、猪栏等都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特别是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可以长时间悬浮,很容易通过呼吸进入猪的体内;而地面或猪栏的病原体则可通过消化道甚至鼻腔引起感染。如果没有彻底清洁,则不可能达到彻底消毒的效果。在空栏后,应该彻底冲洗后再消毒(包括熏蒸),而且消毒后应有3天以上的干燥时间,才能保证消毒的效果。带猪消毒可以暂时降低空气中病原体的密度,但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药,而且要程序化。

1.1.1 消毒剂的选择

消毒剂要选择对人和猪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不会在猪体内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选用的消毒剂应符合NY5030的规定。

1.1.2 消毒方法

喷雾消毒:将一定浓度的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等,用喷雾装置进行喷雾消毒,主要用于猪舍清洗完毕后的喷洒消毒、带猪消毒、猪场道路和周围、进入场区的车辆的消毒。浸液消毒:用一定浓度的新洁尔灭、有机碘混合物或煤酚的水溶液,洗手、洗工作服或胶靴。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2m l、高锰酸钾21g,温度21℃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上,封闭熏蒸24小时。甲醛熏蒸猪舍应在进猪前进行。紫外线消毒:在猪场人口、更衣室安装紫外线灯照射,可以起到杀菌效果。喷撒消毒:在猪舍周围、人口、产床和培育床下面撒生石灰或火碱可以杀死大量细菌或病毒。火焰消毒:用酒精、汽油、柴油、液化气喷灯,在猪栏、猪床等猪只经常接触的地方,依次瞬间喷射,对产房、培育舍使用效果更好。

1.1.3 环境消毒

猪舍周围环境每14~21天用2%火碱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大门口、猪舍入口设消毒池,注意定期更换消毒液。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猪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生产区时,要洗澡,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猪舍消毒:每批猪只调出后,要彻底清扫干净,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用具消毒:定期对保温箱、补料槽、饲料车、料箱、针管等进行消毒,可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然后在密闭的室内进行熏蒸。带猪消毒:定期进行带猪消毒,有利于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可用于带猪消毒的消毒药有:0.1%新洁尔灭,0.3%过氧乙酸和0.1%次氯酸钠。

1.2 及时隔离、淘汰发病猪

病猪特别是传染病急性阶段的猪是重要的传染源,它能连续或间断性向环境中排毒。及时清除这些病猪,可减少健康猪感染的几率。有条件的猪场应设立病猪舍,起码要设立病猪栏,将发病猪隔离到这些猪舍或猪栏内,这也便于通过饮水、拌料或注射给药治疗。没有治疗或饲养价值的猪应坚决淘汰,以保护更多的猪。

2 法则之二:尽可能阻断传播途径

2.1 生物安全

疾病的传播是非常复杂的,水平传播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其次是通过人员、其它动物、空气、饮水、饲料、器械等的间接传播。垂直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直接接触理论上很难阻断,因为规模化猪场不可能没有猪与猪之间的接触。但,猪场通过努力可以减少间接传播,即可以通过生物安全措施减少人员、其它动物携带病原体的可能性。其中运猪车辆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需要彻底冲洗、消毒,特别要注意底盘、轮胎的内侧等死角。给猪只注射疫苗或药物时可能通过针头传播,特别是种猪,需要一头猪一个针头,其它猪至少一个栏一个针头。剪牙、断尾、阉割等手术过程可能产生伤口,器械消毒不严格就会造成疾病的传播。

2.2 注意引种

原先稳定的猪场在引种后6个月内可能暴发某种疾病,通常是因为新引进的种猪携带新的病原体或变异株,破坏了猪群原先病原的稳定状态。猪场引种时除了要监控种猪的健康状况外,还要采取严格的隔离和适应措施。隔离期至少1个月,注意观察猪的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隔离治疗,如发现有传染病,则坚决淘汰。

2.3 注重适应

适应是为了使后备猪适应猪场的病原环境,尽快获得抵抗这些病原的能力。猪场可将淘汰的健康母猪与新母猪混养,也可将母猪粪便堆放到后备猪运动场。

3 法则之三:千方百计提高猪群抗病力

猪场避免不了感染,但可以通过提高抗病力降低发病率和生产损失。

3.1 福利养猪

充分尊重猪的生长规律,尊重猪的采食、饮水和休息等习惯。猪是群居动物,不喜欢独处,但也不能过于拥挤。如有些猪场将很长时间没有治愈的病猪放到室外,任其随便,这些猪往往不会死亡,反而一段时间后会恢复正常。

3.2 降低应激

应激反应,特别是长期慢性应激反应是造成免疫抑制的因素之一。所以应尽量降低应激反应的影响。比如,处理猪要轻柔,特别是对配种后的母猪、断奶仔猪等。换料、转群等一定要缓和,粗暴对待可能会产生相当大的刺激。

3.3 环境调节

猪场的环境因素包括空气质量、贼风、温度、湿度、噪音、猪舍内的排泄物及猪舍周边、猪场周边的环境等,都需适当调控管理,达到有利猪群健康。(1)温度。温度是非常重要的环境条件,成年猪对高温敏感,如种猪,在25℃时,每升高1℃,每天的采食量平均降低200g。夏季气温经常在35℃以上,对哺乳母猪而言是非常残酷的,每天降低采食量可达2kg,这就严重影响了仔猪的发育和母猪的体重保持,并导致断奶后发情异常。而仔猪却对低温敏感。如果仔猪遭遇寒冷,特别是新断奶的仔猪,采食量减少,抗病力下降,腹泻、呼吸道疾病增多。保温是提高仔猪多活快长的关键措施。(2)通风。有效的通风是降低室内有害气体浓度的重要措施,但通风和保温是一对矛盾,需要很好地协调。许多猪场的饲养员为了保温,往往忽略了通风,使得空气质量恶劣,降低了猪呼吸道的抵抗力,呼吸道疾病非常严重,很难通过药物控制。而且即使不发病,过高浓度的有害气体也会降低采食量和生长速度。(3)湿度。湿度可以影响尘埃和空气的质量。高湿度时氨气浓度升高,猪容易腹泻;低湿度可以增加空气中的尘埃浓度,并可粘附很多细菌和内毒素,导致呼吸道疾病增加。加强通风可以降低湿度,而经常采用有针对性的带猪消毒可以降低尘埃的数量。(4)卫生。猪舍内的粪便、排泄物等含有大量细菌、病毒,清除这些污物,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可以降低病原体的污染程度,提高消毒的效果。

3.4 合理免疫

免疫是预防疾病(特别是病毒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是为了提高猪群的抗体均匀度或整体免疫力。如果出现免疫力不均一,就会出现特别敏感的猪,这些猪即使不发病,病原体也可能在体内增殖或毒力变强,并向环境中排毒,感染其它的猪。因此,免疫的最终目的是减少敏感猪的比例,弥补猪场的薄弱环节。(1)减少疫苗接种。很多猪场接种过多的疫苗,除了常规的疫苗外,还接种自家疫苗。这样一方面造成严重的免疫刺激,损伤猪体免疫系统;另一方面疫苗之间可能产生干扰,造成免疫效果不理想,甚至失败。(2)猪场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疫苗的免疫保护率等因素,确定必须接种的疫苗和可免可不免的疫苗。(3)确定免疫哪些疫苗后,要选择质量可靠而稳定的疫苗,妥善保存,稀释后的活疫苗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用完。(4)免疫程序应根据猪场具体情况制定,不能生搬硬套,并且要根据疾病的消长规律和季节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如果猪场很稳定,不应该轻易更换疫苗,也不能随意更改免疫程序。对于返情、流产、长期不发情的猪应该有完整记录,追查原因,该补免的要补免。(5)兽医的操作对免疫的成功与否影响很大。兽医应有责任心,保证疫苗接种到位,对种猪的接种尤其要认真。每次接种须准确记录接种时间、疫苗种类、批号、剂量、不良反应等,以备存查。

3.5 均衡营养

营养不仅能够保证猪的正常繁殖和生长,而且对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决定性的影响。营养物质缺乏时,最先影响的不是生长速度,而是免疫器官,所以,营养物质(如维生素E、微量元素硒等)缺乏时,可造成免疫功能下降。然而,营养物质缺乏不一定都是由于饲料营养不全面造成的,在应激反应、环境条件差、饮水缺乏时,往往造成采食量的下降,而患病过程中更容易引起采食量低下,造成恶性循环。如果能够通过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如湿拌料)、保证充足饮水、适当地解热镇痛来进行调整,将有助于恢复猪的采食量。

3.6 合理使用某些功能性添加剂

猪最基本的营养是水、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虽然某些产品可能有某种功能,如催乳、提高产仔数、提高猪抵抗力、促生长等,但还是需要基本的营养基础。不要过于迷信销售人员的吹嘘,在一个猪场有效的产品,不一定适合其它猪场,使用前要坚持做试验。从根本上来说,这些产品不是用来满足人的推销,而是要满足猪的实际需求。

3.7 合理用药

药物是用于治疗疾病的,有时也用于预防。但不提倡长期低剂量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药物,因为要考虑耐药性问题。有条件的猪场最好采用脉冲式给药的方法,用药前一定要考虑猪的采食量,因为采食量影响到药物的摄入,特别是发热的病猪。饮水给药可以一天分3~4次,也可以全天添加,但每天的量应该准确。不同阶段的猪有不同的疾病规律,所以在不同阶段应选择不同的药物,而且要坚持足够的疗程,否则容易复发。很多霉菌毒素如烟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等可以引起免疫抑制,而且可能有协同作用,造成猪群抵抗力下降。选用好的原料、合理储存、适当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可以明显提高猪场的生产水平,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及僵猪的比例。

猜你喜欢

病原体猪群猪舍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