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房期的饲养管理
2012-03-29王一明张海兰谢鹏贵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新疆伊宁835000
王一明 张海兰 谢鹏贵 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新疆伊宁 835000
我国养猪历史悠久,养猪业在畜牧业中历来占有重要地位,猪肉一直占肉类总产量的70%左右,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保证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养猪业将由传统的小农经济养殖转变为规模养殖,采用集约化、工厂化的生产流程,并有完善的疫病防制体系和相应的管理技能。
我国养猪生产虽然发展很快,生产水平逐步提高,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世界生产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哺乳仔猪死亡达15%~20%,母猪产仔成活率低影响着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如果每头母猪1年能多育成1头仔猪,按全国4725万头能繁母猪计,可多产4725万头断奶仔猪,相当于315万头能繁母猪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少养315万头母猪也能得到等量的断奶仔猪,可节省大量的饲料、设备和劳力投入。
1 产前准备
1.1 圈舍的准备
根据母猪的预产期,产房提前7天空圈。产房要求干燥、保温、卫生、通气及安静。产房温度控制在20℃~25℃,保温箱内温度为25℃~32℃。先用高压清洗机将圈舍内墙壁、地面冲洗干净,再用2%的火碱进行冲洗,最后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如果是用过的产房还要用火焰消毒)。圈舍内具备两辆手推车,一个是料车,一个是粪车;铁锨三把,一把拌料,一把喂料,一把铲粪;两个脸盆,一个盛放干燥粉,一个盛放消毒液。
1.2 接产用具的准备
在母猪临产前要准备好橡胶手套,干燥粉,擦仔猪用的干净布或毛巾,碘酒,剪耳号用的耳号钳,剪犬牙用的剪牙钳及称仔猪用的台秤,产仔记录本,药品等。
1.3 将妊娠母猪赶入产房
根据预产期推算表,在预计分娩前的5~7天,把母猪赶入产房,使其熟悉环境,减少分娩应激。母猪进入产房要进行彻底的清洗,临产前用1%的高锰酸钾把腹下部乳房及后躯洗净,然后用清水再洗一遍。
2 母猪的分娩
2.1 分娩前的征兆
(1)母猪临产前行动不安,频频排尿,有带黏性的透明黏液从阴道流出,说明羊水已破,经2~3小时就要产仔。
(2)母猪肷窝塌陷,阴唇肿胀,尾根两侧有凹陷症状。
(3)母猪分娩前乳房膨大,一般情况下,母猪前面的乳头可挤出浓乳汁后,大约24小时就可分娩;中间的乳头可挤出浓乳汁后,大约12小时就可分娩;后面的乳头可挤出浓乳汁后,2~6小时就可分娩。当用手挤压母猪的任何一个乳头时,都能挤出很多浓乳汁,此时母猪马上就要产仔。
2.2 分娩过程
母猪分娩时,通常呈侧卧姿势,但有的在分娩过程中,时常起卧走动,尤其初产母猪比较紧张,加之有些母性不好,存在咬仔猪现象,所以需要有人护理接产,以保证新生仔猪的安全。
母猪的分娩间歇时间一般为5~25分钟产出一头仔猪,全部分娩持续时间为2~4小时,产程长短不一。仔猪全部产出后,相隔半小时开始排胎衣,但有的在产几头仔猪后就排出一些胎衣。接产就是护理好新生仔猪和在母猪发生难产时做到及时处理,防止母猪和仔猪发生意外。刚出生仔猪要做好“掏,擦,理,掐,烤”。
一掏,是将仔猪嘴、鼻中的黏液掏出,防止黏液把仔猪呛死。
二擦,是用干净毛巾将仔猪身上黏液擦去,再用干燥粉将仔猪全身搓干,这样可促进仔猪的血液循环。
三理,是理脐带。如果仔猪出生后脐带自动从母体脱落,则比较好。如果脐带没有脱离母体,应双手配合慢慢将脐带理出。
四掐,是掐断脐带。先将脐带内的血液向仔猪腹部挤压,然后在距离腹部4cm处把脐带扎紧,再用手指掐断,断处用碘酊消毒。
五烤,是将新生仔猪置于保温箱中,这样可防止仔猪因受冻而死亡。
2.3 假死仔猪的处理
有的仔猪出生后不动,也不呼吸,但脐带基部和心脏仍在跳动,这就是假死仔猪。如果是这样的仔猪要立刻急救,用人工呼吸既简单又有效。造成仔猪假死的原因:(1)自主通过母猪产道时被黏液堵塞了气管;(2)仔猪胎位不正,卡在母猪骨盆腔处,造成长时间停留而假死;(3)仔猪被胎衣包裹产出,造成假死。抢救方法:(1)将仔猪头朝下,一只手把住仔猪肩部,另一只手托住臀部,然后一屈一伸地反复伸缩,直至仔猪咳出声为止;(2)倒提仔猪后腿,用手连续拍打仔猪的胸背部和臀部,待仔猪呼吸出现为止;(3)如果出生仔猪被胎衣包裹,应及时撕开胎衣,再抢救。
2.4 母猪难产的处理
难产一般发生在分娩开始和分娩中间。发生难产的原因:一是母猪产道狭窄,二是母猪分娩缺乏持久力,收缩无力,三是胎位异常,胎儿过大等。救治措施:
(1)对于分娩力不足的母猪,可在最后两对奶头的上方皮下注射30~50单位的催产素,以促进子宫的收缩。如果无效,采用人工助产。具体做法是:把手指甲剪短磨光,用肥皂水把手和手臂洗净,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趁母猪努责间歇时,将手指间合拢呈圆锥状,慢慢伸入产道,摸到仔猪后,确定是横位时先将仔猪顺位,在握住胎儿的适当部位,随着母猪努责慢慢将仔猪拉出。人工助产后,给母猪及时注射抗生素或其他消炎药,以防产道、子宫感染发炎。
(2)产道狭窄或胎儿过大等因素引起的难产,为了保住母猪,将仔猪肢解掏出。这样的母猪产后要进行清宫。具体操作:生理盐水半瓶,400万单位青霉素2支+100万链霉素3支,混合摇匀,冲入子宫。
2.5 剪牙断尾打耳号
2.5.1 剪牙是剪掉仔猪上下牙床两边的犬牙,主要是为了防止仔猪在争抢奶头时互相咬伤嘴巴和母猪的乳头。如果母猪的乳房和乳头受伤过多,母猪感觉疼痛,就会拒绝哺乳,变得起卧不安,增加了踩死压死仔猪的机会。剪牙方法: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卡住仔猪的两边嘴角,使仔猪嘴张开,再用剪牙钳全部剪掉。
2.5.2 断尾是剪去仔猪尾巴的四分之一,再用碘酊消毒,主要是为了防止仔猪之间相互咬尾巴造成损伤。
2.5.3 打耳号是为了遗传育种,确定准确的身份,为以后的用途做好准备。
3 产后护理
目的:饲养好分娩前后的母猪,一方面可以保证母猪顺利分娩,不使母猪发生难产;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母猪正常泌乳,防止产后发生乳房炎和出现无乳症状,可以大大减少仔猪的死亡率。
3.1 仔猪护理
仔猪出生当天口服庆大霉素,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1ml,第二天,肌肉注射生血素1ml,第三天,肌肉注射特米先1ml。
3.2 仔猪补料
仔猪出生后后7天,开始补料,只在料槽里撒一些,供仔猪玩耍和刺激味觉。仔猪大量吃乳猪料时,易发生腹泻,要做到少喂勤添,保证开食料的新鲜,每天6~8次填料,每次3遍,以吃完不剩为原则。
3.3 母猪护理
母猪产后肌肉注射鱼腥草20m l+400万青霉素1支,2次/日,连续3天,主要是防止母猪出现高热厌食等症状。
4 结论
在养猪生产中,母猪是猪群繁育的基础,所以母猪的饲养管理非常关键,而分娩期母猪的饲养管理在整个母猪的饲养管理中,处于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此阶段的管理是做好仔猪培育工作的前提,此阶段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整个猪场生产效益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