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稻5号黑条矮缩病重发原因与综合防治技术
2012-03-29肖从卫
肖从卫
(江苏省大丰市草堰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江苏 大丰 224114)
淮稻5号系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市农科所用复交材料7208/武育粳3号杂交选育而成,是一个集高产、稳产、优质于一体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是大丰市水稻当家品种,占水稻总面积85%以上,但该品种易感黑条矮缩病,为此,我们从2005年开始研究直播稻黑条矮缩病的化学防治策略及技术,掌握了一整套综合防治技术。
1 重发原因分析
1.1 症状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传播引起的病毒病,症状为:苗期心叶生长较慢,叶色浓绿,叶片较宽,叶脉有不规则蜡白色瘤状突起,后变黑褐色;植株矮小,抽小穗或不抽穗,可提早枯死;分蘖期新生分蘖先显症,主茎和早期分蘖尚能抽出短小病穗,但病穗缩藏于叶鞘内;拔节期剑叶短阔,穗颈缩短,结实率低。
1.2 麦田内灰飞虱消长规律
2012年水稻灰飞虱基数显著高于常年。越冬代灰飞虱,2012年3月上旬全市调查52块小麦田,有虫田率 72.433%,虫量 0~12000头/667 m2,平均1025.6头。3月下旬调查58块小麦田,有虫田率86.12%,虫量0~17000头/667 m2,平均4203.33头,是常年3.42倍。一代灰飞虱发生期比常年早5 d。
1.3 水稻品种间发病程度差异显著
播期相同,品种不同,发病程度差异较大。田间调查结果表明,6月13日播种,栽培方式为旱直播,镇稻99病害相对轻些,平均病株率为0.18%;其次为徐稻4号,病株率平均为0.62%;病害最重的品种为淮稻5号,平均病株率高达6.32%。
1.4 茬口不同,发病程度差异大
大麦茬田发生严重,调查结果显示,同为淮稻5号,大麦茬平均病株率高达7.41%,小麦茬平均病株率仅为2.33%。
1.5 水稻感病品种种植面积较大
近8年来,大面积引进种植高产、抗条纹叶枯病的淮稻5号,种植面积2012年达2.53万hm2,占水稻总面积的78.35%,为黑条矮缩病提供了有利的寄主作物环境,随着感病品种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发病面积的增加,促进了病害发生的毒源累积,从而导致黑条矮缩病的持续上升。
1.6 传毒昆虫灰飞虱重发
近年来,一代灰飞虱在大丰市每年都重发,加之水稻秧池面积锐减。2007年零星种植,2012年种植面积1.7万hm2,占种植总面积的52.58%。由于水稻秧池面积锐减,小麦收割后大量灰飞虱因适生环境破坏,导致大量灰飞虱被迫向旱直播稻迁移,传毒危害水稻秧苗。水稻田承受的灰飞虱虫量极大,导致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情重。
1.7 黑条矮缩病抗 (耐)病品种筛选试验
在灰飞虱大发生的年份,如不防治,淮稻5号病株率高达60%以上,为最感病品种,与其他品种相比,感病差异极显著;不同品种在生产上使用,应根据当年灰飞虱发生程度和带毒率高低,以及综合农艺性状加以优选劣汰,避免发病引起重大损失。
2 综合防治技术
2.1 药剂浸种
应用25%先净4 g加16%恶线清15 g或25%使百克2 ml对水10 kg浸稻种4~5 kg,浸种48~60 h控制条纹叶枯病、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对秧田前期迁入的灰飞虱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2.2 防治麦田灰飞虱,压低基数
4月上旬结合防治麦类纹枯病,用25%乐·氰乳油30 ml对水40 kg/667 m2喷雾。4月下旬结合麦类后期病虫总体防治,用25%乐·氰乳油4%高氯·吡40 ml/667 m2,对水30 kg/667 m2机动弥雾或对水50 kg/667 m2手动喷雾。经2次大面积防治,压低灰飞虱种群数量,减轻水稻秧池危害。
2.3 及时收割、耕翻灭茬
稻区麦子做到成熟一块,收割一块,耕翻灭茬一块,可杀死大量灰飞虱若虫,减少有效虫源。
2.4 适当推迟栽插期和增加栽插密度
一要适当推迟栽插期,做到6月20日开始突击连片栽插。力争在秧池中歼灭灰飞虱,避免一代成虫迁入大田。二要适当增加栽插密度,确保足够的基本苗。旱育秧池具有面积小、群体密度高,便于管理的特点,防治秧池灰飞虱比防治大田效果好,更加经济、方便。推迟播种期,降低大田迁入量,在秧池中集中防治,是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最有效的栽培手段。2012年大丰市稻区大面积在6月20日后移栽,错开一代成虫迁飞高峰。大田秧苗活棵时,一代灰飞虱成虫已进入盛末期,虫量大幅度降低。6月中旬普查,秧池灰飞虱成虫1.82万头/667 m2,占高峰期的6.28%。
2.5 狠治田外杂草
杂草是灰飞虱生存的田外寄主,在防治秧池灰飞虱同时,要对大田四周的田埂、沟、渠边杂草进行杀灭,彻底杀灭灰飞虱,减少田外虫源的迁入,用80%敌敌畏200 ml+25%吡虫啉20 g+10%草甘膦 800 ml/667 m2或 41%农达 200 ml对水50 kg均匀喷雾。
2.6 推广防虫网覆盖
在灰飞虱成虫向秧田迁飞转移之前,有条件的选用30~40目无色防虫网覆盖秧苗,阻隔灰飞虱迁入秧池。
2.7 秧池实行全程药控
从6月初开始至6月25日,每隔2~3 d防治一次,直到拔秧结束,栽插时做到带药移栽。按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每机10 kg水需用药量如下:配方一:35%施悦4 ml+50%稼喜15 g;配方二:25%吡蚜酮8 g+1.45%救醒15 g;配方三:50%灭虫露乳油20 ml+25%先净悬浮剂4 ml+2%宁南霉素50 ml。三种配方依次轮换使用,施“送嫁药”时选用配方三;直播稻田1叶1心时开始全面施药,配方同上。
2.8 大田治虫控制危害
一代灰飞虱:6月5日至6月20日,用25%飞电8 g/667 m2+1.45%病毒必克Ⅱ号15 g/667 m2或50%稻丰散20 ml/667 m2+2%宁南霉素50 ml/667 m2对水10 kg喷雾。二代灰飞虱:7月2~5日、7月19~21日;用25%噻·仲乳油80 ml/667 m2加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8 g/667 m2。三代灰飞虱:7月下旬,用20%阿维·三唑磷80 ml/667 m2加3.2%甲维·啶虫脒微乳剂20 ml/667 m2对水30 kg喷雾或25 kg/667 m2弥雾。四代灰飞虱:8月中旬,用25%乐·唑乳油80 ml/667 m2加3.5%甲维·啶虫脒20 ml/667 m2对水30 kg喷雾或25 kg弥雾。五代灰飞虱:9月下旬,用25%吡蚜酮30 g/667 m2对水30 kg喷雾或25 kg弥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