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2-03-29吴海涛徐翠芳刘大孟
吴海涛 徐翠芳 刘大孟
(盐城市亭湖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江苏 亭湖区 224051)
玉米粗缩病俗称“万年青”,是一种借昆虫传播的具有持久性的病毒病,主要传播昆虫为灰飞虱,潜伏期15~20 d,近几年来亭湖区由于灰飞虱基数的上升,玉米粗缩病也随着灰飞虱数量的上升而加重,玉米粗缩病已成为影响亭湖区玉米产量与品质重要病害。
1 玉米粗缩病的症状特点
玉米粗缩病在整个玉米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5叶以前最易感病,10叶期以后抗性增强,即使受侵染发病也轻,发病开始时在幼叶中脉两侧的细脉间出现透明的褪绿虚线小点,以后透明小点增多,用手摸有明显的粗糙感,病苗叶色浓绿,叶片僵直,宽短而厚,生长迟缓,节间缩短,植株严重矮化,心叶不能正常展开。至9~10叶植株矮化明显,基部茎节膨大,上部节间短缩、粗肿,顶部叶片簇生,病株为正常玉米株高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根系少而短。感病植株多数雌穗不能结实,雄穗不能抽出,个别雄穗虽能抽出,但分枝少,无花粉。果穗畸形,花丝少,多不结实。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产。
2 发病规律
玉米粗缩病病毒在大麦、小麦和禾禾本科杂草上越冬,也可在传毒昆虫灰飞虱体内增殖和越冬,亭湖区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是灰飞虱迁飞到玉米田的高峰期,而此时春玉米正处在苗期是易染病毒病的时期,因此播种晚的发病较轻。另外靠近棉田、果园、大棚、树林、道路等处发病较重;田间管理粗放、杂草较多的田块较重;感病越早的受害越重;水肥不足,有机肥施用偏少者较重。
3 发病条件
1)毒源量较多。禾本科作物及杂草是玉米粗缩病病毒的越冬寄主,同时又是玉米粗缩病病毒介体灰飞虱越冬越夏寄主,因此,如果玉米田周边杂草较多或靠近大麦和小麦田,则玉米感病较重。
2)适宜的生育期。亭湖区主要是春玉米发病较重,春玉米易感病毒期,正好是亭湖区越冬代成虫与一代若虫的盛发期,因此,发病较重。
3)与品种的抗性有关。目前还没有发现免疫或高抗品种,但不同品种间的耐病性差异较大,从调查发现主要耐病品种有:登海3号、中玉4号、苏玉9号等品种。
4)与灰飞虱的越冬基数有关,当年的灰飞虱越冬基数高,则发病较重。
4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可根据本地条件和本地的种植经验,选用耐病性较好的品种。
2)调整播种期。根据玉米粗缩病的发病规律,在病害重发地区,应调整播种期,使玉米对病害最为敏感的生育时期避开灰飞虱成虫盛发期,以降低发病率。
3)及时清除玉米田及周边的杂草。控制毒源,破坏灰飞虱适宜的栖息场所,减少传毒机会。
4)加强田间管理。结合定苗,拔除田间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粗缩病的侵染源,合理的肥水,增强玉米的抗病能力。
5)化学防治灰飞虱。(1)药剂拌种:每千克玉米种子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25~150 g加氟虫腈拌种后直接播种,可有效减轻灰飞虱在玉米苗期的发生和传播。(2)喷药杀虫:根据本地灰飞虱虫情预测情况及时用药,在玉米4~5叶期前后,每5 d喷一次,药剂可选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30 g/667 m2或毒死蜱、稻丰散等药剂。